APP下载

亚当·斯密的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2-13郑朝霞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消费

郑朝霞(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亚当·斯密的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郑朝霞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阐发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消费思想,其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节约与勤劳是国民财富增长条件等思想对我国当前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生产;消费;国民财富

亚当·斯密(1723-1790),1723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奠定了经典经济学体系的基础,因而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在他构建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消费思想。

斯密把消费分为目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目前消费是不提供收入和利润的,其产品不能用于积累,因而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不具备价值增殖的功能。然而,未来消费可以带来剩余价值,增加社会总产品和总产值。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年生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或以利润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用来补偿资本的那一部分年产物,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者。”[1]他把消费品分为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三大类。这三种消费品的总和构成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贫富的标志,并且它们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贫富程度。便利品和娱乐品需要的满足必须以必需品的满足为前提,也就是说,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优先进行。但是,他有时也将消费品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是人们维持基本生活如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产品,奢侈品是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生活比较富足时所消费的产品,这种消费可能会产生浪费。

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斯密认为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源于生产。人们所能消费什么产品、消费多少产品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他指出:“在未开化的渔猎民族间,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消费水平亦极低。反之,在文明繁荣的民族间,往往一切人都有充足的供给,就连最下等最贫穷的劳动者,只要勤勉节约,也比野蛮人享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2,p2]生产刺激消费,生产的不断进步刺激着人们对更高质量消费品的需要。他认为,生产不仅能刺激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还能提供消费品来满足消费的需要和能力,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产的归宿。“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这原则是完全自明的,简直用不着证明。”[3]生产与消费在量上是恒等的。他认为,任何一个部门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另一个生产部门得到补偿,不论在价值形式上,还是在物质形态上。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暂时的生产过剩,但普遍生产过剩的现象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也就不会出现。

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斯密以谷物为例分析了价格高低对消费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某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那么对此物品的需求相应地就会不断减少;相反就会不断增多。马克思也曾说过:“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面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减少。”[4]另外,他还提到,税收也是调节价格的有利手段,也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但是,他反对过高地对商品征税,以防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探究影响消费的因素时,他强调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风俗习惯与消费习惯的差异。他以皮鞋为例阐述了风俗习惯对消费的影响。“习俗使皮鞋成为英格兰生活必需品。而在苏格兰,虽然最下层的男子必须穿皮鞋,但女子却可以不穿。至于法国,则无论男女,均可以不穿皮鞋。”[2,p839]另外,他还对比分析了两种消费习惯对消费的影响,一种是购置家具、房屋、书籍等消费品的习惯,另一种是某些人习惯于婢仆成群、华筳广设、陈设华丽等。第一种习惯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在全社会形成节俭质朴的良好风尚;第二种是不正确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易助长个人的虚荣心,也会造成社会产品的浪费。

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斯密认为增加资本的直接途径就是节俭,勤劳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节俭就无法实现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无法持续增加。所以,只有节俭,才能不断地促进资本增加,才能保证用于生产的劳动基金正常运转,为劳动者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提供条件;相反,奢侈不仅不能促进资本的增加,反而造成对资本的滥用和浪费。那么,本来用作维持生产性劳动以促进资本积累的基本基金被消费掉了,就会造成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量减少,继而导致整个社会财富的减少。对于奢侈和节俭,他有过这样一个总结:“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1,p313]任何劳动产品或商品不仅都消耗了珍贵的资源,而且注入了劳动者辛勤的劳动和心血。所以,节约不仅是对资源抱有珍惜的态度和敬畏之心,更是对劳动的尊重与肯定,也是对自身作为人类所拥有的劳动价值的尊重。尽管每个个体都有自由支配自己支出行为或消费行为的权利,但消费行为上表现出的节约与奢侈,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素质和人生境界的高低,而且反映了对待作为同胞的社会劳动者的态度,它们对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发挥着导向作用。节俭的习惯始终是社会道德所认可和提倡的,而奢侈这种对劳动的浪费和蔑视始终是不可取的,是社会道德所谴责的。

斯密的消费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关于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生产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的思想,不仅揭示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而且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利益观,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他关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必须优先进行的思想,实际上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必须以消费结构为基础,为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思想,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扩大以消费为主的内需才是经济稳定而持续发展根本选择的道理。他关于价格和税收对消费影响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则表现为市场、价值规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然而,当市场出现失灵时,国家就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手段调节生产,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他关于节俭是增加资本的直接途径思想,则启示人们应该注重加大勤俭节约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勤俭节约的氛围,促使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为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05.

[2]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 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27.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13.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An Analysis on Adam Smith’s Consumption Concep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Value

ZHENG Zhao-xia
(Institute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Adam Smith is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economics. He analyzed a series of very important consumption concepts in his different works. Among them, the relationship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umption, and thrift and diligence are conditions of national wealth growth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omplet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Key Words:Adam Smith; production; consumption; national wealth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3-0131-02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3.033

收稿日期:2016-03-23

作者简介:郑朝霞(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新消费ABC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开车时别发短信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