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干部“下”得服气

2016-02-10浦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斌峰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5期
关键词:组织部长浦江谈话

◎浦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斌峰

让干部“下”得服气

◎浦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斌峰

官员能下,古来有之,古来不易,推动能下是千古难题。

2015年7月,浦江一次性对14名县管领导干部予以“下”的处理,全县干部都很震动,警示效果很好,实施也很顺利。今后,“下”将是新常态,但如何平稳有序,让干部“下”得口服心服,还需认真研究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只有在平时全面考察、了解干部,才能在关键时刻准确判断、不失偏颇下定论。浦江县通过干部使用绩效评估,并根据谈话结果,对每个班子、每位班子成员确定干部配备和使用绩效等级。同时,结合平时信息收集、年终考核情况和各方意见,真正把干部考准察实,明确哪些干部该上,哪些干部该下,让大家口服心服地认同领导干部“下”。

推进干部“能下”,既要坚决,又要稳妥。对符合调整情形的干部,充分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分别作出调整决定,并通过面谈告知本人,开展谈心谈话。对领导能力欠缺、人岗不相适但有煅炼提高潜力的干部,采取平职交流的方式进行调整。对因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好但无明显过错的干部,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方式进行调整。对存在问题较突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干部,采取停职、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等方式进行调整。在调整决定作出后,面谈告知将被“下”的干部本人,说明调整理由,宣布组织决定,指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保证干部“下”得稳。

对干部的处理,关系干部的政治生命,需慎之又慎,对“下”的干部尤其如此。要保障当事人申辩的权利,充分听取其意见。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者向上级组织部门提出申诉,以避免简单压制或组织误判,为干部“下”买上双保险。

推进干部“能下”,其根本是为了警示和提醒“不在状态”的干部,发挥制度综合效应。在调整决定作出后,要与被调整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做好“疏导顺气”工作,解除思想包袱。要动态管理、跟踪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帮助整改提高,鼓励其立足新岗位、追求新作为。对表现优秀或者成绩突出的,适时予以任用。既让“能上”干部能下,又让“能下”干部有机会“再上”。

推动干部“下”只是手段,关键是把“下”作为有力杠杆,撬动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促使各级干部真正把心思放在谋事、干事、成事上。定期“体检”干部必不可少。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要用好提醒、函询和诫勉等办法,通过多扯衣袖、常咬耳朵,多给温馨提示、适时黄牌警告,为干部系上安全带。

只有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失位,才能打破“铁交椅”,激发“活泉水”,真正让肯干的受激励,慢干的受鞭策,不干的受惩戒,把干部的思想精力凝聚到服务改革发展的事业上来。

猜你喜欢

组织部长浦江谈话
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连长帮我卖牛肉
红海遗珠:浦江清先生的《红楼梦》研究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地下“组织部长”现形记
“组织部长谈老干部工作”征稿启事
省委组织部长新阵型
省级组织部长异地调任成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