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委组织部长新阵型

2014-12-15小康曹伟北京报道

小康 2014年9期
关键词:组织部长组织部异地

文|《小康》记者 曹伟 北京报道

全国31省区市党委,目前已经到位的28名组织部长中,“60后”成为主力,有19位,“空降”与异地任职不仅成为常态,也是组织部长任命的鲜明特征

部长职位“空置”一个多月之后,江苏省委组织部于八月初迎来了一位“年轻人”。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炯经“中共中央批准”出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1964年出生的王炯,是目前江苏的13位省委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

同样是在八月初,《解放日报》刊发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来自黑龙江的徐泽洲出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并经上海市委决定,其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此前的部长一职由市委副书记应勇兼任。

江苏、上海两省市的省委组织部长先后由异地官员调任。《小康》记者盘点发现,党的十八大后,加之去年异地调任的5位组织部长,此轮调整到岗的11位省级组织部长中,已有7位为异地调任,3位为中央“空降”,1位本地调整。其中上海更是进行过两度调整(去年接替李希担任组织部长的应勇,今年又接替李希升任市委副书记)。

全国31省区市党委,目前已经到位的组织部长有28名,大多从中央部委空降,或是外省异地交流任职。湖北、安徽、黑龙江三省组织部长调离,目前呈空缺状态。

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党委组织部承担了党内干部人事调整、党组织建设等重任,由此该部门一把手的调整,往往成为外界观察某一地区政治生态的重要风向标。

组织部来了年轻人

从年龄上来看,省委组织部长中的“60后”已达19位,这显然已经成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长阵型中的新主力。有媒体测算出现任的28位省级组织部长的平均年龄为53.85岁。

据官方简历显示,王炯自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武汉钢铁公司任职,11年间从一名车间技术员升到冷轧薄板厂副厂长。1996年11月起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组织部副部长,后历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党委书记兼公司党校校长。

2008年,王炯由央企进入中央党群部门,出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2011年8月,“空降”安徽,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47岁的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委组织部长。

目前全国省级组织部长中最年轻的是现年48岁的范锐平(1966年生),2013年由湖北省委常委一职调任四川担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近些年来,四川省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年龄均在全国“平均线”以下:46岁担任四川省委组织部部长的李建华,现已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而已为四川省省长的魏宏,在担任四川省组织部部长一职时也仅有48岁。

与范锐平同属“65后”的省委组织部部长还有现年49岁的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令浚,与其余部长为外省平调或中央空降不同的是,王令浚的履历显得更加“本土”一些,其在担任组织部长之前为该省政法委书记,但是在赴任青海之前,王令浚在国家工商总局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60后”省委组织部长中有四位女性,她们是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1962年生),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杰(1960年生),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爱明(1961年生),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庆红(1962年生)。

有人对一些新任省级组织部长对本地政坛缺少了解表示担忧,认为这样会增大把握和掌控本地官员调配资源的难度。对此,熟悉地方党委机构设置的人士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省委组织部中,为“一把手”部长配备的常务副部长一般都为熟悉当地干部情况的资深官员所担任,同时还有一些身兼副部长的编制办主任或人事厅局长相佐,这些都为新部长迅速摸底、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组织部长们从哪来?

大多数组织部长不仅籍贯所在地与就职地不同,其仕途经历也与就职地没有形成交叉。作为“管组织、管干部”的官员,他们的履历无疑也是其他官员们注视的焦点。

今年56岁的徐泽洲由黑龙江同岗调任至上海,其履历中的一点尤其引人关注——27年的纪委工作经历。

“异地交流任职最初主要是为了防范在干部用人上出现任人唯亲而导致的腐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小康》记者,“组织部长等关键岗位实行异地交流任职变为一种制度,应该是从新世纪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通过盘点记者发现,党的十八大后到位的11名现任组织部长,在职务调整前的行政级别均已是副省级干部。他们的调动可以说是平级调动。在调动前,他们当中,有3位的职务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2位为外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2位由中央“空降”,1位是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位是副省长,1位是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位是高校党委书记。

目前担任省级组织部长的28位官员中,属于“空降”的组织部长有7位,这些部长此前在中央部委机关具有较为丰富的干部人事工作经验。他们是:北京市委组织部长姜志刚(此前任职国资委)、山东省委组织部长高晓兵(此前任职于铁道部)、甘肃省委组织部长吴德刚(此前任职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周新建(此前任职于中组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梁田庚(此前任职农业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马学军(此前任职于中组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傅兴国(此前任职于国家公务员局)。

现辽宁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此前任云南省委组织部部长)、吉林省委组织部部长齐玉(此前任青海省委组织部部长)、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此前任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此前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等人,则与新上任的徐泽洲、王炯则相似,都属于“组织系统”内异地任职,且“具有丰富组织工作经验”。

除此之外,组织部长的“来源”还有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副省长、地级市市委书记等职位。如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梁滨(此前为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夏杰(此前为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四川省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此前为湖北省襄阳市委书记)、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此前为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

仕途走向:大多晋升要职

组织部作为党管干部的具体操作部门之一,在外界看来集中了政治领域最为敏感的关系脉络——人事问题。而通过任职的回避和频繁的调动,使得组织部长的关系简单化,这也是中央从宏观层面频繁使用“空降”或异地任职干部的战略考量。

正是由于组织部门的特殊重要性,执掌全省干部工作的组织部长,经这个岗位的历练后,也大多成为了晋升要职的热门人选。

经过梳理发现,十八大以来被调整的组织部长中,6位出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职副书记,实现了在省党内排名的“更进一步”,其中还有3位在党的十八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他们分别是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副书记楼阳生、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安徽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四川省委副书记柯尊平(中央候补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勇(中央候补委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治国理政的关键还是在用人,组织部长的经历对干部今后的仕途是有好处的。

现今地方党政一把手中,有不少官员曾经做过党委组织部长,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等。

猜你喜欢

组织部长组织部异地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组织部长谈老干部工作”征稿启事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李源潮: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组织部长
省级组织部长异地调任成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