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核试验的脚步如何才能停下

2016-02-05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4期
关键词:核试验核武器朝鲜



朝鲜核试验的脚步如何才能停下

这30年没人能拦住朝鲜

朝鲜的核试验至少从1985年就已经开始了。在这30年里,朝鲜曾多次承诺放弃或暂停发展核武器,但又屡次食言。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核不扩散武器条约》,但之后依然秘密进行核试验,1993年该国表达了退出意向,2003年正式退出。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后者要求调查其境内的核废料堆场后,于1994年宣布退出。

2006年10月9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方没有公布核试验的地点和相关数据,韩国情报部门称核试验的地点在朝鲜东北部的咸镜北道地区。2006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

2007年2月13日,关于朝核问题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通过了“2·13共同文件”,朝鲜承诺对其所有核计划进行全面申报,将包括石墨慢化反应堆及后处理厂在内的一切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以换取国际援助。不过朝鲜并未履约,并于2009年退出六方会谈。

2009年5月25日,朝中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再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公报称,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力和操纵技术方面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核武器的威力,解决了不断发展核技术的科技问题。2009年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的核试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

2012年2月29日,朝鲜和美国发布第三次高级别对话结果。朝鲜同意暂停铀浓缩项目及核试验和远程导弹测试,作为条件,美国将恢复粮食援助。然而第二年,朝鲜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2013 年2月12日,朝中社报道说,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在朝鲜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报道说,此次核试验爆炸威力大,使用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试验“水平高、安全、完美”,对周围生态环境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报道称,此次核试验的作用特性和爆炸威力等所有测定指标都完全符合设计值,从物理上显示了朝鲜多样化的核遏制力的优秀性能。韩国国防部随后确认朝鲜已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其爆炸估计为6000吨至7000吨梯恩梯当量。

2013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的第2094号决议,要求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放弃核武器计划,并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议同时承诺采取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当前局势,重申支持并呼吁重启六方会谈。

核武技术从何而来

回顾朝鲜核武之路发现,1985年才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朝鲜,像中国一样,早在1950年代就有了独立开发核武器的雄心。

195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关岛、冲绳以及夏威夷大量部署核武器。1957年- 1958年,菲律宾、台湾和韩国成为新的核武器部署地点,美国陆军部署的短程核武器如短程核导弹、核大炮和核地雷则主要针对朝鲜半岛可能爆发的冲突。

据1999年解密的美国国防部1978年历史文件来看,1977年美国在朝鲜半岛部署的核武器数量达681件,这已是尼克松和卡特政府从韩国撤走部分核武器后的数量。1960年代末据说最高峰曾达到上千枚,足够摧毁朝鲜上百次。平壤市内不少深达150米的地下避难所,就是当初以核战争为前提建造的。

与美国严禁日本、韩国、台湾等“小兄弟”在自己的核保护下独自研发掌握核武器不同,苏联很快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关键技术和设备。而朝鲜当时未敢公开其核武决心,但苏联慷慨大方地向其传授如何和平利用核能,却直接帮助朝鲜培养了专家队伍。

据1997年叛逃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亲信、前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黄长烨透露,1958年金日成视察地下兵工厂时就反复强调要做好核战争的准备,并且从那时开始就计划发展核武器。“他认为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是统一朝鲜时防止美国干预的手段。”

1963年,朝鲜北部山涧开始核能设施的建设工作,此即今天宁边核能研究中心的前身。当时研究所被伪装为一个家具中心,聚集了100多名朝鲜研究人员,其中多数都曾在苏联进修。同年,朝鲜最高学府金日成综合大学以及金策工业大学相继设立核物理学院,开始自己培养核技术人才。直到1982年美国侦察卫星发现宁边疑似原子炉的建筑以及有较大范围爆炸后留下的痕迹,才开始怀疑朝鲜在秘密开发核武器。不过当时朝鲜矢口否认,声称“这是纯粹的核电站”。

1985年朝鲜最终加入NPT,美国一直对朝鲜开发核武器的可能性疑虑重重。1989年中情局的报告显示,朝鲜核武器的开发迹象仍在急速扩大,但由于朝鲜仍处于苏联保护之下,美国也不好直接插手阻碍朝鲜的相关动作。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朝鲜失去了核保护伞。此后由于朝鲜和俄罗斯叶利钦政府的摩擦导致朝俄交恶,俄罗斯核技术人才撤离朝鲜。从此,遏制朝鲜核武器研制的“重担”直接落在了美国的肩上。

核武成不了改变国运的突破口

朝鲜似乎寄希望于“核威慑”的积累将创造出一个转折点,吓倒美日韩,整个国际社会乖乖就范,像“进贡”一样把保障朝鲜全面发展的资源和机会送上门来。然而这一想法完全不切实际。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核国家,当年苏联强大核力量对美威慑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苏美核竞争并没能够代替其他竞争,苏联因输掉国内政策的竞争力而陷入危机。朝鲜核武器或能使美国更忌惮对其发动军事打击,然而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方式有很多。

有核武器就有一切,这是很老旧的思路,与全球化时代无法匹配。朝鲜如果决意发展经济,早晚都要融入全球化进程,形成本国社会与外部、包括西方世界的大量接触。到那时平壤就会发现,对于解决本国的很多问题来说,核武器根本使不上劲。

在朝鲜目前情况下,新核试验或许可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但这决非长久之计。核试验必然导致联合国对朝施加更大压力,国际社会的制裁也很可能进一步加码。朝鲜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而国家规模又比较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非常有限,因此新核试验带来的表面“正能量”很容易就被陷入僵局的大量问题消耗掉。

朝鲜需要尝试通过其他途径鼓舞民心,增加国家安全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能力,使它随时都落到实处。实事求是说,只要朝鲜跨入大体与东亚一体的发展浪潮,与国家安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挑战会一个又一个涌来,它们真的不会因为朝鲜是“核国家”就望而却步。

朝核危机爆发至今二十几年,朝鲜是否比别的亚洲国家“更安全”了呢?非也,“核武器”如今很难说是朝鲜的力量源泉,还是它的负担。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7、腾讯网2016.1.8漆菲、陈祥/文、《环球时报》2016.1.7、观察者网2016.1.6等)

猜你喜欢

核试验核武器朝鲜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台湾试图发展核武器的历史考察
法国研制核武器走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