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领域是国企腐败重灾区

2016-02-05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4期
关键词:雁过拔毛中国社科院重灾区



公共领域是国企腐败重灾区

中国社科院1月5日发布的第五部《反腐倡廉建设蓝皮书》(下称“蓝皮书”)称,目前,国企腐败和不正之风、“雁过拔毛”式腐败、“两个责任”的衔接落实、防止腐败措施不够得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企海外投资较多,但国有海外公司和工程项目监督存在诸多困难,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监控难度较大。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组长孙壮志介绍,目前,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领域是腐败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尤其是从多个部门和系统分流出的专项资金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贪占克扣、截留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较多。

蓝皮书中提到,现实中的监督仍存在不少盲点,有些岗位和人员未受到足够关注。

目前,办事求人的地方较多,靠“打点”“融通”现象普遍,吃拿卡要从公共机构扩散到私营机构,通过影响立法、部门决策谋取利益,利用中介和社会组织腐败等新现象冒头,“无官无职”的人也可能会雁过拔毛“捞外快”。

值得一提的是,官办、半官办、官民合办的“红顶中介”与少数党政机关干部藕断丝连,关系暧昧。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了,但中介却设有前置性条件,要求服务对象必须购买的服务种类依旧花样繁多。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介绍,按照“三转”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应将不该管的职能转出去,但受“路径依赖”的影响,职能转变并不“一帆风顺”。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任务分工缺乏统筹安排、通盘考虑,纪委转出来的业务无相应部门或单位承担,无人员落实,出现业务“真空”的现象。

有的部门因为人员不专业,缺乏相应履职能力,不善于甚至不会落实主体责任,具体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造成原来有声有色的工作在移交过程中被弱化,功能作用减退。此外,一些纪检监察组织仍在承担现场监督招投标、政府采购、人员聘用管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与监督执纪无关的业务,出现职能越位、错位与缺位并存交织的现象,监督责任虚化。

(《第一财经日报》2016.1.6)

猜你喜欢

雁过拔毛中国社科院重灾区
动物的“恨”
某些小官大贪
让“雁过拔毛”者“心里发毛”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劝退名单专用汽车成“重灾区”
健康养生类话题成谣言重灾区
为什么县医院成人才流失重灾区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钱钟书三不愿
韩媒称中国社科院学者被捕与韩无关
结构类理财产品大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