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2016-02-04胡彧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馆校园学校

胡彧洁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关于中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胡彧洁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学术界对中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深入认识和可行办法,本文就其中一些观点做出粗略思考,认为高校博物馆应把目光回归在高校学生上,首先在学生中普及和宣传,然后尽可能对社会开放,以几个重点的博物馆做带头作用,并努力建设高校博物馆成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高校博物馆;学生;开放

笔者近日在研读有关高校博物馆建设的论文时注意到,很多人积极地探索高校博物馆应如何变大变强,虽不无道理,但我们应当最大限度地去挖掘高校博物馆存在于高校这一特点,力求回归高校,立足学生。

一、高校博物馆应该立足本校,立足学生

很多学者在论述高校博物馆的功能特点时指出:它不仅具有公共博物馆的共性,即收藏、研究和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作为隶属于高校的个性,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的优势。[1]高校博物馆大多出自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课堂教育有辅助功能,是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是高校博物馆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最有代表性的资源优势。而笔者看来,这种“优势”并没能很好地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博物馆应首先考虑如何利用扎根于高校的优势。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好高骛远,盲目过快地追求开放、想方设法地吸引公众,而应把目光放回本校,在学生中做好普及工作。走访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学生竟不知自己学校拥有博物馆。既然高校博物馆在学生中还没能做足功课,那么盲目地寻找其他出路则并不明智。同时,在本校学生都未能充分了解博物馆的情况下,“依托高校”这一所谓优势,实质上也就并不存在了。

高校的基础是学生,高校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的藏品和较高的科研水平,还有学生这一重要的特殊资源。很多高校博物馆探索了多种对外开放的模式,大部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观众群体。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固然必要,可以提高其学习热情、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但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在社会中能展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高校博物馆开放程度低的问题。而高校的学生,则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储备力量,经过高等教育,在专业能力上、价值观上都日渐成熟,对社会文化、社会舆论也会有一定影响力。在学生的这个关键发展阶段,高校博物馆若能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影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更有可能够通过学生使高校博物馆走向社会。

要想利用好学生资源,首先应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会、社团、校园论坛、校园广播、知识竞赛、文化节等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宣传力度、普及博物馆知识,从而吸引学生不断走进博物馆。使其充分了解自己学校和其他高校的博物馆,最终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一个重要的“高校博物馆”理念,把本校的博物馆看成和图书馆、实验室、食堂、体育馆一样熟悉和生活化的场所,甚至是本校的标志性事物;把去学校的博物馆参观、游览、学习,看成和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去体育馆锻炼身体一样平常而有意思的事情。如此一来,学生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内的交流中,就会带入高校博物馆,甚至可能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从而带动在校学生根据个人去博物馆的参观经历,对高校博物馆发展提供建议与想法,这是高校博物馆夯实基础的可行办法,也是高校博物馆踏实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二、学校的开放程度影响着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对社会的开放程度不高,这与高校本身对外开放的程度息息相关。有调查显示,不少高校博物馆选择在假期“闭门谢客”,或者是游客在校园内想要找到博物馆都很麻烦。而像北京大学这样热门的旅

游景点,知道赛克勒博物馆的人却不多。可见,高校博物馆受制于高校。深藏于高校中的博物馆不仅公众不容易知晓,甚至知道的人也会对着肃立的高校大门望而止步。对于老百姓来说,高校就好比另一个世界,一个“学生们看书学习的地方”。它仅仅限于学生,对于普通百姓则无关痛痒,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去校园里参观可去可不去的博物馆。

当然,在一些热门旅游城市,作为重要景点的高校,其博物馆可以很大程度地与公众接触。例如武汉市,有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不仅每个学校各有特色,这些学校还拥有在地域上聚集的优势,更方便彼此的交流与推广。而如上述所说,许多高校博物馆处于校园之内,开放博物馆则意味着要求校园对外开放,这就容易与学校的利益产生一定冲突。

以一个类比说明,武汉大学的樱花闻名遐迩,每年樱花节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观光。例如在2011年的高峰时段,单日游客量曾创下20万人次纪录,以至于学校推出“限客令”控制人数。虽然学校最大程度地与社会交融了,但学生却普遍反映,这样的开放使自己的校园更像一个公园而不是大学。平日的学习受到严重干扰,“学校收门票、学生摆小摊”这样的商业行为也让樱花节失去了本意。

虽然参观高校博物馆也许不会产生如参观樱花那般激烈,也不需要像社会博物馆那样每日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但要想提高博物馆在社会的影响,一定程度打开校园之门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人们都走进高校之后,是否会扰乱校园宁静的生活秩序,是否会存在着潜在的治安危险,是否会增大学校安保的压力等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高校博物馆要充分为社会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才能解决对外开放中的障碍问题。例如,高校可以发动学生群体,在校园门口或路口设立志愿服务站,发行时下热门的校园手绘地图;博物馆招募志愿工作者,从而方便游客参观。高校博物馆应意识到,对社会开放的意义不仅是自身面向群众,本校的学生、学校整体的人文环境都要面向群众。要想给群众留下良好印象,吸引他们常来博物馆,整个学校都应积极配合博物馆做好开放事宜。此外,笔者近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某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很多活动场地选择在高校或当地知名博物馆。通过该节目超高的收视率、镜头对博物馆全方位的展现和社会舆论的热议,博物馆能够很好地展现在群众视野中。这种通过媒体的侧面宣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开发“精品”的带头作用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地争取设立博物馆,然而,盲目地过多设立博物馆是不明智的。就目前国内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态势来看,过快的走“广”的路是十分困难的,较有名气的高校博物馆数量较少并且还不算完善,而很多想建博物馆的高校却没有资源和资金。因此,目前的现状需要我们先着力发展较为成熟的高校博物馆,打造精品,之后才能用“精”推动到“广”。

例如,某些高校本身建立博物馆的条件还不足,却想拼命获得国家支持。试想,这样的博物馆即便建立,后续的发展动力还是不足的,而最初得到的国家支持的资源,很大程度上等于浪费。我们不妨首先发展国内几个态势较好的高校博物馆,力求完善、创新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高校博物馆资源较为集中的,可以实现地区联合以扩大影响。

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中,还可以按照类型的不同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例如,专业性强的博物馆,如医药、园林等,可以先在专业范围内打造“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为全国其他地区拥有相同专业的高校建立成熟的发展模式。一些位于热门旅游城市的重点高校,应注意和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业中加大宣传本校博物馆。

四、建设专业人才的实践基地

高校博物馆普遍面临着人员短缺问题。有学者指出,很多博物馆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2]而尝试在校内广泛招收志愿者从事工作的方法也存在着薄弱环节。首先,志愿者带有很大的流动性,随着一届届学生的更替,博物馆人员的工作很不稳定。其次,志愿者由于兴趣所致又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许多非专业的同学也会加入进来,因而需要不停的短期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较为浅显,不能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精益求精的发展,这不利于博物馆深度的科学研究。因此,高校博物馆应该有针对性地收纳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科研的头等力量,在日常工作的同时钻研课题。另外,博物馆的外围工作如招待、讲解等,也应该培养相关专业低年级的学生,锻炼他们的专业素质,熟悉博物馆的工作环境,为将来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因此,高校博物馆要把自己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基地。有人认为,高校博物馆发展的目标不应完全向社会博物馆看齐、以吸引更多公众为目的。那么,高校博物馆就应该把握处于高校内的资源优势,更多地专注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多吸引专业学生到博物馆实习或工作。在“向公众普及”和“科研活动”中寻找平衡点。同时,很多博物馆专业的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就业的机会也十分有限。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在通过专业人才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专业人员的流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博物馆的特色发展。

[1]黄维娟.试论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9,26(2).

G269.2

A

猜你喜欢

博物馆校园学校
博物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