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

2016-02-04何佳临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视域声乐

何佳临

(甘肃省文化馆,甘肃 兰州 730030)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

何佳临

(甘肃省文化馆,甘肃 兰州 7300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声乐类型丰富而独特,各类型的民族声乐表演都有着自身突出的特色,极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见解,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文化视域角度入手,研究探讨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包括字正腔圆、中正平和、声情并茂、西为中用、多元化、现代化等特点。

民族声乐;审美特征;表演;文化内涵;字正腔圆

我国的民族声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体系庞大,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浇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大众的情感归属与审美观念,如此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声乐,应对其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创新性发展。

一、我国民族声乐及其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但并不孤立,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法脱离人们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漫长发展中,关于民族声乐记载的文献虽然几多流失,但是相关文献依然浩如烟海。而且,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扎根于民间,备受群众呵护,散落于民间的各种民族声乐种类和曲目不计其数,根本无法统计清楚。在现代文化影响下,传统民族声乐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民族声乐表演方式及曲目仍然受普通百姓喜爱,在我国主流音乐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国人而言,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共通性,它是人们心中最朴质、最真诚情感的表达,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血脉之中,不仅能满足娱乐需要,更能慰藉心灵。

从广义层面上看,我国民族声乐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包含传统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歌曲、美声唱法民族化等内容,在历代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体系。从狭义层面上看,我国民族声乐是一种现代化的民族声乐表演,是在传统民族声乐基础上通过创新、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唱法更科学、审美观念更贴近现代,不仅带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韵味,也极具现代音乐特色,其所具备的审美品质是其他任何声乐艺术都无法取代的。总之,我国民族声乐不是单一体,其内部富含多种音乐元素,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它扎根于我国民族文化之中,汲取传统音乐精华,吸收西洋唱法,审美特色更独特、音乐风格更突出,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是我国优秀音乐的典型代表。

二、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一)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中,演唱讲究字正腔圆、音色明亮、声音优美,其中“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表演遵循的最高准则,反映着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最突出的审美特色。其实,“字正腔圆”指的是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这种咬字技巧可以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做到字调正确、吐字清晰,让观众听清听懂,理解声乐的内涵及思想。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表演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字正腔圆审美情趣在现代声乐演唱表演中得以延续。

除了咬字方面,我国民族声乐表演对唱法也有一些要求,如“润腔”。实际上润腔是一种吟唱技巧,强调“依字行腔、以情润腔、以声润腔”,具备美化、装饰、润色基本曲调的作用。通过这种发音技巧,可以在不改变原旋律速度、音高、时值、力度等因素基础上使旋律更具装饰性,声音圆润,增强声乐演唱表演的吸引力。所以,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表演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的声乐表演特色是基于我国传统中的“中庸”思想发展形成的,其审美标准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其表达要适度,有所节制。

第二,遵照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进行民族声乐创作。民族声乐所表现的情感都是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真实写照,演唱者要想对作品有一定了解,需要认真分析歌曲故事,了解歌词中描述的人物、事物,深入理解深层次情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准确、更好地表现声乐作品。

第三,民族声乐讲究含蓄。但就对创作者来说,民族声乐表演中蕴藏的情感是内敛,它是对生活感受、理解的晦涩表现,通过歌词、旋律及演唱者表演将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观众。

(三)声情并茂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标准包括“字”“情”“腔”“味”“气”等多个方面,其中“情”最为重要,要求既要处理好情感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又要表达出歌曲中情感的内敛性,做到“声情并茂”,唱出歌曲中的情感,才能升华声乐表演艺术。

“声情并茂”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以情带声”。“情”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核心,只有唱出了声乐歌曲中蕴藏的情感才能升华艺术,与观众情感共鸣。

第二,“情从意生”。这里所说的“意”,取自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演唱者要想把一首曲子唱好,需要准确理解歌曲中包含的创作者情感及歌曲中的意境,才能较好地表达歌曲。简单地说,演唱者与创作者应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遵照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

第三,“声情统一”。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达成统一,实现“声情并茂”,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表演,赋予声乐演唱以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表演才更具感染力。

(四)西为中用

这里所说的“西”指的是美声唱法。在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发展中,积极汲取外来优秀音乐文化的养分,将之与本民族声乐特性结合起来,实现创新,做到西为中用。当然,“用”是有一定讲究的,不是无限制的,而是有节制、有选择的,即在保持民族声乐特性基础上汲取西洋美声唱法,丰富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创造本民族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审美特征。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吐字清晰、气力灵活的艺术特色,还兼具了美声演唱表演中的真假声结合、音域宽广等艺术特色,声乐更为圆润、优美,增添了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五)多元化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多元化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演唱形式、声乐作品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随着西方先进声乐演唱艺术的传入及冲击,我国民族声乐表演不断寻求突破,不仅融合了美声演唱形式,还纳入了原生态、通俗等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更为多样、丰富。

第二,作品具备多元化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品配器及音乐作品本身两个方面。在音乐作品配器上,很多作曲家尝试在民族声乐表演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音乐元素,如现代电子音乐元素,重现包装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形式和乐曲风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音乐作品上,将西部音乐文化融入在民族声乐艺术中,产生了带有奔放、豪迈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如《天下黄河十八弯》《西部放歌》等。此外,民族声乐艺术更贴近人们现实生活,通过民族声乐表演表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父亲》《好日子》等。

(六)现代化

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走出传统民族声乐的限制,其演唱方式、表演形式等方面都烙上了新时代烙印。

第一,民族声乐歌词结合不同地区方言特色添加了一些声衬和虚词。在声衬方面,如“亲呀个呆呀呆”“依儿呀儿呦”等。在虚词方面,如陕北民歌歌词中的“嗨”、四川民歌歌词中的“喂”等。这种声衬和虚词的应用,增添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亲切感,与老百姓的生活结合得更为密切。

第二,声腔上更加注重咬字、行韵上的细节处理。比如,润腔上增加了声音造型润腔、音色变化润腔等技巧,使得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艺术表现力更具感染力。此类民族声乐演唱表演作品有《包楞调》《走西口》等,都应用了新式的声腔技巧。

第三,民族声乐演唱表演上强调演唱技巧与表演的结合,这一点在我国少数民族歌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很多少数民族声乐歌曲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每逢传统节日、婚礼等重大节日,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将民族声乐演唱表演的情感、意境表现得淋淋尽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艺术都各具特色、文化内涵,承载着这个民族人们的情感、思想、审美与思维,是人们真情实感的完美表达。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面临着巨大冲击,但是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演唱方式、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作品配器等方面的特色更为突出,发展更为蓬勃、成绩更为显著,不得不说这是我国无数优秀民族声乐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发展中,为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保有持续的生命力,应当在清楚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基础上,立足根本,兼收并蓄,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汲取优秀音乐文化的养分,促进民族声乐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1]李舒丹.论新时期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2):121-124.

[2]匡祎.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规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6-168.

[3]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128-131.

[4]徐蔓.浅议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J].作家,2010(22):233-234.

[5]李礼.论文化视野下的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7-129.

[6]姚菲菲.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问题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22-123.

J616

A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视域声乐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