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歌剧教学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6-02-04王香玉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歌剧歌唱声乐

王香玉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高校声乐歌剧教学问题及对策初探

王香玉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声乐与歌剧的结合是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从高校声乐歌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提高高校声乐歌剧教学质量的对策,以期为高校声乐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高等教育;声乐歌剧;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歌剧是一个以唱为主,结合剧情进行表演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歌剧与声乐教学之间关系密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起源较早,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歌剧本身在我国发展较晚,声乐教学与歌剧教学方面差异较大,且二者教学方法的结合还不够成熟,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完善。

一高校声乐歌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教学

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声乐人才是高校实践声乐歌剧教学的基本目标,这些人才不仅传承着基本的声乐技术和声乐理论,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声乐人才的重任,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从目前的高校声乐歌剧教学实际来看,其中却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在传统的声乐歌剧教学中,师生都会对声乐理论产生一定的误区,认为理论是枯燥且乏味的,要想提高歌剧演唱技能,就应该以实践为主。这种思想上的误区没有看到理论对技术发展、以及声乐作品理解的指导作用,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一知半解的理论基础上对歌剧作品、表达技巧产生误读,进而影响了整个歌唱过程的情感表达,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将声乐歌剧教学与歌唱混为一谈

歌唱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并不等同于声乐教学,但是在目前的许多高校教学中,师生通常会将声乐歌剧的教学与歌唱混为一谈。歌剧中的演唱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等形式,剧情部分包括人物的台词、说白等,器乐部分包括序曲、伴奏、间奏曲等,而声乐的样式又包括了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等,这些声乐结构统一成一个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声乐歌剧与通常意义上的歌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会利用歌唱的教学方式套用声乐歌剧教学,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对歌剧的理解,也影响了对声乐歌剧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三)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声乐歌剧专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专业学生的扩招为声乐歌剧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方法上来看,许多教师仍然固守着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不能根据新的专业发展需求变革教学模式,例如由于声乐歌剧的特点,教师只能利用一对一的方式开展教学,而学生基本上只能从教师这一种渠道来获取知识,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但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只能根据学生演唱中的不足来对其进行专业性的纠正和指导,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在固化的教学流程中,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甚至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从而限制了学生声乐歌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有待提高

高校声乐歌剧教与学的核心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声乐歌剧的积极性成

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目前高校的声乐歌剧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综合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教师角度讲,许多教师是实践派,他们擅长用声乐歌剧演唱的实践来弥补理论上的缺陷,而这种理论上的欠缺使学生在理解歌剧演唱曲目的时代背景、文化特色、歌曲风格等方面产生困难,进而造成了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的脱节;从学生的角度讲,一些学生由于乐感、兴趣、或者学习习惯的问题,导致其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出现障碍,而这些障碍则会进一步影响其歌剧内容表达技巧的提高,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探索。

二、提高高校声乐歌剧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选择并利用声乐歌剧教材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践的指导,因此高校声乐歌剧专业应该注重教材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教材选择上来讲,目前许多高校在选择声乐歌剧教材时存在着曲目难度大,声种与曲目不适应等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声乐歌剧专业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难度适宜的歌唱曲目,然后根据声种适当调整曲目的学习,以保证二者在技术上的协调一致,最后,丰富教材的曲目内容与风格,以拓展学生在声乐歌剧方面的视野;从教材利用上来看,教师应该根据教材难度让学生在打好声乐歌剧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提升演唱技巧,同时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乐感以及欣赏水平,并让学生在情感层面把握歌剧的表达。

(二)不断创新声乐歌剧的教学方法

传统一对一的声乐歌剧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组课是目前高校声乐专业改革一个较为典型的模式。小组课教学运用集体课的方式,增加了授课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加细致、透彻地进行歌剧理论与技能的讲解,同时还可以利用示范对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练习;利用小组课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唱、他人听的方式提高其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在小组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划分声部,并通过集体练声、单独抽查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演唱情况;除此之外,在小组课上学生还可以在练习中克服胆怯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进而提高其歌剧演唱的技能。

(三)提升声乐歌剧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高校声乐歌剧教学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从思想素质方面讲,声乐歌剧教师应该具备传承艺术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不断探索声乐内容、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作为基本的职业追求,并用良好的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从理论知识方面讲,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声乐歌剧专业的教材基础知识,还应该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学质量;从业务能力方面讲,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声乐基础,即在歌唱时保证高声区的高亢、明亮,中声区的柔和清晰以及低声区的低沉雄厚。其次还要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及时发现学生歌唱中的瑕疵,并予以专业的纠正和指导。最后还要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在正确的示范引导下,提高演唱的准确性。

(四)重视声乐歌剧理论教学质量

前面已经分析了目前高校声乐歌剧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因此学校、教师在进行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理论教学,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演唱技巧。例如学校可以在原有的歌剧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声乐大课,从而让学生在以声乐理论和声乐教学法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打好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声部合唱教学、歌剧演唱活动训练、歌唱心理教学、歌唱与系统发声训练、声乐歌剧作品赏析、歌唱整体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关系等内容,拓宽学生学习声乐歌剧的思路,进而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校的声乐歌剧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于教师素质和教学理念上,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声乐歌剧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分析、探索,进而推动其不断发展。

[1]吉佳佳.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艺术教育,2015(5):170-171.

[2]于艳.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5(9):215.

[3]李军.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22):95.

[4]王清清.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5(19):181.

J614.92

A

猜你喜欢

歌剧歌唱声乐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走进歌剧厅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