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花镜里的科学

2016-02-04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花老花镜屈光



老花镜里的科学

衰老体现在眼睛上,就是“老花”。很多年轻人因用眼过度,也步入了“老花”行列。“老花”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调节能力衰退,晶状体核硬化,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困难。常见的“老花”症状为阅读时出现疲劳,拿远才能看清,阅读耐力下降。患者常常会出现眼酸、眼皮跳、眼干涩、多泪、眼痛、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甚至会出现头痛、失眠等情况。“老花”属于生理现象,人人都会“老花”,无法避免。关于老花眼,以下几个误区你占了几个?

误区1:随便买一副老花镜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很难与佩戴者实际的度数、瞳距、脸型、头型相匹配,不但无法使患者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视疲劳等现象。购买老花镜应因人而异,必须到医院或专业机构验配。

误区2:一副老花镜戴到底长时间佩戴一副老花镜,镜片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时,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而且,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3: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误区4: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

误区5:年轻人不会“老花”现代人读书看报、用电脑、手机等,一切都离不开眼睛,眼睛高度早衰现象普遍,“老花”有提前发生的趋势。以前是“花不花,四十八”,现在已提前至40岁左右。

误区6:“老花”会自然变好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误区7:近视眼不会“老花”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花”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的人,“老花”出现得早,近视眼则出现得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患者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老花镜。

(《人人健康》)

猜你喜欢

老花老花镜屈光
老花潮奢
老花镜三年一换
老花镜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练习斗鸡眼可预防老花
理发店一幕
黑熊奶奶的老花镜
戴老花镜溜达容易摔跟头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