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在中东

2016-02-04

新传奇 2016年6期
关键词:迪拜中东安保



中国人在中东

上百万中国人在中东

与中东地区整体的动荡不安、纷争不断相比,海湾“壕都”阿联酋迪拜不仅政局稳定、治安相对较好,而且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包容开放,成为中国人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聚居城市。

据统计,目前共有约30万中国人在阿联酋工作生活,其中大部分常住迪拜。这些中国人所从事的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事服装、建材、电子、家具、日用品等各种商品贸易的商人,他们构成了迪拜华人社团的主体,也是最早来此的中国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福建、浙江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商贩来迪拜淘金,德拉老城区的木须巴扎周边逐渐形成了最初的迪拜“唐人街”。2004年底,著名的龙城市场在迪拜沙漠腹地落成营业,这个中国海外最大的商品集散贸易中心还配套有一座巨大的国际城住宅区,大批华商纷至沓来造就了迪拜华人的第二大聚居区。

二是从事旅游、零售、金融等服务产业的个体从业者,大部分为年轻的八零后、九零后。他们中既有冒着酷暑终日奔波的打工族,也有出入高级写字楼的时尚白领,按照收入水平的差异,居住区域和生活方式也显著不同,构成了“迪漂”一族的主力军。

三是国内企业或机构总部外派的常驻员工,主要包括能源、建筑、通讯、金融等领域的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他们的吃住行基本由公费承担,很多集中租住公寓或别墅,配备专职厨师和食堂,过着每天班车-单位“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

迪拜的中国人群体折射出中国人在中东的基本构成。不过由于中东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社会状况不一,不同行业的中国人在各国的数量也不一。

比如在埃及,目前常住埃及的中国公民估计不到1万人,其中留学生有3000人左右,长期生活并从事个体经营的侨民为2000至3000人,其余为中资企业等各类单位的派驻人员。

在土耳其,中资企业员工、学生、个人经商者和在土务工人员等组成常住中国人口,总人数6.3万人,其中维吾尔族4万人左右,哈萨克族近2万人,汉族4000多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等地的在土华人还通过组织足球比赛、相约跑步、在中餐厅共庆节假日等方式联谊,并建立了微信群等加强彼此沟通和联系。

在伊朗,中国人规模据估在1万人到3万人之间,也是以中资企业员工为主。其中,成规模的中资企业78家,个体户相对较少。中资企业员工也是中国人在中东动荡国家的主要构成,如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

恐袭风险是头号安全威胁

近年来,随着“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在中东崛起,恐袭风险成为了中东华人面临的头号安全威胁。

以伊拉克为例,一名美国公司驻伊拉克职员说:“在伊拉克,选择住所是非常重要的事,首选就是住在当地的高级酒店里,因为这些酒店拥有独立的安保措施,包括排爆犬、防爆墙、X光扫描仪和安保警卫力量等。”

“我会尽量选择2楼以上5楼以下的不临街楼层入住,2楼以上不临街是为了避免遭自杀式袭击波及,5楼以下是为了方便爆炸起火时逃生,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只能搭到5楼左右的高度。”他说。

另一名俄罗斯安保公司经理建议,在伊拉克的外国人出门上班,应事先多准备几条不同的安全路线以备不时之需。他表示,由于外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从事特殊、敏感和高危行业的在伊拉克外国人,应考虑出门时雇佣配备防弹车和枪械的安保团队。此外,一些安保公司也会为在伊拉克的外国人提供住所和相应的安保服务,住在安保公司也不失为一种自我防范保护的积极措施。

在土耳其,恐怖袭击和土东部的反恐战争是目前在土华人安全的主要挑战之一。

土耳其国内的安全局势本身也在恶化。消息称,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1月10日,土耳其军方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军事行动已打死448名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而迪亚巴克尔和舍尔纳克等地的军事冲突还在持续,对部分中资企业在建电厂和矿区中方员工的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此外,受“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土耳其民众对“东突”分裂势力表示支持,甚至公开悬挂“东突”旗帜,土耳其也在2015年7月发生过反华事件。一些“东突”分子甚至公开威胁要绑架在土汉人,对中国在土汉族人士构成了特殊的安全威胁。

虽然目前土耳其经济增长滞缓,但它依然是欧亚大陆比较活跃的经济体。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土在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将更加密切,但受叙利亚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恐怖势力顽固抵抗、极端思想影响力加剧、土国内外反恐作战力度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土耳其国内外的安全局势可能将进一步恶化。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已经提醒中国公民不要前往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旅行,也提醒在土华人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参加当地民众的大型集会等活动。

“避风港”也不是“保险箱”

在埃及,过去两年多来,特别是在前军方领导人塞西2014年6月担任埃及总统后,埃及国内形势总体上比较稳定,2011年时的动荡局面不复存在,社会经济也走上了复苏之路,在埃中国人的安全情况总体上没有太大问题,但炸弹袭击的阴影未曾消散。如去年7月,意大利驻开罗领事馆遭爆炸袭击;再如,去年10月,极端分子在沙姆沙伊赫起飞的俄罗斯客机上安装炸弹,导致飞机坠毁,20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即使在“避风港”迪拜,门户四开的阿联酋首都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正在增大。表面上波澜不惊的“避风港”,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保险箱”。

阿联酋由于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亲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入了打击“伊斯兰国”和沙特领导的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近期遭到武装恐怖袭击和绑架劫持的可能性已有所上升。

虽然宗教极端组织的恐怖活动主要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人员,但从“伊斯兰国”近期频频发起的恐怖袭击事件来看,他们的屠杀袭击事发突然,打击面大,对无辜人员一概痛下杀手,因此也对中国驻外机构、公司、项目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此,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华为等在阿中资企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努力加强对潜在恐袭风险的防范工作,主要包括:严格内部人员及车辆管理机制,禁止前往治安状况差、有安全隐患的敏感地点,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与大型集会活动;成立紧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撤退方案,一旦发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有序撤退,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海外员工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海外项目和生产的正常开展。

(《国际先驱导报》2016.1.22、《北京青年报》2015.1.16、《参考消息》2016.1.24等)

猜你喜欢

迪拜中东安保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跟踪导练(一)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我在迪拜教书法
重庆“灰姑娘”,嫁了个“迪拜王子”
“猴”安保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迪拜—天堂的错觉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