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处不在的中东贸易伙伴

2016-02-04

新传奇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东国家中东地区贸易额



无处不在的中东贸易伙伴

与中东各国贸易额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信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512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近9倍。

根据阿尔及利亚海关统计,2014年中阿两国贸易额达82亿美元,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过法国,成为阿尔及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已经是包括沙特在内的9个阿拉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及重要的原油出口市场。

同时,中国与中东地区的非阿拉伯国家的贸易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贸易额为108.8亿美元,占以色列对外贸易总额的8.5%。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据土耳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土双边贸易额为277.4亿美元,中国为土耳其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据伊朗媒体报道,中国已经成为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在2015年的前10个月中,中国与伊朗的非石油贸易额达到了130亿美元。伊朗海关数据显示,伊朗对华的非石油出口同比增长了35%,达到59亿美元,从中国进口70亿美元。这些数据显示,在伊核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中国将面对更开放的伊朗市场和来自西方国家的竞争。

中国与中东各国贸易的迅速增长,取决于中国务实、平衡、不附带政治条件的贸易方式。面对中东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国不仅与各个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同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派别也保持沟通,秉持了中国“和气生财”的理念。

经济往来不仅局限于石油

西方曾有学者指出,中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利益是促进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东的能源供应和中国商品、服务的出口市场是这一重要利益的核心。但这一现象随着双边贸易的扩展,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双边贸易,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中东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能源贸易在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往来的深入,双边贸易正趋向多元化。在中东地区开展承包工程和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日益增多,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技术流向中东。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开展承包工程业务最早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2551亿美元,项目涉及住房、通讯、交通、石油、化工、电力、港口、建材等多领域,其中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苏丹等国是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场。

目前中国共与2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双边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与17个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与12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国与以色列在食品、医药、农业和科技创新等领域也展开了非常紧密的合作。

其中,阿联酋是中国对中东国家的贸易往来趋向多元化的代表:中国四大银行均在阿联酋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还与阿联酋中央银行签署了在阿联酋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等。两国在产能合作、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通信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阿联酋外贸部长表示中国在阿联酋的房地产市场和能源领域投资数十亿美元,双边贸易十年里保持了每年35%的增长速度。2014年阿联酋非石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呈增长态势,这表明双方仍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升级加快,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济贸易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能源领域,会更加多元化。

中东对中国经济依赖加深

伴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在中东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中东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依赖进一步增强。目前欧洲经济面临衰退,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实现能源自给,发达经济体对中东能源需求减弱,原油价格已经跌至30美元/桶以下。能源市场是双向依赖的关系,在能源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下,中国作为中东能源的主要进口国,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东产油国需要中国的能源市场,而相对资源匮乏的国家则需要中国经济实用的产品来保持贸易平衡。

在中东地区的中国人逐渐增多。密切的贸易往来首先带来的是大量人员的流动,并产生规模效应。

人民币在中东地区的作用越来越大。2015年4月14日,中东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中心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启动。该清算中心不仅服务卡塔尔与中国的贸易结算,还帮助吸引来自其他中东国家通过卡塔尔交易的业务,惠及各方,目前清算金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这表明人民币正在中东地区贸易、投资和融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说明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双方的文化交流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中东国家学习,他们其中一部分由国内直接赴中东地区留学,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在中东经商或工作,跟随父母在当地学校读书。最近几年,一些中东国家的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频繁和中国展开合作。如清华大学与阿联酋马自达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北京大学设立了阿曼卡布斯讲席教授。此外,在迪拜成立了由当地华商和迪拜王室成员共同创办的卫星电视台——中阿卫视,采用中阿双语播报,增强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

中东需要“一带一路”

学者华黎明表示,“从中国到欧洲,中东是一个桥梁,一个纽带。以伊朗为代表的很多中东国家,急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制造业,这个正是中国的强项,所以中东的确在中国与欧亚各国在交通互联互通,人文交流这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海湾合作委员会重要成员国之一的沙特来说,正处在大幅度改善民生、兴建基础设施的重要时间节点。阿拉伯大变局对阿拉伯国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谋发展是海合会成员国的迫切需要。埃及地处亚非交界处,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交汇点,在经历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整个国家持续动荡,近两年局面才趋于稳定,但这种稳定非常脆弱,急需经济重建和发展来巩固。

所以,埃及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习近平的访问视为一次重大机遇。伊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30多年来,内政外交恶化,特别是外部的孤立、制裁严重制约着伊朗的发展,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伊核协议达成后,伊朗正面临3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其经济急需复苏和发展之时,加强与“一带一路”对接,推动与中国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中国西向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东国家的“东向”意愿相呼应,双方是共建新丝绸之路的天然伙伴。造福沿线国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中国与中东各个国家的双边关系势必将更加紧密。

猜你喜欢

中东国家中东地区贸易额
深化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合作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探究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