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6-02-03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孔曼诺夫师范大学乌克兰基辅州03115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夏 娟(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孔曼诺夫师范大学,乌克兰 基辅州 03115)



论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夏 娟
(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孔曼诺夫师范大学,乌克兰 基辅州 03115)

【摘要】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只有充分地展现出音乐中的情感,才能与观众形成互动,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强化音乐艺术表现的效果。在声乐教学中也要注重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中的灵魂,只有强化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的能力,才能让音乐演唱的效果升华到另外一种境界,让观众产生笑中带泪的感受,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因而在声乐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在音乐技巧的教学中强化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塑造音乐的生动形象,深入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正确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用悦耳动听的音乐感染观众,产生音乐声情并茂的特点,深深地感受到音乐中的美。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现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音乐是由旋律、节奏、情感构成的艺术形式,能反映出人类真实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能带来视听的享受,通过音乐的技巧展现出音乐中的情感,能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感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没有情感的音乐就不是真正的音乐,具有情感的音乐才能形成感染力。因而,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情感的表现力,让学生能用音乐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传达出内心的思想,用具有情感的音乐声音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从而展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掌握音乐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方法,让学生们能自信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塑造音乐的艺术形象

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内容这些织体组成了音乐,在音乐中情感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创作本身就是抒发作曲家的情感,而演唱者在音乐的表达中是利用自身的声音和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歌曲的艺术魅力,展现出完整的歌曲形象才能称之为高尚与高雅的意义,因而在音乐的表演中要注重技巧,同时也要通过情感的表现能力塑造出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相同的歌曲在不同的人的演唱中会呈现不一样的特点,这是由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中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在音乐情感的表现中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情感特点,情感在音乐的表现中能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缺乏情感的音乐则是一滩死水。因而,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能塑造出艺术的形象,展现出音乐的魅力,能强化观众对音乐的深刻的理解,展现出活灵活现的音乐形象在观众的面前。因此,在音乐的表演中要抒发出演唱者的内心情感,才能充分地展现出音乐自身魅力所在,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音乐形象,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风采,赋予音乐生命力。

(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声乐的表演中,演唱者要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通过培养自身的音乐表现力,能感悟到音乐中的内涵,从而使学到的音乐技巧可以充分展现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完美地演绎出歌曲中的特点,从而将音乐打上自己的印记,在一样的音乐旋律中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的表演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演唱歌曲的内容,将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唱出来,而是要结合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才能展现出歌曲中不一样的特点,体现出音乐演唱的本质。目前我国的音乐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人们喜爱观看音乐表演,但是并不喜欢观看没有音乐情感的表演,在音乐的演绎中要充分的展现出音乐表演者的内心,表达出音乐中深厚的情感,这才是人们喜爱的音乐艺术,音乐情感的抒发能展现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感染观众的内心灵魂,营造出一幅真情实感的画面,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甚至让观众情不自禁泪流不止,因而,只有强化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达到更好的音乐艺术的境界,成为灵魂的歌者。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每一个日夜都坚持音乐的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的技巧,从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理解歌曲中的内涵,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而这是其中较难的部分。音乐的海洋无限大,要了解到音乐中的所有知识则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面,结合不断的演唱练习则能形成对艺术的基础认知。为了提高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以及情感表现力的表达,学生也需要通过阅读书籍来强化其他领域的知识,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强化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因而,当学生在音乐演唱中能自由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具有丰富的音乐情感表现力时,说明其自身已经有着较高的音乐造诣,具有综合化的音乐素质。比如在爱国歌曲的演绎中,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才能了解音乐中的情感特点,结合音乐技巧表现出的音乐情感,则说明对音乐的学习要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要能自由地演绎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自身去感受一首作品所带来的情感表现力。

二、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音乐演唱技巧与情感培养的结合

在培养学生的声乐情感表现力的教学中,要教导学生掌握逻辑关系有序的音符排列和音乐要素组合,强化学生对歌曲中歌词、曲的理解,对歌曲中的情感有着自身的感受。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要注重演唱技巧和情感培养方法相结合,形成密切的联系。

在音乐教学的初始状态,要注意学生的基本演唱技能和情感培养的同步进行,也就是在学生的声音、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教学时,也要注重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在声乐练声曲的训练中,教师在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也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启发,教导学生要使用音乐的想象力,深入地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特点和魅力,采用积极的思维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使用想象力赋予音乐生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能力。

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教学也要注重音乐基础的夯实,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练声曲进行练习,而不是重复枯燥单调的音符,在不断地练习中强化歌唱的基本技能,也能准确地演绎出音乐歌曲中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演唱素养,强化音乐情感的表现力。

(二)深入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五十六个民族也促进了我国音乐多元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展现出了我国不同风格的音乐艺术魅力。在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表现力时,要教导学生如何深入地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抓住音乐作品中的灵魂,首先在对音乐作品演唱之前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深入地了解歌曲中的内容,才能正确地掌握歌曲中的情感特点,以及其他对演唱者对作曲者对作词者的特殊要求。其次是要掌握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实质,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作品中每一句的情感内涵,通过真实地歌曲演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如何进行情感的表达。另外还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歌曲的歌词和内容中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的经历赋予歌曲中丰富的情感内涵,从而才能在歌曲的演唱中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象,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最后则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创新歌曲,音乐的艺术生命力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实现的,一味地模仿只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只有通过自身的理解加强音乐的创新,才能成为自身的音乐演唱标志,散发出音乐作品中的独特气息,也是学生在通往音乐殿堂的必经之路,通过探索和发现形成自身的风格,才能实现音乐知识和艺术培养的高度统一。

(三)强化音乐肢体语言表现的塑造

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演唱,还要结合肢体语言的表达,才能塑造出完美的音乐艺术特点。在歌唱表演中,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塑造,掌握歌唱中的眼神、舞步、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的表达,通过肢体动作细节深化歌曲中情感的表达,有助于创作出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歌唱艺术展现出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现。在声乐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在歌唱的表演中,要注重眼神随着音乐场景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展现出歌曲中情感的变化,手势则能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使用漂亮的手势动作能更强的展现情绪的变化,因而在音乐的表演中学生要注重自身得体的音乐肢体状态,以良好的姿态展现出音乐中的艺术美,成功地塑造音乐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在音乐肢体语言的塑造中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艺术表现的效果,这也是达到情感表达的手段之一,是歌唱者必备的素质。在日常的训练中学生要注重肢体语言和歌唱的编排,通过一些具体的歌唱表演训练,让学生逐渐地掌握歌唱表演的状态,逐渐走向音乐舞台的表演,塑造出令人信服的艺术新形象。

(四)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在音乐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进行不一样的方法传授,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出具有不同演唱风格的学生,从而呈现出音乐世界的缤纷多彩,而且学生能展现出音乐中的不同情感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音乐方向选择,则能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能。比如说活泼的学生可选择节奏明快的歌曲,内向的学生则选择柔情委婉的歌曲,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歌曲中的情感特点,表现出歌曲中的不同魅力,有利于学生培养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歌曲。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在接收和感受能力上更加得心应手,在艺术歌曲的表达中也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对于学生在歌曲的情感把握和表达中有着很大的好处,有利于学生进行有生命力的歌曲表演,展现出歌曲中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音乐歌曲的情感只有要用心来体会,才能感知到其中浓厚的情感魅力。情感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情感是一种看似虚无,但是又有实质意义的事物,是歌曲的灵魂,也是塑造歌曲形象的重要部分。对于在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既要注重音乐技巧的培养,也要强化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正确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才能正确地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内容,赋予歌曲生动丰满的音乐形象,向观众展现出音乐中的情感魅力。在打动自己之余,也与观众形成情感的共鸣,通过音乐情感的抒发,让观众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因而,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音乐情感表现能力培养,通过实践达到培养情感表达力的目的,同时也达到培养音乐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倩文.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2013,(12).

[2]钟迪.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艺术教育,2007,(6).

[3]陈晓岚.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以及表现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1,(12).

[4]苏丽敏.浅谈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2003,(2).

[5]余芬.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作者简介:夏娟(198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博士,职称:博士生在读,现学习单位: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孔曼诺夫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声乐与合唱指挥 。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