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2-03崔景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时艺术设计环节

崔景朋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吉林四平136000)

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崔景朋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吉林四平136000)

反向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逆向思维方式,采用逆向、否定、排除等方法,由已知的结果推导问题解决的过程。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它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调整为“体验—理论—实践”三环节,三者之间的授课时间比,理论课为2∶5∶3,专业实践课为2∶3∶5。反向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技能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反向教学法;艺术设计教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在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朝着技能型、职业型方向发展。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那么,在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如何才能让课程变得更加实用、有意义?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经长期教学实践,研究者发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运用反向教学法,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多数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为:第1-6学期开展理论教学,第7-8学期组织专业实习。就专业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讲,课程的安排符合基本教学规律,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学生在高考艺术辅导班已系统学习过设计专业基础课,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创意等,所以在大学第1-3学期学习基础课时,学生往往因知识的重复学习而感到枯燥无味;而在第4-6学期学习专业课时,学生还要忙于各种等级证书的考试或社团、社会活动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由此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往往一知半解。而在高校积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片面地关注学生会用多少软件、能否找到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反向教学法的课程设置

反向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逆向思维方式,采用逆向、否定、排除等方法,由已知的结果推导问题解决的过程[1]。这种方法通过反向推理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氛围,是对传统正向教学的有效补充。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运用反向教学法,是由已完成的设计方案推导方案产生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之前,加一个“体验”的环节[2]。学生通过考察设计案例体验课程的知识内容和具体应用,这也符合艺术类专业实践性和情感性强的基本特征。由此,研究者将原来的纯理论教学改为“体验—理论—实践”的过程,三者之间的授课时间比,理论课为2∶5∶3,专业实践课为2∶3∶5。在“体验”环节,主要是带领学生走进教学实践基地或工厂、施工工地、公司、商场等,让学生参观实际工作案例,从中体验设计的魅力,从而对专业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理论”环节即为传统的理论教学,本环节授课引用的案例,尽量以学生参观过的设计案例为主。“实践”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将理论学习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创作之中。

(二)反向教学法的应用示例

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如: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画、园林景观等。在此以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为例进行阐述。

1.反向教学法应用于《设计史》

《设计史》课程共36学时,反向教学流程如下:首先,体验环节要根据章节需求,共计运用8学时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主题广场、公园、建筑、商场、城市雕塑、社区景观等,让学生做好影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充分体验不同类型环境艺术的特色。其次,理论教学环节共计18学时,由教师讲授课程理论知识,教课所用影像案例,尽可能以前期参观过的艺术景观为主,学生也可将自己整理的影像资料作为案例开展集体讨论,以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是10学时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艺术临摹练习或创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反向教学法应用于《家居空间设计》

《家居空间设计》课程共84学时,其反向教学流程如下:首先,体验环节总计安排16学时,先到房地产公司参观样板房,使学生对家居空间的风格流派、造型样式、功能空间等有初步的视觉感官体验;然后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了解房屋的主体拆改、水电暖改造、泥瓦工、木工漆工、家具安装等具体环节的施工过程,使学生对施工流程、施工工艺等有初步了解;最后带领学生到装饰公司与设计师进行交流,使其了解一套家装设计方案、预算、材料的采购、合同等具体环节的制定工作,明确居室设计的具体流程。其次,理论环节运用26学时讲解家装设计的基本原理、风格流派的基本特征和各功能区域的功能要求,理论讲解要注意结合学生所参观的样板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最后,实践环节共计42学时,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设计任务,由学生根据设计理论进行家装方案设计,教师予以辅导。

反向教学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即发现问题的过程,“理论”是学习思考的过程,最后的“实践”则是学生动手应用的过程。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对专业课程由感知认识到理论学习,再到实践练习,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运用反向教学法,是对常规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对双轨制教学的有效探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一个先打基础、后学专业的过程,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惯于接受常规艺术创作方式。但是艺术创作往往追求标新立异、创新和突破。反向教学法采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艺术创作时能够打破常规,“用不一般的方式和意外的观点看一般的东西”[4]。在逆向思维中获得创作灵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促进自己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课程枯燥乏味而产生厌烦情绪。若采用反向教学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则始终都具有神秘感和新鲜感,这样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使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在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力的推动下,学生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中。

(三)有利于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反向教学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无论学习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反向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理论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实践练习中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的教与学的过程。因此,运用反向教学法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参加实际工作,这恰恰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

四、反向教学法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反向教学法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反向教学法并不能作为单一的教学方法独立使用,而需要与常规教学交互使用、相互补充,这也符合双轨制教学的要求。

另外,在运用反向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课时的安排上,针对“体验—理论—实践”三个环节的时间比,研究者提出了理论课为2:5:3,专业实践课为2:3:5的比较宽泛的建议,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合理、灵活地安排时间段。其次,由于反向教学法涉及体验与实践环节,所以学校应做好相应的专业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最后,反向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在体验与实践环节有强烈的自控意识,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考察相关项目;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大纲的调整工作,保证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并注意自身角色的适时转换,如在体验和实践环节做好引导作用,而在理论教学环节则要做好主导作用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反向教学法为切入点,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同时,反向教学法的应用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锻炼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是艺术设计教学理论的一次创新。反向教学法的应用也间接地促进了校企优势资源互补,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接轨,提高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5]。

[1] 殷志平.反向教学法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2004(2):13.

[2] 赵纪军.反向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5 (Z1):112.

[3] 梁柏.实用美术反向教学法教学流程研究[J].世界美术,2011 (1):107-108.

[4]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6.

[5] 崔景朋.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化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1.

[责任编辑]李小蒙

G64

A

1673-5935(2016)04-0052-03

10.3969/j.issn.1673-5935.2016.04.015

2016-10-10

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ZCY255)

崔景朋(1985—),男,山东青州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学时艺术设计环节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星.云.海》
《花月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