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轮美奂 飘逸华丽
——敦煌乐舞《丝路花雨》赏析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乐舞舞剧壁画

赵 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美轮美奂 飘逸华丽
——敦煌乐舞《丝路花雨》赏析

赵 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敦煌壁画作为创作蓝本,创造性地将壁画艺术用舞剧的形式表现,并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统注入其中,体现了和平友谊的中心思想,具有极大的艺术功能性、社会价值性、民族文化性、创新精神性。本文在此简要介绍了《丝路花雨》的历史背景,同时从舞蹈角度上对该作品艺术成就进行赏析。

《丝路花雨》;舞蹈特点;赏析

《丝路花雨》的创作背景正值我国文化革命结束时期,当时社会百废待兴,领导者邓小平同志由此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想。《丝路花雨》创作人员为了呈现出丝绸之路中不同国家民众互相交汇的繁荣景象,彰显不同风情,体现出我国友好交流的核心内容,其在舞蹈语言上特意以敦煌壁画人物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实现了民族舞蹈、东方戏曲、现代舞蹈和西方芭蕾之间的互相融合,开辟了乐舞文化复兴新时代。

一、《丝路花雨》历史背景

《丝路花雨》是以唐盛世为故事背景,素材选择为敦煌壁画和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敦煌千佛洞石窟艺术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中国珍贵的艺术宝藏,尤其是舞姿飞天丰富多彩,飘逸奔放,千姿百态,人物裸肩露背,将人体美、生命鲜活力展现到了极致,敦煌千佛洞石窟艺术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中国珍贵的艺术宝藏。《丝路花雨》的问世给世人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将人们从民族舞剧只能用戏曲舞蹈作为创作基础的狭隘思想中解放出来。《丝路花雨》中独具特点和魅力的物资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敦煌舞”系中,不仅将敦煌壁画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舞蹈的发展。可以说,《丝路花雨》是一个具备有显著名族特点的乐舞,利用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将全世界人民的心连接在一起,发挥出了和平与友谊的枢纽作用。

二、《丝路花雨》舞蹈特点赏析

(一)曲和圆的完美融合

我国乐舞对舞蹈动作的审美主要是以“圆”为标准,比如为代表的舞蹈动作有云肩转腰、风火轮等,而敦煌舞蹈动作的审美则是“曲”为标准,着重在于体现“S型”的三道弯形态。所谓“S型”是指舞蹈者由上至下的异向扭动,从头、肩、腰、胯、膝、踝来呈现出三道弯的形态,且舞蹈者手臂姿态呈现出棱角分明的特点,敦煌舞的这一舞蹈表现形式与我国古典乐舞审美标准明显存在较大出入。《丝路花雨》创作者在对其中敦煌舞片段舞蹈编排上,在其中融入有我国古典舞中“圆”的标准,体现了“和谐”的思想[1]。在表达敦煌舞中,留存有原汁原味的“S型”特点,即从头、肩、腰、胯、膝、踝等部位来呈现三道弯,而对敦煌舞中棱角分明的特点进行修整,转变为圆、柔、软的形态。《丝路花雨》中曲和圆的融合,一方面保留了敦煌乐舞中的“S型”特点,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舞曲“圆润”的形态韵律,“曲”带动“圆”,而“圆”又掌控着“曲”,正是这两种特点的融合使得《丝路花雨》更具表现张力。

(二)象和形的完美融合

《丝路花雨》中敦煌舞蹈部分在表现方式上重视“象”的探索,所有舞蹈动作都是为了更好呈现出剧中情感。编排者在舞蹈动作创作时为了更好呈现出敦煌舞的风格特点,引用了敦煌壁画中与其他舞蹈类型有明显差别的舞蹈动作,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魅力的舞蹈作品。《丝路花雨》舞剧中所有舞蹈动作、眼神、律动、舞姿、道具、服装以及场景等都完美呈现出了敦煌异域风情和唐朝浪漫情调,不仅彰显出了敦煌艺术文化的辉煌,同时还表现出了我国唐王朝的雍容华贵和端庄气度向观赏者呈现出了唐代乐舞独具魅力的舞姿风貌。在《丝路花雨》第二场舞蹈中,神笔张聚精会神陷入思考,只为创作出优美的壁画醒醒,而女儿英娘见到父亲冥思苦想,为了缓解父亲焦虑的情绪,英娘手拿一把琵琶,为父亲翩翩起舞。神笔张看见女儿手中的琵琶时而竖抱、时而横抚、时而至于脑后,女儿的不断演奏给予了神笔张焦虑情绪带来了慰藉作用,同时还激发了神笔张的创作灵感,随即神笔张便肆意挥洒,从而绘出了经典的“反弹琵琶”壁画形象。

(三)虚和实的完美融合

一般来说舞蹈意境包括实境和虚镜两部分,这两种已经之间相互协助、相得益彰,从而有助于舞蹈情感的更深层次表达[2]。舞蹈意境的营造与舞蹈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只有创设浓厚的情感情境,才能够烘托中剧中人物情感,满足剧情需求,进而对剧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虚情”和“实景”的完美融合,能够最大程度上彰显舞蹈的艺术魅力,引起观众情感共鸣,让观众深入其中产生联想,这就是舞蹈追求的“景外之景”和“象外之象”。《丝路花雨》第五个场景中,英娘痛失父亲,为了表达出悲痛的情感,这里英娘有一段独舞:英娘扑跪在地、仰天痛苦,通过捶胸顿足等动作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悲痛的情绪。编排者在这里为舞蹈者设置了退步旋转、跪地下腰等动作,此时英娘用舞蹈动作来表达的悲痛之情属于实境,而为了侧面烘托悲痛之情而模拟大漠北风呼啸而至便属于虚境。通过实境和虚境互相融合而将英娘痛失父亲的悲痛情感渲染至极。通过这种虚实相交的情感渲染方式,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情感触动,还能够引发他们对丝绸之路上其他情境产生无限遐想。

三、结语

总之,《丝路花雨》是一部具有超高艺术价值的剧作,它对敦煌舞体系的丰富和补充,S型体态的发掘创作,以及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古典舞与传统舞剧表现形式的融汇,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使中国舞剧在提高和发展上前进了巨大一步。■

[1] 原哲.浅析舞剧《丝路花雨》的民族特色[J].音乐时空,2014,07:56.

[2] 马兰.敦煌乐舞《丝路花雨》的形象美学解析[J].大舞台,2015,06: 179-180.

猜你喜欢

乐舞舞剧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百科全书舞剧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龟兹乐舞
舞剧《瑞鹤图》剧照
壁画上的数学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北朝、隋唐壁画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