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歌曲创编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03朴宣辰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儿歌旋律创作

朴宣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幼儿歌曲创编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朴宣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幼儿歌曲是学前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但其创编活动却未有效地开展。儿歌创编活动开展的局限性不仅体现在教材建设的薄弱,更有课程设置上的缺失。此项课程或者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系统理论学习,还需多门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素材、经验的积累以及创作实践环节的指导。多种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提高幼儿歌曲创编能力的最好途径。

幼儿歌曲;创编;音乐教学

一、幼儿歌曲创编开展滞后的症结

(一)课程设置的缺憾

学前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紧密性和针对性,导致幼儿歌曲创编课程的缺失。学前教育专业包括通识理论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除此之外就是在艺术课程的设置,如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这些课程通常开设至少2个学年,且针对性强,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所开设的。此外,儿歌曲创编课程需要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即需要掌握乐理、和声、钢琴等综合能力之后,才会更好的进行儿歌创作。因此,这门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较晚,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教材建设的相对薄弱

幼儿歌曲创编教材从总体数量上来说相对较少。早期从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教材,到这几年随着对学前教育专业有关幼儿歌曲的使用及实用价值认知的提升所出版的理论教材,如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等。尽管这样,从数量上比较其他音乐类教材还是少之又少。

相比传统内容仅将幼儿歌曲的一般特点和创编知识做了简单介绍与归纳,到如今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结构趋于完整都有所提高。如包括幼儿歌曲的词曲特点,歌曲的题材、体裁和演唱形式、幼儿歌曲的音乐表现要素,歌曲的音乐主题写作、旋律发展方法、歌曲的曲式结构等模块。尽管教材在内容上有质的突破,但没有体现儿歌创编的实用价值,因此在教材建设上还需更加深入的开发和研究。

(三)创作意识与创作经验的匮乏

儿歌在教学过程中仅成为了教学的媒介或者手段,没有机会或途径让学生去认识和了解儿歌,也没有在教学的过程对儿歌的形式、内容等进行过分析。因此,儿歌创编活动没有创作的意识和氛围。最重要的是,歌曲创作并非一朝一夕,是不断积累、创作过程的叠加,学生面对歌词及旋律创作的无经验感,也反映出学生对平时创作素材积累的不足,不留意身边的事物,对幼儿心理、发展及喜好的不认知。

二、幼儿歌曲创编在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幼儿歌曲在每门音乐教学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被运用,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课例。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每门音乐知识的学习与儿歌创作结合起来。通过对音乐技术理论的学习,为幼儿歌曲创作提供技术支撑,而儿歌创作是音乐技术理论综合运用的最好实践方式。

理论知识就像是对歌曲创作进行的一次整体“装修”过程。乐理是歌曲创作的基础框架,为一切音乐知识提供理论基础。在学习中可了解到儿童的歌唱音域;用不同的调式及音程,可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和幼儿歌曲旋律的特点;以诵读童谣的方式学习节奏节拍,如:《小老鼠上灯台》,感受节奏节拍、词与句的韵律与具有童趣的歌词创作,以及传统童谣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法,且可用此模式做以歌词上的创编。

和声则是充满色彩的框架修饰,曲式则是对装修的整体布局,最后呈现完整、优美的歌曲。和声与曲式是乐理课程的发展和延伸,其知识内容不只是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更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和运用。对和弦知识的分析运用和连接方法是和声学的核心,它为伴奏及歌曲创作提供了纵向的音响色彩。通过对曲式结构材料的了解,可对一段、二段、三段体幼儿歌曲进行创编,并学习音乐主题的构思、写作、及发展创编手法,包括前奏、间奏、尾奏的创编等。

钢琴注重实用技巧。运用弹奏技巧可为儿歌创作提供创作实践平台,通过弹奏倾听所创作歌曲的音响色彩及心理印象,同时通过弹奏不同题材及体裁的儿歌,感受欢快活泼、优美抒情、雄壮有力、安静甜美等不同音乐形象的旋律,并为所创编的儿歌进行修改——创编——再修改——再创编的实践过程。

在儿歌弹唱课程中,通过对不同儿歌的弹唱,将儿歌进行题材和体裁的分类,学习不同类儿歌的特点及创作手法等,还可以伴奏和演唱体会到旋律与歌词的结合以及创作意图,是对儿歌不同种类体验的最直接的方式。

三、幼儿歌曲创编活动的开展

(一)创编活动的开展

儿歌的创编活动可分为准备的创编、即兴的创编及综合的创编活动。

准备的创编活动包括对词、曲的素材积累,人物素材、风景素材、动物素材等,以及不同类型儿歌的伴奏织体、伴奏音型、演唱风格的了解等,这些可以通过对以上技术理论学习中获得。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的关注等。

即兴的创编包括对词、句及童谣的即兴创作,如给出:“小宝宝”、“大风吹”等词语进行乐句创编;或以几个音如“1”、“3”、“5”进行不同组合方式对词语进行旋律创编;进而对“小老鼠,搬鸡蛋,鸡蛋太大怎么办”这种较长乐句进行旋律创编等。

综合的创编活动可以采用儿童剧创编活动。儿童剧是一种非常综合的展现所有实践技能的模式。打破以往固定的模式,用现有的故事情节,现有的音乐组织成的音乐剧,转变为创编的故事情节及创编的歌唱旋律或儿歌代替。如:中央音乐学院国培计划课程中,青年教师及学员以《小熊冬眠》为故事背景,为不同的人物角色配以不同的旋律,“小熊”、“大雁”、“刺猬”、“蛇”等角色用不同的伴奏形式来代表不同的动物,小熊以疑问句的提问贯穿整个音乐剧,旋律不变,内容简洁,却十分吸引人。以此为例,以简短的词和乐句创编为启蒙模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创作的探索。

(二)鼓励数字化的创编

在音乐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呈现儿歌或童谣,帮助分析词、曲、旋律等创作技法。鼓励学生进行创编活动。开展幼儿歌曲创编大赛,为学生的歌曲创作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的帮助,如打谱、音乐制作等技术培训,可以通过数字化音乐教学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音乐创作动机。把创作的儿歌用电脑作曲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审听自己作品的同时发现优点与不足。

(三)幼儿歌曲创编教材的整理

在幼儿歌曲创编教材的建设上,可以分为两步走,一是对原有创编理论的重新整理和梳理,迎合年轻一代的口味与时代的发展。在教材改编中可适当添加或删减一些繁琐的知识内容。二是对学生优秀幼儿歌曲创作的整理,可将优秀的歌曲编辑到教材中作为实例或者出版发行。从研究的长远性来说,幼儿歌曲创编教材的建设具有广阔的空间去提升和发挥,与此同时也会附之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

[1] 刘小君.儿童歌曲创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2,10.

[2] 李昕.从动漫歌曲浅析幼儿音乐活动中歌曲的选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朴宣辰(1982-),女,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音乐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儿歌旋律创作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一墙之隔》创作谈
睡觉儿歌
7月,盛夏的旋律
创作随笔
儿歌绝唱
大地的旋律
创作心得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