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声乐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研究

2016-02-03刘会轻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声区美声唱法藏族

刘会轻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藏族声乐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研究

刘会轻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藏族声乐作为我国的优秀艺术形式,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为了使藏族声乐更好的传承藏族的特色艺术,也使藏族声乐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藏族声乐需要借鉴美声唱法中的优势所在。文章主要研究了藏族声乐对于美声唱法在语言风格、气息技巧以及腔体和声区方面的相关借鉴。笔者期望藏族声乐能够在对美声唱法的技巧借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藏族声乐;美声唱法;借鉴

藏族声乐是我国声乐艺术中的一种,蕴含着比较浓厚的民族气息。藏族声乐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传唱,也受到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重视。尽管在藏族声乐中包含着很多民族的特性,但其也蕴含着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如此才能够使藏族声乐艺术一直传扬开来。藏族声乐的表演依靠着各种歌唱技巧的支撑,只有掌握了比较科学的歌唱技巧,才能够使自身的演唱更加具有艺术特色,并且保证了藏族声乐作品的表演质量。

一、藏族声乐对美声唱法的语言风格借鉴

美声唱法源自于意大利语,很多美声歌曲都选择意大利语。意大利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其中包含着很多元音,这些原因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显得更加响亮。因此,美声唱法当中比较注重元音发音的纯正性。艺术家在表演美声唱法的过程中总是保持着声音的流畅和绵延,使得整首歌曲都比较清晰且醇厚。藏族声乐中也有美声唱法的特性,要求在演唱藏族歌曲的过程中保持声音的洪亮[1]。但与意大利语不同,藏语本身属于汉语系,艺术家在演唱藏族歌曲时更加注重辅音的发音。在两种发音风格下,藏族声乐由于美声唱法产生了分歧。如今,艺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藏族声乐的很多艺术大家都需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歌唱风格。不少艺术家将美声的唱法引入到藏族声乐当中,并利用美声唱法的歌唱技巧将藏族歌曲中的气势更加明显的展现出来。

二、藏族声乐对美声唱法的歌唱气息借鉴

藏族声乐不仅仅是在语言风格上对美声唱法进行了借鉴,在气息方面也有艺术家将美声唱法的气息技巧融入到藏族声乐当中。美声唱法当中对于气息非常重视,其认为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自身气息的平稳。气息作为整个歌唱表演的动力,歌唱表演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气息技巧,如此才能够将气息的变化都运用到歌唱表演当中。经过长时间对于气息技巧的研究和实践,如今,美声唱法当中已经掌握了比较科学的气息训练方法。我国的藏族声乐也处于被研究的状态当中,并且有不少教导藏族声乐的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藏族声乐的气息技巧。其认为,要想成功的歌唱藏族声乐,需要歌唱者平衡肌肉与呼吸之间的关系,确保声音的平稳。但在藏族声乐的教习当中并没有比较系统的气息训练方法,不少艺术家都是凭借着自身对于藏族声乐的理解来进行气息的训练[2]。在气息方面,藏族声乐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的训练方法,找出其中比较适合藏族声乐的一些训练方法,将之运用到藏族声乐的气息训练当中,使人们能够更好的掌握藏族声乐的运气技巧。

三、藏族声乐对美声唱法的腔体及声区借鉴

在美声唱法当中,很多歌唱表演都需要展现出混合声区的唱法。艺术家在表演美声的过程中,需要将真声和假声混合起来运用,在曲目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声区,并按照一定的技巧将真假声的比例进行调节,促使整个美声表演显得更加具有艺术性。美声艺术家为了能够使美声的表演更加蕴含艺术特色,其不断的对声区进行研究,研究艺术家在怎样的混合发声比例下才能够让声音表现得更加圆润。不少艺术家还研究了声音的过度,不仅对气息有了更深层次的运用,还对声区的过渡更加深入的了解。美声唱法当中要求艺术家在歌唱的过程中要保持声音过渡时保持均匀,而其声区的音色也要保持连贯性。藏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声区的处理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美声唱法中对于真声以及假声的使用都比较全面。而藏族声乐中则更加注重真声的使用,只在少部分声区中采用假声[3]。藏族声乐在歌唱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口腔和鼻咽腔来产生共鸣。而美声唱法中则主要是运用头腔。尽管两种唱法显示出对声区以及腔体运用的不同,但不少藏族声乐的艺术家还是会借鉴美声唱法的该种训练方法来训练自身的腔体以及声区,促使自身的声音在经过训练以后更加具有穿透力,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气息以及真假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藏族声乐中的很多技巧都与美声唱法存在差异性。但美声唱法中的一些技巧优点是不可否认也是不可忽视的。藏族声乐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使自身的艺术更加进步,需要将自身比较精华的交保留下来,但摒弃其中的糟粕部分,积极借鉴美声唱法的优点,从而使自身的艺术韵味更加独特。藏族声乐的艺术家经过更多的技巧训练,才能够将自身的表演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1] 江影.西洋美声唱法与甘孜藏族原生态唱法异同之比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06(04):93-97.

[2] 王珊铭.当代民族声乐演唱与原生态演唱比较[J].当代音乐,2015, 11(13):41-43.

[3] 陈云燕.从“跨界”现象看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宿州学院学报,2012,11(09):76-77,119.

猜你喜欢

声区美声唱法藏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