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分析

2016-02-03乌雅汗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唱法演唱者

乌雅汗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分析

乌雅汗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众多音乐形式中,我国的民族音乐和美声唱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音乐一般是由地方音乐和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美声唱法是一种发音相对特殊的唱法。深入研究和分析民间音乐和美声唱法对于促进我国的音乐艺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民族声乐;美声唱法;比较研究

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形式,由于地域、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使二者的音乐表现形式、唱法、技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同属于音乐艺术形式,从同一范畴角度而言,两种音乐形式之间又有着不可磨灭的共性。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两种音乐要借助彼此的优势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声唱法,使民族音乐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性。

一、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简介

(一)民族声乐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声乐是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代表之一。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形式,唱法也有所不同,民族音乐正是集合了各民族音乐的相通之处,进而演变成一种综合的音乐演唱形式。20世纪30年代时秧歌剧诞生,这是我国最早民族声乐的雏形,真正的民族声乐演唱是从歌剧《白毛女》开始的。后来随着人们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陆续出现,各种民歌和大型歌剧被搬上大荧幕,米民族声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民族声乐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表现形式,在音乐界的地位很高。社会各界对于民族声乐唱法十分关注,对民族声乐的研究活动也逐步展开,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民族声乐专业,民族声乐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民族声乐走上了艺术发展道路,音乐学者针对其演唱技巧和风格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教育理论。目前,民族声乐已经是音乐艺术中的一朵璀璨之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

(二)美声唱法的起源和发展

1.美声唱法的诞生。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在意大利主要是歌剧的表现形式,17到18世纪是美声唱法发展于十七到十八世纪,在欧洲的发展最为显著。后来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美声唱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目前,美声唱法依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演唱方式,优雅、高端,极具艺术特色。

2.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发展。美声唱法主要以声音柔美见长,演唱者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的基本功。美声唱法要用半分的力量来唱,高音不能使用气流增加压力,而是要实现舒缓的过度,从丹田的位置发声,演唱时保证声音通道无阻碍,声音仿佛从头顶散发出来。美声演唱包括很多形式,例如歌剧、清唱剧,还有音乐会的演唱方式。

二、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

(一)两种音乐形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受地域、文化等背景的影响,这两种音乐形式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给听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的差异,各族人演唱音乐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游牧民族的歌声声音大、穿透力强,南方水乡的少数民族的歌声婉转轻柔,另外,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对演唱形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声唱法的情感表达更充分,感情较为丰富,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较为节制。在表演中,民族声乐更注重声音和表演的结合,而美声唱法对演唱者的声音技术要求更高,主要靠声音吸引听众。

(二)两种音乐形式的文化内涵

音乐艺术的形式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对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文化内涵影响深远。音乐的灵感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积淀,我国民族众多,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地区方言和审美差异很大,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语言文化是音乐的基础,民族文化是民族声乐的重要源泉,通过演唱的方式传递人们的情感和意图。例如蒙古的祝酒歌,一边用手沾酒撒向天地,一边唱歌,表示对大自然的崇敬。美声唱法产生于西欧,因此体现出欧洲的历史文化内涵,音乐学者通过对古典声乐和传统唱法的研究,创造了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通过声音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感情。

(三)发声训练中的区别

中国的民族声乐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悠久,民族特色丰富,现在的唱法是融合了传统唱法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的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我们能够挖掘到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音乐能够表现出不同领域的音乐,演唱者也具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美声唱法一般利用真声和假声混合唱的方式进行,演唱时的发声技巧难度更大,一般要求演唱者会丹田发声,声音流畅婉转,通过节奏的掌握和声音的变化体现演唱者不同的情绪,体现要演唱的故事情节的变化。

(四)呼吸方式的区别

民族声乐的演唱要求将气吸到丹田处,呼气时将气息调整在一条线上,气息流畅无阻碍。美声唱法是胸腔、腹腔产生共鸣,气息多而满,保证声音始终在气息上。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在咽喉位置和打开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民族声乐演唱时咽喉打开的程度要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作品演唱风格是不同的。美声唱法要求咽喉要尽量打开,喉头下降,吸气时处于较低部位,演唱时要控制咽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尽管同属于音乐艺术的范畴,但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巧妙融合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是音乐学者思考的问题。分清两种音乐形式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提高演唱者的水平,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1] 吴晓.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比较研究[J].黄河之声, 2011,01

[2] 魁丽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唱法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