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阿尔班《诺尔玛主题变奏曲》

2016-02-03张志鹏

黄河之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变奏曲引子诺尔

张志鹏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浅谈阿尔班《诺尔玛主题变奏曲》

张志鹏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阿尔班是小号演奏现代学派的建立者,是最杰出的小号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都在创新与发展小号事业的道路上探寻着。《诺尔玛变奏曲》是阿尔班于1866年编写的《小号-短号教程》中的一首,该曲旋律优美,主题和变奏对比鲜明,运用了歌剧的素材,使得音乐平易近人,且充分体现出了小号精湛的技艺。

阿尔班;《诺尔玛变奏曲》;小号技巧;双吐;变奏曲

一、作者介绍

约瑟夫让-巴蒂斯特·劳伦·阿尔班(1825.2.28-1889.4.8)生于法国,是一位著名的小号演奏家、领导者、作曲家、教育家,也是第一位短号艺术大师,并于1869年成为巴黎艺术学校的短号教授。1874年辞去巴黎音乐院的职位转而从事指挥工作,而在1880年Maury去世之际,再次返校继续教授短号,直至1889年逝世。他在1864年出版于巴黎的代表作《小号-短号教程》被称为“小号手的圣经”,至今仍是现代管弦乐曲演奏者们必须潜心研究的著作。

二、作品背景

《诺尔玛变奏曲》是阿尔班1825-1889年最著名的变奏曲之一,主题取自温琴佐·贝利尼的代表歌剧《诺尔玛》,贝利尼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诺尔玛》创作于1831年。该作品继承了意大利传统演唱风格,不断地提高演唱技巧,视为不可多得艺术珍宝。在阿尔班的创作中,经常会见到小号与歌剧的结合,例如这部《诺尔玛变奏曲》,它的主题截取歌剧《诺尔玛》的主旋侓,阿尔班把小号与当时流行的歌剧结合,提升了大众对小号的认识度。

三、作品分析

该作品采用“主题变奏”的形式,全曲为典型的装饰性主题变奏曲式,引子是12/8拍,呈现在F大调明亮的调式调性中;主题和两次变奏和结尾呈现在F大调的属调C大调上,色彩明亮、辉煌。变奏部分保留了主题旋律结构,轮廓清晰,同时引出对比因素,从不同角度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一)前奏:(第1-34小节)

分为钢琴引子(第1-8小节)和小号独奏(第9-34小节)两部分。虽然节拍是12/8拍的舞曲性三拍子结构,但音乐却以Andante maestoso 64舒缓型速度进行的。

钢琴引子部分调式调性是F大调。旋律线以舒展的附点四分和附点二分为主,伴奏也是均匀的分解和弦织体形式,节奏慢速悠闲,力度主要是P为主,和声是传统的主—属—主的功能进行,整个音乐情绪明朗而清新。

小号独奏引子部分从第九小节开始,主角小号在它最擅长的中音区吹奏出优美的第一主题,节奏型变为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与规整的八分音符相结合的密集型节奏,属于典型的收拢性结尾。

(二)主题:(第35-62小节)

主题选自歌剧《诺尔玛》的咏叹调《贞洁女神》,是女主人公诺尔玛开场时所唱。该段旋律部分采用了大量的附点音型,旋律创作手法简洁,节奏舒缓平稳,渲染出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伤感、无奈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向往的感情基调。

主题部分较引子部分,有三点明显的变化:1、速度转变为Moderate 96的欢快速度,与之形成鲜明的快慢对比;2、节拍变为传统的4/4拍子;3、调式转换到C大调。这三点变化完全确立了一个新的主题形象,性格更加活泼、生动。

(三)变奏I:(第63-90小节)

整个变奏I几乎都是十六分音符的均等链条型节奏,密集均匀。整体是由一条渐强线条贯穿,从63小节p的弱力度到70小节mf的中强力度再到最后的f强劲的力度,循序渐进。伴随的音区也由小字一组c的中低音区到小字二组g的中高音区,形成旋律线的起伏变化。变奏Ⅰ是根据主题段的旋律加上音符节奏改动形成的,主旋律没有变,音符多以十六分音符为主,速度比主题段稍快,节奏活泼跳跃,生动活力,音色明亮,情绪激昂,使人听后犹如心中流淌着火一般。

(四)变奏II:(第91-118小节)

变奏II与变奏I相比速度和节拍相同,唯一的也是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音型由四个十六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变成六个十六分音符为一拍,使得整个音乐的律动就又加快了。为小号演奏者展现弹吐的演奏技巧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本段是《诺尔玛变奏曲》中难度最大的一段,对演奏者的技艺要求很高,它运用了吐音中最难的一种“三吐”,变奏Ⅱ整段都运用了三吐音型,在部分音符上有逐渐加重的要求,突出力度上的变化和情绪上的不同。

(五)结束部分:(第119-140小节)

结束部分的速度被要求为了Piu lento,更慢的。乐曲舒展过程中混合了二分音符的长音和八分、十六分音符的密集型节奏组合,与前两段变奏的快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缓缓而流长,带有一种回忆性的述说情怀,与引子主题形成典型的首尾照应,相互呼应。最后第136-137小节中,以均匀的四个十六分音符为一拍组成每拍首音的上二度模进,推动着音乐在主和属之间来回交替,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138小节又变成了八分音符的三连音节奏型,由高音点做下行模进着回到主音C上,并在休止一拍后又上行大跳十度之后再落回到主音C上,这种陡崖式大跳旋律增强了音乐的辉煌气势,使旋律更加丰富多彩,最后以主音的长音形式结束全曲,想成完满、统一的效果。

四、结语

《诺尔玛主题变奏曲》在J B阿尔班的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对小号演奏者也有极高的要求,演奏一个乐曲时,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分析整首曲子的结构对会对演奏者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演奏这首曲子前,应该认真的分析并与自身演奏技巧结合,达到理想的效果。■

[1] 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98.

[2]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45,77.

张志鹏,男,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小号乐器演奏。

猜你喜欢

变奏曲引子诺尔
民歌主题变奏曲
战略变革的三条路径
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心情变奏曲
大都会歌剧院开季《诺尔玛》:三位女高音各具特色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春日条纹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