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线描特点

2016-02-03杨耀华YangYaohua

山西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线描表现形式壁画

文/杨耀华 Yang Yao-hua



浅析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线描特点

文/杨耀华 Yang Yao-hua

摘要:山西是我国现存的水陆寺观壁画最多的省份之一,本文从壁画中的线描角度出发,结合部分山西的现存壁画实证对壁画中的线描表现形式进行具体的研究,从线描的节奏感、装饰性、情感表达和书写性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线描在壁画中的表现特点,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山西壁画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壁画;线描;表现形式

水陆画是依附于宗教活动中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形式上,卷轴画、壁画、雕塑等都是水陆画的创作形式。现存山西的有关水陆寺观壁画历史遗产也相当的丰富,比如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壁画,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北宋寺观壁画,运城永乐宫和洪洞广胜寺的元代壁画,繁峙公主寺的明代壁画和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清代壁画等都是水陆寺观壁画的代表。

水陆画的受众一般为与佛教相关的人们,故而不为更多的人熟知,所以作为一种绘画形式,水陆画并不被广大艺术研究者所重视,这一点在现有出版的各种美术史书籍中都很少涉及。但水陆画同样是古代工匠画师的艺术结晶,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佛法的传扬,更是从精神层面反映当时的世俗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在造型艺术、材料使用、绘画技巧等多方面也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这里我从线描的角度对山西的水陆寺观壁画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做一些分析如下。

一、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线描表现形式

水陆绘画中线描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对佛教文化的创作与宣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更精准的描绘壁画人物的精神气质,更好地表达画面场景的恢弘,古代画师用精湛的技艺刻画人物、景物的细节,把佛教或道教中的人物等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这些线描或长短粗细不同、或轻重曲直各异,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墨色线条深刻体现了寺观壁画中的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铁线描、兰叶描、折芦描等传统的线描技法在山西各处的寺观壁画中都有表现。

壁画中的线不仅仅是人物造型的手段,同时也是表达和传递人物精神内涵的载体,轻重缓急、粗细长短、干湿浓淡、曲直方圆的线条都能恰到好处的随着形体的转折而变化。山西现存的水陆寺观壁画中,表现佛教或道教人物形象的壁画内容众多,各种人物形象不论在气质性格或服饰特征都各不相同,在表现形式上一直以来也以风格多样为主,莼菜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都有表现。比如繁峙公主寺中的人物形象多着长袍,衣纹的线条多以长线条为主,用笔圆转有力,技法上使用铁线描与高古游丝描相结合,将人物的神态、衣纹褶皱的飘动感、及背景灵动的云纹展现的淋漓尽致。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的人物形象更是典型的铁线描与兰叶描的结合,虚实相生、遒劲有力的线条表现出各位天官的表情、动作与姿态,也更好的烘托出朝圣帝王的神圣感与庄严感。除了人物形象的表现,水陆寺观壁画中还有许多背景的烘托也通过线描表现,如云彩、树木、山石的表现也各有千秋。在太谷县圆智寺大觉殿的水陆壁画中,“在笔法上将披麻皴、解索皴、斧劈皴和米点皴应用得极为春手,仿佛是在宣纸上作画一般。这些山石之间有许多树木的描绘,有松、衫、柏、杨和槐等树种,画师利用了点、染、勾勒的激发,将这些树木的职业刻画的郁郁葱葱,四季分明。”[1](p249)总的来说,线描是人物形象的筋骨,山西水陆壁画中人物的各种神态、姿态、表情等等都离不开线描的支撑,传统绘画中的十八描技法很多都能在这里看到。线描的表现形式也因表达的对象不同而不同,在线条的种类上画师们根据题材的不同而有所选择,最终呈现出精美绝伦的壁画作品,对佛教的宣讲与传播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水陆寺观壁画中线描的特点

(一)壁画线描中的节奏感

中国画中的线描是由客观实物经过主观转化而来的,线描创作的过程也是创作者在对客观实物的造型进行捕捉与发挥而形成的带有一定主观情感的线。在水陆寺观壁画中,传统线描绘画技法中的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也在人物或景物的线条中体现。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场面恢弘,但看个体人物也惟妙惟肖,人物线条的勾勒圆中带方,遒劲有力,衣袖上的长线条更是尽显画者功力。整幅壁画394身神仙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矍铄,面部表情无一雷同。壁画中可以看出吴道子的“莼菜条”笔法劲健流畅,气韵生动,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在造型上,画师将人物面部形象使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头饰衣纹等线条纷繁紧密,充分体现了线描艺术疏密对比的节奏感。从太乙真人的衣袍的线条也可以看出,虚实对比,刚柔有力的线条极大的展现出衣袖随风轻浮的生动感和节奏美。同时人物的胡须、云鬓等线条从起始到收尾,虚实结合,粗细变换仿佛胡须真的从人物的面部生长出来似地,胡须线条的整齐排列,结合头发与衣纹的线条表现给人物形象增加了动感,带来了生命力,充分体现出线描艺术的节奏韵律之美。又如阳曲县不二寺大殿的壁画中,整体使用铁线描的线描技法,“尽管整幅壁画用线单一,在疏密的处理上,画面仍然是非常具有节奏感。无论是衣饰或是人物的须发,都被刻画的极为生动。”[1](p171)

(二)壁画中线描的装饰性

线描的创作过程,是画家将无规律繁杂的客观事物经过主观处理后而组织成的有序、有质的结果,线条的魅力就在于突破自然形态,在艺术创造与客观存在之间建立联系,并由此展现出线描艺术的装饰性特征。在汾阳圣母庙的壁画中,创作者在人物的表现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对线条进行主观取舍,把握不同人物性格的同时注意画面的整体装饰性。整幅壁画以圣母生活为主线进行创作,其中女性人物众多,与其他宗教类不同的是创作者用精细的线条刻画女性柔美的性格特征,如面部五官的描绘中对线条的取舍有度、虚实相间,对手部肌肤的刻画也下笔稳健,精准有力表现出乐伎们弹奏音乐时的优美姿态。此外对于人物服饰的刻画,画师们也是一丝不苟的将女性人物肢体的特征和道释画的传统相结合,线条组织疏密有致且韵律感极强,飘逸的长裙,柔美的罗纱等结合服装的质地特征,线描用笔洒脱生动,把女性温婉婀娜的美展现的栩栩如生,使画面带给人一种极具韵律得装饰美感。

(三)壁画中线描的情感表达

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其核心是“气韵生动”,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虚实等技巧不仅要表现出所描绘对象的形体特征,还要表现出创作者本身的内在感受和精神内涵。线描艺术通过线条表达情感,线条圆转的云彩,顿挫有力的衣纹,虚实相生的面部细节,在这里线条只是作为一种媒介,用最简洁的绘画语言传递着佛经故事的精神内涵,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传达。山西的水陆寺观壁画同样如此,在稷山青龙寺的壁画中,古代壁画匠师们将众多的人物形象根据不同的身份、职位安排在画面中,线条的运用疏密有致,繁简得当,诸神的刻画惟妙惟肖,生动翔实。在衣纹的处理上创作者使用飘逸的长线条处理人物的服饰特征,纤细的曲线形式传递温婉柔和的女性柔弱无骨的姿态,使用粗矿有力的线条表现神将元帅的英勇气概。又如繁峙公主寺中的壁画,各组形象中相互传情达意、顾盼如生的表情,给画面增加了动态的感觉,并且显得灵活多变。[2](p179)这里画师对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尤其可以看出,创作者利用线条的轻重缓急、迂回翻转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都使这些宗教的人物形象传递出独特的意蕴和气势。

(四)壁画中线条的书写性

南齐谢赫在他的六法里用“骨法用笔”来说明绘画中线条的美感与生命力,而书法中的用笔也用“骨”表示笔的力道和字体的美感。在线描艺术中,粗线条和折线条表现刚硬与豪迈,弯线条和波纹线条表现柔美与舒缓,书法用笔和人物形象的结合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中可以看出,画师“多以中锋行笔,笔力遒劲挺拔、笔道浑圆厚重”[3](p167),运用线条的书写性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神仙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用流畅柔和的线条表现侍女的俏丽,用粗犷遒劲的线条表现武将的勇猛等等形象皆因画师的独到处理使画面中人物形象的精神面貌独具特色,同时也真实的反映出画师主观感受,展示出画家的审美品格。在众多人物中,尤以蓝袍太乙为代表,把我国绘画艺术中“书法入画”这一特色演绎的精美绝伦,整个人物形象里最长的线条长达两米之多,但从笔法上来说,绘者中锋行笔,藏锋于线条之中,线条虽长,却看不出任何接笔痕迹,足见绘者用笔的功力深厚,使壁画艺术具有线条书写性的独特韵味,也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金石”味道。

三、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可以看出在壁画中的线条不仅仅是定形的筋骨,而是通过粗细长短、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疏密有致等线描艺术语言,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恰到好处的描绘着古代佛教人物的形象和精神面貌。纵观整个山西的水陆壁画,无论是玉女、神仙或是圣母,皆因精美的线描而超然于世、清新自然。线描使壁画艺术魅力大增,壁画将传统艺术中的线描绵延千年,二者如影随形、相得益彰共同传递出中国绘画的精髓。

(责任编辑:无尽藏)

参考文献:

[1]史宏蕾.神祗众相——山西水陆寺观壁画中的艺术与科技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李 淞.山西寺观壁画新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孟嗣徽.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3-0014-03

作者简介:

杨耀华(1981—),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Line-drawing of Murals in Shui Lu Temple in Shanxi

猜你喜欢

线描表现形式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壁画上的数学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
卷首
北朝、隋唐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