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猪高热病

2016-02-02尹华江四川省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兴文644400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候温北沙参热病

尹华江(四川省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兴文644400)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猪高热病

尹华江
(四川省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兴文644400)

猪高热病是近年来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近些年来,笔者一直探索运用中兽医药治疗猪高热病,经临床反复实践筛选,确定以“清瘟败毒饮”为基础方,根据病情演变趋势因时、因地、因畜辨证进行加减组方,共收治高热病患猪925例,治愈837例,治愈率90.5%,有效57例,有效率96.6%,报道如下。

1 方剂组成

清瘟败毒饮源自《疫疹一得》,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及清营汤3方去粳米、黄柏、银花、丹参、麦冬,加丹皮、赤芍、桔梗组合而成。

1.1药物与剂量生石膏120 g(先煎),犀角6 g(可用水牛角60 g代替,挫细末冲服),生地30 g,黄连20 g,栀子30 g,丹皮30 g,黄芩30 g,赤芍30 g,玄参30 g,知母30 g,连翘25 g,桔梗25 g,竹叶30 g,甘草10 g。

1.2功效与用法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养阴的功效。用于治疗一切火证。证见气血两燔,大热烦躁,渴饮干呕,昏狂,发斑,舌绛,脉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

共为细末,开水冲调或煎汤,候温饮服或拌料喂服,严重者用软保定绳套住患猪上颌(使绳套自猪的鼻端下滑,套入猪的上颌犬齿后面并勒紧)保定,候温将药液装入啤酒瓶内灌服。此剂量适用于1头体重75 kg左右的猪服用。

2 病例介绍

2.1病例12013年6月12日,四川省兴文县九丝城镇新丰村6组黄某猪场,因45头体重30~45 kg猪高热不食就诊。主诉:3 d前有12头猪突然减食,个别猪出现轻微呕吐,拉稀,昨天已发病过半,特来就诊。到场见猪场建于一山坡上,门外200 m有一条河流,畜主称平时早上常有雾气漫过猪场。经检查:患病猪群精神不振,90%猪食欲显著减少,部分猪停食,鼻流黏液,随机抽查其中23头,体温40℃~42℃左右,有的肚腹胀满,消化不良,少数猪仍便溏,有5头最早发病的猪皮肤潮红,结膜充血,眼部有泪痕,脉浮大而数。治疗:以芳香化湿、发表散热为治则。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紫苏、藿香、香薷各600 g,生石膏1 500 g(先煎),苍术、葛根各500 g,黄连、栀子各350 g,黄芩、知母、连翘、生地各450 g,桔梗、竹叶各400 g,甘草250 g。煎水,候温,轻者饮水给药,重者灌服,2次/d,2 d 1剂。6月14日复诊,随机抽检15头猪,体温39℃~41℃,皮肤潮红症状消失,部分猪食欲好转,拉稀已停止,继续按上方再服1剂。6月16日再诊,所有猪精神、食欲显著改善,体温40℃以下,为巩固疗效,防止断药后反弹,遂将上方易为:香薷、佩兰各500 g,生石膏1 000 g(先煎),苍术、山楂、神曲各400 g,黄连、栀子各300 g,黄芩、黄柏、连翘、生地各450 g,桔梗、竹叶各400 g,甘草250 g。煎水,候温拌料内服,2次/d,2 d 1剂,继服2剂,嘱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增加防暑降温设备。6月20日就诊,45头猪无1死亡,全部康复。

2.2病例2 2014年7月23日,兴文县共乐镇西兴寺村8组李某猪场,82头体重25~90 kg的猪暴发高热死亡就诊。主诉:猪群于7月14日开始发病,15日对82头猪紧急接种猪瘟脾淋苗各5头份,从17日开始出现死猪,自己用黄芪多糖、头孢噻呋钠、双黄连注射液、氟苯尼考、地塞米松等轮番注射后,死猪加剧。20日请兽医诊断,用流感高免血清、干扰素、清开灵、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交替注射治疗3 d,效果不明显。从17日到23日早上共死亡20头,就诊。经到场查看,猪场坐落在一山坳低洼处,粪污排出口略低于导流输出口,房屋为农村旧房改造而成,低矮潮湿闷热,舍内空气不畅,圈舍卫生极差,62头猪全部发病。临床证见患猪精神沉郁,体温41℃~42.5℃,仅有26头猪少量采食,其余猪食欲废绝,部分猪呼吸困难,60%猪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色黄,有20头猪皮肤不同程度发绀,其中5头站立不稳,伏卧于地,脉洪数。治疗:以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为治则。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味。处方:生石膏1 000 g(先煎),水牛角500 g(冲服),北沙参、麦冬、大黄、生地、黄连、栀子、丹皮各350 g,黄芩、赤芍、玄参、知母各300 g,连翘、桔梗、竹叶各350 g,忍冬藤500 g,甘草200 g。以上剂量为10头猪剂量,分别配取5剂(群体用药剂量可酌减),煎水,综合在一起混匀,候温灌服,2 次/d,每次视其个体大小分别灌服400~650 mL,2 d内服完5剂。当日下午灌药前又死亡1头,24日上、下午各死亡1头(其中1头为灌药应激,窒息死亡),25日全天未死猪,下午继续按上方再配取5剂,同法灌服。嘱畜主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注意灌药方法,有食欲者尽量拌料喂服,减少应激。7月27日上午复诊,余下的59头猪,精神、食欲明显好转,有42头能通过拌料分次喂药,随机检查其中10头,体温39℃~41℃,皮肤潮红有所减退,大便秘结减轻。根据病情处方为:生石膏1 000 g(先煎),水牛角500 g(冲服),北沙参、麦冬、大黄、生地、栀子、丹皮、连翘、黄柏、苍术各350 g,黄芩、赤芍、桔梗、知母、竹叶各300 g,忍冬藤500 g,甘草200 g。同法煎水,轻者拌料喂服,重者仍灌服,2次/d,2 d服完5剂,连续用药4 d。8月1日上门检查,59头猪中57头已痊愈,有2头猪体温39℃~40℃,食欲时有时无,鼻盘干燥,大便仍秘结,行走无力,脉细数。处方如下:玄参、北沙参、麦冬、大黄、生地各60 g,黄芩、栀子、丹皮各50 g,赤芍、知母、连翘、丹参、当归各40 g,忍冬藤、桑枝各50 g,甘草25 g。煎水,候温灌服,2 次/d,2 d 1剂,连服2剂。20 d后随访,2头猪除采食量较少外,其余症状全部消失。

2.3病例3 2014年8月19日,兴文县共乐镇东方红村7组张某猪场,因16头约长母猪发热久治不愈求诊。主诉:有能繁母猪20头,15 d前猪场发生高热病,经兽医持续打针治疗,效果不明显,已陆续死亡4头,其余妊娠母猪流产,5头母猪食欲废绝,其余采食很少,故求诊。到场查看,猪场坐落在共乐坝子开阔地带,四周为环形浅丘,房屋为石棉瓦盖顶,无防暑隔热设施。证见患猪精神沉郁,呼吸短促,食欲时有时无,体温40℃~42℃,口渴喜饮,喜食青绿饲料,鼻盘干燥无汗,其中4头鼻盘龟裂,母猪行走无力,腹部、会阴等处皮肤斑疹明显,大便干结难下,小便短少色黄,流产母猪阴户红肿,恶露不尽,脉象沉数。治疗:以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为治则。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生石膏1 000 g(先煎),水牛角600 g(冲服),麦冬、生地、益母草各500 g,天花粉、炒蒲黄、桃仁、栀子、丹皮、知母、黄芩、赤芍、大黄、当归各400 g,甘草200 g。煎水,候温灌服,2次/d,2 d 1剂,连服2剂。8月23日复诊,除1头母猪灌药后病情加重外,其余母猪精神、食欲好转,流产猪阴户红肿消退,恶露已净,随机抽检其中5头母猪,体温39℃~40℃,大部分猪开始采食,大便秘结稍减。更换处方:生石膏1 000 g(先煎),水牛角600 g(冲服),当归、北沙参、麦冬、生地、忍冬藤各500 g,天花粉、栀子、丹皮、苍术、黄柏、黄芩、赤芍、大黄各400 g,甘草200 g。煎水,候温,有食欲者拌可口料喂服,食欲少者灌服,2次/d,2 d 1剂,连服2剂。8月28日再诊,除灌药呛肺母猪已死亡和部分猪食欲较少外,其余症状基本消失。再易处方:当归、北沙参、麦冬、生地、忍冬藤各500 g,天花粉、栀子、丹皮、苍术、黄柏、黄芩、赤芍各400 g,山楂、神曲各450 g、甘草200 g。煎水,候温,同前法内服,2次/d,2 d 1剂,连服2剂。10 d后随访,已痊愈。

3 分析体会

3.1辨证与加减猪高热病的发生主要是暑、湿、燥与热邪结合致病,暑中挟湿,热灼湿蒸,燥久化热,呈现暑湿、暑热、暑燥为患。临床用药不能照搬死于句读,拘泥于成方束缚,宜因时、因地、因畜进行综合分析,灵活辨证,才能获取良效。

3.1.1暑湿本病若发生于夏至前后,虽日射强度未极,但若室外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猪舍地处山坡当晒位置,圈舍潮湿闷热,病猪又处于发病早期,宜用清瘟败毒饮去犀角、丹皮、玄参、赤芍,加紫苏、藿香、香薷、佩兰、苍术、葛根以芳香化湿、发表散热,排除湿邪阻碍气机之患,助行退热解肌之效。此期以解表清热、开窍化湿为主。

3.1.2暑热本病若发生于夏至后至处暑前,暑热炎天,湿气蒸腾,高温高湿,或因猪场处于低洼地带、山坳之中,房顶无隔热降温设置,低矮潮湿闷热,或圈舍污浊,通风透气不良,亦或病猪处于症状明显期(发病中期),宜用清瘟败毒饮加苍术、黄柏、大黄、北沙参、麦冬、忍冬藤以清热泻火、凉血养阴、除湿通便,使内陷之热邪透营转气。这段时间是猪高热病最高发,且症状最明显的时期,在清热泻火的同时重在养阴,防止高热耗伤阴液而引起急性心衰死亡。

3.1.3暑燥本病若发生于处暑至秋分前后,天气渐凉,然燥热熏蒸之气未绝,或猪场处于开阔平坝地区,无任何遮阴防暑隔热设备,亦或高热病迁延持续进入中后期,宜用清瘟败毒饮去黄连、桔梗,加北沙参、麦冬、大黄、当归、忍冬藤、桑枝以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活血通络。

3.2小结与心得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应结合气候节令、地域环境和病情早晚轻重进行灵活辨证,才能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全过程以暑为中心,辨别梳理暑湿、暑热和暑燥的演变规律,在充分考虑散热、泻火和解毒用药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化湿、生津和润燥药物的使用,以防猪体虚脱衰竭为要务。猪高热病发生后,大多发展迅速,患猪采食和饮水受到影响。若病情严重,高热耗气伤津,呼吸困难,食欲废绝则临床给药极其不便,为避免灌药惊吓造成应激,有饮食欲者最好兑水、拌料喂服,确需灌药一般二人即可。猪高热病系危急重症,临床治疗必须在高热症状消除后,仍坚持合理用药一定时间,待猪体完全康复后方可停药,实践证明,以软保定绳套住患猪上颌,用啤酒瓶装药灌服,远比胃管插入灌药要方便、实用,应激相对要小,通过对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猪高热病的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只要医者能适时审视病情,灵活掌握辨证方法,会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简介:尹华江(1963-),男,高级兽医师,本科,从事中兽医临床科研工作,E-mail:yinhuajiang6363@126.com

收稿日期:2015-08-31

中图分类号:S852.6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9- 6005(2016)01- 0000- 00

猜你喜欢

候温北沙参热病
黄帝内经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猪外感腹泻可用中药治
用姜巧治猪腹泻
关于南沙参、北沙参是否属于“十八反”之我见
沙参临床注意事项
沙参名称历史沿革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四季划分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