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曾子文章情感的理智美、中和美

2016-02-02曾祥芹

殷都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道曾子理智

曾祥芹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论曾子文章情感的理智美、中和美

曾祥芹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文章情感美”继“文章事料美”、“文章意旨美”之后,是文章内容美的第三要素。曾子文章的情感美总蕴涵理智,常以理节情,不但是真诚向善的美情,而且是理智导引的美情,是中正平和的美情。

曾子文情;以理节情;理智美情;中和美情

“情感”作 为文章的经络和命脉,包括情绪、情操、情结、情志、情采、情趣等,简称“文情”,继“文事”、“文意”之后,属于文章内容的第三要素,“情感”是对人的生命展开进程的描述,而“文情”又像经络一样贯通着“文意”和“文事”。文章中的情感要达到美的标准,必须具备“诚挚”和“好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绝无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二是与人为善的高尚情调,且分量适当,有中和情致。

先秦儒家的情感结构,涵盖横向的“欲→情→知”和纵向的“性→情→气”。讨论曾子文章的情感美,不但要认清“情与欲”、“情与性”的关系,懂得“美情”是超越自然情欲的道德情性,更是真情和善情的水乳交融,而且要探究“情”与“知”(智)的关系,明确情感和理智是对立的统一,当情感被智慧的理性主导,符合诚挚向善的标准时,才称得上美情。

一、以情涵智,以理节情

对于任性纵欲的人来说,谈“情感的理智美”也许觉得别扭费解。对于儒雅沉稳的人来说,“情感的理智美”则是心情健康的标识。把握“情”和“智”的哲理,一要以情涵智,二要以理节情。

曾子文章皆为“情文”,如“仁、义、礼、孝、忠”等都可以读作“情感”的代名词;曾子文章又堪称“智文”,单看“知”字竟出现148次,其高频率凸显《论语》《曾子》等经典的智慧。作者以“智”释“仁”,常常将“仁爱之情”与“智慧之理”联系起来思考。如《里仁4.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指明理智并不伤情,而是有利于仁。《子罕9.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言聪明的人不会困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正好表白理智保障了情感的健康。《子张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里讲“博学”于仁,“笃志”于仁,“切问”于仁,“近思”于仁,意谓学问之智就涵养着仁爱之情。《曾子立事》:“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有仁德的人喜欢道义,有智慧的人热恋道义,依然强调理智强化情感,要在分清是非善恶的前提下去实现仁爱之情。以上系列引证,一方面讲情感上“安仁”、“乐道”,蓄积动力,比认知上“利仁”“利道”更为重要;另一方面讲智慧之理对于仁爱之情有识真别善、辨惑解忧的作用。《主言》:“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用对偶句矗立了情与智的双峰尖顶及其相得益彰。《大学·经文》:“知止而后有定”,“知至而后意诚。”强调知道完善美好的境界,才能确定人生奋斗的志向,知道物理和人心,才能做到意念真诚。质言之,敏锐的智慧是道德情感的基础。情感如水,理智如冰。即使是“零度情感”的说理文章,因为具有理智主导的情思交融美、真实支配的事理会通美,仍然感到文章的智慧理性美。

以理节情,绝非禁欲主义,并不伤害感情,反而能发挥理智对感情的控制作用,体现情感的节制美。在孔子、曾子的世界观里,认识意义的“心”与情感意义的“心”是不可分离的。例如“忠”作为“中”与“心”的合体词,是情感世界的重要范畴。《论语》《曾子》《孝经》《大学》里“忠”字34见。它既表现为“事亲”“事君”的忠,又表现为“与人”“交友”的忠,无论个体品德的“忠”或者伦理关系的“忠”(上对下的“忠告”,下对上“忠心”),孔子、曾子都特别强调“理智德性”的“忠”,即在分清是非善恶的智慧指导下去尽忠,循此处理好个人品德完善和履行社会公职的关系。《公冶长5.19》一章记载楚国上卿令尹子文三次任职“无喜色”,三次免职“无愠色”,并且每次交班时“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对子文不受社会地位的变化影响个人的感情,孔子赞赏其“忠”但不肯定其“仁”(曰:“未知,焉得仁?”)。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孔子心中的“忠”是“知”基础上的“忠”,只有“不惑”的“忠”才配得上“仁”性的道德。

上古时,美在情感,美在祭祀。《曾子问》所问答的种种祭祀的礼制和仪式,实际是在“以礼饰情”的同时努力“以礼节情”。因为“礼”不止是“仪”,而且是天人合一的各种制度和秩序,是与生死联系着的人的喜怒哀乐情感心理的规范。正如杜预所注释的“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论语·为政》:“从心所欲不逾矩。”讲人的情欲、情志必须遵循心情活动的规矩,不越轨,符合道德律。真正的高级欲求具有摆脱感性束缚而独立的倾向。《曾子本孝》:“以正致谏。”《孝经》:“不义则争。”反对愚孝,主张智孝,正是“以理节情”的鲜明标志。《大学·传八》:“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恶恶美美乃人之常情,而喜欢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优点,这种人天下少见。曾子稀罕这种人正是夸赞不让情感模糊自己眼光的冷静理智者。情感冲动,失去理智,就会感情用事,不辨美丑。因此,要让理性的认知这根“线”牵住放飞的“情感风筝”,避免纵情、矫情和滥情。

二、情理交织,中和为美

曾子文章的情感美突出表现在抒情的适量控制上。所谓“以理节情”,节制到什么程度才算适量?那就是“中庸之道”、“以和为贵”。

先说“中”。《雍也6.2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指“无过无不及”,即“恰当、适中”的意思。“中庸”就是“用中”,即“执两用中”。“中庸”的核心意义是持续地停留在“知”、“学”等智慧状态之中,它具有认识论价值。《先进11》: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言必有中”指说话中肯,有礼有利。《子路13·21》:“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所谓“中行”就是按“中道”去办事,否则必陷入“狂狷”。“狂妄者”激进,偏于“过”,“狷介者”退缩,偏于“不及”。《微子18.8》:“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这里的“言中伦,行中虑,身中清,废中权”(言论合乎逻辑,行为合乎理智,自身合乎清洁,废弃合乎权衡。)四个“中”都是“合乎”的意思。《尧曰20.1》:“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之历数命运在你身上,好好掌握着那中道。)帝尧的“允执其中”包括天下统一、君民统一、德神统一。作为情感的调节器来说,指“无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曾子事父母》:“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也。”“兄之行者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弟之行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曾子关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三种矛盾(儿子对父母、弟弟对哥哥、哥哥对弟弟)所用三对“中道与不中道”,都是“符合道义”与否的孝悌原则问题。《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关于孝行的“始→中→终”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过渡状态。《主言》:“夫政之不中,君之过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职事者之罪也。”(政令既已正确,而政令不能实行,那就是官吏们的罪过了。)《大学》:“诚于中,形于外。”(真诚的内心一定会显露在外表上。)以上18个“中”字多角度阐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它们虽不完全是针对情感而言,却为曾子文章情感的中和美基本定了性。

再说“和”。《学而1.12》:“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应用,以“和”为最宝贵。……如果为和而和,而不用礼节去节制,也是很难行得通的。)儒家认为,区分君臣上下、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种种礼仪以彼此之间的和谐为最宝贵。这里的“和”指等级社会条件下强调人格平等的融洽、统一。《子路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和谐共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喜欢同流合污而不和谐共处。)孔子提出君子之“和”与小人之“同”的哲学思辨:其“和”即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它并非一团和气的“同”,而是承认差异的“同”,是多样性、多层面的统一,既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又是情感的最高境界。《季氏16.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人际之间和谐了就不感到人口稀少,社会安定了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孔子用捍卫和平的至理明智批驳了季氏讨伐颛臾的贪欲之情。《曾子立事》第5章:“灵言不与,人言不信不和。”(对说到做不到的话不要理会,对别人说的不真实的话不要应和。)曾子对“灵言”、“虚言”不主张应和,坚持了“和”的原则性。《曾子事父母》:“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事不耻,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这里的“和”仍是“和谐”之意。《八佾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评论《关雎》这首诗所表现的快乐而不放纵,悲伤而不过度。这里不见“和”字,却蕴含了情与理的和谐统一。“……而不……”成为孔子、曾子表达中和思想的典型语言形式。《曾子立事》第4章:“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君子对人恭敬却不惧怕,环境安适却不懈怠,待人谦逊却不献媚,交友宽厚却不放纵,给人好处却不吝啬,为人正直却不走捷径,这就称得上懂得刚柔适中的道理了。)这六个“……而不……”的关系谐调都归结为“知”(理智)的控制和导引。

上引16个关于“中”与“和”的例证表明:“中”是情感的中庸原则。“和”是情感的最高境界。儒家追求的情感美就是“中和之美”。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综合性的例证:

《论语·尧曰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 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说:“遵从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搞好政务管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些什么?”孔子说:“在上位的君子,能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不耗费什么;役使民众,而民众却没有怨言;追求仁德,却不贪图财物;庄重矜持,却不傲慢;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子张问:“什么叫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不耗费呢?”孔子说:“依百姓所希望获得利益的事,引导他们去做,这不就是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不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做的事,让他们去做,他们还会怨谁呢?自己追求仁德而得到仁,还贪求什么呢?君子不管人是多是少,努力是大是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庄重矜持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光端正、尊严,使人看见便产生敬畏,这不就是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吗?”)——“惠而不费”,指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施惠于民却无须破费。——“劳而不怨”,指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民竭其力却毫无怨言。——“欲而不贪”,可作两解:或指有欲望而不贪婪,欲而有度,欲而适中;或指“我欲仁,斯仁至矣”。民随其愿却并不贪心。——“泰而不骄”,指稳健庄重而不骄奢恣雎;轻慢“寡”“小”为骄逸,轻慢“众”“大”为刚直;“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即无论众寡大小均不敢轻慢,取其适度而已。民有自尊却并无骄态。——“威而不猛”,指微言而不凶猛。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威风凛凛却并不可怕。以上“五美”均讲仁政,但所指不同:“惠而不费”和“劳而不怨”讲为政者的管理策略;“欲而不贪”讲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泰而不骄”和“威而不猛”讲君子由内而外的礼仪形体修养。一至三“美”是“政”;四至五“美”是“正”。孔门应分“仁”与“政”两种倾向:“仁”多讲个体修养,属“内圣”的“宗教性私德”;“政”多讲政务体制,属“外王”的“社会性公德”。曾子的“修齐治平”观则“内圣外王”浑然一体。

曾子文章情感的中和美,在其巅峰之作《大学》中有两章经典性的阐发:

《大学·传八》: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本为人的基本情感,但如果释放过度,不加检点,会影响心态的平衡和正确的判断。这里讲要用理性控制情感,让情理交融统一。

《大学·传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辟”,偏颇之意。一连用四个“辟”,对于自己所亲近的、厌恶的、敬畏的、同情的,乃至轻视的人,难免在情感上产生偏激,因而难以做到辩证地看其好和恶、美和丑。所以,处理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一定要学会用理智控制情感,做到“思无邪”、“情无滥”,使情感中正平和,这才能保持情感的美质。

[1]黄意明. 道始于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泽厚.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徐林祥. 中国美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安德义. 论语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傅佩荣.论语之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6]时鉴. 曾子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7]曾祥芹. 汉文阅读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周海春. 《论语》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舟舵]

2016-05-27

曾祥芹(1936-),湖南洞口人,教授,主要从事实用文章、汉文阅读学、语文教育学研究。

I206

A

1001-0238(2016)04-0068-04

猜你喜欢

中道曾子理智
失眠
哪吒失手
曾子杀猪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曾子杀人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