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繁殖疾病与合理化防治建议研究

2016-01-31王恒昌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胎衣难产黄体

王恒昌 王 丹

(1.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2.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奶牛繁殖疾病与合理化防治建议研究

王恒昌1王 丹2

(1.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2.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目前,奶牛繁殖疾病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繁殖疾病不仅会降低牛犊的产量,更会降低牛奶的产量,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影响。本文将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繁殖疾病进行分析,并探讨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措施。

奶牛 繁殖疾病 防治

1 先天性繁殖疾病

对于奶牛的先天性繁殖疾病,主要是因为选种选配存在问题,这与繁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直接相关。同时,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养殖场的条件也会间接影响先天性繁殖疾病的患病概率。总结多种因素来看,导致奶牛先天性繁殖疾病的直接原因有两点,即人工授精技术操作存在问题与营养、管理水平较低。

针对奶牛出现的先天性繁殖疾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注重奶牛养殖过程中的营养管理,让奶牛的生活环境得到保障,食物的营养能满足生长和受孕的需要。其次,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人工授精知识的学习,使技术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减少,提高奶牛的受孕概率。

2 后天性繁殖疾病

2.1 难产

在奶牛生产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难产的情况,要第一时间检查胎位是否正常并查看胎儿是否存活。在检查胎儿之后,要对母牛的状况进行查看,如果母牛出现心跳过快或过慢,则必须采取心率控制措施。在羊水破裂时间较长仍未顺利产下犊牛的情况下,不能强行拉拽助产,要先用润滑剂处理后在进行助产。在母牛出现难产情况的时候,必须要及时找到兽医并让兽医进行处理。如果胎儿过大,则需要进行剖腹产。正确地处理难产的问题,有利于母牛生产后的健康,减少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的患病概率。

2.2 胎衣不下

在母牛产下牛犊的12h后,胎衣仍未被完全排除的情况就是胎衣不下。该病具体表现为胎衣完全或部分残留在母牛的子宫内,一段时间后腐败分解并排除污红色液体。之后母牛的体温随之升高,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造成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一般是运动不足或难产,妊娠期间的营养不良也会使母牛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

胎衣不下对母牛造成的影响很大,所以要在母牛生产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因胎衣不下而导致母牛的死亡。为避免奶牛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在奶牛生产前15d左右应对其食物进行调整,多喂食高蛋白质的食物并减少含钙量大的食物。对于有胎衣不下病史或是身体虚弱的母牛,应在生产前1周进行维生素D3的注射。在母牛生产后,要对其进行钙制剂的注射,同时配合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的注射,使母牛能在生产后快速排出胎衣。对于使用药物仍不能完全排除胎衣的情况,可人工取出胎衣。

2.3 子宫内膜炎

在奶牛的繁殖疾病中,子宫内膜炎是常见的病种之一,该病会对母牛的发情、排卵、妊娠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奶牛不孕。该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奶牛生产时的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导致奶牛性器官感染并最终患上该病。母牛在患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奶量减少等症状,之后会出现阴门流出脓性或黏液性的污红色或棕黄色分泌物,同时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对母牛的病症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时间适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在奶牛生产前,要加强对奶牛的管理,时刻保持奶牛生活环境的清洁。同时,要在配种的时候做好消毒措施,产后对奶牛子宫处进行仔细地处理。对于患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不能对其进行冲洗,可向其子宫投入抗生素并喂食子宫消炎散。

2.4 卵巢疾病

(1)持久黄体。持久黄体是指怀孕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未在正常时间内消失,使母牛发情周期停止或不发情。导致该病的原因是母牛在排卵时受到惊吓、驱赶等因素的刺激,排卵期间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母牛出现持久黄体。患有该病的奶牛卵巢上有黄体突出,子宫表面光滑、坚硬且触诊不会出现收缩反应。一般采用促卵泡素或前列腺素进行注射治疗。

(2)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泡持久不散,导致卵巢出现病变。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的营养结构不完善,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成分。患有该病的奶牛常表现为长期发情却屡配不孕,卵巢的体积变大。针对奶牛的卵巢囊肿,可以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E或是促黄体素进行注射治疗。

(3)卵巢功能不全或减退。这种病症是指奶牛有发情现象但不会出现排卵,或是出现排卵现象而不发情。导致该病的原因有其他疾病的影响、饲养管理不当等。患病的奶牛通常表现出卵巢变小变硬,摸不到卵泡且子宫缩小。一般采用促卵泡成熟素进行治疗,并辅以合理的饲养管理。

(4)输卵管炎。输卵管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输卵管发炎。该病一般是因为母牛的运动不足而导致的,影响卵子的输出。输卵管炎会影响母牛的受精,导致交配后不受孕的情况出现。在实际的奶牛养殖中,一般采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注射治疗。

2.5 奶牛肥胖母牛综合征

奶牛肥胖母牛综合征是指母牛在妊娠后期和产犊期间过于肥胖,分娩的时候带有各种并发症的一种代谢疾病。该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妊娠期的饲料营养超标,导致母牛过于肥胖。主要症状表现为妊娠期间的母牛过于肥胖,带到生产后体重会急剧下降,出现产后瘫痪或是胎衣不下等症状。

针对这种病症,可以在奶牛生产后将胆碱制剂添加到其饲料中。然后在通过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和安钠加注射液的混合注射,可是病症得到根治。

3 总结

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养殖造成严重影响,使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降。但只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即可减少奶牛的患病概率,保障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1] 张家成,林绪勤.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0):121-123.

[2] 张凯.奶牛繁殖疾病及其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125-127.

猜你喜欢

胎衣难产黄体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