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必防的疾病“猪肺疫”

2016-01-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张口抵抗力氏杆菌

佚 名

秋季必防的疾病“猪肺疫”

佚 名

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又叫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急性病例为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的病状,慢性病例主要为慢性肺炎症状,散发性发生。

1 病原

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为细小球杆菌,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直射阳光下经10~15min死亡,在60℃加热10min,加热到100℃立即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可在数分钟杀死本菌。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5~9月间。发病猪无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但四月龄以上的猪易感性大些。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伤口,蚊虫叮咬传播。温差过大,密度过高,空气质量差,长途运输,营养不良,潮湿,闷热等不利因素均可诱导内源性感染。

3 临床症状

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随细菌毒力强弱而定,自然感染的猪,快者为1~3天,慢者为5~14天。

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病猪于头天晚上吃喝如常,无明显临诊症状,次日晨已死在圈内。病程稍长,症状明显的可见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寒战,可视黏膜发绀,耳根、颈、腹等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较典型的症状是急性咽喉炎,颈下咽喉部急剧肿大,呈紫红色,严重者可波及上达耳根和后到前胸部,致使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叫声嘶哑,常两前肢分开呆立,伸颈张口喘息,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液体,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常做犬坐姿势张口呼吸,最后窒息而死。病程1~2天,病死率很高,可达100%。

急性型是本病常见的病型,主要表现为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差,食欲减少或废绝,初为干性短咳,后变湿性痛咳,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结膜发绀,皮肤上有红斑,初便秘,后腹泻,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大多4~7天死亡,不死者常转为慢性。

慢性型初期症状不显,继则食欲和精神不振,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黏脓性分泌物,进行性消瘦,行走无力。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于发病2~3周后衰竭而死。

4 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皮下组织出血,颈部皮下有胶样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出血。心外膜、心包膜、冠状沟出血。肺急性水肿、出血,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使肺切面如大理石样,胸腔及心包积液,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和支气管充满白色或血色泡沫。

5 防治措施

5.1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同时做好消毒和护理工作

(1)拌料治疗“猪e康+氨菌康+金蝉呼霸”,连用7天。(2)加强环境卫生消毒,特别是隔离病猪,做好隔离措施。(3)本病高发期每个月可定期使用“猪e康+氨菌康”拌料,连用七天

5.2平时注意事项

(1)部分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带有巴氏杆菌,由于不良因素的作用,常可诱发本病。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

(2)发病时,猪舍的墙壁、地面、饲养管理用具要进行消毒,粪便废弃物堆积发酵。(3)患慢性猪肺疫的小僵猪淘汰处理为好。

摘自“畜牧兽医”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张口抵抗力氏杆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当动物画上眼睛
仰天大笑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