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政策 双轮驱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1-30李金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粪污结构性畜牧业

李金祥

科技+政策 双轮驱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金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巨大成就,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但是,随着消费者膳食营养结构的改善优化,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显著,突出表现为供需时空匹配差、养殖利润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价格波动异常。今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十三五”规划指出:“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分区域推进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探索“科技+政策”双轮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打造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引擎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紧紧依靠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加快畜牧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科技驱动作用,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1. 加快畜牧生物技术创新。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关键技术,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以下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一是优良品种培育。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畜禽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如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胚胎工程、动物克隆、DNA标记辅助、RAPD、基因芯片等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优良性状,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提升我国畜禽良种核心竞争力。二是动物疫病防治。加强DNA诊断技术、ELISA技术等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开展DNA克隆重组、基因工程等技术在动物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兽用生物制药研究,减少兽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三是饲草料开发利用。开展优质牧草、青贮玉米的分子育种研究,培育适合我国区域特点的优质饲草料品种;开展生物饲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开展生物技术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四是畜禽粪污处理。加强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的应用研究和生物处理技术设备研发。

2. 加快畜牧信息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以下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一是畜牧物联网技术。开展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RFID、可追溯技术研究,开展畜牧物联网的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重点开展小型化、低成本化的畜牧物联网专用设备研发,实现人、机、物、牧一体化。二是畜牧大数据技术。利用历史资料数据、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和融合等技术,构建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型技术、智能技术等,分析畜牧生产、流通和消费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展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畜牧业发展大数据解决方案。三是畜牧云计算技术。开展畜牧业云设施、云存储、云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养殖户、合作社、畜牧企业按使用量付费模式研究,开展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优化技术研究,研究构建畜牧业云服务技术平台,满足畜牧市场主体对信息网络、存储、服务的少投入、即得性、便捷性、精准性需求。四是畜牧智能装备技术。利用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资源利用、加工工艺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成果,重点开展智能仪器设备研发,形成智能产品、实现闭环控制。

3. 加快畜牧科技集成创新。亟须将实用、成熟、效果显著单项技术组合配套、优化提升,使之产生“1+1>2”的集成效应。一是“良种+良法”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养殖设施,开展多样化、差异化、标准化养殖方法的探索研究,形成“良种+良法”实用技术的“组合拳”,提升良种覆盖率、良法覆盖面。二是“农艺+农机”集成创新。加强以机械适应性为导向的畜禽育种、饲草料栽培和养殖方式等的农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紧密机型、动物资源品种和种植养殖方式研究;加强饲草料收获、青贮氨化、动物运输等装备设施的农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动物健康养殖、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运保鲜等环节的设备研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技术融合路线、融合模式、融合规范研究。三是“高新+传统”技术集成创新。要充分借鉴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所取得的日新月异成果,嫁接、匹配、融合畜牧产业现有的、实用的传统技术,探索研究技术集成的催化剂、融合剂,形成技术集成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重点开展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实用技术与高端技术、自主技术与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依靠政策创新驱动 激发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活力

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政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驱动效率,推动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水平、上台阶。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领供给侧改革方向

政策导向、财政扶持是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一是整合畜牧现行政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11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聚焦,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投入的带动性、效果的显著性。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盘活存量上,要调整资金分配比例、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在扩大增量上,要争取畜牧兽医行业财政投入年度增加比例超过GDP增速的5个百分点以上;在投融资机制上,要探索PPP模式、新型投资模式、“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等新机制,引导、聚集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强化政策运行过程控制。要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控制,打好“组合拳”。实施前,要做好风险评估,明晰风险因子和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研判实施预效果;在实施中,要做好监测预警,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构建纠偏调整机制;在实施后,要做好绩效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建立效果反馈完善机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2. 瞄准政策扶持领域,抓住供给侧改革关键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动物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消费等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抓住改革的关键点、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带动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一是重点扶持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产业发展。以“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粮改饲”试点和“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按照气候适宜型、种养结合型、生态保护型、种地养地结合型、有保有压型和产加导向型等技术路径,鼓励主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生产规模。支持草山草坡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二是重点扶持规模养殖与粪污资源有效利用。以环境容量为红线,鼓励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理清适宜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界限,推动畜禽养殖向资源更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主动调增规模养殖比重、调减分散养殖数量,提高养殖布局与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鼓励开展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达到环保要求。三是重点扶持质量安全与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畜产品生产者恪守法律、严格用药、诚实信用的基本素质,将确保质量安全内化为自觉行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规范使用的规定,强化检疫监督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加快推进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研建全国统一的畜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及相关追溯管理技术标准,鼓励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内部运行的追溯系统,提振公众畜产品消费信心。四是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发应用。政策扶持既要瞄准前沿高新技术,也要着眼当前实用技术,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加快高新技术创新研发,鼓励现代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生物饲料开发和畜禽粪污处理中的创新研发,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获取、分析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加快畜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养殖场户采用成熟的实用技术,鼓励实用技术集成组装,总结凝练成熟推广模式,提高我国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

3. 明确政策扶持对象,提高供给侧改革效率

只有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和主攻方向,明晰政策扶持基本路径和方式方法,确定政策扶持客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投入、事半功倍。一是确定扶持环节。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六大重点领域,即产业结构调整、中高端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饲草饲料利用、粪污综合治理和产品节本增效,政策扶持进一步瞄准到优质饲草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质量监管与溯源、技术创新运用等具体环节,通过投入导向的牵引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效应。二是探究扶持路径。综合利用补贴、贴息、担保、保险等财政扶持手段,构筑畜牧业新型政策工具组合,实施精准扶持。重点加大畜牧兽医科技R&D经费、技术应用推广、“粮改饲”补贴、优质牧草种植、青贮窖建设、青贮玉米及牧草收割加工设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装备、良种扩繁、标准化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备、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在融资、税收、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三是明确扶持客体。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重点,重点扶持养殖大户、饲草料种植大户、家庭牧场、牧业合作社、畜牧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畜禽废弃物处理、饲草料机械收割、动物防疫、秸秆氨化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粮改饲”和农牧结合,调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ht tp://www.caas.net.cn/

猜你喜欢

粪污结构性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