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物资管理的“八大模块”创新

2016-01-29王素贞河南省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2期
关键词:仓库储备物资

文|王素贞(河南省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急物资管理的“八大模块”创新

文|王素贞(河南省温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应对法》)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精神,目前,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与应急储备制度。

据此,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河南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河南省畜牧局于2010年颁布并实施了《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都相继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组建了应急预备队,列入了年度经费预算,拨付了防疫专项资金,设立了应急储备仓库,购置了防控应急物资,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一、问题

通过这些年来的运行和管理实践,笔者发现:当前在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特别是应急防护用品的储备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脏”“乱”“缺”“难”。

1.“脏”。主要表现为:防护用品脏。防护用品不能做到干燥、干净、清洁、卫生,仓库缺少严密的防尘、除尘设施设备,一些本该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要求存放的卫生安全防护用品却裸露存放,长期储备,无人清理,外表布满灰尘。

2.“乱”。主要表现为:管理差又乱。一是物资存放凌乱分散。许多应该按序列、条件、功能、种类、单元储备的应急物资被随意堆砌、放置,几十甚至上百种物品被分散在不同仓库以及仓库的各个角落。二是采购物资标准不一。各地、各批次所采购物资的规格、标准、参数等不统一、不一致,不能始终如一。三是日常管理比较混乱。一些需要定期维护或保养、更新的充电设备和卫生用品等应急物资因不能得到定期、及时的保养和更新而过期、老化、腐蚀,最终失效和报废。四是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平时忽视对门窗、下水道、通风管道、房顶、墙壁和场面等重要部位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存在水、火、虫、鼠等灾害隐患。

3.“缺”。主要表现为:品种功能缺。《办法》中所列举的应急功能和物资品种尚不全面,以致各地在执行和采购过程中,要么因找不到合理依据而使采购工作受阻,要么因缺少指导和提示而忽略了配套设备、器材和材料的采购与储备,影响突发疫情时一些重要应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应急功能的正常发挥。

4.“难”。主要表现为:紧急响应难。一是难找到、找齐,且难领到、穿戴齐。在突发情况下,要从杂乱无章的仓库中找齐数以千件且配套的防护装备将非常困难。且在紧急状态下,一支数百人的应急预备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人的防护用品穿戴整齐也将更加困难。二是未能严格按照《办法》中规定的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准备全部足额到位,部分重要防控器械、材料、设备等物资严重欠缺,甚至空缺。

二、探索与创新

针对当前应急物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管理机制及工作要求,笔者采用“八大模块”的方式对应急物资管理工作进行了创新、试验与研究,且收到了良好效果。

模块一——仓库建设立体化。明确各类应急物资的功能、性质、规格以及储备条件和数量。将《办法》中规定的各类储备物资进行科学归类,依据各类应急物资所占据的场所、空间和面积,对储备仓库(包括动物疫苗仓储所需的低温、冷冻恒温库)合理进行设计规划和功能区域的立体化布局。采用多维复式方式和钢质框架结构,将仓储设施建设成多层次、多维面、网格式、功能强的立体化储备仓库。同时,要切实做好储备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防洪、防潮等技术工艺处理。及时安装、配备必要的通风、空调、照明、监控、报警和防洪、防盗、防鼠、防潮、防尘以及应急供电等专用设备和器材。

模块二——储备项目标准化。一是明确各类应急物资采购种类标准和储备数量。目前,以《办法》中规定种类和数量为准。二是明确各类应急物资执行参数标准。目前,一般以卫生系统、民政系统、交通系统等单位采购通用器材时所执行的现有参数为参照标准执行。但在物资招标采购中,为保证招标成功,实际所公告的参数大都低于上述参照标准,且在同一参数范围内以最低价格为中标标准。三是明确各类应急物资仓储条件标准。目前,一般以产品说明和通用安全条件为参照标准执行。四是明确各类应急物资保底红线标准。目前,采购和仓储的应急物资主要包含应急储备和常用耗材两部分,所采购并储备的应急物资实际库存量为规定储备量与半年消耗量的总和,即实际库存量远大于规定储备量。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应急物资实际库存量一直保持在等于或小于规定储备量。

为保证应急物资长年储备量的稳定和充足,应重点将一些常用耗材品种统一录入到自行建立的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并划出库存量接近、等于或低于规定储备量50%为保底红线,由信息管理员对所列品种库存量定期进行监测和报告。当系统提示库存量已触及或因补充工作不及时而低于规定储备量50%红线时,由信息管理员向主管部门及领导发出预警信号,然后,由主管部门根据预警提示目录及时安排采购,尽早补充到位,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模块三——物资采购正规化。一是保证应急物资采购程序正规。重点是把握每一批物资都能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且采购过程合法、合规、阳光、透明。二是保证应急物资供货渠道正规。重点是把握每一件物资都能来自正规生产厂家,或合法供应商,且相关资质和手续齐全,票据正版,纳税正常。三是保证应急物资采购产品正规。重点是把握每一项产品都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需要特别定制或定购的特殊产品都能参照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加工,且满足用户指定的使用要求。

模块四——物资储备规范化。一是按照性质用途将储备物资科学分类。应急物资仓储一定要分项归类,集中存放。首先,按照危险类、有害类、腐蚀类等进行区域定位。其次,按照冷藏类、常温类、清洗类、防护类、采检类、扑杀类、消毒类、标牌标志类、音响照明类、供电电源类等进行功能定位。最后,按照固体类、流体类、气体类和大体类、小体类、密封类以及重型类、轻型类、长短类、套装类等进行集中定位。

二是按照轻重缓急将存放位置科学排序。一般按照常用类、短期类、易损类在前、在外,反之则在后、在内的顺序归类存放,便于平时保养、更新和使用。同时,按照重型类、大型类、长形类、流体类、液体类、腐蚀类和性质稳定类在下、在中,反之则在上、在中的顺利进行存放,便于随时移动和存取。

三是按照卫生要求将特殊物品严格保管。防护用品、采样器械、检疫器材以及注射器材等特殊物品要求存放的卫生条件较高,且极易被吸尘、虫蛀和啃食等污染。所以,必须严格做好防鼠、防尘、防潮、防虫和防污染等防范工作。为此,必须将外包装拆开后,连同最小包装直接存放在能够防尘、防潮和防鼠害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妥善保管。

四是按照规章制度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必要的日常管理规章与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模块五——保养更新制度化。一是列出保养更新目录。将需要定期充电、定期测试的用电应急设备和有保质期、有效期、易老化、风化的疫苗、药物、消毒器材等应急物资进行专门登记造册。

二是明确保养更新时间。必须将上述需要定期保养更新的应急物资的保养、更新时间作为月度工作内容列表上墙。同时,注意确定的保养、更新时间要比实际到期时间提前一到两月,避免意外情况导致保养、更新不及时而损毁、浪费应急物资。

三是建立保养更新制度。在制定制度时,应注意明确保养、更新工作的内容、任务、岗位、人员和要求。

四是落实保养更新责任。注意在与相关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和《年度目标责任书》时,将保养、更新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当中,切实做到定岗、定人、定责,突出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

模块六——物资收发流程化。一是设施设备要专用。作为应急物资储备用的仓库、冷库、冰箱、冰柜等设施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和其他无关的杂物,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和带有腐蚀性、挥发性、污染性的储备药物、燃料、染料、清洗剂、腐蚀剂等,必须与其他物资严格分开,并设置安全仓储设施和设备进行单独存放。

二是物资管理要专人。合理规划并设置信息管理岗、仓库管理岗、仓库出纳岗等应急物资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各岗位工作人员保证专岗、专人、专职,不交叉、混用,切实做到定岗、定人、定责。

三是工作流程要分明。入库时,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员凭发货清单验货入库并出具仓库验收单,仓库出纳员凭仓库验收单登记台账并出具入库单,信息管理员凭入库单记录手工台账并录入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出库时,信息管理员凭审批表核销系统中信息和手工台账并出具出库单,仓库管理员凭出库单核销仓库台账并核销出库单,仓库出纳员凭核销出库单进行物资发放。同时,明确要求各岗位管理责任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违者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收发记账要分开。应急物资入库手工台账和出库手工台账实行分开建账,并由仓库出纳员和信息管理员分别进行独立管理。之所以将入库台账和出库台账分建分管,主要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作用,防止互相串通和监守自盗。

五是审批审核要严格。所有出库物资必须由领取人填写审批表,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持审批表交信息管理员审核、登记、核销并出具出库单,然后,持出库单到仓库领取。之所以在物资出库前增设审批环节,主要是防止仓库管理员监守自盗或其他关系人通过仓库管理员随意动用仓库物资,造成国家财产流失。

六是确认签字要严谨。各环节相关人员必须对各自工作进行签字确认,以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便于责任倒查和追究。

模块七——疫苗发放精准化。一是明确疫苗精准发放对象。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严格区分并明确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发放所适用的对象,建立详细的疫苗精准发放台账,严格控制疫苗发放范围和剂量,确保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投放精准、投放及时、投放到位,同时,确保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不滥发、不流失、不浪费。

二是完善行业精准管理措施。重点加强《畜牧法》宣传和指导工作,依法开展养殖档案管理与督导,促进和完善符合条件的动物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切实发挥出养殖档案在畜牧业生产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等各领域中的信息支撑作用。

三是找准疫苗精准发放依据。以养殖档案中所记录的畜禽存栏数为发放依据。以农业部推荐的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程序中设定的日龄与注射剂量为发放依据。以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报告为发放依据。凡免疫不合格的场,场主须持四个月之内的最新实验室(即省级主管部门认定有资质的兽医实验室)抗体检测不合格报告书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申请领取相对应的疫苗,所需剂量按该报告书所涉及的畜禽数量、日龄进行核算后发放。除此之外,畜主所持有的任何主观臆断与推断结论均不能作为判定免疫抗体不合格和申领政府统购疫苗的依据。

四是细化疫苗精准发放程序。在疫苗发放程序制定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八项原则:一要发放对象精准;二要发放剂量准确;三要发放理由充分;四要发放依据可靠;五要做到程序公开;六要做到制度公平;七要做到办事公正;八要做到事前告知。

五是落实疫苗精准发放制度。对政府采购强制免疫疫苗实行精准发放管理,形在制度,本在管理,意在节约,重在落实。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标准、程序和制度,并得到实时监督和切实执行,才能收到有序、高效、节约的预期效果。

模块八——重要装备集成化。应急采样器械集成:将采购的单人采样器械集成手提箱式进行定点存放。应急扑杀器械集成:将高压扑杀器、电源线及插板、应急电源或发电机、电工工具箱、铁丝、透明胶带、注射器、麻醉药、装尸袋等扑杀器械列出目录,并进行集成化定点存放。应急消毒器械集成:将高压消毒机、电源线及插板、应急电源或发电机、电工工具箱、便携式喷雾器、水桶、水盆、水瓢等消毒器械列出目录,并进行集成化定点存放。应急防护装备集成:参照目前推广使用的手提箱式采样器械集成化装备形式和做法,将必须储备的一次性防护帽、护目镜、口罩、乳胶手套、线手套、隔离防护服、胶靴、脚套、消毒剂、毛巾、肥皂等各类生物安全应急防护与卫生用品,事先按照单人集成化成套装备进行手提箱式存放。然后,将应急装备集成手提箱进行定点集中存放。

三、建议

鉴于当前应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应急防控快速反应能力,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充足有力的物质保障,建议在今后的应急物资管理工作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整饬:

1.建议在应急物资采购上推行标准化。一次性防护用品的隔离性能如何,直接关系前线参与疫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在这些防护用品的使用上缺乏明确的卫生指标和量化参数。同时,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甚至下批产品与上批产品之间的产品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别。应尽快细化和量化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卫生指标与参数,研究和确立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使用范围与标准。

2.建议在采购品种目录上推进科学化。应考虑到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突然性、时间的随机性、地点与数量的不确定性等特殊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火灾、水灾、断电等突发情况。因此,在采购和储备应急物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和正确应对,提前采购和储备为应对上述突发情况所必需的应急电源、水源、排涝、灭火等设备器材。

3.建议在单人配套装备上推动集成化。建议将应急预备队个人必须成套配置和使用的安全防护、紧急采样、现场扑杀等平时分散存放的器械装备采用集中装箱的方式进行集成式成套存放,便于在突发情况下,保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将人员、物资投入到疫区,迅速完成一次性输送、一次性领取、一次性佩戴等过程,并立即展开疫情扑灭工作,切实提高应急预备队乃至整个应急系统的快速反应与集团化作战能力。

4.建议在硬件软件建设上推向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装备水平,将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充实到一线领导和管理岗位,实现现代科技与创新人才的完美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划分职能,明确工作任务,明细岗位责任,选贤任能,抓好落实,通过整体提升现代化和执行力,全面提升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仓库储备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填满仓库的方法
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小猫看仓库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