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的影响

2016-01-26刘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肝硬化住院研究组

刘敏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的影响

刘敏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3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心理护理;肝硬化;焦虑评分

肝硬化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因病变组织纤维化增生,导致肝质地变硬而引起,病程长、病情缓慢进展,治疗费用昂贵,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伤害,还对患者心理产生创伤[1],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在肝硬化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完善患者健康的身心,本文选取本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住院的3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0例。研究组男115例,女55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0.3± 15.4)岁,平均病程(5.9±1.4)年;对照组男110例,女6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9±14.7)岁,平均病程(6.1±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传介绍、介绍病区制度、生命体征监测、帮助患者服用药物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适应 ①肝硬化入院的患者多伴有消化道出血、腹水加重、低蛋白血症等,护士应及时安抚患者焦虑情绪,让患者适应医院的环境。如有急性大出血者,在行三腔二囊管止血时,要避免压囊时间过久及血凝块堵塞腔道。②对于需要行急诊内镜者,护士要将手术方法和过程告知患者,避免患者的猜疑和误会。

1.2.2 心理沟通 护士首先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性、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等因素,分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如家庭收入低的患者,护士要做好安抚工作,让患者耐心接受治疗,药物选择上尽量使用便宜的国产药物。对于家庭心理支持度差的患者,护士要主动打电话与患者家属交流,让家属多来医院探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1.2.3 尊重患者 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产生灰心丧气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尊重患者,在患者床头卡片上只写明患者姓名、年龄、尽量避免出现“肝硬化”字眼,可以将乙肝肝硬化或丙肝肝硬化写成HBV或HCV代替,尊重患者的隐私。

1.2.4 放松护理 在病房内播放优美的音乐,鼓励患者收听广播,培养兴趣,多与病友进行交流沟通,发泄心中压力和孤独感。在病床上可以采取深呼吸放松心情,每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

1.2.5 健康教育 在患者病情稳定期时,护士可将肝硬化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告知患者疾病康复期的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帮助患者降低心理、生理应激,消除不良认知。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社区活动,缓解寂寞、焦虑的心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住院时间为(10.6±3.5)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9±4.5)分;对照组总住院时间为(16.7±4.8)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3±9.8)分,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分别为(56.8±5.4)、(55.9±6.2)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分别为(32.4±2.2)、(43.6±3.5)分,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肝硬化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病变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由于肝硬化是长期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上患者疾病发展中的腹水、肝性脑病等压力,更难以纠正患者不良情绪[2]。

心理护理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能够以科学态度、鼓励的语言让患者解除心理顾虑、思想负担,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住院期间能够放松心理接受治疗[3],从而缓解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同样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护理后在焦虑评分、总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学者[4]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不良情绪如恐惧、怀疑、焦虑、抑郁均直接得到改善。还有学者指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防御作用[5]。

总之,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同时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1]匡霞,张先翠.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2008,7(2):31-32.

[2]王瑞,张宗霞,骆欧,等.肝硬化患者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的系统评价.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31):3037-3042.

[3]李小兰.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现状及进展.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149-150.

[4]齐雯俊,刘爱丽.对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50-251.

[5]刘茜.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健康必读(旬刊),2014,11(6):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83

2016-02-23]

111000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

猜你喜欢

肝硬化住院研究组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