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6-01-26王珊珊侯凤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肝素溶栓

王珊珊 侯凤枝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王珊珊 侯凤枝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护理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优质、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临床护理

急性脑梗死一般主要是脑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脑栓塞所致,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是脑血管的危重症之一,早期评估,把握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溶栓治疗后出血的预防、观察和优质、高效的护理对争取抢救、治疗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溶栓治疗前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6±5)岁;病程4~13 h,平均病程(11.0±3.5)h。全部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脑CT检测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失语,并发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通过临床造影确诊颈内动脉梗死6例,大脑中动脉梗死5例,颈内动脉继发大脑中动脉梗死3例,椎-基底动脉梗死2例。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头(床头)抬高30°,避免额外刺激,适当予以镇静剂。对症治疗,如口服止痛片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大、小便潴留。控制血压,宜维持在平均压或正常偏低水平。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为20%的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对于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立即行 CT扫描,以排除颅内出血或其他病变,必要时行造影增强或灌注扫描。检测出凝血时间、血糖、心电图等检查[1]。与患者家属谈话,消除家属对于手术的疑虑。患者进入导管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并准备必要的抢救措施,如果患者躁动,可给予必要的镇静。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 kPa)者,要给予必要的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160mm Hg左右,但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灌注不足加重颅内缺血。静脉给予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以预防在术中由于导管操作而引起的血管痉挛。术前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手术操作情况做一简单说明,以获得其良好的配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不插入导管的一侧肢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便于治疗及麻醉用药。术前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常规留置导尿管。

1.3.2 术后护理

1.3.2.1 术后常规护理 禁食24 h,24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情况。对于栓塞患者术后观察血压十分重要,如果血压升高可使动脉瘤出现再次破裂出血,血压过底时会有脑缺血的现象发生,因此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根据医嘱定时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凝血酶原时间(PT)数值。

1.3.2.2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温度 每30分钟测量1次足背动脉搏动,并测量8次。第1次测量时在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的皮肤上作标记,方便之后的观察[2]。如果观察时发现搏动不清或减弱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在触摸足背脉冲的同时可以感觉到的患者下肢温度,如温度太低,应立即通知医生。

1.3.2.3 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 h,并观察纱布有无渗血。双下肢或右下肢制动24 h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说明制动的重要性。

1.3.2.4 观察药物反应 患者术后需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以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用静脉推注泵控制尼莫地平静脉滴注的速度,用量控制在4ml/h,但也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由于尼莫地平配方中含有一定浓度乙醇,如果单独使用尼莫地平可发生加重心脏负担、面色潮红、胸闷不适等症状,有一定的血管刺激性,就必须和另一路补液与尼莫地平输液同时进行。

1.3.2.5 肝素化护理 除急性期血管病(3 d)外,一般择期介入治疗手术中均须行肝素化,以防止血栓形成。术后需肝素化者,以术前KPTT值2~3倍为标准进行。若定时测KPTT值高于此标准,及时降低肝素化量;若低于标准,则应及时加大肝素化量。术后特别注意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出现出血者须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立即停止肝素化。

1.3.2.6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接待患者,向家属和患者解释进入神经监护室进行监测的必要性和目的,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由于长时间制动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除了语言的关心安慰及适当解释工作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和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通过个体化、针对性的全程心理护理才更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使患者尽早康复。

1.4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下地行走,生活能自理;显著进步: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患肢肌力提高>2级,病残程度 1~3级;进步:患肢肌力提高>1级,或失语偏瘫等症状好转;无效: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2 结果

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

3 小结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急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危急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介入溶栓可恢复脑血流灌注不足区域的血流,减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整个介入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良好配合和优质、高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优质、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段杰.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7):31-32.

[2]揭永秀.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循证护理32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05-10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60

2016-03-14]

163453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肝素溶栓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