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2016-01-26孙业东王仁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外伤性关节镜韧带

孙业东 王仁鹏

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孙业东 王仁鹏

目的 探讨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入院后进行一期手术修复,术后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4~6个月后行关节镜检查及韧带修复或重建术。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3.5±5.2)分,与术前的(26.4±5.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关节僵硬。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 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患者能严格把握治疗时机,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外伤性膝关节脱位;韧带损伤;修复重建;分期治疗;关节镜

外伤性膝关节脱位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严重损伤,常并发神经、血管损伤以及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病情复杂,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1]。由于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很多学者主张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2]。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17例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患者15例,患者均在术前行X线片、CT、核磁共振成像(MRI)、肌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3]。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4.28±7.5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3例、交通事故伤9例。其中9例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及内侧副韧带(MCL)损伤;4例ACL、PCL及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ACL、PCL、MCL及LCL损伤。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常规膝关节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关节、穿刺抽取积血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住院后2周行一期手术。具体方法如下:①一期手术:15例患者于关节镜下行PCL重建术。其中有12例断端位于侧副韧带起止点,锚钉固定于骨质上,线端缝合侧副韧带的起止点;断端位于侧副韧带中部的有3例,直接原位褥式缝合。②二期手术:术后4~6个月行关节镜检查及韧带修复或重建术。当患者膝关节屈曲>90°时,存在前方不稳时进行二期修复。③术后处理: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程序,一期术后局部采用冰袋冷敷,对于MCL和LCL同时损伤的患者于完全伸膝位用支具固定,术后固定3~4周后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二期手术后患肢用支具固定于膝关节屈曲20°。术后当天就可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3~4周后进行伸膝功能锻炼。6个月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记录不同时期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4]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两次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3.5±5.2)分,与术前的(26.4±5.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液,经过穿刺抽吸后均有所改善;二期手术后12个月患膝关节屈曲达100~135°。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关节僵硬。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

3 讨论

膝关节脱位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待发现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膝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是及时复位的关键[5]。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通过X线片、MRI、肌电图以及患者体征就可确诊,但是对于有些可以自行复位患者更要重视潜在的神经、血管损伤。

膝关节脱位常常由运动损伤、高处坠落伤以及车祸伤等引起,并且还常伴有神经损伤、半月板、韧带结构以及腘血管等重要结构损伤[6]。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手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不仅要达到在外关节韧带修复重建后制动以利于其愈合的效果,还要避免膝关节粘连的发生[7]。分期手术刚好能达到这两种效果,一期手术包括关节囊、神经血管的修复以及关节外韧带重建,术后固定3~4周拆除石膏进行关节功能训练,待4~6个月后行关节镜检查及韧带修复或重建术。相关研究表明分期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创伤小;②由于早期对关节内结构的干扰较小,能够避免发生关节粘连及关节滑膜炎的发生;③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修复损伤的韧带结构;④能够避免PCL和ACL同期免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而导致的MCL或LCL愈合效果不佳。

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两次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且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一期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关节腔积液,经过穿刺抽吸后均有所改善;二期手术后12个月患膝关节屈曲达100~135°。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关节僵硬。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67%。

综上所述,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恢复其膝关节的稳定性及运动功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避免手术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膝关节急性,而且还避免了一次手术创伤较大导致的关节粘连,值得推广应用。

[1]陈志伟,刘春磊,杨乐忠,等.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2):225-228.

[2]谢金元,王志烈,王军海,等.外伤性膝关节脱位临床治疗分析.实用骨科杂志,2013,20(2):183-185.

[3]凡有非,廖中亚,王小合,等.一期关节镜下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2):1267-1268.

[4]席刚,张民,王祥猛.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研究进展.实用骨科杂志,2015,22(6):525-529.

[5]邱俊钦,林任,林伟,等.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Ⅰ期修复重建的临床观察.中国骨伤,2015,28(12):1095-1099.

[6]李进取,王文波.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临床研究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4):254-257.

[7]陈朗新,黄华扬,李宝丰,等.分期微创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3,5(5):290-2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42

2016-03-18]

118300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骨伤科

猜你喜欢

外伤性关节镜韧带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改良Brost?m-Gould术单纯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中短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