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

2016-01-25单虹丽陈学娟张敏边金霖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然美茶艺

单虹丽,陈学娟,张敏,边金霖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四川成都 611130)



浅议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

单虹丽,陈学娟,张敏,边金霖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茶艺是一种饮茶生活艺术,其众多的美学特征可归为两大类--自然美与人格美。在茶艺的六大构成要素中均可充分展现出这两种美。茶艺的自然美是人格美的基础,茶艺的人格美是由其自然美引申并升华而成,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而,在茶艺创作中应充分发挥其自然美和人格美。

关键词:茶艺;自然美;人格美

中国茶叶加工2016(2): 79-83

茶艺是有关茶叶冲泡与品饮的技艺[1],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解渴式喝茶,是将生活饮茶之事提升到精神和艺术层面的活动,即饮茶生活的艺术化。茶艺不仅讲究如何泡好茶,让茶的品质特征充分发挥,而且特别强调艺术性,有着较高的美学方面的追求,注重给人带来美好的精神感受。茶艺中的美学追求是贯穿于泡茶到品茶的全过程的。茶艺美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主要体现在茶人之美、茶之美、水之美、具之美、境之美、艺之美等多方面。人、茶、水、具、境、艺是构成茶艺的六个基本要素[2,3]。六要素各有各的美,有机结合又相得益彰,这才成就了茶艺丰富多彩的美。而我们可以把茶艺呈现的各种美归为两大类:自然美和人格美。自然是具有无穷多样的一切存在物,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出的没有人工雕凿的美。茶艺的自然美则是茶艺中人、茶、水、具、境、艺这六要素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及各要素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自然朴素,不矫揉,不造作的美。茶艺人格美中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情、气质、涵养、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人格美,是指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是一种气质美,心灵美,精神美。茶艺的人格美则是茶艺六要素及茶艺综合效果所突显的茶人的修养、情怀、志向等精神美。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除了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还有着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茶艺通过泡茶、饮茶活动,传达某种思想理念,宣扬社会道德规范,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还可使人陶冶情操,修心养性,知礼明理,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我,实现精神的升华。因此,了解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对我们进行茶艺设计和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茶艺六要素,即人、茶、水、具、境、艺六个方面来分析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并简要探讨如何在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规范指导下进行茶艺设计和创新。

1 茶艺六要素中的自然美与人格美

1.1人之美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万物之灵,同时人又是社会性的,具有思想和道德,在茶艺六要素中,人是最重要,起主导作用,其他要素作用的完美发挥需要人的操纵与协调。因此,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酣畅淋漓地集中表现在人之美。

人的自然美首先是茶艺表演者的仪表美和服饰美。茶艺表演者应体态匀称、五官端正、容貌清秀,大自然赐予人的形体结构、姿态、色泽是至简至上的自然美,而得体的服饰搭配便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茶艺表演中的服饰多以中国传统服饰为主,如:汉服、唐装、旗袍等。不得不提的是旗袍,旗袍与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并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和浓郁的诗情,突显出东方女性独具的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另外,茶艺自然美要求茶艺表演者不可浓妆艳抹,不宜佩戴过多的首饰,不能涂香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可擦有色指甲油,这种淡妆素裹,天然去雕饰的美,便是《诗经》所云的“华如桃李”“美如英”“美如玉”。茶艺表演者的仪表服饰、语言行动便构成人的风度美和神韵美,所谓“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种顾盼生香,清纯如水的自然神韵之美如何不令人心醉。

茶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美应是茶艺人格美的重中之重,茶人的人格美是其思想、情操、意志、道德和行为美的综合体现。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善心是茶人人格美的基础。礼仪是茶人心灵美的必然外化,是文化修养的体现,茶人(尤其是茶艺师)在茶事活动中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连最细微的小事也不马虎,从怡人得体的妆容,到修剪整齐的指甲;从迎接客人时的温馨微笑,到离开时的退步恭让;从清洁干净的茶碗茶杯,到温度适宜入口的茶汤,茶艺师待客的真诚、热情、细心、体贴,都是一种仁者爱人的表现,更显示出中华礼仪之邦的礼让仁爱之美。

1.2茶之美

没有茶,何谈茶艺,茶之美自是茶艺自然美不可或缺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首先“嘉”在其外形,针形的,扁形的,螺形的,眉形的,兰花形,雀舌形……无不展示出极致简约而富于变化的自然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悦快感。各种形状的茶叶再润以银绿、嫩绿、深绿、黄绿、嫩黄、金黄、黄褐、乌黑、棕红、橙红、紫色、银白等色泽,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点缀其间的茉莉花、桂花自不必说,茶汤的色泽、质感、香、味才是茶最耐人回味的美。上好的茶汤往往洁净透明而有光泽,汤色或艳丽醉人,或清淡宜人,更有些茶汤色彩变幻莫测,如烟如霞,徐夤就有诗云:“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茶名中也蕴含了许多自然美,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我国名茶大多有很美的名字,看过上述的描述,想必各大名茶拥有这些美丽的名字也实属实至名归了,像庐山云雾、敬亭绿雪、恩施玉露、绿牡丹、太平猴魁等,单看这些名字就已闻着三分茶香了,一片小小的茶叶便可给人山水云雾、花鸟雨露的自然美感与联想。

茶中所蕴含的人格美正如茶人的思想一般,丰富而深邃,茶人往往把自身投射甚至融进了茶叶之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茶人眼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是活的,是渗透着人文精神,并能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生命体。茶人爱茶不仅在茶的解渴提神之功效,而且在茶汤中溶解了数百种化学物质,综合后百味杂陈,苦、涩、甘、鲜、香等,茶人们便也从这百味的茶中品出了百味的人生。“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历尽沧桑的宋代文豪欧阳修从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苦涩味;“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彦博从茶中品出了春野的鲜活味;“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豪气干云,襟怀坦荡的苏东坡从茶中品出了“和且正”的君子真味[4],这茶中的味外之味是更深刻的茶味之人格美。

1.3水之美

水之美可以说是茶艺自然美的缩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了万物,世间万物所呈现的生命的力量和美都源于水。水之美是生命、灵动、纯净之美,更是乘载着茶之美。张大复曾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好水于茶十分重要。水是茶之母,茶汤的洁净透明不仅缘于茶叶本身的精致上乘,更重要的是泡茶用水的清澄明澈,才使茶性在其中尽情释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清冽甘甜的山泉水也要添上一分涌流的灵动才能泡出滋味鲜爽的茶汤,并使饮茶增添更多天然野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上善乃是茶艺最根本的人格美,茶人也在啜饮之间不自觉地“从善”了。著名的《七碗茶诗》中,一生爱茶成癖的诗人卢仝以一句“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把自己的一颗悲天悯人,顾念苍生百姓的善心掏了出来。生若蜉蝣,茶人确也无力像水一样去滋养万物,但拥有如水的善意襟怀已是最美的人格。

有学者说,茶艺审美需要“涤除玄鉴,澄怀味象”,即是要祛除私妄,保持内心像水一样平静而清澈,在茶艺的过程中去关照自然,内省自性,超然物外,体道悟道。茶人也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超然地包容世间的美与丑,此种包容应是老子所谓的“柔德”——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此外,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浊是一种奉献,茶人之德,莫不此般。

1.4具之美

具之美是茶艺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泡好茶当然也得选用适宜的器具。适宜的器具不仅让茶叶各种自然美的特性得以充分展现,很多时候茶具的造型、色彩、质地本身就能呈现出最朴素的自然美。最常用的紫砂陶器、瓷器等,其原料就来自于最朴素的泥土,保持着许多天然特性,就算饰以再多的色彩、纹样和书画都遮挡不住人们将之擎在手中时仿佛与大自然交汇的亲近感。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茶艺中的有形的具之美无不反映无形的道之美。想来“粗茶淡饭”亦是有其美的,粗制的陶碗再配上并不精致的碎茶,啜饮之人也乐在其中,这是一种不染尘俗的朴素美和不受权贵束缚的自由美。古来文士最推崇典雅之美,紫砂壶便成了文人茶客品茗的不二之选。紫砂壶本是俗世一抔土,制成后也不施釉彩,以篆刻、雕塑的手法饰以书画、诗文,竟自有气度气魄,与文人茶客推崇的典雅之美不谋而合。

1.5境之美

古人偏爱在竹间松下品茗,绿藓苍苔,白云花鸟,大约是这样的环境中更能品出茶叶的自然之趣。在茶席不起眼处摆上一盆绿色植物,开着零星的小花,简约,雅致,温馨,虽比不上月下竹里,但也足以让人感到茶艺环境的自然美,带人进入心静如水的境界。另外,一曲优美的《春江花月夜》、《幽谷清风》,或是《高山流水》也能够牵引茶人回归自然,领悟自然之美。

环境能影响心境,然相又由心生,可见体会茶艺境之美的过程实则是一个物我对话,天人合一的过程,茶人会在茶香萦绕之中,从一石一木里体会“物我同根”,感受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平和坦荡的心境应是茶艺活动最好的茶境,不患得,不患失,不争名,不争利,笑坐偷闲试茗杯,平和的心态是这个浮躁社会最紧缺的人格美。

1.6艺之美

茶艺的艺之美亦能反映的是自然的节奏之美。寒来暑往,寒暑相推是时令的节奏,陵谷相间,岭脉蜿蜒是地壳的节奏,而茶席上摆放的茶具的高矮、大小、方圆何尝不是一种自然的节奏再现?茶艺动作的轻与重,快与慢,动与静,来往顺逆也是一种节奏,有心之人要在“凤凰三点头”、“高冲低斟”等冲泡手法中体会到自然的四时更迭、山谷起伏的自然节奏,感悟到茶艺之美。

茶艺六要素中的“艺”主要指茶艺表演者的操作技艺和礼节礼仪。泡茶茶量要合适,水温要适宜,泡茶时间更要掌握好;动作要刚柔适度,张驰有序,不宜过快,也不宜拖沓,一切都要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茶艺的这种特点,成就了茶人的中庸之德。茶艺中的各种礼仪动作更是体现茶人的一种修养与素质,是茶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2 茶艺中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形成及其关系

为什么人们能够在茶艺活动中领会到如此丰富的自然美?为什么人们乐于崇尚茶艺自然美?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自然美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依靠自然而生存和发展,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出灵巧的双手和发达的大脑,逐渐拥有美感等高级情感,自然界的一切便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人类对茶的利用,最初是作为菜食;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对茶的药用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由于茶叶加工的革新与发展,茶叶滋味口感得到大大改善,使得把茶作为饮品成为后来人类利用茶的主要方式。从西汉时期开始,茶便从食用、药用,逐渐演变成为纯粹的饮料了。魏晋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流连于山水之间,品茗赋诗,谈天论地,因茶可长饮不醉,既风流倜傥,又无损雅兴,渐渐地,茶便成为身份内涵的标榜,更多用于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唐代,茶成为“举国之饮”,人们开始更多地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待茶及茶艺茶道[5]。

茶艺人格美的产生,与古代文人加入饮茶队伍,逐渐将茶带入到“文化圈”密不可分,是伴生于茶文化而形成与发展的。中国茶文化中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精华,故此也为茶艺人格美的根源所在。儒家美学崇尚“和”,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要求的最高标准,《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语可通俗理解为: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这一思想影响了茶艺的方方面面;佛教美学崇尚“无”,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义理,“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空”是事物的本质,这句话是说这些现象都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这种道理虽然算不上科学理论,但也深深影响了茶艺人格美的形成,茶人们平和无争的性格很可能正是源于此;道家美学崇尚“自然”,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这种思想对茶艺人格美的产生有极深刻的影响,使得茶艺中无处不是崇尚自然的例证,这三种思想在茶艺中相互融汇,便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茶艺人格美。

茶艺的自然美是人格美的基础,没有自然美就没有人格美;茶艺的人格美是由其自然美引伸并升华而成。若茶艺仅有自然美的话,茶叶也许就只能是一种美味的物品而已,而不能进入文化圈,上升到“艺”的层面。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关系在茶人择茶选器,比德于茶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最典型的例子,文人茶客何以偏爱紫砂?因为紫砂的自然美与文人茶客典雅的人格美相契合,紫砂的自然美也使文人茶客的人格美得以提升。

美的事物都会有它的功能和价值,茶艺的美具有宣传普及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等功能,但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更重要的功能是满足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需求,进而教化世人摆脱世俗功利的禁锢。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如水一般,洗涤人们内心的污浊,使人们从劳形劳心中解放出来,并在茶艺审美的过程中寻得自我,塑造真我。茶艺的自然美和人格美更能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让人们学会用美学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日常生活,活得有滋味,活得有诗意。若人们都能以茶艺人格美来规范自己的所思所行,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3 表演型茶艺编创中应注意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发挥

在设计和创新茶艺时,应首先遵从茶艺的自然美,合理选茶择水、搭配茶具、编制程式与动作;设计更要符合一定的美学、精神、文化主题,使人们从茶艺中能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美和人格美。设计茶艺时,抓住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关系十分重要,所谓各花入各眼,择茶备具当要因人、因场合、因茶艺主题制宜。一味选用品质绝佳的好茶,汲取清甜的山泉水,采用极致奢华的茶具,奏宫乐,宫女们跳起霓裳羽衣舞来,这样华丽雕刻的茶艺艺术虽美,但不符合文人茶客对人格美的追求,也难入他们的法眼。

在茶艺设计时,对茶艺表演者的要求,衣饰妆容应符合茶艺自然美,前文已有提及,一般应做到整洁、大方、素雅。一些茶艺表演者把生活中的化妆习惯带到茶艺表演中来,浓重的眼影,鲜艳的唇彩等,都不符合茶艺自然美的要求;在服饰方面,首先应该和茶艺内容相适,其次,服饰式样、做工、质地和色泽各方面也应注意,既要精致,又要不失素雅。总的来说,表演者服饰宜具有民族特色,不宜“西化”,有些茶艺表演者在进行茶艺表演时穿着洋装礼服,更有甚者还穿着坦胸露背的服装,这与茶艺氛围极不协调,不符合茶艺审美要求(英式下午茶等外国茶俗表演另当别论)。茶艺表演者的发型也应该大方整洁、干净利落,忌披肩长发和过于“个性化”和“时尚化”。

茶艺中用茶的选择也相当重要,要顺应自然茶性,不同茶类对不同主题表达有不同的效果。绿茶绿叶绿汤、清香爽口的特点更符合清新自然的主题,能使观者神清气爽,内心虚静;红茶则红叶红汤,香甜味醇,适宜表达温馨甜蜜的主题,能起到冬日阳光的作用;黑茶香气陈醇,滋味浓厚则适合用来表达一些有厚重感的主题或思想。

茶艺设计中水和器的选择,不仅要体现其自身的自然美,更要符合茶性,促使茶之自然美的凸显。古人认为最好的泡茶水是山泉水,山泉水清洁甘甜,富含矿物质,且能促进茶味,但山泉水不是随处都有,取用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选水应该做到水清洁无异味,无其他影响茶性的杂质,能使茶的自然真味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即可。不仅水对茶性发挥有重要影响,茶具也会影响茶汤品质,茶具主要应从功能、质地、造型、体积、色彩等方面来搭配选择。茶器的线条、造型应自然大方,那些造型复杂,装饰奢华浮夸的则不符合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的要求,一般不宜用于茶艺表演。通常高密度材质的瓷器、玻璃等茶具因气孔率低,吸水率小,适合冲泡清淡风格的茶叶(如绿茶、黄茶、白茶等);低密度材质的紫砂茶具较适宜于那些香气较低沉浓重的茶叶(如普洱茶、乌龙茶等)。茶具的花纹色彩主要影响茶汤色泽的观赏效果,在茶艺择具时也应特别注意。

茶艺活动环境的布置和茶席设计是茶艺极为重要的环节,不仅要注意茶艺自然美的发挥,更要符合茶艺人格美的要求。茶艺环境最基本应做到所谓“窗明几净”,安静幽雅,若能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点缀以阳光雨露,还有若隐若现的古典风格亭台楼阁更是极佳的。茶室可以用耐阴常绿无挥发性气味的植物来装饰,如:竹、松、苏铁、兰草等,这些植物在增加茶室自然野趣的同时,也提升了茶室的人文气息。茶室也可结合花艺、香艺、挂画或点缀以奇石古玩,但应做到主题鲜明,美观实用并具有文化内涵。另外,音乐对美化环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古琴古筝,品茗赏乐,岂不美妙之极。茶艺音乐最好选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节奏疏缓、旋律优美的古典名曲,体会高山流水之意,感受古人超然清高的情操。茶席设计也应从充分发挥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基本要求出发来进行,可灵活运用节奏、对比与协调、对称、照应、重复等艺术美法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色彩、形式及意义俱佳的茶席。曾经见过一个极有意思的茶席布具,茶艺师把六个棕黑色品茗杯摆成一条蜿蜒小径的样子,寓意人生路途的曲折,而茶汤的斟入则是茶艺师愿用激情和活力来过好每一天的表达。用于茶席上铺垫物也十分重要,适宜的材料多为质朴的棉、麻、绸缎织品,竹、草秆编织物,或直接使用植物叶铺,石铺等,其色彩图案以简洁清爽为宜,以更好地体现茶艺的自然美与人格美。

“艺”这一要素更加要注重自然美的发挥,根据茶性设计合理的茶艺操作程序,茶艺动作设计要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不要有过多花哨的动作,这样才能与其他几要素互添光辉,使茶艺自然美和人格美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76.

[2]林治.中国茶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 59-114.

[3]单虹丽,唐茜,齐桂年.茶艺基础与技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

[4]林治.中国茶艺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87.

[5]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2.

Discussion on Natural Beauty and Moral Beauty of Tea Art

SHAN Hong-li,CHEN Xue-juan,ZHANG Min,BIAN Jin-lin
( Department of Tea Science,College of Horticultur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

Abstract:Tea art is the art of drinking tea,with many of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ing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natural beauty and moral beauty,which are easily found in the six elements of tea art. For tea art,natural beauty is the basis of moral beauty,while moral beauty is the distillation of natural beauty. As a result,they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separable. Thus,in tea art,both natural beauty and moral beauty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Key words:Tea art; Natural beauty; Moral beauty

中图分类号:TS97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306(2016)02-0079-05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单虹丽(1957-),女,湖北武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茶文化与茶艺。

猜你喜欢

自然美茶艺
茶艺
校园茶艺飘香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表演型茶艺解说语言特色与美学分析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