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纹识别,并非解锁那么简单

2016-01-14杨洋

科学24小时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纹识别指纹次数

杨洋

近年来,我们总能看到类似“某国因为安全问题,将禁止使用iPhone”这样的新闻,其内容大致如下:该国政府因为苹果公司不能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破解iPhone等加密信息的安全后门,因而将全面禁止特殊职业人员使用苹果手机。这条新闻似乎从侧面表扬了苹果公司对于用户信息安全的重视,但是反过来想想,就算苹果公司真的有这样的安全后门,人家能告诉你吗?

事实上,iPhone对于信息加密的最高技术是指纹识别。与普通的数字密码相比,指纹识别似乎更具有唯一性。自iPhone 5S使用这项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在其中高端产品线中加入了这个功能。

那么,指纹识别技术究竟是否真的那么可靠?这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项技术背后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指纹,这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指纹会越来越明显,但纹样却终生不变。除了人以外,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也有它们的指纹。基本的指纹图案有环型、弓型和螺旋型,每个图案中都有众多独一无二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又有大约5~7个特征,我们的10个手指拥有超过4900个不同的特征。相关数据显示,在全世界70亿人口中,指纹的重复率还不到50亿分之一。

正因为指纹的独一无二性,它才能够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早在1892年,阿根廷警察就已掌握通过指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技术。

一般的电子设备都是通过扫描手指上的纹理,与预先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使用者身份和权限的。不同设备扫描得出的样本精度,以及配套软件算法的差异,都是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而且,绝大部分生物识别技术公司并不直接存储使用者的指纹图象(例如美国法律就规定,指纹图象属于个人隐私,因此不能直接存储),大多是以安装于电子产品自身的软件比对指纹的点特征、线特征和几何特征,以此确定某人的身份。

常见的指纹传感器有滑动式和按压式两种,前者多用于中高端商务电脑,后者则多在旗舰型手机中出现。滑动式传感器相比按压式传感器更节省空间,而且因为每一次识别都需要扫描较大面积的指纹,所以安全性和可识别率更高。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牺牲了识别速度。最有名的按压式传感器应该就是由苹果公司研发的Touch ID了,其一代和二代产品在硬件上没有大的改动,只是在算法上进行了优化,使得二代用户可以即触即开。虽然苹果官方表示Touch ID只能添加五个指纹,但是经过笔者的实践,在每一个可添加的指纹里,我们又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手指进行扫描,从而实现十指皆可解锁。如果你愿意,就连脚趾纹也可以加进去。方法很简单,在录入指纹时,每次使用不同的手指进行来回切换,直至你想要解锁的指纹都被录入手机中。

指纹识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用时不必担心别人窥视了你的密码或者安全图案,也不用担心某一天拿着一张巨额存单,却想不起密码是多少。然而,科技总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记得笔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上下班都需要刷指纹的公司效力。但让人无奈的是,笔者是一个容易手指蜕皮的人,尤其是在夏天,经常要按压好几遍,才能被机器成功识别。直到有一次,我为此足足耗费了10分钟,仍然无法被机器认可,这才终于把指纹换成了密码。

虽然指纹具有唯一性,但是指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管你愿意与否,指纹就在那里。只要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采集到自己想要的指纹。譬如在各类侦探片中,主角往往会使用碳粉或者磁粉,在光滑的物体表面来回扫刷,使嫌疑人的指纹显现。更有黑客表示,他们已经成功通过照片复制了某政治家的指纹。不难想象,指纹一旦被不法分子复制,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地危机四伏。

也许很多朋友的手机还没有配备指纹扫描功能,那你们不妨尝试一款名为“指纹解锁”的APP,这绝对可以瞬间提升你的B格,让你的手机屏幕秒变“指纹扫描仪”。用户只需将手指放在屏幕上,待扫描线经过你的手指时,手机即被解锁。当然,这绝不是一个可以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APP,充其量只是一个娱乐软件而已。它实际上是通过用户设置的扫描次数,以此判断配对的扫描是否正确。而扫描次数只有用户自己知道,其他人扫描指纹的时候通常会因为不知道正确的扫描次数而导致解锁失败。但从使用角度考虑,用户一般设置的扫描次数最多也就3~4次,次数过度则会因为扫描时间太久而暴露李鬼本色。因此,想要靠它来给你的手机上锁,安全性可想而知。

猜你喜欢

指纹识别指纹次数
最后才吃梨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苹果屏幕指纹识别专利图流出
iPhone8新专利曝光
唯一的指纹
指纹挂锁
形形色色的指纹解锁
可疑的指纹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