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2016-01-14王荣华校长

上海视觉 2016年1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办学上海

王荣华 校长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201620

今天,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十周年的大喜日子,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各界领导、专家、学者、同仁,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还有各位亲爱的校友,和我们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十岁生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感到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十年前,为适应新世纪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大量紧缺需求,借鉴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专业交叉、渗透、融合的“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所新型的视觉艺术学院,构筑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教育交流的国际平台,已成为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布局的当务之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下,由复旦大学联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新报业集团、上海申教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文化集团和教育集团共同出资举办了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十年前的今天,也即2005年9月21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和时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同志共同为学院揭牌,从而宣告了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正式诞生,并由此开启了其致力于国内艺术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探索之路。

作为一所新办的艺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从2004年7月开始兴建,到2005年7月正式对外招生,一年内即实现了建设、建成、招生、开学的奇迹,在我国高校建设史上是少有的先例。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从诞生之初起,就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瞄准建设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品位、高水准现代视觉艺术院校”的目标,立足国际,放眼全球,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致力培养“以创意为灵魂,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艺术技能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能从事多种创作和应用设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十年的风雨砥砺,十年的励精图治,十年的奋发有为,十年的春华秋实,十年磨一剑,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全体师生携手共进,攻坚克难,不断求新求变,突破自我,走过了不平凡、不平坦、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之路。回顾十年的峥嵘岁月:从第一年不到300名学生,到今天包括留学生在内的4000余名学生;从建校之初的9个本科专业,到如今的七个专业学院,涵盖设计、全媒体艺术、美术、演出、文化产业管理等五大学科专业群37个专业方向;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新学校,到从1000多所设有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的一所民办学校,进入全国39所提前自主招生的艺术院校行列;从复旦大学下属二级独立学院,到独立设置、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普通民办本科高等学校;从十年前的近千亩空地,到如今碧波荡漾、繁花似锦,各具建筑特色的教学实训大楼散落其中的美丽校园,凡是来过学校的人,都有共同感慨:美!景美、楼美、水美、人更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短短十年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瞩目的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向世人展示了视觉艺术的这边风景独好。以“产教融合、需学研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娴熟技能和文化底蕴的复合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正逐渐成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一大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建校10年来,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内外各类大学生专业竞赛中共获得205个奖项,参加课外科技、文化创作和文艺、体育竞赛共获得343个奖项,其中,国际奖项46项,国家级奖项86项。此外,学校师生还积极参与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截止2014年12月31日,学校承担上海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个,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23门;学校教师承接各级各类教育和文化建设与创意产业发展的创作、研发项目248项;在参加相关研究与创作的展演、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123项。

在所有奖项和项目中,最为亮眼的,有学校教师中标上海世博会的门票设计;有设计学院学生和教师分获德国汉诺威IF国际概念设计提名奖和红点设计概念奖;有原创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在2014年第八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上摘得“评委会大奖”和获得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等。

对一所学校的最权威的评价,就是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态势令人鼓舞。建校至今,学校已培养出七届共5400余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在文化创意行业实现就业,并崭露头角,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据权威部门组织的“2012—2013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评价”调查统计,在所有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在就业的专业匹配度和对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认同度指标上,均处在高位水平。此外,一大批同学通过自主创业,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富有激情的人生道路。近年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七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学生500余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9%,有40余个创业团队约350人得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基金的支持,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其中一个毕业生创业实践项目还荣获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得到了社会和业界的高度认可,报考学校的人数年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上海艺术考生中,每年均有三分之一的考生第一志愿选择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主持专业更是年年近乎“百里挑一”。此外,每年都有多个省份美术类考试名列前50名的考生,浙江省两届美术统考的第一名考进学校。近几年新生的报到率平均达到98%以上,这些数据均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学校的认同。

同时,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也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学校从建校之初就着力建设的总面积近2.3万平方米,拥有覆盖各个专业和方向,并开放共享的40余个实训工作室的“实训管理中心平台”建设被列为上海市民办高校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15年又被列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教育公共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被列为上海市级教改研究项目。

从2013年起,学校与北京德稻教育集团合作,举办了由国际大师领衔,采用国际艺术教育普遍认可的由大师工作室组成教学团队的教学模式,覆盖10个专业方向的“SIVA·德稻实验班”,开创了培养国际化艺术人才的新路,并取得初步成效。实验班学生在历次作业展示会上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得到了观展专家的高度评价。由上海市教科院独立开展的首届两个实验班与同专业普通班平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性投入”和“满意度”等各项指标上都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向变化和评价。不久前,国家教育部教育规划司领导来学校参观后,由衷地表示,“到了我校以后感觉眼前一亮,很多东西在985学校都没有看到”,这是对我们学校的一个高度评价。

2015年4月,国际权威教育评估机构QS在伦敦发布了2015年最新Q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榜上有名,在“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跻身全球前100强,这是我国唯一一所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年轻艺术类院校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列,同时跻身“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前100强的中国学校共计4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这一最新的权威学科排名,是对学校建校十年来所坚持不懈的教育创新探索的肯定和鞭策,从而为校庆十周年送上了一份厚礼。喜讯传来,全校师生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大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更充满信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就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并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被有关市领导评价为“优质教育”,除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还得益于学校自建校以来就始终坚持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即“教育家治校、教授治学、学校自主、学生自理”及“以学生的成才为学校中心工作,坚持办学校,不办学店”的办学理念;“以创意为灵魂,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合”的办学定位;以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为目标的十六字办学方针;以精选全职教师为骨干,优选兼职教师为主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源多样化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四个结合(即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创新创业能力与人文素质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需、学、研、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开放和合作办学,将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同时不断适应社会与行业需求,与时俱进”的办学道路。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十年发展历程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2005年建校初期的“借鸡生蛋”和“借船出海”,即借助复旦大学这艘百年大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扬帆启航; 2013年学校趁势而上,顺势而为,以高票通过教育部专家评审,顺利转设为独立设置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今年2015年的校庆十周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校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庆十周年,既是学校的回顾和总结之年,也是展望未来和新的十年拔锚启航之年。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决定这次校庆十周年的主题确定为“感恩、感谢和感悟”。感恩和感悟要成为学校根深蒂固的一种文化、一种动力和一种基因。要通过感恩和感悟,让全校师生都能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实现共振,从而为加快学校今后的发展而进一步“练内功,攀高峰,创一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十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此,在今天这个庄严、特殊的日子,我们要特别感谢所有曾经为这所学校从酝酿、筹备到创建、发展而积极献计献策、尽心尽力的海内外朋友、专家和学者;感谢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上海市各级领导、上海各有关部门、复旦大学、松江区委、区政府、松江大学园区对学校的关心与重视;感谢学校的所有董事单位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重大的无可替代的帮助;感谢热爱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热心捐助;感谢国内各高校同仁们对学校从人才到经验的大力输送;感谢建校以来,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与努力拼搏。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付出过许多心血和汗水的老领导、老员工;筹办校庆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悟道的过程。老领导龚学平同志曾深情地唱过《小草之歌》,“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只是一颗小草”。在我们心目中,龚学平同志是一颗树,一颗挺拔苍翠的大树。十年来,这棵大树无私的奉献为学校遮风挡雨,无怨无悔。我们学校有大楼也有大师,更有标志性的大树。这就是倍受SIVA人所尊敬的一批老领导、老同志!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即将迈入新的十年,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新变化、新机遇,学校要有哪些新作为、新举措、新发展,需要我们全校师生共同来思考。

近期,上海市有关领导在到学校调研时,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学校在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方面能够有所作为,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此,学校将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总体目标方向,按照上海综合教育改革方案精神,主动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目标,把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产业调整、经济文化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谋划长远,精心部署当前,做到“八个要”,即: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公益性办学原则,办为社会服务的学校,决不办学店;

——要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在继承学校过去十年的好作风和优良传统的同时,保持改革的锐气、闯劲和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学校良好的发展势头;

——要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体制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发挥规则的力量,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狠下功夫,确保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性质不变,并争取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办事,把握大学的本质和核心,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把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和成长作为学校的天职和使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民主办校,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机构和组织,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有进有退、自我更新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把学校做实、做强;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拓展产教融合、开放合作办学渠道,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造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要进一步扩大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追踪和借鉴世界艺术发展潮流及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内涵,加快提升学校办学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在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被列为“探索混合所有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鼓励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的试点”,这不仅是上海也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一个重大任务。因此,学校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是做好这一改革试点工作,而能否做好这一试点工作,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既关系到学校办学优势的发挥和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校能否与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定位相适应。为此,我们要积极研究今后开展教改试点工作的目标体系、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好规划设计,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重点、举措和细则。要通过有效的探索,力争为试点改革闯出一条新路,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混合制办学体制改革做出贡献。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我们还要按照市教委关于开展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建设工作的要求,做好创建非营利示范性民办高校的工作,力争通过练内功、上水平,顺利实现民办示范学校三年创建目标,努力成为全国民办高等院校公益性、规范化、高水平办学的先进示范。

根据当前上海的重点工作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势,以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校将积极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力争到2025年,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乃至世界知名,特色鲜明,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多科艺术院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模式对培养新型文化创意人才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探索,终于十年磨一剑,在传统的高等艺术教育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新路,取得了前十年的辉煌。但是,那已是昨天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再谱华章,需要我们团结一致,爬坡过坎,我们要攻破难关和难题,所以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支持,齐心和督促。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坚信,只要继续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以改革谋发展,用行动闯出路,增定力,强信心,重内涵,应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进一步夯实基础,稳步前进,在新的十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辉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荣辱与共,拼力向前。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办学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上海之巅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