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ADA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价值

2016-01-14赵鼎英,康雪娜,马少华

河北医药 2015年22期

·论著·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ADA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价值

赵鼎英康雪娜马少华付建珍苏新元张红漫

作者单位: 050500河北省灵寿县医院(赵鼎英、马少华、付建珍、苏新元);河北省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康雪娜);河北省胸科医院(张红漫)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in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联合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3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结核组),66例为非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非结核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T-SPOT.TB试验及腹水ADA测定)。结果结核组68例行T-SPOT.TB试验,62例阳性,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率为91.18%,腹水ADA以40 U/L为阳性界值,47例阳性,阳性率为69.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结核组66例行T-SPOT.TB试验,阳性8例,阴性58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异度为87.88%,腹水ADA特异度90.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68例患者中T-SPOT.TB和腹水ADA两项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共42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61.76%(42/68),比单独T-SPOT.TB试验阳性率有所降低,但特异度升高至100%;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预测值,和腹水A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腹水ADA(P<0.01)。结论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腹水ADA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的特异度。

【关键词】T-SPOT.TB试验;结核性腹膜炎;腹水ADA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2.029

【中图分类号】R 52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6-10)

结核性腹膜炎与腹部恶性肿瘤及女性卵巢癌,一般都有腹痛、腹胀、腹水及盆腔包块,而结核性腹膜炎和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如何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恶性肿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腹水是结核性腹膜炎及恶性肿瘤常见症状,腹水中培养出结核菌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金标准”,但阳性率非常低,且需要时间长;同样腹水中找到瘤细胞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阳性率也不高,需要反复抽取腹腔积液查找瘤细胞。近年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研究对其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省灵寿县医院、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1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68例为结核性腹膜炎,男29例,女39例;年龄15~75岁,平均49.5岁。66例为恶性肿瘤(肝脏肿瘤21例,消化道肿瘤30例,卵巢癌15例),男30例,女36例;年龄20~79岁,平均68.4岁,以上病例均经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1.2试剂与仪器主要仪器:CO2培养箱,水浴锅,酶标仪。T-SPOT.TB试剂盒(英国Oxford Immunotec 生产)。

1.3方法取静脉血5 ml,经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经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成浓度为 2.0×106/ml的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植物血凝素作为阳性对照,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CFP-10)作为刺激抗原。每孔加入含2.5×105个细胞的细胞悬液,将微孔板放在含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18~20 h;洗板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2~8℃反应1 h,洗板,加入显色底物液,常温避光条件下显色7 min,去离子水冲洗终止反应,在通风处干燥培养板2~3 h,显微镜下进行斑点计数。判定标准:当空白孔内斑点数<6时,实验孔斑点数减去空白孔斑点数≥6,结果即为阳性;若空白孔斑点数≥6,实验孔斑点数≥2倍空白孔斑点数,结果即为阳性。

1.4标本采集及ADA的测定腹水量多时,经腹腔穿刺获取,量较少时从阴道后穹隆穿刺采集。标本采集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按每次用量分装后,立即置-70℃冰箱冻存待测。ADA的测定:ADA试剂盒由北京世珍中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ADA活性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应用速率法检测,阳性判断标准:ADA≥40 U/L。

1.5计算方法T-SPOT.TB试验阳性,ADA>40 U/L为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标准,计算其对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将T-SPOT.TB试验和ADA检测均为阳性定义为阳性,将其中1项检测阳性或两种检测均为阴性定义为阴性,计算T-SPOT.TB和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1.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T-SPOT.TB和腹水ADA检测结果结核组68例患者均行T-SPOT.TB试验,结果62例阳性,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91.18%(62/68),和腹水ADA 69.12%(47/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结核组66例患者全部行T-SPOT.TB试验及腹水ADA检测,结果T-SPOT.TB试验8例阳性,58例阴性,特异度为87.88%,腹水ADA检测,6例阳性,60例阴性,特异度90.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68例患者中有42例T-SPOT.TB试验及腹水ADA均阳性,两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61.76%(42/68);非结核组66例患者中无1例T-SPOT.TB试验和腹水ADA均阳性,把两项均为阴性或1项阳性定义为阴性,那么两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100%,可见,两项联合检测,虽然敏感性下降,但特异度上升。见表1。

表1 T-SPOT.TB、腹水ADA检测结果 例

2.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62例(真阳性),非结核组阳性8例(假阳性),两组阳性共70例,阳性预测值为88.57%;结核组腹水ADA阳性47例(真阳性),非结核组阳性6例(假阳性),2组共53例阳性,阳性预测值88.68%,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结核组T-SPOT.TB试验阴性58例(真阴性),结核组6例阴性(假阴性),2组共64例阴性,阴性预测值为90.63%,非结核组腹水DNA阴性60例(真阴性),结核组21例阴性(假阴性),2组共81例阴性,阴性预测值70.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T-SPOT.TB试验阴性对排除结核性腹膜炎意义更大。见表2。

表2T-SPOT.TB、腹水ADA预测值例

类别真阳性假阳性总数阳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总数阴性预测值(%)T-SPOT.TB6287088.575866490.63ADA≥40U/L4765388.6860218170.07*

注:与T-SPOT.TB比较,*P<0.01

3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除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积液常规化验检查外,最常用的仍为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s,PPD试验),而PPD与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抗原易发生交叉反应,在我国普遍接种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的情况下,PPD结果假阳性率较高,特异度较低;另外,PPD试验受免疫因素影响很大,对于年老体弱、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妊娠期、HIV感染,会出现假阴性,其灵敏度较低。腹水中培养出结核菌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金标准”,但检出率极低(10%左右)[1],且需要1~2个月时间。病理学如发现坏死肉芽组织也可诊断结核病,但获取病理组织创伤较大,有时病理标本难以获取。有研究报道非选择性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确诊率仅为6.7%~46.4%[2]。血清结核抗体对结核病诊断价值,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3]。现有的其他一些检测方法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都存在局限性。目前,很大一部分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是根据其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做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试验性治疗,但需要2~4个月时间。

ADA在人体各器官组织中广泛分布,在T淋巴细胞含量最高,结核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结核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ADA活性均明显升高。单国栋等[4]报道以腹水ADA>18 U/L为阳性界值,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度97.8%,特异度73.3%。周乐亮等[5]报道以腹水ADA≥30 U/L为阳性界值,敏感度为36.4%,特异性为100%,可见,ADA阳性界值越高,诊断结核的特异性越高,而敏感性越低。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实验获得特性曲线,表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界定值为35 U/L时,其诊断特异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87.5%,阴性预测值为100%[6]。本研究以腹水ADA>40 U/L为阳性界值,其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度为69.12%,特异度为90.91%。腹水ADA测定所定阳性界值不同、试剂来源不同、实验方法不同影响其灵敏度及特异度。

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方法,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其原理是机体受到结核杆菌抗原刺激后,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产生结核特异性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同类抗原时能产生γ-干扰素。通过检测γ-干扰素浓度或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T-SPOT.TB)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γ-干扰素的细胞数目,从而判断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杆菌,对活动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李林阳等[9]报道T-SPOT.TB检测诊断肺结核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87.93%。 另有研究显示,T-SPOT.TB检测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及免疫抑制的结核病患者均能检测[10]。但成金英等[11]报道的一组结核病患者中,有3例为粟粒型结核病患者,其T-SPOT.TB检测均为阴性;Cho等[12]报道,T-SPOT.TB在结核性脑膜炎或粟粒型结核等急性结核菌感染者,其敏感性仅为79%,说明T-SPOT.TB可能受机体免疫力影响。本研究结核组有6例T-SPOT.TB试验阴性,其中有5例腹水生长迅速,属于结核急性感染期,另外1例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多浆膜腔积液,出现假阴性可能和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本研究结核组患者68例均行T-SPOT.TB试验,62例阳性,6例阴性,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91.18%,与文献报道[5]基本一致,和腹水ADA(69.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结核组66患者行T-SPOT.TB试验,8例出现阳性反应,58例阴性,特异度87.88%,与腹水ADA(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假阳性患者可能存在潜伏性结核菌感染或陈旧性结核菌感染,需严密随访,警惕该部分患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本研究有42例T-SPOT.TB试验和腹水ADA检测均为阳性,两项联合检测灵敏度为61.76%(42/68);非结核组66例患者中无1例T-SPOT.TB试验和腹水ADA均阳性,把两项均为阴性或1项阳性定义为阴性,那么两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100%,可见两项联合检测,虽然敏感性下降,但特异度上升。另外,本研究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阳性预测值为88.57%,和腹水ADA (8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阴性预测值90.63%,明显高于腹水ADA 的阴性预测值(70.07%)。可见T-SPOT.TB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结合腹水ADA检测能提高诊断特异度,可有效避免误诊,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盛圆袁,杨光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腹水诊断中的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7-148.

2朱惠明,李迎雪,王立生,等.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检查诊断结核性腹膜炎20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252-255.

3张瑛,孙亚蒙,徐欣晖,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2431-2434.

4单国栋,金恩芸,杨铭,等.CA125与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38-939.

5周乐亮,沈守荣,何苗,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526-531.

6Saleh MA,Hammad E,Ramadan MM.Use of adenosine deaminase measurements and QuantiFERON in the rapid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peritonitis.J Med Microbiol,2012,61:514-519.

7曾谊,冯枭,宋梅梅,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00-102.

8盂小蓉,包勇.T-SPOT.TB在结核病合并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277-280.

9李林阳,陈林利,李琦.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2-36.

10王立红,付秀华,张桂芝,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992-996.

11成金英,鲍万国,汪杨,等.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484-487.

12Cho OH, Park KH,Kim SM,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SPOT.TB for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the site of infection. Infect,2011,63:36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