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评价

2016-01-14李燕,杨涛,李静

河北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论著·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评价

李燕杨涛李静杨洁罗建民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张晓霞王超

作者单位: 050057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李燕、杨洁、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张晓霞、王超),泌尿外科(杨涛);河北省中医院(李静);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罗建民)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高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2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比较患者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同时对2组患者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组合的治疗方案后,病情不同程度的得到的控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P<0.05)。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β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及骨髓浆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为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药物,沙利度胺能够在实际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低剂量沙利度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往往不佳,通过使用高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方案的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2.008

【中图分类号】R 733.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9-28)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同时也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疾病,会对患者的各重要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故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1]。该研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通过采用高剂量的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的方案后,结合辅助检查、化验等显示病情控制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46.6±1.3)岁。将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经过详细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以及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每天晚间睡前100 mg 沙利度胺(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观察组需要使用高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200 mg。VAD化疗的方法具体为:长春新碱0.4 mg/d(第1~4天)、吡柔比星10 mg/d(第1~4天)、地塞米松20 mg/d(第 1~4天,第9~12天,第17~20天)。2组患者需要给予共计4个疗程的VAD方案治疗后,进行评价。

1.3疗效标准此研究疗效的判定采用2006年多发性骨髓瘤国际统一疗效标准[2], 主要根据M蛋白的变化,同时还根据骨髓中骨髓瘤细胞量的变化,将疗效分为 CR、良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疾病无进展(SD)和疾病进展(PD)。并且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满分为10分。

1.4观察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定量及尿的轻链定量,β微球蛋白,骨髓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全身骨扫描,超声检查,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2结果

2.1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在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的CR+VGPR的患者48例,PR1例,SD+PD 1例,总有效率98%,其中出现便秘1例,乏力1例。对照组的CR+VGPR的患者30例,PR 10例,SD+PD 10例,总有效率80%,便秘2例,嗜睡1例,双下肢水肿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50,例(%)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组别满意程度评分观察组8.5±1.5对照组5.0±1.3*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β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及骨髓浆细胞计数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β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及骨髓浆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骨髓浆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β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及骨髓浆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一般最常见的非血液毒性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经过止吐、保护胃粘膜等对症支持治疗等,大部分能缓解。一部分患者出现四肢末端麻木感或疼痛感,予营养神经及对症止痛治疗后均可好转。 在血液系统毒性出现的较少,少部分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疾病,肿瘤细胞往往会起源于患者骨髓中的浆细胞[3],目前属于不可治愈性疾病。对于浆细胞而言,是一种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一些细胞[3]。所以也被称之为浆细胞骨髓瘤[4]。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方面,患者往往是由于浆细胞瘤细胞被激活而产生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特点,患者的重要器官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往往会出现骨痛、骨折以及骨骼变形等情况,同时患者也会出现出血以及贫血的相关症状[5]。Kim等[6]指出,随着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进展,患者也会出现肝、脾、淋巴结以及肝脏的相关病变以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往往出现肾功能损伤,有的出现心脏及肺脏的侵犯,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常规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是使用沙利度胺对患者进行治疗[7]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使用沙利度胺虽能够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起到一定的效果,然而患者很容易出现病情进展、复发及髓外侵犯等情况,治疗效果不理想[6]。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我们发现经过高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故观察组应用的高剂量的沙利度胺的治疗方案有一定优势。Jung等[8]研究显示,沙利度胺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而通过使用沙利度胺的治疗方式,具有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以及并发症少和治疗效果好的效果。同时联合较为常见的化学治疗方法,在实际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能够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进行相应的联合,因此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通过本次研究也证明了,通过使用高剂量的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的方式明显优于低剂量沙利度胺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使用VAD化疗的患者会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相关症状,这与Witzig等[9]的研究结果是相符合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发现,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仅使用VAD化疗以及使用低剂量的沙利度胺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但在此过程中,若对患者使用高剂量的沙利度胺进行治疗,由于沙利度胺的特点,能够对患者起到免疫抑制以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稳定患者的溶酶体膜的作用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进行相应的抑制,因此能够对患者起到抗炎作用,并能够减少患者出现的呕吐以及反应等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10]。在临床对患者进行VAD化疗的过程中提升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在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11]。

总之,自从沙利度胺用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以来,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疗效,同时联合VAD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12]。尽管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分子靶向治疗阶段,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制,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应用以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的方案后,仍能使患者长期生存,所以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的治疗措施仍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Morgan GJ,Davies FE,Gregory WM,et al.Cyclophosphamide,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as induction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destined for autologous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MRC Myeloma IX randomized trial results.Haematologica,2012,97:442-450.

2Wang A,Duan Q,Liu X,et al.Bortezomib plus lenalidomide/thalidomide- vs (bortezomib or lenalidomide/thalidomide)-containing regimens as inductio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nnals of Hematology,2012,91:1779-1784.

3Kropff M,Baylon HG,Hillengass J,et al.Thalidomide versus dexamethas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esults from optimum, a randomized trial.Haematologica,2012,97:784-790.

4Garrison JLP,Wang ST,Huang H,et al.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initi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in the US. with bortezomib plus melphalan and prednisone versus thalidomide plus melphalan and prednisone or lenalidomide plus melphalan and prednisone with continuous lenalidomide maintenance treatment.The Oncologist,2013,18:27-36.

5Yakoub Agha I,Mary JY,Hulin C,et al.Low-dose vs. high-dose thalidomide for advanced multiple myeloma: A prospective trial from the Intergroupe Francophone du Myélome.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2,88:249-259.

6Kim HJ,Yoon SS,Lee DS,et al.Sequential vincristine, adriamycin, dexamethasone (VAD) followed by bortezomib, thalidomide, dexamethasone (VTD) as induction, followed by high-dose 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 and consolidation therapy with bortezomib for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Results of a phase II trial.Annals of hematology,2012,91:249-256.

7Ahn JS,Yang DH,Jung SH,et al.A comparison of bortezomib, cyclophosphamide, and dexamethasone (Vel-CD) chemotherapy without and with thalidomide (Vel-CT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Annals of Hematology,2012,91:1023-1030.

8Jung SH,Park H,Ahn JS,et al.Efficacy of stem cell mobi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after a CTD (cyclophosphamide,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regim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2013,97:92-97.

9Witzig TE,Laumann KM,Lacy MQ,et al.A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of thalidomide plus zoledronic acid versus zoledronic acid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ultiple myeloma.Leukemia,2013,27:220-225.

10Zamagni E,Petrucci A,Tosi P,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thal-dex) as therapy of first relapse in multiple myeloma.Annals of hematology,2012,91:419-426.

11惠双,王博,王媛,等.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90-91,94.

12palumbo A,Facon T,Sonneveld P,et al.Thalidomide for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10 years later.Blood,2008,111:3968-3977.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