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兴趣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6-01-12周泞敏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老师

浅谈兴趣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文/周泞敏

摘要:《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学生只有了学习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产生兴奋感,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面对相对比较抽象的高中数学,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从几方面作了探究如何通过兴趣教学,克服高中数学课堂的呆板沉闷,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

在中学课堂中,很多人认为数学是就是一堆数字和符号结合,十分抽象,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数学的学习更成了提高解题能力的学习,很多老师也应需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灌输和解题的技巧,而忽略了课堂本身应具有的探究性,趣味性,让课堂变得生硬,沉闷。久而久之,随着知识难度和深度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变得乏味,被动,完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名人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很大的内驱和推动作用。《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应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及趣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那么,面对相对比较抽象的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走进数学课堂,并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呢?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究:

一、有“趣味”的老师才有“趣味”的课堂

中学数学教师,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很容易在学生心中留下古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数学课。一方面,作为教师,需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作为求知的独立个体,其思维方式、个人习惯、和个性思想等都是千差万别的,从社会学讲,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赏识,而不能轻易的用优和差加以评判。特别是对班里一些后进生,应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多鼓励帮助,往往老师的关注也会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进而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到爱上数学课,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中学数学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对数学课堂的热情,老师也应“与时俱进”,结合教学适当引入“实事”,例如在概率统计这一章节,很多问题都和实际相关,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新的背景,比如结合校运动会,可指导同学调查各班的足球水平,总结各班对阵胜出的概率,再自己设计足球比赛的规则,并计算在不同规则下我班胜出的概率等,让学生感到数学的知识不仅局限于课堂,既融洽师生关系,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诙谐幽默的语言也是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必须,可根据教学环境适当设计一些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二、创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数学 “动起来”

数学学科多是数字和符号的结合,如单纯利用传统说和板书的教学方式,难免抽象,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在一些特定的章节,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图形规律以其运动变化的原型呈现,让学生真实直观的感受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最初学习立体几何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动画,将平面图形还原回立体图形,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再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节,单纯的板书很难展现出y=Asin(ωx+φ)和y=sinx的图像关系,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对比,变换规律就显得很直观清晰。其实,借助一些多媒体技术,可以集语言、图像和视听于一体,让数学 也“动起来”,使学生有新鲜感、惊奇感,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拒绝死板硬套,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此,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产生巨大的内部动力,自主自觉的努力,探究,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因此,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检验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精心设计,做到知识系统,方法多样,例题典型,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设计故意犯错的环节,让学生找错,适度放大学生的优点,真实感受自己的能力,例如在研究问题:函数y=log2(x2+ax-4)的值域为R时,a 的取值范围时?我先设计性的将其解为Δ<0,再通过对比找到正确解法,让学生在老师的错误中既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又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老师也可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例如看一些数学励志故事,电影,或通过学生讲评试卷,班级之间互出试卷,做以一些简单的数学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发展。总之,学习的兴趣,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而兴趣的培养,则需要教师结合兴趣教学,科学地设计教和学的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课,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作者单位:重庆南开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老师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