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在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2016-01-11刘亚萍,张玉芯,陆琪

西部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系统护理术后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系统护理在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刘亚萍张玉芯陆琪梁建芬周英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83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术后第1、第3、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VAS评分分别为(2.8±2.6)和(2.9±1.8)分,对照组为(3.7±2.3)和(3.9±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7天VAS评分为(2.1±1.6)分,对照组为(3.0±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使患者舒适地度过术后疼痛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系统护理; 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 681.5+3【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20408)

收稿日期:( 2014-12-10; 编辑: 何兴华)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lieving pain after lumbar inter 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surgeryLIU Yaping1,ZHANG Yuxing1,LU Qi1,etal

(DujiangyanPeople'sHospital,Chengdu61183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lieving pain after lumbar inter 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surgery. Methods122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 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61) and control group(n=61). The control group used usual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o be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st operative pain at 1 day and 3 da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rom the two group s(P<0.05).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post 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 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surger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Pain of post opera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1~3]是腰椎间盘发生的退行性变,或者因为外界力量引起的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相应的腰部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长期的疼痛常常刺激机体,并产生相应病理反应,易给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使预后不佳[4]。如何通过系统护理的方式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适当的系统护理干预, 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 可减少使用镇痛药物,降低对药物的依赖。笔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2011年4月~2014年10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病房,共纳入受试者122例进行观察,其中男48例,女74例,年龄49~75岁,平均(56.6±13.5)岁;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通过SAS软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典型,临床体征符合,有明确的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②X线或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或无腰椎管狭窄的患者。③接受常规后路腰椎手术治疗,术后甲强龙(80mg)7天常规治疗。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腰椎管狭窄者。②脊柱先天性疾病病人或合并有脊柱滑脱者。③采用微创手术者或前路手术者。④使用止痛泵出现副反应者[5]。

1.3疼痛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11], VAS 已广泛地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中,VAS 通常采用10cm长的直线,直线两头分别标注“无疼痛”(计分0分)和“最严重的疼痛”(计分10分),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的主观感受,在VAS直线上某一点作标记。此标记即代表疼痛程度。从起点(0分处)到标记处的距离代表疼痛的量。VAS计分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疼痛程度随分值增高而加剧,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标准:0.01~2.50分为轻度疼痛; 2.51~5.00分为中度疼痛;5.01~7.50分为重度疼痛;7.51~10.0分为非常严剧烈疼痛。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2, 13],包括休息与卧位、饮食营养、观察病情、安全及基础护理等。

1.4.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4.2.1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主要采取和善的态度、温和亲切的语言,对患者疼痛的理解,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某些克制自己疼痛的患者进行疏导,鼓励其发泄如呻吟等,在其疼痛期间主动关心,让患者心情舒畅,这些措施有利于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14]。并让患者理解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等,会降低身体对疼痛的耐受而导致疼痛加剧;同样比较轻松的心情也可提高疼痛阈值,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5]。

1.4.2.2舒适干预当患者疼痛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予以安慰,同时采取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达到减轻疼痛目的。舒适干预主要通过创造愉悦的环境,分散患者在疼痛上的注意力,其中视觉分散法包括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小说;听觉分散法如听优雅舒缓的音乐[16];触觉分散法则通过轻轻按摩手术切口附件的皮肤,刺激增加组织的血流,防止瘀血,减轻疼痛。研究表明,10分钟的笑能使患者在几小时内不再受疼痛困扰[17]。

1.4.2.3疼痛干预在疼痛护理的实施过程中:患者自身叙述可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评估疼痛等级、部位和性质,评估后可进行预防性干预止痛,以避免疼痛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要积极与患者沟通,选择有效止痛措施,找出可能导致疼痛加剧的原因,避免产生疼痛;同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避免术后并发症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训练医护人员仪器操作等,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导致患者疼痛加重。当患者告知医护人员自身疼痛时,因积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看是否因术后并发症导致,找出其原因,进行相关处置。若患者疼痛在VAS评分中<5时,可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使患者采取最适宜舒适体位;若VAS评分>6,需立即报告医师,根据情况给予止痛药物或其他必要药物[18]。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护理干预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第1、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第7天时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①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刺激的正常反应,该刺激可引起各组织器官相应的改变,术后疼痛程度也与患者本人身体状态、心理特点及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术后疼痛常常导致患者心理不适,损害其精神状态,可产生恐惧心理,过度担心疼痛带来的影响,这样的负面心理能量又可使疼痛加剧,造成恶性循环。

系统护理通过心理干预、舒适干预及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①积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有利于肌肉组织放松,减少伤口周围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愈合,减少疼痛时间。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并掌握各种体位带来的影响,跟患者沟通,若疼痛加剧,应及时给予止痛药物进行干预。②病房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若环境嘈杂、病房过冷过热、人流量大等会极大地引起术后患者心理不悦,可加剧疼痛。因此在有手术后患者的病房,应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恢复期。③分散疗法可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患者常常因负面情绪产生的焦虑、害怕心理而加剧术后疼痛,通过分散疗法,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分散其注意力,降低对疼痛的感受域值,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存在差异,及时实施正确的系统护理, 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利于使患者舒适地度过疼痛期, 减少及预防手术后带来的并发症, 降低患者住院时间, 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12,24(1): 177-178.

[2]廖波, 何浚治. 中医保守疗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14,26(8): 1043-1045.

[3]李连琨, 袁艺, 罗志勇, 等. 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J]. 西部医学, 2012,24(6): 1165-1166.

[4]毛杰.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08,20(1): 143.

[5]杨春英.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 (5):615-617.

[6]王海滨, 郑根存, 王新光. 人工腰椎间盘位置与椎间活动度及其相关性分析[J]. 西部医学, 2014,26(8): 986-988.

[7]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2): 273.

[8]梁慧萍, 王芳, 姚芳.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护士长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2): 152-153.

[9]付莲英, 段淑云, 万水珍.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9): 68-69.

[10] 曹卉娟, 邢建民, 刘建平.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 2009,(7): 600-602.

[11] 宗行万之助. 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 疼痛学杂志, 1994, (4): 153.

[12] 高晓荣.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西部医学, 2014, (8): 1090-1092.

[13] 彭琴琴. 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 (17): 80-81.

[14] 李玉霞, 马丽梅. 综合护理干预在癌症患者疼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西部医学, 2014, (1): 116-118.

[15] 高晓荣.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西部医学, 2014,(8): 1090-1092.

[16] 曾继红, 骆洪梅, 徐世兰. 背景音乐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02, (8):605-606.

[17] 翟艳丽. 笑对控制疼痛的作用[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8): 376-377.

[18] 赵继军, 崔静. 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 383-384.

猜你喜欢

系统护理术后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系统护理在32例肾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