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6-01-09江周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内瘘

心理护理干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江周群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140 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血液透析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10

收稿日期:(2015-01-17)

收稿日期:(2015-01-17)

自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以来,广大农民就医的愿望得以实现,医院收治新农合尿毒症患者逐渐增多。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1],虽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但不能仅应用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降低来作为唯一的疗效判定标准。血液透析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2],而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治疗依从性,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况是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本研究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51050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江周群: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140例,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每周血透2~3次;病情相对稳定,无合并其他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患者精神正常,能参加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临床心理干预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2±6.1)岁;平均病程(1.4±0.5)年。对照组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0±5.6)岁;平均病程(1.3±0.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且需要终身治疗,建立和维护血管通畅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功能正常耐用的瘘管与每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若人造血管内瘘保护不佳可引起血栓、感染、堵塞等并发症,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保护好人造血管内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护士对患者管理的认识,降低医疗盲区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护理防范意识,为患者做好充分护理[5]。相关研究也显示[6],对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血液透析的认识水平;指导患者内瘘的功能锻炼,促进内瘘成熟;而积极地心理干预则能够消除患者顾虑,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的配合度,为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奠定基础。

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说明集束化干预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正确护理人造血管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总之,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能够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可积极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单君,朱健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15(10):889-891.

[2]王亚丽,林志芳,刘新风,等.外科住院患者管道管理的集束化策略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18-619.

[3]陶燕娜.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92-2294.

[4]龚红英.维持性透析患者造瘘术常见并发症及针对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62-63.

[5]汪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阻塞的原因分析和预防[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0):153-154.

[6]吴春燕,王国红,王文娟,等.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9-30.

[7]吴静,李瑞海,吴琼.Orem自护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业版),2010(5):26-27.

(本文编辑陈景景)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疏导。血液透析的前一天,透析室的护理人员要探访患者,了解患者术前基本状况,包括生理、心理以及有无合并症等。讲解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如果患者对血液透析存在着思想顾虑,需要以平和的态度耐心开导,以使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此外,还要告知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医师会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3]。(2)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够缩短护患距离,更容易使患者领会护士的意图,增强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因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护理人员采取诱导式发问的方式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充分宣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3)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利用宣教小册子、讲座等方式进行多方位的健康宣教,告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相关注意事项。针对文化层次较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缺乏的现状,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加健康教育的次数来提高患者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宣教效果。

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各项目的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粗分×1.25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表明可能存在焦虑或抑郁。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量表,共分为12个项目,总分9~12分为非常满意,6~8分为满意,<6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s)

注:1)为t′值,2)为t值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新农合的实施为农村透析患者带来了福音,每月可为患者报销医疗费用的70%。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的上升,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人数显著上升,血液透析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理解的深入和提高,仅通过生存时间和死亡率来判断疗效已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其不仅希望能够延长生命,更希望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同时,漫长的透析疗程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有明显的副作用,明显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4]。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信念和行为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达到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精神病和其他身心疾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为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状况,本研究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了心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6],表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总之,将针对性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还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焕转,刘艳凤,陈甦.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7):106-108.

[2]劳月莲,陈凤英,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62.

[3]王福诩,卢冠解,黄芝,等.广西桂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4):281.

[4]吴春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59-2061.

[5]孙燕.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4):62-63.

[6]江周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保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9):120-121.

(本文编辑白晶晶)

猜你喜欢

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问答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制度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