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德县竹笋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5-12-30傅明宏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毛竹竹笋竹林

傅明宏

(广德县林业局,安徽 宣城 242200)

广德县竹笋产业发展的思考

傅明宏

(广德县林业局,安徽 宣城 242200)

本文介绍了广德县竹笋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毛竹笋产业发展潜力和前景,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四条措施。

广德县;毛竹笋;产业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笋材两用,分布广泛,经济价值高。广德县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栽培及加工利用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发展,广德县竹产业发展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近年来,广德县积极推广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实施竹笋产业,积极引导广大林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竹笋产业升级。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是通过在竹林内适时覆盖一定厚度的增热与保温材料,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竹鞭笋芽萌动,从而促使春笋提前萌发的一项全新的竹林丰产培育技术[1]。覆盖后所出的笋,壳黄、肉白、个大、嫩甜味鲜、营养价值也高。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对广德县发展竹笋产业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广德县竹笋产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1 竹笋产业发展现状

广德县2010年开始在国有化古林场启动毛竹笋早出覆盖试点工作,试点面积5.67 hm2,获得成功,实现春节前出笋,最高单棵竹笋重达7.5 kg,667m2竹笋产量达到1 200 kg,产值1.6万元。在试点取得成功后,开始有序推进。2011年,又在广德县桃州镇龙津林场选取4.0 hm2山场,进行毛竹笋早出覆盖,同样取得成效,实现667m2产值1.8万元;2012年,又在桃州镇南塘村及化古林场另一山场推广实施毛竹笋早出覆盖近3.3 hm2,获得成功。2013年和2014年,除继续在化古林场和龙津林场实施外,还在新杭镇建峰林场、柏垫镇凤桥社区推广实施0.2 hm2,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5年,初步确定在化古林场、龙津林场和邱村镇下寺林场实施毛竹笋早出覆盖推广示范,总面积13.3 hm2。通过5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广德县竹笋产业已初具规模,实现东、西、南、北县内各乡镇均有发展,且年均以6~7 hm2的增长面积发展,产量保持在30 t/hm2左右,最高可达37.5 t/hm2,平均产值2.0万元/667m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前期投入大,大面积推广难

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核心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春笋早出、丰产的生长环境条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培育成本较高。毛竹笋早出覆盖山场可以连续实施3年,以第一年投入成本较大。第一年资金投入(含竹林基础培育)见表1。

表1 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第一年资金投入表

从表1分析计算,第1年投入资金(含投工投劳)23.1 6万元/hm2,主要在砍灌清杂、垦复和除“三头”等竹林基础培育和覆盖物采购方面;第2年减少竹林基础培育和有害生物防控两项投入,第1年采购的稻壳仍可利用70%,如此计算,第2年投入资金12.27万元/hm2;第3年仍减少竹林基础培育和有害生物防控两项投入,第1年采购的稻壳只可利用50%,则投入资金14.7万元/hm2。综合3年投入,平均每年投入达16.71万元/hm2。同时,在收获竹笋时,还有竹笋采挖、包装和运输等费用。所以,在竹笋产业培育中,竹笋早出覆盖是一项投资大的产业,大面积实施受资金和劳力限制。

2.2 技术含量高,林农难以掌握

毛竹笋早出覆盖是一项综合性的竹林丰产培育技术,技术比较复杂,实施要求非常高,从竹林基础培育到实施覆盖均有严格技术要求,如果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实施不到位,如覆盖物选择不合理、覆盖厚度不够、覆盖时间不当、林地灌溉不及时及土壤肥力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竹笋产量少,甚至竹笋无法提前萌发,从而无法抢占市场,给林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3 本地销售难,需开发市场

培育是整个竹笋产业发展的基础,培育成功表示达到丰产,但如果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与之配套,则达不到高效的目的,竹笋产业也很难发展壮大起来。广德县目前所产覆盖培育竹笋主要销售到浙江、上海等地,以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为主,只有很少部分由当地人购买食用或作为馈赠物品。广德县老百姓历来有吃竹笋尤其是冬笋的习惯,但覆盖竹笋还未深入人心,没有得到当地人的认可。

2.4 施肥覆盖,易造成污染

毛竹覆盖笋用林培育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丰产新技术,每年施用农家肥达5.25 t/hm2、化肥2.25 t/hm2。大量使用化肥可能使竹林周边水体的氮、磷等化学元素的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水体污染。大量有机覆盖物存留林地中,稻壳、稻草等高达337.5 t/hm2,随着覆盖物的大量分解,土壤承接了大量的大部分属于水溶性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能通过侧渗、下渗水输入竹林周边水体,造成水体碳富集[2]。

3 发展潜力和前景

3.1区位条件优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国土面积2116 km2。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 ”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区位优势明显,竹笋销售市场巨大。同时,广德县乡村公路干线四通八达,137个村(社区),村村通水泥(沥青)路,砂石路纵横交错,联系紧密,交通便捷,对毛竹笋产业发展运送物资和销售竹笋,起到重要保证。

3.2 竹笋品质高

竹笋是公认的天然绿色食品,是传统的森林蔬菜,素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糖、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矿物元素。毛竹覆盖笋是竹笋中的佳品,兼具毛竹冬笋、春笋的品质。广德县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较高培育技术,所产毛竹覆盖笋,与周边同类覆盖笋相比,品质更加优良,深受浙、沪客商青睐和认可,每年出笋时期,浙江商户直接开车到山场收购。

3.3 技术有保障

广德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山区县,林业部门成立了技术推广中心,拥有一支技术力量强的竹子研究队伍,其中安徽省竹类首席专家1名、正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40余名,从事研究范围涵盖竹子分类、资源收集保存、竹子栽培利用等多个方面,科技推广实力雄厚。由广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起草的《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于2014年6月发布实施。日益成熟的培育技术、雄厚的科技推广力量及完善的推广体系,为毛竹笋产业大力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4 竹林面积大

广德县现有毛竹林55 600 hm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山场全部承包到户经营,明晰了产权,进一步明确了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林农的经营积极性。据调查,地势平缓(<1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可进行早出覆盖培育的竹林约6 000 hm2。近年来,在“工业兴县、竹业富民”战略的指引下,全县的竹林经营质量全面提高,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先后建立各类竹林丰产示范基地23处、示范户400余户,面积达120 hm2;建成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8处,面积1 067 hm2,极大地提高了全县竹林的经营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毛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无需进行覆盖前的基础培育,就可以降低培育成本,间接提高经济效益。

3.5 劳力有保证

毛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调查用工量达579工日/hm2。广德县农业人口45.1万,劳动力资源非常充足,大部分年轻、技能型、知识性的村民均外出务工。但因农业生产的需要,一部分村民无法外出务工,农忙过后,空闲在家,造成劳动力季节性过剩。特别是由于受年龄、体能、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农村50岁以上的女性及55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困难很大,而在家又不能充分就业,导致劳动力浪费。开展毛竹笋早出覆盖培育不仅可以很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还能为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4 发展措施和建议

4.1 加强政策扶持

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期间,广德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竹笋产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竹笋产业发展。因毛竹笋早出覆盖投入大、技术复杂、立地条件要求高等因素影响,新技术推广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大面积推广更难。面对新形势,县委、县政府需对以往的产业政策进行修订、调整,加大在资金、新技术、信息、资源及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引导广大林农、林业合作社及林业企业参与毛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推进全县竹笋产业的转型升级。

4.2降低培育成本

毛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投入大,为降低投资成本,在选择覆盖山场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林分选择。确定培育林分不仅要考虑气候、土壤、水源、交通、污染等立地、环境条件,而且要考虑投入成本,尽量在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中选择丰产培育的花年林分,因其已完成基础培育,可以直接进行覆盖培育,以降低培育成本。②覆盖材料的选取。根据材料的不同酿热性,合理确定覆盖材料。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如谷壳、稻草、竹叶、麦杆、厩肥等,减少覆盖投入。③推广新机械。按传统模式进行覆盖培育,需要投入大量高强度劳动,功效低、成本高。积极推广应用竹林旋耕机、竹蒲兜粉碎机等竹林经营专用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大幅降低经营成本。④持续覆盖。采用覆盖或休闲留养法进行覆盖培育,对经营适度、生长旺盛的竹林,可持续覆盖3年,修养复壮2~3年。持续培育期间无需进行基础培育,且部分覆盖材料下一年可重复利用,可有效降低覆盖培育成本,经过修养复壮亦可科学调整竹林结构,防止竹林老化[3]。

4.3 积极开拓市场

广德县竹笋销售以传统营销模式为主,竹笋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道环节、成本较高,且销售局限于本县及周边浙、沪两省(市)的部分城市,范围较窄。应引导支持竹笋经营者依托各种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通过大数据信息交流,实现产销精确对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降低流通成本。同时,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覆盖笋品牌建设,推进覆盖笋认证工作,通过认证活动全面提高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等级,提升产品竞争力[4]。

4.4 推进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实现竹笋丰产的基本保障,超量施用化肥不仅浪费资金、增加成本,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积极推广竹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竹林科学施肥。通过土壤样本检测,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照毛竹生长发育规律,做到适时、精确、科学施肥,确保竹林稳产、高产。开展多种经营,在覆盖竹林四周或下坡科学设置一定规模的缓冲地带,种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林木,可以有效拦截流失的养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环境污染[2]。

[1]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S]. 2014.

[2]陈双林.毛竹林地覆盖竹笋早出技术应用的问题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5):800-804.

[3]王波,沈泉,汪奎宏,等.毛竹春笋冬出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3):70-73.

[4]汤丽琴.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388-392.

(责任编辑:杨婷婷)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so Bamboo Shoot Industry

FU Minghong
(Forestry Bureau of Guangde County,Xuancheng 242200,Anhui,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ctualities of the moso bamboo shoot indus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d the potential and prospect for moso bamboo shoot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Guangde County;Moso bamboo shoots;Industry

S795

:A

:2095-0152(2015)05-0066-03

2015-07-23 修改日期:2015-08-12

傅明宏(1975-),男,林业工程师,从事营造林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839170514@qq.com

猜你喜欢

毛竹竹笋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敲竹杠
竹笋
竹笋
竹林野炊
竹笋见到阳光啦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