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心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术的比较

2015-12-26周淑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导管先心病外科手术

周淑香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小儿先心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术的比较

周淑香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同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的27例小儿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均为2处或2处以上多发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主要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超声心动图88.89% (24例),心导管造影100.00%(27例),外科手术55.56%(15例),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心脏外血管畸形是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势区别所在, 两种检查方式的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术;比较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新生儿患先心病的概率为6%~9%,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先心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外科手术的治疗。及时对此类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在非创伤性检查中超声技术是当前诊断先心病最为可靠的方式之一。本文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同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的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二者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7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同时接受治疗的小儿先心病患者。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7个月~15岁,平均年龄(6.58±2.91)岁。主要临床表现有:活动后气促、乏力、杵状指/趾、发绀、心前区杂音以及心前区隆起。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心导管造影检查,并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通过采用探头频率在2.5~5.0 MHz的美国惠普HP-Image Point-HX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按常规行超声心动图进行M型、二维超声、脉冲波、连续波及CDE检查,用100 g/L水合氯醛(0.5 mL/kg)对不合作的患儿进行灌肠镇静。②ANGI采用日本东芝Toshiba Infinix/vc-i数字血管造影机,对患儿全麻或局麻后穿刺右侧股静脉及动脉,以2~8 mL/kg的剂量和12~20 mL/s的注射速度通过向导管注入对比剂碘海醇(Omnipaque,上海安盛药业)进行选择性心导管造影术。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患儿的主要诊断及伴发畸形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 果

本组27例均为2处或2处以上多发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主要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超声心动图88.89%(24例),心导管造影100.00%(27例),外科手术55.56%(15例),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种诊断方法与外科手术结果比较(n)

3 讨 论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是心脏外科手术的主要诊断方法。80年代以前患者心脏手术前进行心导管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80年代后,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的普及和发展,心导管检查的使用率从1988年开始逐年翻倍下降,1993年多平面经食管超声的产生使心导管检查使用率达到最低点,高新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

CDE操作简单可重复、无创伤、检查费用低的特点成为先心病诊断的首要选择,通过一次CDE诊断就可了解患者心脏解剖、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等信息,诊断通过多个切面的观察对心内结构畸形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手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超声诊断技术对肺血管发育和主动脉双弓畸形的诊断也存在缺陷,因为技术的局限性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肺动脉高压者发生ASD、VSD、PDA等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漏诊[2],主要是因为患儿存在左向右分流信号不明确;另外CDE诊断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检查诊断医师经验不足、满足已经有的诊断情况、大龄患儿透声条件相对差。远程会诊虽然没能得到广泛使用,但通过图像数字传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超声诊断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不明确性,因此,对患有其他心血管畸形、术前需了解肺动脉压力、阻力和肺血管发育情况的患儿,还需要进一步进行ANGI检查。对于进一步诊断的实施,具体情况还有待完善和跟进[3]。

经过临床手术证明,ANGI和CDE在对复杂性先心病的的诊断中,结果出现明显的对比,ANGI诊断符合率达到94.9%~97.3%,而CDE诊断则在71.2%~78.5%,经以上数据可以判断ANGI诊断的优点还是要大于缺点的,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优势:①能显示出患儿大血管和体肺侧支的起源、排列关系、形态、行走以及远端情况;②全面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大小、形态、瓣环和瓣膜结构及心脏和瓣膜功能;③可以进一步对血气和各管腔进行分析与测压。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缺陷:①诊断之后有一定的创伤;②诊断过程会出现射线损伤;③诊断过程操作比较复杂;④诊断费用比较昂贵。

研究结果表明27例均为2处或2处以上多发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主要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超声心动图88.89%(24例),心导管造影100.00%(27例), 外科手术55.56%(15例),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诊断手法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其中进行CDE诊断的4位PAT患者中有一位并不是实质性结构畸形不一致,而是由于诊断者将PAT型与PA型混淆了;另外2位患儿因为年龄偏大、透声条件不足以及诊断者经验不足等原因通过造影显示出肺总动脉细小,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而不能选择到肺动脉接右心室的切面,导致将TOF误诊为PA/VSD;在进行CDE诊断时由于未能仔细观察房间隔缺乏并满足于之前作出的诊断是造成CDE对TOF伴发的ASD漏诊的主要原因;CDE疑诊的PAPVC患儿通过ANGI诊断也未能检查,究其原因是由于患儿左右心房压差较小,在进行造影时投照的角度没能与房间隔平行;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心脏外血管畸形是两种诊断结果不同的区别之处,发生CDE对1例DORV患儿伴PDA的漏诊,可以解释为主动脉与肺动脉间压差不明显,而CDE自身局限性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经过试验结果得出:ANGI诊断在客观方面可以衬托出CDE诊断的不足,但对大血管的诊断ANGI的作用远远大于CDE。我国一些超高速CT和磁共振成像等新型无创伤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发挥ANGI的作用,却不能知晓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血氧指标这两项关键因素。手术之前对于复合型先心病在超声诊断下不能了解到肺小动脉发育情况以及对临床表现不能给予更好解释的情形下,则需要结合ANGI检查。利用两种诊断方法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相互配合才能大大提高诊断率,这在临床上对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杨旋彪,庄娘妥,罗娘波.心血管数字造影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4):459-460.

[2]陶子瑜,黄国英,林其珊,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及其对外科手术指导价值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5):338-346.

[3]解敏,张运,张薇,等.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检查在心脏外科术前诊断中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九年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7,13(3):201-203.

R541.1

B

1671-8194(2015)07-0165-02

猜你喜欢

心导管先心病外科手术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心导管室前驱激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检查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内径的对比研究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