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瘘患者采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5-12-25耿润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瘘管肛瘘括约肌

耿润昌

·临床研究·

肛瘘患者采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耿润昌

目的 研究肛瘘患者采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8例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疗效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肛门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肛瘘;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治疗效果

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出现异常通道即肛瘘,对肛瘘治疗主要是防止发生肛门失禁,保留肛周皮肤[1]。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把括约肌间的瘘管进行结扎和切除后,不会使肛门功能受到损

害,而且手术安全可靠,极大保留了肛瘘患者的肛门括约肌[2]。具体报告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2±5.8)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1±0.2)年。所选58例研究对象肛门处均出现2个肛瘘外口,符合我国肛瘘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多沟通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当日早晨做清洁灌肠和备皮,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排除相应的手术禁忌证,以MRI检查确定瘘管的位置[3]。对照组实施肛瘘切开挂线术。由肛门外口应用球头探针顺着瘘道主管道,朝肛门内进行探查,将瘘道内橡皮筋由内口向肛门外拉出,当作开放性的引流,处理好切线。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应用折刀位,将肛门内口以球头探针进行探查,在瘘管上括约肌间沟处作弧形切口。切口大小控制在1.5~2.0 cm,将游离瘘管充分暴露后,用可吸收线对内括约肌处的瘘管进行缝扎,再将远端瘘管切除,应用刮匙将外侧瘘道坏死组织完全刮除,再应用可吸收线把肌间沟外的括约肌破缺损处进行缩短合,在创口内应用凡士林纱布进行引流,将伤口施行加压包扎处理[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肛门功能,将患者大便形状和肛门衬垫等作为指标评价,对各项指标发生次数进行记录,分数越高,肛门功能越差。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半年随访时的病症复发的发生率,并发症指感染、再生发生肛瘘等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前(2.93±0.34)分,术后(0.19±0.02)分;对照组术前(2.94±0.35)分,术后(1.0±0.14)分,两组患者术前肛门功能情况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术后半年随访复发率对比,观察组复发3例少于对照组复发8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肛瘘属于肛门直肠类疾病,在临床上多表现出间接性的脓液积聚,导致肛门附近发生破溃性的流脓。传统对肛瘘治疗多选择切开挂线术,这种手术方法要把括约肌全部切除,导致肛门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在临床上对肛瘘的治疗已经应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既能对肛门括约肌进行有效的保护,也能减少肛门的损伤,这种手术方法容易操作,而且对患者肛门造成的创面小,术后留有的瘢痕小,容易愈合[6]。LIFT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对括约肌进行保护。本次研究中,术后半年随访复发率对比,观察组复发3例,再次应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治疗后治愈[7]。根据肛门括约肌功能作为基本指标对肛瘘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控制便失禁程度,把肛门气体、肛门黏液和肛门稀便、干便等进行指标量化,评价肛门功能受损情况。本次研究中,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应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对肛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切除术的治疗。另外,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在术中和术后的处理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肛门伤口的愈合时间。保持术后患者肛门部位的清洁卫生,也利于括约肌间的伤口愈合,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对肛瘘患者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高,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疼痛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的机率,安全可靠。

[1]刘斌,张勇,曾宪东.肛门病变术后肛门失禁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6):452-454.

[2]陈浩,赵金成.隧道式切除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74.

[3]崔金杰,王振军,郑毅,等.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1232.

[4]朱德意,陈诚豪.肛瘘经括约肌行括约肌间瘘管改良结扎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75.

[5]张清月,王竞,刘天牧,等.Parks法分段剔除瘘管结合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与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6):1825-1826.

[6]王振军.肛瘘治疗新手术:LIFT-Plug术[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8):8-9.

[7]杨国斌.肛瘘40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21-22.

Study 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Anal Fistula Patients With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echnique (LIFT)

GENG Runchang Tache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acheng 834700, China

Objective Study 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Anal fistula patients with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echnique. Methods Selected 58 patients with anal fistul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pared th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operation, hospitalization and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mparied the function recovery from the anu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m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Ligation sphincter fistula between the curative effect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effectively, it is benefit to recovery an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Anal fistula,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ligation surgery, LIFT, Treatment effect

R657.1+6

B

1674-9308(2015)16-004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6.037

834700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猜你喜欢

瘘管肛瘘括约肌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排便的奥秘
经会阴超声评价女性肛门括约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