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民距离:理解警民关系的一个视角

2015-12-22杨明光黄鹏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300382

天津法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理论

杨明光,黄鹏(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300382)



警民距离:理解警民关系的一个视角

杨明光,黄鹏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300382)

摘要:警民关系是警务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在对警民关系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警民距离的概念。围绕不同分类维度,分析了警民物理距离、警民心理距离,警民政治距离、警民社会距离,警民事实距离、警民理解距离的含义。综合静态截面视角和动态过程视角,对警民距离理论模型框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警民距离曲线考察警民关系的方法,探讨了警民平衡距离和警民平衡“通道”的理论内涵。最后应用警民距离理论对警民关系悖论、和谐警民关系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警民关系;理论;警民距离;警民平衡距离

黄鹏,男,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警民关系及社会治理研究。

警察作为一个职业,是现代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社会角色。从现代职业警察诞生起,警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为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有效运行提供保障,警务活动影响到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警民关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警察扮演的角色也越发显重,既要承担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又面临着向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行政改革转型,警民关系成为观察政治社会改革的重要指标。

警民关系本身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众依靠警察提供保护和公共服务,警察依靠民众为治理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彼此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另一方面,警察天然地具有暴力机关的标签,在介入处置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合法暴力的使用,往往造成警察与利益诉求群体之间的对立,很多社会冲突事件演变为警民冲突事件,造成警民关系紧张。合作与对立,是警民关系的两面。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之后,警民冲突事件高发,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全国性影响的警民冲突事件发生,社会舆论持续高度关注。2008年,公安部提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部署,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一项政治行动自上而下系统推动。政府行政部门感觉到了警民关系的冲突性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力图重建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希望通过抑此而达到扬彼的目标。警民关系发展演变有其自身规律,如何理解看似充满矛盾性的警民关系,需要一个理论梳理的过程。

一、警民关系理论研究述评及警民距离概念提出

警民关系理论研究大体分两类:机关研究和学术机构研究。机关研究占大部分,主要是各级公安部门、领导和人员,被组织参与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行动中,围绕警民关系实践实务,发表了大量文章。学术机构研究主要是公安类院校的教师从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角度对警民关系进行的探讨。警民关系理论研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理论研究的主体是公安系统内的人员,系统外的人员较少,社会媒体对警民关系的新闻报道多,但是研究少;二是系统内的研究人员呈现机关人员多,理论工作者少的特点。从整体上看,警民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存在重实务轻理论的趋向。

警民关系的机关研究主要关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紧迫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下一步的对策和路径等。研究多采用主客观二分法。主观方面,从公安机关自身反省开始,指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是分析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相关因素的起点[1]。客观方面,指出警民关系受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影响[2]。张振声将客观因素更具体分为群众因素和社会因素,发展出警民关系三因素理论,认为警民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即警察自身因素、群众因素和社会因素。警察自身因素是警民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群众因素是警察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配合作用;社会因素是警民关系中的背景性因素,它的影响和作用是弥散的,但却起着指导作用[3]。分析可以看出,警民关系的机关研究虽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整体上仍然偏于简单。

学术机构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社会互动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博弈论。警民关系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互动是警民关系的核心,有良性互动和恶性互动两种表现形态,良性互动表现为关系融洽,恶性互动表现为对立和冲突[4]。警民社会互动理论延伸出警民信任理论,并分为谋算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三个演进阶段[5]。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警民关系主要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服务关系、合作关系。刘猛基于博弈论的视角,通过“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博弈”三个模型,分析警察与民众在公益与私益、权力与权利、秩序与自由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6]。在这些理论研究中,警民关系社会互动理论、警民关系新公共管理理论相对比较简单,只是简单地将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介绍到警民关系领域,缺乏深入细致的机理分析。警民关系博弈论的研究比较深入,比较好地整合了警民关系社会互动理论、警民关系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内容,但这只是代表了警民关系理论的一个方面。关于警民关系的理论研究需要丰富和深入。

在对警民关系实证化研究过程中,卢国显从学术意义的角度提出了警民距离的概念,认为警民距离就是警民社会距离,并以社会距离理论为指导对警民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7]。本文认为,警民距离的内涵要比警民社会距离丰富得多,用警民社会距离指代警民距离有简单化的倾向,应当就警民距离进行丰富深入的系统研究。警民关系包含三个层面,作为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宏观层面,作为组织关系的中观层面以及作为人际关系的微观层面[8]。从宏观层面看,警民距离是新时期社会变革后的需求与传统的警察职能表现之间的距离;从中观层面看,警民距离是社会对具体警察组织的支持帮助程度;从微观层面看,警民距离是社会个体对警察个体的支持帮助程度。一些学者提出,在构建警民关系测评指标体系时,要吸纳警察、社会公众、第三方等多主体参与[9],观察警民关系不仅要看客观社会事实状况,还要看人们对警民关系的认知理解状况[10]。不同主体之间感知差值,主体感知与事实之间的差值都是警民距离的体现。

二、警民距离的相关概念

距离,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大类含义,一类表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以及相隔的长度,另一类表示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本文综合使用距离的这两类含义,通过不同维度的相关概念揭示警民距离的内涵。

(一)警民物理距离与警民心理距离

1.警民物理距离

警民物理距离是警察与民众之间在具体空间分布上关联的体现。民众与警察的互动首先是在具体的社会空间中才能进行,这是人类存在生活最基本的条件。警察在你身边,说的首先是人眼睛能看到的真实世界里具体的警察组织、警察人员,是人们生活区域内的公安局、派出所以及街面见到的警察。警民物理距离影响警民关系,比如:警民比例的高与低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警察的多与少,会影响到公共服务提供的保障性;街面见警率的高低会影响民众的安全感;到达公安机关的便利性会影响民众的满意度等等。

警民物理距离除存在于现实空间之外,还存在于网络社会空间中。网络并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构建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空间。对空间的理解,除了简单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更主要的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的联系。空间是社会关系连接的容纳与社会秩序的承载。网络社会空间与现实空间相比,这些特征都存在,而且还呈现出连接更广泛、更直接、更迅速,运行秩序更复杂等特点。可以观察到,现实中的大多数警民冲突事件,虽然是发生在现实空间中的具体行为,但是酝酿发酵扩大成有影响力的事件,则都是在网络空间中完成的。警民物理距离在网络社会空间中不再局限于传统具体物的可见与不可见,而扩展为信息的可见不可见,连接的可得不可得。

2.警民心理距离

警民心理距离是指警察与民众之间认知、情感的距离。心理距离最初源于美学,后扩展至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学解释水平理论把距离这一广泛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实引入社会认知和决策判断领域,并证实发现,人们所感知的与认知客体的心理距离,会系统性地影响人们的决策与判断[11]。警民心理距离既是民众个体角度的心理主观状态描述,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各主体相互关联状态的体现。从测量的角度看,心理主观状态和文化态度很难准确量化测量,但是借助距离这一概念,可以实现质的描述,达到方向性的量化。警察和民众之间认知比较一致,情感沟通良好,则说明警民心理距离小。反之,警察和民众之间认知不一致,情感缺乏沟通,则说明警民心理距离大。一般而言,警民心理距离小的社会比较稳定,警民关系比较和谐,而警民心理距离大的社会其整合性、团结性比较差,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多,警民关系不佳甚至对立。

(二)警民政治距离与警民社会距离

1.警民政治距离

警民政治距离主要指警察和民众之间围绕政治议题形成的距离,主要包括警察和民众之间相互信任程度,对权力体系和权力运行的认同状况等。警民政治距离小,说明社会政治信任、政治认同、政治团结性程度高,警民关系和谐稳定。反之,警民政治距离大,说明社会政治信任、政治认同、政治团结性程度低,警民关系紧张。

警民政治距离进一步分为警民政治共识距离和警民政治过程距离。警民政治共识距离主要是指围绕警察职能、警察管理等基本问题和政治规则的认识差异程度,如对警察角色、警察权力、警务程序的共识等等。社会要和谐稳定发展,需要社会成员之间有“共识”性的认识,即对存在的事物、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有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通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具体到警民关系领域,警察和民众之间要对一些问题达成一致或接近的看法。如果彼此之间的看法分歧差距很大,很难达成某种共识,则警民关系难以说得上和谐。比如警察和民众之间围绕警察该不该参与非警务活动有不同意见,就会影响到警民政治共识距离。警民政治共识距离本质上体现的是,民众和作为政府代言人的警察两个不同主体,对社会共同的管理制度、管理权限、管理行为、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等内容各自立场之间的距离。警民政治过程距离主要是指围绕警察职能实现过程产生的认识距离。比如,警察执法不规范、警察权力异化引发民众不满等情况,就会影响到警民政治过程距离。

2.警民社会距离

警民社会距离,将警察和民众看成社会两个不同的群体,考察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距离理论起初是用来分析种族和阶层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后扩展至不同的群体之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Park)认为,社会距离是一种可以测量表现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的程度和等级[12]。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直接影响彼此之间社会性偏好的强度,即对对方利益或行为意图的关心程度。社会距离越大,人们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越弱,而社会或集体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度会越低,相应的奉献精神会被削弱[13]。卢国显(2011)将西方社会距离理论引入警民关系分析,主要考察社会民众与警察之间的信任程度、理解程度、喜欢程度以及行为上的信息支持、治安参与等,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社会民众与警察接触频率越高、越是支持警察工作、对警察理解和信任程度越高、在情感上越喜欢警察、对警察工作越满意的人,他们与警察的社会距离就越小,越认为警民关系和谐[14]。

(三)警民事实距离与警民理解距离

1.警民事实距离

警民事实距离是对警民关系社会事实距离的简称。警民关系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警察与民众,但又对警察和民众起外在影响制约作用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由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Durkheim)提出。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以社会整体为基础,属于社会层次上的现象,具有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的特点。根据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事实的存在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有其自身的规律体系,研究社会要以研究社会事实为基础。应用到警民关系研究领域,必然也存在独立于警察与民众两大主体的警民关系社会事实,并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研究警民关系,必然要研究警民关系社会事实。警民事实距离是社会整体层次上的警民距离规律研究,区别于个体的主观感知距离。

2.警民理解距离

警民理解距离是指,基于社会个体理解意义上的警民距离。根据社会学的另一位奠基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论,社会学研究要设法理解人们的社会行动,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进而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在警民关系领域,警察和民众对警民关系各自怎样理解,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认知,就必然涉及到对社会行动的理解。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当前警民关系调查大多是基于个体集合意义上的统计,测量的是个体所理解的警民关系,这样的“民意”更多的是个体意义上的。警民理解距离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模糊性,客观性保证了警民理解距离的结构大体稳定性,实践模糊性又体现了随具体情境不同而变化的动态性。

三、警民距离理论模型框架

(一)警民距离理论的两类视角

理解警民距离需要两类视角,一类是反映当前警民距离具体的“数”,即警民关系静态截面视角,另一类是警民距离静态截面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数”代表的意义,需要有动态过程的视角来理解。单纯只有静态截面的视角,警民距离的内涵无法充分体现;反之,如果只有动态过程的视角,警民距离的描述会缺乏现实针对性,影响对实际具体情况的把握。综合静态截面视角和动态过程视角,可以有效从“量”和“质”两方面把握警民关系。

1.静态截面视角

警民距离首先是对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的警民关系现状静态截面的反映。很多地方公安机关在警民关系社会调查中所调查的内容往往都是警民距离静态截面的反映,如:“您对接触过的民警印象如何”、“您认为民警的工作态度如何”、“您认为民警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做得如何”、“您认为民警为群众服务是否积极主动”、“您对民警的整体印象如何”等等①,都是基于调查时刻的静态截面认知。再如,反映公安工作和警民关系的重要指标,社会治安状况、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测量的内容首先也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结果。

2.动态过程视角

警民关系总是随着时间的线性而发展,对应的警民距离也就具有动态性。从动态过程视角考察警民距离,首先是一种宏观的历史分析。警民关系的演变,只有放在时间历史的角度下,才能看清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而才能理解某一个时刻点上所体现出来的现象以及测量的“量”。其次,动态过程借助揭示警民关系的发展演变,综合警察和民主两类主体视角。警民关系建设的主体在公安机关,评价的主体在社会群众,对应存在两种话语体系。通过动态过程展现两种话语体系的对话融合,描述两类主体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三,动态过程视角可以有效描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对警民关系形成的影响。

(二)警民距离理论的模型描述

1.警民距离的结构

本文通过“物理—心理”、“政治—社会”、“事实—理解”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警民距离的三类相关概念。这三类概念之间并非完全相异,而是有相互交叉的内容。在集中统一到警民距离这一整体概念之下时,对这三类概念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整合的方法为将这三类概念确定为不同分类的优先级别。文章选择以警民政治关系和警民社会关系为一级分类概念,警民事实距离和警民理解距离为二级分类概念,警民物理距离和警民心理距离为三级分类概念。

2.警民距离曲线

设置警民距离考察坐标,在坐标图中考察警民距离。用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警民距离。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警民距离反映在坐标中就会是一条曲线,称为警民距离曲线。示意图参见图1。

本文将警民距离的数值限定在0至100之间②。警民距离为“0”,也即警民零距离,更多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理想状态,这种情况下警察和民众之间高度共识、高度认同、高度互助,达到彼此一体的程度。警民距离为“100”,也是一种极端的情况,警察与民众之间完全对立,甚至敌对。在纵轴上,越往上数值越大,代表警察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就越大。越接近零点,代表警察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越小。警民距离曲线反映一定时期内的警民关系发展演变。警民距离曲线越往上偏,表示警民距离越大。警民距离曲线越往下偏,表示警民距离越小。

根据时间横轴划分的精细度不同,警民距离曲线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第一种是周期性的警民距离,如每周、每月、每年的警民距离曲线变化情况;第二种是突变性的警民距离,如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内等的警民距离变化走势。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传播往往以分钟、小时为单位,形势可谓瞬息万变。把横轴细化到分钟、小时对分析这类事件非常有帮助。

3.警民平衡距离

从总体上看,警民距离是越小越好,代表了警民关系越好。但是,是不是距离小到“0”的时候是最好的呢?文章研究认为,警民距离不可能为“0”,警民距离为“0”也未必就是最好的。警民距离不可能为“0”是警察的职能决定,警察的性质、职能决定了警察与民众关系的基本方面是执法与被执法、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存在对立冲突[15]。警民距离过近,警民关系中对立冲突的一面就会产生作用,使两类主体相斥而不可能距离为“0”。警民距离初始距离也并不是从“0”开始的。在警察诞生之前,社会不同的阶级、群体之间的距离已经形成,特别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警察诞生之后,作为特定群体的代表,与其他群体之间的距离也已经存在了。警民距离为“0”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警民距离过远,固然影响警民关系,警民距离过近也未必就好。警民距离过近,既有可能影响到警察的权威性,也有可能侵害民众的公民权利,还有可能激发社会的民粹情绪,整体上并不利于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最好的警民关系,是警民之间的关系维持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这个距离称为警民平衡距离。示意图参见图1。

警民平衡距离也是一个理想距离,是警民距离规律性的体现。警民平衡距离是警民距离判断解读的一把标尺,通过与警民平衡距离进行比对,进而判断警民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体现在警民距离坐标图上,位于警民平衡距离上方的曲线,表示警民距离偏远,位于警民平衡距离下方的曲线,表示警民距离偏近。理想的警民平衡距离由多方面的力量平衡决定,如刘猛(2014)在警民关系博弈论中提到的公益与私益、权力与权利、秩序与自由,但又不限于此。实现警民平衡距离的过程,是警民互动理论、警民管理理论、警民博弈论等理论解释的过程。警民平衡距离受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警民平衡距离有不同体现。确定一个社会一段时期内的警民平衡距离具体数值是多少,不仅仅是测量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4.警民平衡“通道”

随着时间的发展,警民关系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警民距离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警民平衡距离上。要实现警民平衡距离,也必然是动态的平衡,而不可能是静态的平衡。反映在坐标图上就是,警民距离曲线围绕警民平衡距离上下波动。只要上下波动的幅度在一定可控范围之内,警民关系就能够实现自身调节,而不出现问题,就好像走在一个平衡的通道之内,把这段距离称为警民平衡“通道”(示意图见图1)。只要波动幅度在警民平衡“通道”内,不管是上一点,还是下一点,警民关系都是正常的。但是,警民关系不能越过平衡“通道”的两条上下边界线,一旦越过这两条边界线,则意味着警民关系出现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越过上边界,说明警民距离过大,越过下边界,说明警民距离过近。警民平衡“通道”上下边界线与警民平衡距离一样,也是从宏观上的理论抽象,也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平衡决定的,也受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影响。警民平衡“通道”的上下边界到警民平衡距离之间的距离并不必须要相等。同样,确定警民平衡“通道”的具体数值,既是一个测量问题,也是一个理论探讨问题。警民平衡“通道”的大与小,也是判断一个社会包容性的指标。警民平衡“通道”比较大,说明社会的包容性强,比较有弹性。警民平衡“通道”较小,说明社会的包容性差,刚性特征比较强。

图1:警民距离曲线示意图

在图1中展示的是警民距离曲线的二维示意图,警民距离是一维,时间发展是第二维。如果将物理距离的空间关系信息化作为第三维,那么警民距离示意图就可以实现三维立体化,进而实现现实空间警民关系与信息空间警民关系的互联互通,使警民关系不仅仅只是一种信息,而成为未来社会警务领域的一个可视化的社会基础背景。

四、警民距离理论的应用解释

(一)关于警民关系悖论的解释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从民众视角看,一方面依赖警察,希望警察提供安全保护、社会秩序等服务;另一方面又对警察缺乏信任,存在不满情绪,指责警察素质差、权力蛮横。从警察的视角看,一方面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又指责媒体丑化、民众刁蛮,不服从管理,警民冲突不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警民关系悖论。

从警民距离的角度理解,民众依赖警察,说明日常生活中民众对警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变得依赖。民众对民警缺乏信任,说明警察现在的具体表现不能令人满意,与民众的要求期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已经是社会的共识,但是警察的具体表现却与这个理念之间有差距。从总的方面解释,警民关系悖论形象地说明了新时期警察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在加强并且复杂化,但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距离却变大的现实。警民关系悖论出现说明警民距离曲线高位运行,严重偏高于警民平衡距离,没有能够进入警民平衡“通道”。进一步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

第一,警民关系悖论是警民物理距离拉近,但是警民心理距离变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警察承担的职能在变多,民众对警察的要求在提高,警民彼此接触增多,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得时间、空间在警民关系中的影响性提升。传统警民关系局限与一时一地,但是现在网络却可以将警民关系的方方面面即时性的呈现在全国面前,警民关系负面内容因警民物理距离拉近而得到大量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警民心理距离被不断拉大。彼此接触越来越多,但是内心却越来越远,整体警民关系也就会呈现出爆炸性的恶化现象。

第二,警民关系悖论是警民政治距离与警民社会距离交错影响,警民政治距离影响警务专业性的结果。警民关系发展的过程离不开警察及其背后的政府与社会大众互动的变迁过程。中国政治运行呈现出刚性精英制度与大众文化吸纳的悖论,同时现代政治又强调民权基础上,在精英制度与大众文化中双向吸纳[16]。宏观政治上的问题体现在警民关系领域,就形成了警民关系悖论。警民政治距离的不稳定影响到警民社会距离。警察和民众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实现不了有效的政治沟通与政治对话,彼此之间的认同、情感必然大受影响,警察和民众两个主体之间的社会距离也必然拉大。反过来,警民主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拉大,政治运行理性运行空间又会被压缩,影响警民政治距离的解决。警民关系中除了政治性外,还有专业性。警民政治距离拉大,会使民众看警察专业性的工作都带上政治的眼光,影响对业务性工作的认可与评价。反过来,专业性问题也取代不了政治性问题,警察希望通过解决安全感等专业性问题而搁置政治性问题来改善警民关系,效果未必就会理想。

第三,警民关系悖论是警民政治共识距离与警民政治过程落差的体现。政治理念上的“法”与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中的“法”不一致,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说的与做的不一样,理念指导不了实践,必然会导致社会思维和社会行为的混乱。警民关系也陷入这样一个状态当中,警察强调自己的人民性、公仆地位,但又表现出强烈的专政机器属性,一方面导致社会对警察的认知忽东忽西,难以准确把握和定位,另一方面使得社会对警察的期待与要求理念化,而警察的现实表现又很难达到理念要求的高度,导致警察压力的加大与社会的批评。

(二)关于和谐警民关系的解释

什么叫和谐警民关系?公安部官方给出了一个通俗的描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警察和人民之间双向良性互动。具体指警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爱护警察,理解警察,支持警察,监督警察③。结合官方的表述,从警民距离的角度理解和谐警民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警民关系要把警民距离维持在警民平衡“通道”内。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并不是要强求警民之间保持零距离,而是要尽量将警民距离维持在警民平衡距离附近,保持在警民平衡“通道”内,实现动态性的平衡。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把警民距离维持在某一个确定的数值点,是不可能做到的任务,但把警民距离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则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警民关系运行在合理区间内,体现的是对警民关系运行规律的遵从。

第二,和谐警民关系要尽量扩大警民平衡“通道”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警民平衡“通道”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越大,说明留给警民关系和谐运行的空间越大,整个社会的弹性也会越大,社会稳定就能保持长久的韧性稳定。如果警民平衡“通道”过窄,警民关系合理调整的空间就会变小,警民关系稍不注意就会逸出警民平衡“通道”的上下边界,而进入非稳定区域,社会稳定往往也呈现出刚性特征。警民平衡“通道”就是警民关系运行的战略缓冲区域,缓冲区域越大,对社会运行起到的减压效果越强,缓冲区域越小,给社会运行的压力越大,耗费的社会治理资源也会越多。

第三,和谐警民关系不仅要拉近警民物理距离,更关键是要拉近警民心理距离。社会和网络发展使得人类相互的联系变得简单,整个社会形态都因此而发生着变化,在此背景下警民联系也变得比以往更容易,警民物理距离被拉近,这已经是事实,而且还会是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谐警民关系要能有效适应不断被拉近的警民物理距离,形成社会新常态下的运行新理念、新机制。警民物理距离拉近是一把双刃剑,给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谐警民关系要将警民物理距离的拉近转化为更加积极的警民心理距离的缩短,将外在距离的拉近转化为内在距离的拉近。

第四,和谐警民关系要有合理稳定的警民政治距离和警民社会距离。合理稳定的警民政治距离和警民社会距离是警察既威严又可亲形象的体现。首先警民双方要有理性互动的空间,确保警民双方都能够在同一张桌子上对话,避免双方各走一端,出现情绪化的对立。其次,要有警民双方都共同认可的社会运行原则和规则,并且都能自觉遵守这些原则和规则。警民双方都要有法治意识,要把原则和规则放在第一位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来遵守,而非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这些规则和原则不仅仅是文本上的内容,更加是行动上的所指。警民双方要有共同的底线,要有围绕原则和规则设计制度、保持制度良性运行的高超技巧和能力。在前面两个条件基础上,才是建设警民双方良好的互动氛围,增强警民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搞好警民一家亲。警察作为警民关系中的主导力量,要对警务改革、警民关系建设有一个科学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坚定决心和高超的社会治理技巧,用警察的改革引领推动警民关系的整体改革。

第五,和谐警民关系要实现警民事实距离和警民理解距离的协调统一。和谐警民关系既要重视警民事实距离,也要重视警民理解距离,需要把警民事实距离和警民理解距离相互比校着看,通过警民事实距离调整警民理解距离,用警民理解距离校比警民事实距离,做到警民事实距离与警民理解距离基本协调一致,达到事实与感受的相互统一。

注释:

①文中所引用的警民关系调查问题出自《石家庄市公安局警民关系社会调查问卷》,来源于河北青年报,网络地址可参见:http://www.hbqnb.com/news/Html/Weekly/PoliceWeekly/2010/313/1031372950312122 2955.html。

②将警民距离的数值限定在0至100之间,主要是基于研究测量操作化的考虑。在对警民距离进行测量时,不管是对事实的观察描述,还是主观的问卷调查,都可以基于百分制的评分体系来进行,同时也符合社会的认识评价习惯。

③根据2007年3月时任公安部纪委书记、督察长祝春林在公安部在线访谈时的表述整理,可参见http: //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3/02/content_579 2390.htm。

参考文献:

[1]林光.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公安研究,2009,(10).

[2]夏德才,蔡奕奕.新时期警民关系研究[J] .公安研究, 2009,(4).

[3]张振声.论警民关系的三因素理论[J] .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

[4]李敏蓉,张明,佟志伟.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

[5]王锦.警民关系信任模式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刘猛.警民关系的政治逻辑——基于博弈论的视角[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7]卢国显.警民距离:我国大城市警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公安研究,2011,(9).

[8]黄鹏,杨明光.新时期警民关系概念探析[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

[9]苏娜.和谐警民关系评价主体体系研讨[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4).

[10]黄鹏,杨明光.警民关系社会环境指标体系研究[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1).

[11]李雁晨,周庭锐,周.解释水平理论:从时间距离到心理距离[J].心理科学进展,2009,(4).

[12]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M] .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00.

[13]李英蕾,夏纪军.社会距离对自愿合作的影响:文献综述[J] .世界经济文汇,2009,(2).

[14]卢国显.警民距离:我国大城市警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公安研究,2011,(9):71-72.

[15]李青.社会期待与现实向度——浅论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16]姚尚建.政治变迁中的文化机制——基于反应性政治的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责任编辑:宋波)

·警学研究·Police-people Distance: A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YANGMing-guang,HUANGPeng

(Tianjin Public Security Profess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382,China)

Abstract: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police and social politic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view on 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olice-people distance. From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lassification, they analyze the police-people physical distance, police-peopl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olice-people political distance, police-people social distance, police-people fact distance, police-people comprehension distance. With perspectives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rocess, they describe the model frame of the theory of police-people distance, put forward the method to investigate 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in the curved way, and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police-people balance distance and their balance channel. Finally, theyexplain the paradoxof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and harmonious 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bythe application oftheoryofpolice-people distance.

Key words:police-people relationship; theory; police-people distance; police-people balance distance

作者简介:杨明光,男,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及民商法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警民关系综合测评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A840028。

收稿日期:2015-01-19

文章编号:1674-828X(2015)02-0089-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035.31

猜你喜欢

理论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理论策源地
理论策源地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3T”理论与“3S”理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