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调查①

2015-12-18苏瑞停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濮阳县城区武术

苏瑞停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1]。在2015年两会期间,武术被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之一和被正式列为2017年在中华台北举办的第29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由此可看出武术已迈上世界舞台。武术这一集强身健体、发展经济、凝聚民族精神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不仅是大众体育健身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扮演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只有在学校广泛开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又可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及培育其民族精神,所以不可忽视学校这个强大的社会群体。该文就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武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抽查四所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第二实验中学、城关镇三中、兴濮中学、师范附中200名学生和27名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知青网等,查阅相关资料和论文,为研究濮阳县城区武术教学开展现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表1 体育教师职称调查表

表2 体育教师专业调查表

表3 武术课开设情况统计调查表

表4 中学生对武术课不感兴趣的原因调查表

设计了《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在设计问卷内容的同时并得到老师的建议与要求之后进行整理,制定了问卷并发放。采用问卷调查法,该次问卷共发放24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91.25%,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1.32%。

1.2.3 访谈法

走访濮阳相关的武术方面专家、学者和部分初级中学的校领导和体育教师。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对所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运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方面的有关统计、分析处理,并得出相关结论。

2 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

2.1 中学武术师资

由表1显示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中教二级为主,有中教一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占22.22%,中教二级的体育教师占40.74%,中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只占14.81%,其他占22.22%。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需引起校领导重视,时常与体育教师相互沟通交流,并鼓励其进修和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的“职称”头衔。因为“职称”不仅仅是一个头衔、一种提高待遇的方式,更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标志,也是得到国家教育部门、校领导以及家长重视与认可的最具有重量级的标志。

从表2可看出,在中学体育教师所学专业中,田径和球类分别占37.04%、29.63%。其他项目体育教师占25.93%,而武术专业教师仅占7.4%。武术师资匮乏,学校领导不得不让其他项目(非武术专业)体育教师来任教,他们曾在大学期间普修过武术,对武术了解不多,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不能满足学校武术教学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的开展。

2.2 武术课的开设情况

从表3可看到,每学期有规律开设武术课占为0,每学年偶尔开设武术课占20.5%,从没开设武术课占79.5%。虽然进行了新课改,规定必须添加武术教学内容,但实际却很少有学校去执行,没有引起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对于中学生来说,武术是锻炼身体的最好的运动方式,不受年龄、性别、体质以及场地器材的制约,适当增加武术教学课时量,更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3 中学生对武术课的态度情况

从表4可看出中学生认为武术内容枯燥无味的占25%,无技击性的和教师教学过于单调各占30%,校园武术氛围不好占5%,自身无武术基础占15%。缺乏实战攻防技术,实用性不强,束缚学生的积极性,脱离了其实际需求。在学生的眼里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与平常所看到的影视具有天壤之别,导致内心对武术课的失望。

虽然武术在国外颇受欢迎,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国内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特别是在学校,其内容趋向竞技化,对身体素质要求甚高,除体校外其他普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武术基础。

2.4 中学武术教学场地设施情况

学校基本有田径、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练习场地设施,而武术教学却没有专用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很难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活动,更谈不上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而言,武术课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只需“拳打卧牛之地”就可以了。

3 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对策

3.1 拓展武术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密切相关,在武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增加“技击性”、实用性等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推动了校园武术的发展。武德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授课时一定要加强武德教育,“习武先习德”。在武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法是否得当尤为关键,它可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改变传统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并结合其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借助现代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3.2 帮助学生建立审美观

武术具有造型美、动作美、内在精神美等特点。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肢体语言和讲解或观摩武术比赛视频,让学生领略武术动作美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武术界有“练武不练功,终究一场空,练武不练腰,终究艺不高”之说。[3]

3.3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在武术教学中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现代这个社会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育人,同时担任着更多地角色。在新课改下,要从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构建出符合学生年龄、生理、爱好等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建立起与新课改相对应的素质教育观念。

3.4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加大力度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武术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诚邀民间武术拳师进校园指导,优化武术师资队伍结构。学校配置专业的武术教师,使学生能受到正确和完善的指导。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初级中学武术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学校场地器材与国家规定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不能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不乐观。

(2)在武术教学中,忽略传统文化的传输,更没有把武术中的精髓“武德”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

(3)学校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既无武术社团,又没校园和城区武术比赛等活动,来营造武术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对武术文化一知半解,失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制约了武术在濮阳县城区初级中学的开展。

4.2 建议

(1)如若更好的开展校园武术,就应增添武术教学场地设施,保证学生习练时间,并注重学生练习时安全。

(2)引进当地拳种进校园丰富学生的武术课堂。当地政府应设置并拨放专项资金与学校联合,邀请一些武术名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和表演,并与之签订协议定期到学校授课和指导,既有利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又有利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1]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2]郑安波.如何提高中学生武术套路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10(7):21-22.

[3]马文友,邱丕相.视觉文化时代武术套路审美的要素解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1):90-92.

猜你喜欢

濮阳县城区武术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濮阳县开展计生家庭精准扶贫摸底工作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