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力量共谋民族美术事业发展

2015-12-16殷会利

中国美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艺委会原生态少数民族

新时期以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具有与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独特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之林的优势。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在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元文化共荣、共存、共享、共利的局面。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民族美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国美术家协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美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发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之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美术的梳理,先后举办了“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等重要民族题材美术展览。这些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民族地区为主题进行的展览活动,产生了很大反响。同时,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出资专门培养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2月,中国美协针对当前民族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现状,适时成立了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涵盖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美协主席及民族院校美术学院负责人,可以说整合了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中坚力量,为下一步民族美术事业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信每一位关心民族美术事业发展的同仁都能看到,在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前提下,民族主题美术创作尚有很多待探索的空间,民族地区丰富的美术资源尚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一些包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原生态艺术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何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将富有生活气息与浪漫气息的民族美术发扬光大,为当前的主流文化建设服务,构建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应该认识到,对民族美术的整理与研究,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美术形态的梳理与保护,同时也是对当代文化体系的整合与推动。

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化对少数民族原生态美术的整理与研究,促进民族主题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决定于2014年在贵州黔南州举办“首届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出版论坛文集第1集,并于2015年7月下旬在广西南宁召开“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编辑、出版论坛文集第2集。自征稿启事发布以来,得到全国各民族地区美协、美术院校、美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积极回应。民族美术艺委会编委会共收到论文96篇,经过专家评议审定出36篇论文编订成册,以供交流。本论文集作者来自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省美协及民族美术研究机构,论文内容涵盖彝族、白族、畲族、侗族、瑶族、傣族、白族、藏族、苗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论文研究主题分为原生态民族美术、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民族美术教育、民族美术史论研究四个方面。在“原生态民族美术”板块,学者们就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传统绘画、传统服饰的特征、价值以及当代发展展开讨论。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板块,学者们关注了民族美术主题创作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思考如何在美术创作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民族美术教育”“民族美术史论研究”板块,学者们分别对民族院校特色美术教育、民族传统美术发展源流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应该说论坛文集第2集能够更为广泛地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美术研究的现状和水平。希望此次在广西召开的论坛能对边疆民族美术创作与研究等方面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已经看到凝聚后的力量。希望借助每年召开学术论坛,加强中国美协、民族院校、民族地区各级文化单位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商讨如何推动民族美术事业发展,如何增进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培养民族美术人才,如何繁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研究只是起点,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商讨民族美术的未来大计。

(殷会利,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艺委会原生态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妆系列
《风吹过林地》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王家训人物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