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研,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2015-12-15王颖姝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能力研究教育

■文/王颖姝

教育科研,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文/王颖姝

教育科研,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发现的某一具有价值的课题,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辩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活动。它是促进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活动,具有极强的理论操作性和实践价值。

一直以来,在大部分基层教师的眼里,教育科研是一种负担,一种与教学关系不大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教育科研成为了一线教师的必修课,搞好教育科研成了教学之外的第二大要务。

1.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科研。

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要培养热爱祖国富于创造精神的接班人,就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课程需要改革,课程需要开发,这些都离不开研究。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各类课程的关系。另外,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都需要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得研究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以前所学知识有着哪些内在的联系。其次得研究学生,中学生的知识学习、道德成长、人际交往所遵循的规律,学生当前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甚至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观察和研究才能有所把握。最后还得研究教学方法,看怎样的教法更适合所教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科研。

教师素质的高低,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展现出来的。现今的教育已经走出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不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开展和实施这样的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将这些经验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新的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校本研修,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资料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施教的水平。

3.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

“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2013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殷切希望:教育科研工作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努力开创教育科学研究新局面,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科研,历来不很发达,要创建我国自己的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学,是我国教育界先驱历来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要有教育科研的专职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科研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水”。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树立科学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推进教育科研的实施。而目前开展的校本研修工作,则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育科研的良好契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上来。”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更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完成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华丽转变。

作者单位陕西省户县北关初级中学

编辑薛小琴

猜你喜欢

能力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