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家畜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模式研究

2015-12-14阳爱国郭莉邓永强侯巍文豪陈冬周明忠毛光琼吴云飞塔英张朝辉李庆吴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示范点包虫病家畜

阳爱国郭 莉邓永强侯 巍文 豪陈 冬周明忠毛光琼吴云飞塔 英张朝辉李 庆吴 宣

(1.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 2.广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汉 618300; 3.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马尔康 624000; 4.甘孜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康定 626000)

四川省家畜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模式研究

阳爱国1郭 莉1邓永强1侯 巍1文 豪1陈 冬1周明忠1毛光琼1吴云飞2塔 英3张朝辉4李 庆1吴 宣1

(1.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 2.广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汉 618300; 3.阿坝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马尔康 624000; 4.甘孜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康定 626000)

为有效防控四川省家畜棘球蚴病,控制并阻断棘球蚴病流行传播,开展了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模式探索研究。通过采用多方面、多手段的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为全面消灭棘球蚴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畜;棘球蚴病;综合防控模式;免疫

棘球蚴病(Echinoeo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带科(Taeniidae)棘球属(Echinococcus)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及牛羊猪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肺等内脏器官,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食肉动物肠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2]。为全面推进我省包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控制包虫病的流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要求,开展了家畜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探索研究。

1 家畜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示范点建立

家畜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点选择在若尔盖县进行,该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阿坝州北部,气候和地形地貌多样,面积10620km2,是全州面积最大的县。该县2011年末,牲畜存栏量为116.52万头(其中:牛43.27万头、羊69.47万只、马2.57万匹、猪1.21万头),占全州牲畜存栏总量的1/3,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是若尔盖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示范点选择在该县实施具有代表性强、政府重视、群众基础好等优势。

2 示范点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对若尔盖县农牧户采用查阅资料、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牲畜剖解、B超检查等方式,进行家畜、人棘球蚴病和犬棘球绦虫病2002年至2011年的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见表1。可见,2011年若尔盖县家畜棘球蚴病村(场)发病率比2002年上升6.92%、户发病率上升2.40%;剖检牛、羊、犬包虫病阳性率上升2.65%、2.25%、4.18%;B超检查,人感染包虫病阳性率上升0.28%。若尔盖县人、牛、羊、犬包虫病的感染率均逐步上升,流行面也在缓慢扩大。

3 示范点传染源的控制与管理

3.1 犬只管理

犬只管理在若尔盖班佑乡求吉南哇村进行。一是实行家牧犬准养制度,对城镇和农牧区居民饲养的宠物犬、家牧犬及合法寺庙管理的犬只进行登记。二是推行限养、栓养制度,禁止放养;三是扑杀超限及无主犬,要求村民限制养犬数量(每户养犬不超过2只)。对示范点的492只犬进行全部登记,并扑杀了68只野犬。

3.2 犬只驱虫

示范点犬只按照“月月驱虫、犬犬投药、保证吞服”的要求,采用吡喹酮药饵,每月对若尔盖县牧区的犬只进行驱虫,共计驱虫815只/次,均无副反应。然后使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进行犬只的驱虫效果检测,共收集40份犬粪;在家畜屠宰季节,以剖检方式检测犬只驱虫对牛羊感染棘球蚴病的影响。结果发现驱虫的犬只阳性率仅为10%,与驱虫前的39.44%阳性率有明显下降;屠宰的牛羊的包虫囊也明显的减少。

4 示范点中间宿主的防控与管理

4.1 羊的免疫

羊包虫病疫苗免疫在若尔盖县辖曼种羊场进行,选择“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辖曼种羊场700只新生羊采用颈部注射的方式进行二次免疫,对实验组羊进行溯源耳标佩戴,共免疫新生羊3286只次,疫苗组溯源耳标佩戴1643只,对照组溯源耳标佩戴426只。对免疫后的羊进行免疫反应观察,只有极少数出现精神浓郁,其它均无副反应;然后利用棘球蚴间接ELISA法进行抗体检测,免疫合格率90%,保护效果良好。

4.2 牛羊屠宰管理

大力宣传,加强屠宰场地的管理,不许家犬、野犬进入屠宰场地,实行卫生检疫,对染有棘球蚴的内脏,严禁出售或丢弃,集中深埋或烧毁,严禁喂狗。对染有棘球蚴的内脏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根据若尔盖县畜牧业生产方式和防疫工作实际,建立了犬只管理和屠宰管理为侧重的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

5 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的推广

5.1 组织管理

包虫病的防治由省、市州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级技术人员参与的技术推广团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健全的组织管理为综合防控技术的推进提供保障。

5.2 推广情况

在示范点的经验上对全省疫区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控模式推

广。全省疫区犬总数375569只,全省犬只登记管理数341541 只,犬药物驱虫288342只,年检查屠宰家畜12271 头(只)。

表1 若尔盖县2002、2011年包虫病流行情况

5.3 包虫病防制技术培训

全省开展对州、县包虫病专业技术培训,采取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的逐级培训方式。全省培训州级技术员8次,州级共举办县级包虫病防制骨干培训班3期,培训146人次,各县举办培训班36期,培训乡村兽医人员84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各级包虫病防制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了动物包虫病防制工作的技术策略和技术规范,提高了包虫病防制的技术水平和参与意识。

6 家畜包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6.1.1 控制传染源难度大 疫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家(牧)犬数量大,与人群接触密切,野犬随处可见,控制管理难度大。只要控制传染源犬,就会阻断传播环节,疫情就会大面积降低,但是犬控制权在卫生部,我们对动物感染家底不清,防控工作难度大。

6.1.2 牲畜屠宰规范难 包虫病流行地区基本上以畜牧业为主,传统放牧方式以及流行区牲畜屠宰管理不规范,病畜内脏被随意丢弃喂犬,造成包虫病在犬与牲畜间循环,人群因生产生活接触不可避免造成感染。

6.1.3 资金投入不足 包虫病流行气度多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州、县财政保障能力弱,由于经费不足,应该开展的免疫、驱虫等防控工作无法开展;基层防治机构工作条件得不到改善,专业人员缺乏,业务素质较低,技术水平落后,设备、设施和防治手段不适应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展;再加之流行区病人数量多,治疗周期长,人稀地广,增加防治工作成本。6.1.4 人文环境的差异 疫区的卫生、生活、生产等习俗严重影响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导致包虫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配合,参与防治工作积极性不高。

6.2 防控工作建议

6.2.1 尽快落实动物包虫病防治专项经费 在经费的支撑下,大力开展牦牛、羊只免疫,犬只管理、驱虫,家畜定点屠宰等综合防治措施,与卫生系统同步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我省包虫病的流行。

6.2.2 加强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 一是机构建设,在疫区建立包虫病防控中心,配置相应的人员和仪器设备;二是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及相应的防疫设施、设备;三是增加基层兽医人员,提高工资待遇;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队伍的技术水平;五是加强与卫计局等相关部门合作,协调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6.2.3 加大犬只和家畜屠宰管理力度 实行农牧犬准养制度,推行犬只限养、栓养,扑杀无主犬和流浪犬,病对犬只进行定期驱虫;牛羊屠宰建立定点屠宰场,对家畜病变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随意丢弃家畜脏器。

6.2.4 进一步加强宣传 加强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牧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 章家新,傅玉才.包虫病的疫苗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15(2):118-120.

[2] 王虎,柴君杰,刘凤洁,等.青海省包虫病的生态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15(5):284-287.

阳爱国(1967—),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寄生虫病、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示范点包虫病家畜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小二级”示范点服务职工优秀项目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示范点打造切忌堆“盆景”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宾县 党建示范点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冬春家畜冻伤的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