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治疗血管性偏头痛73例疗效分析

2015-12-13韩文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蒙药蒙医血管性

韩文艳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三人民医院,029322)

蒙医治疗血管性偏头痛73例疗效分析

韩文艳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三人民医院,029322)

目的 观察蒙医蒙药治疗血管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73例采用蒙药治疗的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列入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种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5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17例、无效1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P<0.05)。结论 蒙医蒙药治疗血管性偏头痛,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性偏头痛;蒙医学;蒙药;临床疗效

R741

A

血管性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原发性头痛,由发作性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而引起,属于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疼痛、搏动样刺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该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饮食及精神因素有关[1]。该病属于蒙医学的“六基症”之一,归于“雅玛病”范畴,认为其发作是由“楚斯”“希拉”热性疾病在头颅内交搏而内部气血运行受阻、体内“三根”“七素”平衡失调所致,治疗应从通络活血、清除希拉入手[2]。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3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血管性偏头痛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头痛局限在一侧或两侧,程度中重度,呈搏动性刺痛、钝痛,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心烦失眠等症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测并确诊,均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关于血管性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3],对于提示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将上述患者列入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41例;年龄20~50岁,平均(32.4±4.2)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4.6±0.8)年;前额头痛13例、左侧头痛18例、右侧头痛16例、双侧交替头痛11例、头痛位置不确定15例。另选同期80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列入对照组,男30例、女50例;年龄22~51岁,平均(34.6±3.9)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4.7±0.7)年;前额头痛14例、左侧头痛20例、右侧头痛17例、双侧交替头痛13例,头痛位置不确定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伴发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均给予通络止痛蒙药治疗,以敖必德森古日古木-13味为主,15粒冰糖水送服, 2次/d,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身体情况,辅以希拉汤、森登-4汤、胡日查-6、阿噶日-35汤、四味土木香散等蒙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止痛药(消炎痛)+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联合治疗。其中止痛药口服,3次/d,剂量为25 mg;维生素肌注,1次/d,剂量分别为100 mg和500 μg,并对患者并发症状予以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切忌食用辛辣厚味食物及服用其他干扰治疗的药物,均为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1年的随访,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评定。

1.3评价标准 显效:头痛发作停止,兼症完全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有效: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兼症基本消失。无效: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变化并不明显,症状未见改善。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P<0.05)。见表1。

3 讨论

血管性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并在中青年期达到发病高峰,存在一定的遗传背景,其中又以女性居多,这可能与内分泌和代谢因素有关,再或者是由饮食、药物、外界环境及精神因素诱发,偏头痛发作时脑血管的张力调节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到其中,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制定的偏头痛分型,该病症可分为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视网膜性偏头痛、偏头痛并发症及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等类型,西医主要采用止痛剂、麦角胺等药物治疗,但是长期疗效并不理想[4]。蒙药在长期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头痛病的希拉性、赫依性等8种证型,应遵循辩证论治原则予以治疗,而采用由藏红花、旋复花、石花(制)、草乌叶、木鳖子仁(制)、商陆(制)、龙骨(煅)、炉甘石(煅)、绵羊颅骨(煅)、山茶花等组方的敖必德森古日古木-13味蒙药治疗该病,可清肝火、通脑络,除病根而痛自止,最终达到治愈偏头痛的效果[5]。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本组选取同期西药和蒙药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73例采用蒙药治疗的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列入观察组,药物治疗以敖必德森古日古木-13味为主,并辅以其他蒙药;将8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消炎止痛药(消炎痛)+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蒙医相关理论,从清肝泻火、通络止痛、清除希拉入手,以蒙药古日古木-13味等治疗偏头痛,对大脑皮质外周血管扩张、脑动脉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舒缩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效果,由此证实,蒙医蒙药治疗血管性偏头痛,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青格乐吐.蒙医治疗偏头136例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4):40-41.

[2] 张昌盛,阿古拉,朝鲁门,等.蒙医震脑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TCD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11(3):8-11.

[3] 张昌盛,阿古拉,朝鲁门,等.蒙医震脑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10(1):7-9.

[4] 胡玉荣.蒙药查格德日丸治疗偏头痛的蒙医辨证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7(4):4-5.

[5] 韩团晓,额尔敦朝鲁.蒙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93-94.

1672-7185(2015)22-005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5.22.026

2015-09-09)

猜你喜欢

蒙药蒙医血管性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