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2015-12-13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期
关键词:卡口总队全省

各地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北京

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局领导具体负责,同时结合北京主干公路实际,明确了四项具体目标,拉列了14项工作任务,并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强力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工作总体情况

一、组织专班专人,细化方案措施

在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北京市交管局组织专班专人,围绕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三大建设、一项改革”规划目标,对北京市的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交通警察执法站及公路交通管理勤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摸排,查找差距不足,并与基层单位座谈交流,了解最新实战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抓方向和建设重点,并按照实战、实用、实效原则,制定了《北京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实施规划》。期间,先后2次召开局长办公会深入研究部署,4次召开专题会督促进展,解决存在问题,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紧盯重点项目,全力加快建设

总体看,北京的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工作基础较好,北京市交管局围绕14项建设任务,逐一设定了时间表、路线图,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全面建成交通指挥集成平台。目前,已完成交管局、支队、执勤队三级指挥平台建设,主要应用科技系统36项,具备交通状况监测、交通组织与管控、应急指挥、交通评估、交通数据管理、机动车查缉、警力资源管理、非现场执法、电子地图、数据传输等功能,已实现规划建设要求。二是加快推进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建设联网。作为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建设第二批推广单位,正积极开展系统联网项目建设,拟将我市其他兼具车辆号牌识别功能的科技设备接入共享应用,扩展前端监测设备覆盖面,对缉查布控上端平台和六合一平台扩容。同时,结合正在申报的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工程项目,重点加强进出京综合检查站、办证处卡口建设,在站前2-10公里处设置高清卡口监测设备,实现对进出京主要道路的有效监控。三是基本完成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改革。2011年起,北京交管局已组建视频巡检专项队伍,设置了24个视频巡检岗位,负责对管界主干路、高速公路的视频巡检,并建立了民警定点守候、就近快速出警的勤务模式。四是升级改造交通警察执法站。北京市交管局对照《进京综合检查站交通组织设计及指路标志规范》,详细调研了各检查站、办证处站内外交通组织、设施配置、警力配置、执法任务等情况,排查出存在问题隐患的检查站9处、办证处2处,逐一制定了解决方案,目前正在积极升级改造,预计年底前完工。

三、充分借势借力,争取多方支持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涉及人、财、物方方面面,我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和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形成合力。一是密切联系交通运输、公路营运、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摸清设备底数,沟通相互需求,并借助全市交通工作会商会平台,于8月份向市交通委专题汇报了道路视频图像资源共享建议,9月份已先期实现资源共享模拟通道数量达16路,后期待TOCC二期升级改造工程完工后可具备进一步共享能力。二是结合APEC会议社会面交通整体管控工作,多次与市公安局警卫局、雁栖湖会议中心管委会对接工作,在京承高速、机场高速北线、京密高速、京新高速等主干公路新建48套电视监控前端设备、1套超速检测设备、4套旅行时间检测设备。三是针对远郊公路、高速公路安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职责不清晰、监管不到位、追责无依据、经费无保障等难题,开展专题调研,深挖体制机制原因,并提出了近远期结合改革建议(近期从机制层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尽快实现监管主体、标准规范、资金保障“三个统一”;远期从体制上改革,最终实现管用和建管“两个分离”)。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视频监控设备共享共用。一方面,进一步推动现有公路视频监控设备的共享共用,特别是实现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急弯、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视频监控共享。另一方面,在资源调查基础上,科学规划新建工路视频监控设备的数量、位置和功能,协调交通运输、公路营运管理部门等单位建设并形成共享模式。

二是深入推进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建设联网。以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立交为重点,加大卡口设备密度,同时加快推进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及指挥中心建设,尽快按照全国互通互联工作标准与周边省市做好工作对接。

三是深入推进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结合北京市道路情况和交通流量、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统筹规划、科学布设交通警察执法站,同时分批次尽快完成对全市现有执法站的升级改造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公路巡逻方式改革。根据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进展,加强高速公路专业化建设,联合产权单位建立路警联席、情报沟通、联合巡逻和清障救援等机制,并借助缉查布控系统,提高违法干预能力,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震慑力。

认真研究制定了三年建设规划,明确了建设任务,并通过强化六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天津

工作总体情况

一、强化组织部署,确定思路目标

天津市交管局成立了由何建伟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三圈带路网”的工作思路,即以省际圈、中心城区圈、滨海新区圈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为先导,主干路网为补充,利用三年时间,织密防控网络。按照部局规划工作要求和建设标准,天津市交管局制订了《天津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对三年建设目标、任务、标准等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职责,为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实战应用,科学设置站点

天津全市在布设站点、卡口布局时,充分结合路网实际、交通流量状况,遵循“加强节点控制,构建防控体系,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延伸执法、服务窗口”的原则,逐个卡口、逐个执法站实地调研,凡是低于公安部建设标准的,一律进行整改完善。截至目前,已建成14处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各条高速公路执法站设施装备均配备齐全,投入实战应用,成为环首都“护城河”的一道有力屏障。为加强场站管理,更好地发挥实战便民作用,天津制订了相应管理办法,对已建成的执法站进行有效运行维护。

三、强化科技投入,织密监控网络

2014年至2016年,按照天津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三年规划和“十三五”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全市计划投资7.5亿元,全面实施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公路管理科技含量。至2015年底,将建设成1500处视频监控和2524处电子警察系统,实现中心城区主干路网无盲点全覆盖,实现对中心城区灯控路口、关键路段、区域、拥堵点位、积水点、桥梁、隧道、涵洞的实时监控,实时记录机动车违法信息和卡口图片,实现对嫌疑车辆的缉查布控。目前,视频监控设备已建成700余处,电子警察设备已建成1100余处。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高速公路省际结合部管控,天津自筹资金2000万元,在其中10条高速公路上的11个省际结合点,共计22个断面建设了具有卡口和测速功能的电子警察。截至目前,已完成7处点位建设任务,其余4处将在年内完成,届时将实现全市高速公路所有省际卡口的全覆盖。同时,按部署完成了全市45处省际电子卡口中35处电子卡口的建设任务。

四、强化实战应用,研发外挂平台

为提升路网管控能力,进一步推进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依托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与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了缉查布控系统外挂平台。该平台能够及时利用全市道路卡口的高清监控设备,对布控车辆进行自动识别比对,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信息、布控原因及车辆实时照片,在4至10秒内推送到民警警务POS机和车载笔记本终端机上,做到信息传输的“双保险”,有效满足一线民警移动执法需求,提高实战中的拦截效率。目前,已在高速支队进行试点,对民警手持POS机直接接收预警提示信息进行实战检验。下一步,计划将此项技术全面应用于现有POS机,为缉查布控提供更有力、高效的技术保障。

五、强化指挥调度,提升管控能力

2014年年初,开展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建设交管局、支队、大队三级指挥调度平台,推行三级扁平化指挥调度,并在和平、河北支队开展了试点工作,计划于2015年初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目前,已完成交管局和支队两级集成指挥调度平台的招标工作。平台建成后,将基于GIS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化勤务管理及GPS定位系统、110接处警系统、四色预警系统、预案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等八大系统信息资源,实现路网状态图形显示、预警提示、视频图像调用、交通管控、交通趋势分析研判,以及交通事件分类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提高路网管控能力,实现多系统联动的智能化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天津建立了以三级交通集成指挥调度平台为中心,以网格化管控区域为基础,以梯队化警力部署为保障,以缉查布控系统外挂平台为支撑的立体交通勤务模式。通过将各支队、大队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管理区域,在日常接处警和应急处突工作中,指挥调度岗位人员可实时掌握网格内警力分布,就近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当警情集中时段或夜间网格区域内出现警力真空时,启动梯队化勤务,及时调派备勤警力或辖区内非勤务状态下的可视化警力进行处警。

六、强化调研指导,全力督促落实

为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组织成立专项工作督导组,深入各区县实地检查电子卡口和执法站建设情况,逐个点位进行调研,并积极协调区县政府、公安分局、市公安局科技处等部门,及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强化部门间沟通,建立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处室、支队确定了联络员(副处级以上),每周、每月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解决措施。同时,认真分析部局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应用情况通报中各项数据排名情况,对照与兄弟省市之间的差距,认真查找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提高。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交通执法站建设。2014年年底前,完成1处高速公路、5处国省干线公路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改造,以及6处高速公路、19处国省干线公路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新建工作,并投入使用。二是推进电子监控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其他警种和市政公路、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完成107处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服务区、桥梁、隧道等路段的视频监控信息接入工作,完成36处团雾、2处事故多发路段视频监控设备及33处固定测速点位的建设和接入工作。三是推进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按照部局统一部署,依托部局研发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软件,组织全局各支队、大队通过技术改造,将缉查布控、视频监控、流量气象监测、交通执法取证等系统接入指挥集成平台,逐步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

坚持优化顶层设计,统筹“路防工程”、“缉查布控”及“护城河”常态化建设,围绕缉查布控系统、指挥中心建设、优化点位布局、加强组织推进四个方面,扎实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共投入资金5.24亿元,下步拟投入2.28亿元。

河北

工作总体情况

一、对标先进,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体系建设

结合山西经验和我省实际,5月14日,下发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制定了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明确了建立完善公路交通监控系统、科学布设交通警察执法站、改革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机制三大项、十一小项具体建设任务,明确了时间表和责任单位,严格了责任分工,推进落实部局提出三大建设和一项改革的目标。

二、加强科技应用,推进缉查布控系统建设

按照部局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推广应用工作部署,河北省于2013年下半年启动该项工作。期间,总队成立了以安英春副总队长为组长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建设推进小组”,先后数次以视频调度,派出工作组督导等方式对各地进行督导,积极向省公安厅党委专题汇报项目建设和推广工作,争取到资金450余万元,用于推广河北省“环京”“环省”“环秦皇岛”重点点位卡口的接入工作。在工作中,积极组织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安全边界、系统管理员以及卡口前端设备厂商技术人员等人员组成技术保障团队,聘请系统集成工程监理和省内相关专家组成技术顾问通过现场技术支持、操作方案评审、经验交流、难题研讨等方式,帮助解决各地系统建设遇到的问题。目前共有919处卡口对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上传过车数据13.7亿条,河北省缉查布控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在部局考核通报排名保持在前五名。

三、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强力推进高速公路防控体系建设

根据总体规划,2014年建设重点为高速公路。目前,河北省高速公路防控体系资金总投入3768万。一是指挥中心建设。投资226万元,完成了衡水指挥中心建设、香河指挥中心升级改造,目前已经投入正常使用。二是缉查布控系统及相关配套系统建设。投入2557万元,完成了全国缉查布控系统部署、张家口路面测速抓拍系统建设、承德支队高速公路测速抓拍、卡口系统建设、大广高速9处测速抓拍1处智能卡口和1套省界虚拟卡口系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京港澳高速京石段公路测速抓拍、卡口及服务区车辆管控系统建设。计划建设10套测速抓拍、5套卡口和3个服务区客运车辆管控系统,预计年底前建设完毕。三是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下坂城大队宽城警务站485万,涉县大队冀晋主线警务站116万、衡水大队衡水服务区警务站214万,临漳主线进省方向警务站169万。

四、优化站点布局,执法站融合互动、联网升级

5月14日,印发了《全省公路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规划》,确立了5项布设原则,规划了249个国省道路公路交通警察执法站,明确了建设完成时限,对完善职能、配套设施提出建设要求。紧密结合暑期安保、APEC安保等重大活动,以环京、环省交通警察执法站为重点强力推进。8月27日,组织环省界13个国道交通警察执法站所在支、大队,实地观摩秦皇岛市边墙子交通警察执法站、高速北戴河警务站、北戴河区联峰北警务站等站点,并就推进环省界国道中队建设进行交流座谈。同时,将上述执法站建设经费纳入了2015年度财政预算,2015 年1月1日,每个执法站40万元建设补贴将全部到位。在高速公路方面,全省共规划建设68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已经建成46使用个,1个正在建设(京港澳高速冀豫主线进省方向交通警察执法站),21个列入规划拟建设(包括考虑到2014年新开通路段新增加的7个)。

五、加强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建设

今年以来,河北省交管局多次组织到先进省市学习指挥中心建设经验,并计划于2014年完成省级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工作。一是重点提升指挥中心“研判、指挥、控制、协调”能力,各级指挥中心健全完善指挥调度、智能管控、协调联动、视频会议以及实时动态信息快速处理、日常信息综合分析等六大功能,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发挥公路防控体系中指挥协调、调度查控重要作用。二是加强高速公路指挥协调,高速交警各支队基本实现对辖区路面的视频监控、民警执法视频监督、一呼通定位调度,初步实现点对点、扁平化指挥。三是推进市际公路指挥调度建设水平,邯郸、廊坊市交警支队已经将公路交警中队视频监控接入指挥中心,实现指挥中心对路面交通管理的直接指挥。四是将全省交警中队纳入省公安厅指挥中心PGIS体系,对涉恐涉暴重点嫌疑车辆人员,省公安厅能够直接通报到路面,直接下达布控指令,提出处置要求。目前交警大、中队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完成。省局指挥中心预备今年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市级指挥中心已按要求全部建成达标度90%,县级指挥中心已建88个,未建设51个。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接到各县大队,实现部、厅、省、市、县五级互联互通,基本达到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

六、增强反恐处突对涉恐车辆查控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APEC安保期间,按照让暴恐分子“进不来、藏不住、干不成、跑不掉”的总要求,点线面相结合,路面民警通过看、查、问三种方式,突出“四类重点车、五类重点人、四类重点物品”,形成全省点上查、路上巡、中途过滤的动态查控机制,公路防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发现重点车辆轨迹879辆次。期间,各级指挥中心利用缉查布控系统对233辆重点车辆进行了布控,检查车辆176万,检查人员687万,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6人,其中网上逃犯61人,吸毒人员160人,法轮功分子5人,劝返非访人员427人,缴获毒品2265克,烟花爆竹16.3万头,管制刀具814把,其他违禁品1683件。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交通执法站建设。未完成的执法站2014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总结APEC安保查控经验,完善公安检查站、交通警察执法站勤务标准和工作规范。二是推进缉查布控系统建设。重点提高环省界、环市界、环京卡口数据上传率、有效率,提高重点车辆轨迹分析、精准研判能力,增加定缉查布控交通,特别是规范勤务安排、拦截处置、业务考核工作。三是推进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学习借鉴广东、广西、四川指挥中心经验,完善省局指挥中心监控大厅升级改造方案,加强市支队、县大队指挥中心建设。

总队以“三大建设一项改革”为目标,深入调研,科学统筹,从基层大队询意见,向基层民警借经验,明确了不拘泥形式,以警务实战化为主的推进思路,力求通过深化思路培养,强化资金投入,合理规划执法站、卡口布局,转变勤务机制,强化系统应用等方面,全面推进防控体系建设整体工作。

山西

工作总体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v,统一建设思路,精心部署强力推进

为强化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总队成立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组,并设专门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切实把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处室分工明确,共同商定建设任务及完成时限。为统一全省思想,年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通知》(晋公交管〔2014〕5号)对全年建设任务、标准、要求、时限等进行了规划部署,制定了全省建设框架。为推动全省工作落实,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逢会必强调,通过召开领导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召开全省建设部署会部署专项任务,召开全省推进会等总结通报成果,并以通报的方式将各地建设情况和先进做法向全省发布。通过一系列强化措施,全省始终对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常抓不懈,保持了良好的推进态势。

二、制定硬性指标,强化资金投入,积极有效推进建设

山西省交通设施建设基础较差,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前期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硬件的投入。为强化建设推进,确定了建设经费总队、支队、大队各解决三分之一的大原则。领导组办公室为各地下发了执法站建设和装备配备标准,规定了各地卡口年度新建任务,并将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考核项目,确保经费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的投入。今年以来山西省防控体系建设共计投入3.83亿元,其中总队投资3400万元为各地新配139处专用岗亭及笔记本本电脑等,有效改善执法站工作条件;投资1.1亿元完善350兆基站建设,并为全省各支队配发了4910 部350兆手持数字对讲机及495部基地台,极大的提高了扁平指挥、及时调度的能力;各地新建、改造执法站营房建设投入2500万元,卡口建设、改造投入9800万元,指挥中心建设投入3800万元,装备配备投入1150万元。通过全省各地积极投入,山西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年初既定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认真摸清底数,优化顶层设计,科学布局防控架构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盘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为建设布局合理、防控严密的公路查控网,使全省执法站、卡口功能充分发挥,有效节约警力和建设资金,今年5月,总队召集11个地市秩序、科技部门负责人对辖区执法站点和卡口布局情况进行细致摸排,逐路段、逐站点进行研讨斟酌,并对执法站周边相通道路20km范围内卡口进行逐个摸排,逐个明确执法站可接受哪些卡口发出的预警,卡口可向哪几个站点发布预警信息,要求各地在新补建卡口和微调站点时,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科学规划站点和卡口布局,并对站点新建、微调、卡口补建提出了合理建议。通过全省整体布局,共确定交通警察执法站304处,公路主线卡口610处,改变了各地各自为政的建设思路,有效发挥原建卡口功能,使公路查控网络更加完善。

四、改革勤务机制,强推系统应用,体系运行硕果累累

为使公路管控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勤务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山西总队以加大重点车辆检查频率、重点对象违法行为查纠率为目标,积极推进执法站勤务机制改革。一是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山西省公安交警执法站管理办法(试行)》保证警力配备及定点查控时间,查控时间段根据执法站所在路段车流量、重点车通行规律及查控任务综合确定,同一路段执法站勤务根据工作目标整体安排。通过灵活、科学的勤务机制,实现了对重点车辆和重点路段的有力管控,提高了执法站的实用性。二是以缉查布控系统应用为核心,根据不用卡口预警高峰时段的差异,采用定点查缉和流动查缉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缉查布控的效用。指挥中心与执法站紧密协作,积极配合,预警信息签收、发布、车辆拦截、信息反馈环环紧扣,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势头,对精确打击重点违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狠抓客货运登记核查预警系统、重点车辆管控平台、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大对重点车辆实时核查、登记、违法干预、所属企业抄告的力度,推动隐患消除,改善通行秩序。目前,全省144个一、二类执法站勤务改革及系统应用已基本常态化,在全省公安交警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0 月31日,全省共检查登记重点车辆335万辆次,通过缉查布控系统拦截查处重点违法车3万余辆,通过重点车辆管控平台与6340家客、货运企业,43万名驾驶人,35万辆重点车辆完成了对接,下发隐患通知2.2万余条,反馈1.1万条,整改反馈率达51%,形成了对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五、科学制定标准,加强督导考核,促进建设积极性

为推进整体建设工作,总队科学制定了防控体系建设19项考核指标,涵盖了基础建设、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等工作情况,并连续三个季度对全省各支队进行了专项考核,考核结果通过全省视频会、通知公告、对下督导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通报。通过考核,各地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今后全面有效推进防控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六、认准发展方向,改革克难攻坚,扎扎实实向前迈进

“三大建设一项改革”是公安交警警务实战化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大数据功能应用、警力资源整合等必将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插上科技的羽翼。但目前全省交通管理工作还未根本改变传统经验式模式,底数掌握、研判分析、指挥调度、路面查控、源头监管、事故处理等依然没有完全形成整体,各部门的协调磨合是工作的难点。基层一线民警警力老化、科技应用能力不足,疲于应付,凭经验执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特别是机构、人员、装备、资金投入不足。这些现象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是解决公安交警现今面临一系列严峻形势的有效手段,是服务实战的重要举措,必将是一项长远的中心工作。在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中,山西只走了一小步,还需要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特别是培养逐步建立本地各应用系统和设备的专业人员和维护队伍,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和巡查机制,保障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推进科技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解放警力,引领公安交通管理根本转变。

内蒙古

工作总体情况

一、紧盯上级部署,迅速贯彻落实

2013年12月4日,内蒙古总队组织召开全区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助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2014年1月9日至10日,总队组织各支队赴山西省观摩学习,学习山西的工作理念和思路。随后,总队先后两次历时一个月对全区在用交通警察执法站、指挥中心以及高危、重要点段、缉查布控卡口等数据调查摸底,制定基础台账。部局《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印发后,总队立即制定实施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决定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今后三年的重点工作,公安厅还成立了马明副主席为组长的全区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对各盟市公安局2014年工作的考核内容。期间,总队还通过召开推进会、定期通报建设进度等形式,推动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二、严格按照实施规划,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道路、重点部位,全面开展建设工作

一是电子标注情况。经与信息通信部门沟通,已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布设规划、机动车缉查布控卡口建设规划在警用地理系统(PGIS)上标注完毕,并定期更新相关数据。二是执法站情况。内蒙古自治区主干公路共需建56个省际执法站(国省道43个,高速13个)、44个市际执法站、28个县际执法站,按照规划,今年应建成37个(国省道24个、高速13),截至目前,已建成营房31个(国省道24个,高速7处),建成率83.7%(国省道100%,高速53.8%),其中,8个省际站已设置缉查布控预警端并初步具备预警、拦截功能,另有7个省际站已接入网络,但尚未设置预警端。包头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个市际站;巴彦淖尔市已建成5个市际执法站、1个县际执法站;通辽市增建1个市际执法站,并已投入使用。三是缉查布控卡口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共需建57处省际卡口、44处市际卡口,28处县际卡口,现已建设、改造并接入缉查布控系统的省际卡口8处、市际卡口17处、县际卡口108处,建成比分别为14%、38.6%、380%。其中,8处省际卡口均可以为执法站提供预警。四是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及监控系统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有13个支队,已建成指挥中心8个,缉查布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流量气象监测系统、交通执法取证系统正在接入、调试阶段。全区通过自建、共享等方式在主干公路实现视频监控点位共519个,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位126个,固定式交通信息显示设备66个,固定测速设备300个,区间测速设备176个。

存在问题

一、政府财力困难,经费保障乏力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条件特殊,不少省、市际执法站、缉查布控卡口地处山区或偏远地段,水、电,特别是网络接入费用巨大,如再加上每年的设备维护费用,所需资金数额更大。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由支队申请建设资金,但仍有较大缺口;其他盟市公安交管部门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块为主,建设经费由辖区交警大队向当地旗县政府申请。但是,当前很多县级财政仅仅是“保吃饭”财政,建设工作经费无法满足,工作进度举步维艰。有些地区拟将建设任务作为当地政府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但尚未协调成功。经初步统计,全区建设预算6.1亿元,现已投入2.1亿元。

二、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不一致

多数地区在缉查布控卡口、执法站选址、征地时均需由当地公安局向政府申请,从目前情况看,因涉及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征地较为困难;且公安局作为行政主体完成卡口设备、监控设备的招投标工作,设备建成后由交警与其他警种共享共用,因各部门用途不一致,造成协调卡口数据接入时有一定难度。

三、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但从目前情况看,交警内部的秩序和科技缺少工作对接;交警与信通、治安警种之间、与公路建设单位等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资源整合,造成分散管理,不能形成工作合力。

四、建设进度缓慢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疆,许多地区9月底就已进入冬季,短,部分地区经过选址、招标等工作,户外可施工时间已不多,对建设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五、执法站勤务安排存在困难

内蒙古自治区在编交警人数严重不足,如在执法站配足警力后,辖区其他路面将处于失管状态,更无警力履行其他职能职责。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建设进度

一是向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加快对现有执法站、缉查布控卡口的升级改造,在保障设备运转正常上下功夫。二是对外与交通运输、公路建设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共建、共享、实行优势互补,有力推动站点、卡口的建设工作;对内整合各警种资源,对视频监控设备重新梳理、整合、改造,保证系统和信息数据库的完整对接。三是在建设中严把进度关和质量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四是全面掌握建设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应用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在卡口过车数据采集上下功夫,保证数据质量,提高对道路的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基础信息内容。

二、加强学习培训

结合建设工作需要,组织民警加强学习,尽快熟悉缉查布控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操作步骤,提高系统运用水平,并对布控管理、车辆查缉、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等实战功能模块进行重点讨论和探索,不断拓展系统应用效能。

三、加强考核

把建设责任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层层传递压力。同时,量化工作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估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与各责任部门的评先、评优挂钩,确保防控体系正常规范运行。

辽宁

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谋划

部局作出构建全国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重大部署后,总队立即成立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厅党委委员、交警总队长吴宗琪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负责日常指挥调度、组织协调、考核推进等工作。省厅党委更是把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作为辽宁公安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基础建设年”的重点工程。吴宗琪总队长始终把防控体系建设抓在手上,亲自规划站点布局、亲自研究功能手段、亲自带队调研考察、亲临一线解决问题。特别是全省32处省际交警执法站,都逐一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研督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构建“五大体系”

4月25日,总队制定下发了《辽宁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五大体系”建设为支撑点和突破口,全力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全省共规划建设和改造交警执法站251处,构建以省际、市际、城际(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和地级市主要出城口)交通警察执法站为主骨架,县际和重要路段交通警察执法站为补充的三层公路交通安全人防体系。二是构建以指挥调度中心或指挥室为依托,通过推进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整合缉查布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执法取证系统、重点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的技防体系。三是构建以隐患排查治理为牵动,以工程性改造措施为手段,以改善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物防体系。四是构建以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为主体,以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支撑,纵横贯通、指挥顺畅、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的勤务体系。五是构建以提升队伍执勤执法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管理服务创新能力为重点的规范化执法体系。实现公路交通安全大联网、大管控,2014年完成省际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网建设,2015年完成市际、城际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网建设,2016年完成县际和重要路段公路交通安全防控网建设。

三、打造示范样板,狠抓典型引路

重点狠抓了锦州庞屯市际交警执法站、阜新新鲁高速阿尔乡省际交警执法站建设,使这两个“小站点”实现了“大功能”:一是指挥调度功能。通过执法站内多功能显示屏和全景摄像头、麦克风及扩声器,实现了通过公安网实时与支队指挥中心视频对讲通话,确保支队各项指令第一时间下达一线执法站点。二是视频监控功能。把执法站周边设置的视频探头全部整合联网,实时回传支队指挥中心,实现了对执法区域和部分路段的可视化监控。三是车辆缉查布控功能。将执法站周边建设的高清视频卡口,全部联入车辆缉查布控系统。特别是卡口二次识别系统的应用,变后台布控识别为前端主动识别,只要过往车辆存在着假牌、套牌、逾期未检、逾期未报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系统就自动报警,民警就主动拦截。四是重点车辆管理功能。依托车辆缉查布控系统,对通行执法站周边公路高清视频卡口的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车辆和校车等重点车辆进行实时预警,执勤警力在预警信息指引下开展拦查,并通过电子扫描设备进行自动登记,录入重点车辆管理系统,实时与综合应用平台关联,调取该车相关信息,为民警执法提供依据。五是人员身份核查功能。在执勤民警装备的移动警务E通中,内置了驾驶证件条码扫描、身份证读卡器和指纹识别功能,可对相关自然人特别是驾驶人进行身份核验;对未携带身份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或在第一次核查中发现的疑似嫌疑人,可引导至交警执法站进行人脸识别,与省厅在逃人员、吸毒人员等犯罪嫌疑人库进行自动比对,实现多警种信息联动。六是违法自助查询功能。执法站设置了违法自助查询设备,为公众提供了便捷触摸式的查询手段,可随时查询车辆和驾驶人的违法信息。

四、拓展系统功能,强化科技支撑

紧紧围绕困扰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狠下功夫,寻求突破。一是投资20余万元,对总队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与省高速局3000多个视频信息全省共享;二是投资2380多万元,在全省高速公路再建71处高清视频卡口,新建和加装高清视频探头189余个,同时为全省14个市建设一处高速公路区域指挥调度室;三是投资2200余万元,在全省14个市开展了安全边界接入平台建设,以切实提高数据、视频交换应用系统的传输效率,解决当前缉查布控系统数据积压、监控图像内外网交换等问题;四是为深化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基于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核心软件,投资1100余万元,着手搭建省级缉查布控系统云计算平台,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应用,并同步建设卡口“二次识别”系统。五是投资50万元,完善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卡口定位、流量渲染、车辆轨迹回放、监控图像和卡口状态显示等功能。

按照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全省规划建设省际、市际和城际交警执法站共251处,扣除总队投资外,全省初步预算为1.8亿元。2014年,确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32处省际交警执法站建设。截止到目前,共建成省际交警执法站21处,市际交警执法站16处,城际交警执法站8处。其余11处省际交警执法站,将在2014年年内全部建设完成。

按照省厅“两做一推”(做强基层派出所、做强专业队,推进信息化)和“两优两强”(基层优先、实战优先、科技强警、人才强警)的总体战略部署,以保安全、保畅通为核心,不断创新交管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交通管理信息化应用,着力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大力提升交通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吉林

工作总体情况

一、提前谋划,研究制定建设规划

2012年,由于吉林省开展国省干线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平均20公里一处视频监控设备)建设工作,路面科技设施较为完备,利用这一特点,全省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路面监控设备和后台报警系统,探索通过指挥中心调度路面警车进行拦截的工作模式。2013年12月,部局山西现场会之后,总队结合前期工作情况,组织相关业务处室深入基层大、中队,从科技建设、指挥调度、执法站建设、勤务安排等方面调研各地公路交通管理现状,并在广泛征求全省公安交警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4年6月下发了《吉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实施规划》,力争全省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在全省基本建立起点线联控、巡逻监控结合、人防技防互补、严密高效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二、稳步推进,完善科技基础设施

一是建成路网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道路网络监管全覆盖。全省已投资总额约1.8亿元,新建安装抓拍监控点534处,覆盖总里程约8000余公里,其中,按照平均每20公里设置一处监控设备的标准建成基础点位479处,并以事故隐患、事故频发路段为重点增设基础点位55处。同时积极协调治安等其他警种和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实现视频监控设备共享共用。随着路网监控系统二级管理平台的建成,全天候不间断、全方位无盲点的交通监控网络已经初具规模,精确打击、防范违法犯罪实战效能突显,全省借助监控系统已破获各类案件147起,其中高速公路支队侦破刑事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网上逃犯9人,查扣盗抢机动车6台,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二是推广应用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作为全国第一批推广应用省份,总队于2013 年5月完成了公路卡口系统建设改造、软硬件设备升级、外挂软件开发等多方面工作,10月底建成省、市两级缉查布控系统软硬件平台。部局部署我省接入改造道路卡口点位601处,实际接入750处,指挥中心或驻站民警可及时对“假套牌”、盗抢、肇事逃逸等嫌疑车辆以及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强制注销、多次交通违法未处理等重点车辆进行缉查布控、预警拦截和快速查处,实现了卡口设备、机动车轨迹、缉查布控等信息的空间可视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交通执法传统的严防死守和人海战术,提高了处警效率和拦截成功率。截至2014年9月,全省已采集过车数据3.7亿条,布控各类违章车辆3.9万余台,预警车辆信息6.4万余条。

三是推进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指挥平台建设。为规范全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吉林省制定了《全省交通管理路网监控综合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方案》,对全省路网视频监控系统、全省机动车辑查布控系统、高速公路监控平台和高速公路辑查布控系统进行了部署运行,基本实现了全省公路交通车辆通行信息和图像数据的汇聚共享。吉林省自主研发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外挂暨路网视频监控综合指挥平台已开发完成,并在四平、松原、白城、高速支队进行了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

四是推进高速公路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打防管控能力。高速公路支队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强化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整合高速公路通信传输资源,完成了高速公路全程智能高清抓拍和监控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大车占道电子抓拍系统,建成了32个省内重点收费站的高清卡口拦截系统和350兆模拟、数字对讲系统,自主研发了“两客一危”动态智能管控平台,正在开展“大队级可视终端指挥平台”建设。2013年,高速公路支队共采集各类非现场执法数据45万条,违法比例同比下降47%,特别是超速、大货车占道、违法停车等违法行为明显下降,因超速、大货车占道、违法停车引发的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起数下降37.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3.3%。

三、科学设点,进一步夯实执法阵地

一是合理布设执法站。在省际重要节点必须建立执法站和有条件的公路交警中队依托中队建立执法站。全省规划了187个交通安全执法站,实行分类管理,将执法站分为省际、市际、县际三类,其中省际26个,市际46个,县际115个。

二是完善执法站基础设施。对有固定房舍的执法站进行升级改造,接入公安网,安装缉查布控系统预警客户端,设置检查通道、免检通道,施划待检区、停车区,配备拦截设备,并按照地理位置、交通流量、工作要求等配备警力。对无固定房舍的加快房舍建设,力争在年内所有省际执法站开始运行。

四、创新机制,加强重点车辆动态监管

按照信息主导警务的思路,吉林总队积极推进信息化,创新机制,促动勤务机制从传统的路检路查逐渐向网上巡查转变。一是与交通、教育等部门协商,将全省客运车辆、校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旅游包车等车辆的GPS动态监控系统接入总队、支队、大队,实现了对10672台客运车辆、校车1500余台,危险化学品车辆4779台车辆,旅游包车2000余台车辆,全天候实时监管。实施动态监管以来,重点车辆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自2011年以来吉林省客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全力推进系统应用。各支、大队专人负责定期利用监控系统对重点车辆实施动态监管。总队负责整体工作的部署及推动,支队负责本地区的重点监控工作的督导推进,大队按照辖区管辖,明确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三是在公安部科研所技术支持下,首创把客车内部监控设备抓拍的超员照片作为证据进行处罚,有效地遏制了客车超员违法行为,2012年以来共处罚超员违法行为4500余起。在开展“打四非、查四违”专项行动期间,利用动态监管系统,对凌晨2时至5时行驶的客运车辆进行集中排查,告知相关客运企业,函告行业主管部门,对运输企业及其驾驶员形成了巨大的震慑力。

存在问题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防控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地区受制于资金限制,导致防控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二是科技人才不足。防控体系不只是简单的人加系统,需要的是既懂公安业务知识,又了解科技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各地普遍缺乏。三是思想转变困难。目前,公路民警尤其是地方公路民警年龄普遍偏大,对科技设备掌握能力较差,对新知识新手段的接受能力差,固有的思想和手段根深蒂固,难以转变。四是拦截查处能力差。目前,部分地区的防控体系基本构架已经完成,应用缉查布控系统可以实施对预警车辆的拦截查处,但从实际效果看,应用并不理想。五是法律依据不足。在日常拦截工作中,经过拦截后,由于驾驶人不是违法驾驶人或驾驶人确定不了的,没有法律依据强制对其进行任何措施,只能进行告知。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路面监控设备的补点加密工作,进一步完善路网视频监控系统,整合其他警种和其他部门的视频资源。二是研究制定《吉林省交通警察执法站管理办法》,规范交通安全执法站的勤务部署、查控流程等工作。三是完善基础信息采集,绘制电子地图,在前期信息采集的基础之上,将公路交警中队、隐患点段、视频卡口等各类警用资源定位在一张地图上。四是推进缉查布控系统的应用工作,利用现有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工作,明确拦截查处流程,建立工作机制,并对各地拦截情况进行考核推进。五是依据现有公路交警中队执法方式的变化,科技手段的利用。研究制定公路交警中队勤务模式机制。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部局本次会议精神,按照防控体系三年规划要求,努力开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

黑龙江

工作总体情况

一、摸清底数,制定全省三年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警总队长何健民同志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人员和技术保障,努力完成全省建设任务,并先后两次主持召开总队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事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出台规划,从总队高路支队辖区防控体系建设入手,打造样板工程。总队科技处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查摸底确定省际卡口点位,指导支队加强卡口、执法站和集成平台建设。制定下发了全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勤务模式、建设原则、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明确了2014、2015、2016年建设任务,为全省的建设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二、努力建设全覆盖的公路交通监控系统

按照建设全覆盖的公路监控系统的总要求,一是加大了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建设力度,持续推进出入境、省际、市际和县际卡口的建设改造和联网应用工作,目前,全省共接入缉查布控卡口406个,其中有数据上传卡口162个,全省共产生过车数据1223.5万条。同时每月通报一次全省工作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指出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意见。二是加强了总队高路支队辖区道路监控系统建设,多方筹措资金4300余万元,聘请无锡所专家帮助确定点位,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图纸,已做好招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举办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相关技术应用培训班,讲解全省规划,指导推进支大队的监控系统建设。

三、建设布局合理、防控严密的公路查控网

结合全省三年规划要求,按照交通流量、事故规律、违法特点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出入境、省际、市际、县级公路布设165个交通警察执法站,目前执法站已建设54个,拟新建111个。高路支队和总队交通处定期指导督导检查辖区和各地执法站建设,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在全省建成布局合理、防控严密的公路监控网。

四、推进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

筹备建设总队(含高速公路支队)集成指挥平台,目前已完成资金筹集和方案设计,准备招标。通过防控体系建设相关技术应用培训班介绍集成平台功能模块和应用原理,推动支队和公路里程长、交通流量大的大队加快集成平台建设步伐。

五、改进勤务模式,提高网上巡逻和违法干预能力

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和部分支队通过缉查布控系统进行实战模拟演练,查缉违法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机动车行车轨迹分析,为专项整治提供技术保障。改进公路巡控方式,加大网上巡控比重,将网上巡逻和传统的点线面结合起来,扩大监控面和管控面,提高网上巡控和违法干预能力,增强勤务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管控效能。

六、加强与省交通厅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全省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共享公路监控设施。已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允许公安交管部门共享所建监控设施,并共同协商对防控体系建设有应用价值的监控设施在清晰度、稳定性、功能性上进行改造,形成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模式。二是共享公路电力资源。为公安交管部门监控设施取电提供便利,在不影响交通部门自用前提下,收费站内电力资源、路边太阳能和风能叶片等资源尽可能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同时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在部分电网末端进行线路和设备(变压器等)改造,以适应公路防控体系建设需要。三是为公安交管部门使用或建设光纤通路提供便利。交通部门为公安交管部门提供光纤通路,实现资源共享。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经费按时落实到位,尽快完成全省主干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前期招标工作。二是加强对下指导,包括监控设施点位设置、执法站建设、集成指挥平台建设等重要工作,推进主干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实。三是在2015年召开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部署下一阶段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江苏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工作规划

部局“山西会议”后,总队提前谋划,立即组织调研,提出“3+2+1模式”的建设思路,“3”就是点、线、面三道防控区域:“点”上加强公路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线”上打造国省干线公路“平安走廊”,“面”上推进警务区责任制改革;“2”就是开展公路交通安全防护工程和重点车辆常态化安全监管工程建设;“1”就是全面建成运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7月份,根据部局三年建设规划,总队出台了《江苏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4-2016),对3年的建设目标、思路、任务作出了详细规划。

二、科学规划布点,构筑防控网络

总队按照交通流量、事故规律、违法特点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在环省、跨江、市县交界、出入高速主要通道规划建设了99个公安检查站和197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两站合一的70个。青奥会前,全省所有公安检查站实现了“五有五通”,即有检查站房、有查控力量、有检查场地、有执勤装备、有高清监控,网络传输畅通、信息渠道畅通、通讯联络畅通、视频指挥畅通、查询系统畅通。197个执法站已全部建成,路侧建有执勤岗亭,并按要求配备必要的警力和装备。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2009年,厅党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了道路监控网“3·20”工程建设,5年来全省共投入30亿元,布设1.7万个监控点,其中卡口式监控点位8000余个,增加8万台监控设备,覆盖3.5万公里城乡道路,基本实现了汽车在我省城市行驶3公里、公路行驶20公里至少被高清智能监控设备抓拍一次的目标。目前全省197个执法站中已有188个建成智能卡口监控,136个接入缉查布控系统。同时,强力推进全省主要国省道干线公路“平安走廊”创建活动,在重要平交路口、高速公路出入口、事故多发路段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和LED显示屏。目前全省已安装高清视频监控1901处,LED显示屏445块。

四、研发交通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建设交通集成指挥系统

总队委托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正在共同研究开发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管控服务平台,围绕“一个中心、两项服务、三张网络、四项支撑、五个分平台”的总体思路,打造以全省公安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为龙头和核心,对内服务公安工作大局,对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需求,建设指挥管控、源头监管、研判决策、执法监督、民生服务等五个分平台,逐步形成集扁平化指挥、动态监管、积分预警、信息聚合、多维分析、交通诱导、业务办理、信息发布、廉政风险预警提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管控服务应用体系。目前,该平台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同时,总队委托盐城市交警支队研发了公路勤务指挥调度平台,依托公路中队勤务指挥室,实现公路勤务管理的各项职能。该平台已经在盐城、南通等地试点,将于今年底在全省推广运用。

五、改革勤务模式,提升管控效能

总队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公路交通勤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以公路中队勤务指挥室为杠杆,以警务责任区为基础、以移动警务终端和系统平台为支撑、以考核体系为驱动的现代公路交通勤务机制。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充分运用路面监控系统,通过执勤中(大)队勤务指挥室开展网上巡逻,建立公路中队指挥调度、信息研判、路面管控等“三项机制”,实现勤务指挥调度、组织处警救援、视频巡逻管控、执法监督保障、勤务检查考核、情报信息研判、交通设施巡检、视频音频提示等“八项职能”。目前,全省已有355个公路交警中队建成勤务指挥室。在广大农村地区,全省划分警务责任区1300个,由民警和辅警组成的警组进行管理,承担警务区内交通执法、指挥疏堵、设施巡查、隐患上报、信息采集、安全监管、宣传教育以及社区服务等工作,扎实开展基础性、源头性管理工作。

六、积极投入实战,服务青奥安保

青奥会期间,全省共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70人,抓获网上逃犯124名,其中命案逃犯3名,收缴各类管制物品2526件、查获毒品2832克;依法查处酒驾、毒驾、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规运输危险品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17.2万余起,检查客运车辆27万余辆、危化品运输车辆11万余辆,查处客车“四违”363起,危化品违法运输261起。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交通执法站建设。未完成的执法站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总结青奥安保公路安检查控经验,研究公安检查站、交通警察执法站长效管理的相关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二是推进前端监控设备建设。今年年底前所有执法站全部建成卡口监控系统,并在高速公路环省、环宁和跨江大桥等重要交通节点,利用现有的大型电子情报板框架和电源,增设前端设备237套,预计投入经费1900万元。三是推进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省交通安全综合管控服务平台研发工作,力争12月份拿出总体设计方案。推广运用公路勤务指挥调度平台,11月底组织培训在全省推广。

6月20日总队制定下发了《关于传发〈全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6)〉的通知》,要求各市交警支队、高速交警总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细化任务措施,明确工作进度,确保工作措施落实。目前,全省11个地市及高速总队全部制定下发辖区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浙江

工作总体情况

一、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4年8月底前,组织对交警部门现有的公路监控设备特别是视频监控设备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并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同时,摸底调查治安等其他警种和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视频监控设备,积极协调,争取共享。2014年12月底前,协调接入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服务区以及桥梁、隧道等路段的视频监控信号。完成全部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条件的支队选取一条国道或省道完成建设。完成全部高速公路、国省道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10月底,全省11个地市和高速总队已经完成排摸工作,并对各高速、国道、省道沿线的监控点位在PGSI地图上予以显示。同时,根据《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公安视频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公通字〔2013〕117号)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高速公路、国省道特大桥梁、长隧道、互通立交以及急弯、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团雾多发路段,1—2公里建设一处视频监控,其他路段每10公里以内建设一处视频监控的规划,结合各地辖区主干公路视频监控布建现状及交通管理实际需要,进一步做好补缺增密规划。目前,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各地市正在加紧落实视频监控升级改造、联网。

二、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建设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省内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已建省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年内完成已建市际、县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同时,各支队、高速总队要按照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本地路网、交通流、执法站建设等情况,组织编制本地新建卡口设备规划,以省市际、高速公路出入口为重点,加大卡口设备密度,加快建设联网步伐。2014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卡口设备建设和接入率达到100%,市际、县际卡口设备建设和接入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10月底,已经全部完成省内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已建省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基本完成已建市际、县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同时,各支队、高速总队已经完成组织编制本地新建卡口设备规划。目前,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卡口设备建设和接入率达到100%。

三、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和勤务制度改革

根据有关部署要求,目前已完成所有高速公路、国省道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的建设。严格执行相关勤务制度,即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实行24小时勤务,市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应安排不少于12小时的勤务,县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应安排不少于8小时的勤务,且重点安排在流量高峰时段和夜间违法、事故多发时段。遇恶劣天气、自然灾害、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应延长上勤时间或实行24小时勤务。日均流量超过5000辆的交通警察执法站,每个班次执勤人员不少于3人,正式民警不少于1人;日均流量超过1万辆的,每个班次执勤人员不少于4人,正式民警不少于2人,夜间流量小的时候,可视情减少执勤人员,但不能少于3人,正式民警不少于1人。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要与相邻省(市)交警部门签订协议,既要防止漏检漏查,又要避免重复检查。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设在进省方向的,要适应缉查布控的要求,加强对出省方向违法车辆的拦截查纠。

安徽

工作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规划督导

制定《安徽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厅交警总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总队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进行任务分解、明确时限和措施要求;组织专人赴山西及省内基层调研、考察,摸清底数、明晰思路;自2014年7月开始逐月通报各地工作情况,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支队的重点工作绩效考核。

二、强化协调整合,推进监控建设

安徽省公安厅下发《全省公安机关公路电子监控设备2014年至2016年建设、管理和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目前所做的工作:一是推进高速公路监控建设。总队高速公路支队与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共享高速公路干线视频监控设备1240处、服务区视频监控204处、收费道口视频监控425处,实现高速公路主线单向每6公里一处视频监控设备。全省高速公路交警部门配备单点固定式测速雷达157台(套)、区间测速系统6套、道口拦截系统23套、智能高清视频监控设备30套。协调省气象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建成196个气象监测站,联网接入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指挥中心及各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今年以来在高速公路上新增34套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和8套道口拦截系统,40套高清视频一体机年内完成安装。二是推进缉查布控系统建设。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485个(254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共有卡口179个),均已通过公安网直接接入或公安边界平台接入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三是摸清普通公路监控系统底数。目前全省普通公路视频监控共有1929个,其中接入公安网563个、视频专网1204个,未联网162个,未来将全部联网。

三、研发管控平台,建设指挥系统

联合相关单位研究建设全省交通指挥中心,已完成调研、选址和预算编制。全省16个市支队中13个支队已建指挥中心,192个大队中50个大队已建指挥中心(指挥室)。总队拟年底出台文件,指导县大队指挥中心(指挥室)的建设和应用。目前,以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大队交通监控中心为信息节点和调度枢纽的网络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监测及交通控制水平以及对交通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初步实现动态监控、快速接处警的指挥调度运行管理模式。

四、合理布局站点,构筑防控网络

根据地理位置、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工作任务,拟布设交通警察执法站254个(其中一类23个,二类122个,三类109个)。制定下发《安徽省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和管理规范(试行)》和《安徽省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标准》,明确岗亭辅助设施、办公装备、信息化装备,执勤执法装备、安全防护配备、车辆配备、生活保障设施、单警装备等建设规范。力争做到“五有五通”,即有检查站房、有查控力量、有检查场地、有执勤装备、有高清监控,网络传输畅通、信息渠道畅通、通讯联络畅通、视频指挥畅通、查询系统畅通。目前,已初步建成84个执法站。

五、改革勤务模式,提高管控水平

边开展三大建设,边推进勤务改革。初步建立区域联勤机制,形成流动巡逻勤务、交通警察执法站定点勤务,以及数字化监控巡逻相结合的执勤方式。在高速公路,各大队白天路面巡逻总里程不低于管辖路段长度的6倍,夜间不低于10倍。在普通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安全执法站实行24小时勤务、市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实行不少于12小时勤务。指导一些地方在指挥中心或指挥室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巡逻,在已经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的路段初步探索建立以视频监控巡逻为主,警力定点守候,就近快速出警的新型勤务模式。增加现场处罚交通违法行为(酒后驾驶、涉牌涉证、超员、超速)考核分值,督促各地对重点违法行为加大现场处罚力度,提高处罚威慑力。南京青奥会期间,依托建成的交通警察执法站,全面启动等级勤务,落实查控措施,滁州、马鞍山2个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查获27把管制刀具,查获网上在逃人员8名、新疆涉恐重点人2名、缅甸非法入境人员1名、毒驾嫌疑人1名,现场抓获盗窃嫌疑人2名,受到公安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下一步重点工作

督促、指导各地如期完成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任务,研究制定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加大管控面,构建省际、市际、县际、高速公路出入口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四个防控圈。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交通安全指挥中心建设。尽快制定下发《公路勤务工作规范》,增强勤务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督导检查,考核、督导、检查、通报并用,强力抓好落实。

福建

截至目前,全省视频卡口、查缉布控系统、交通警察执法站等各项基础建设稳步推进,路面勤务工作科技化、电子化、系统化程度大大加强,已建成的电子卡口及执法站在国庆安保及重大警卫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部署

总队以省公安厅名义制发《福建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省厅成立领导小组,由郭韶翔副厅长任组长,厅党委委员、交警总队长杜清森任副组长,厅指挥情报中心、交警总队、治安总队、科通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交警总队,由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刘建敏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各级公安机关相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专班负责推进落实。

至10月底,全省已完成1036个卡口的建设,初步形成省际、市际、县际、城际四道公安智能卡口防控网,得到省长助理、公安厅长王惠敏的批示肯定。

二、细化工作部署,明确序时进度

根据公安部要求,结合我省省际、市际、县际、城际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的警力和实际工作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明确标准、分步建设”的原则,6月13日以省厅名义制发《关于布建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的通知》,对全省的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任务进行规划。为确保防控体系建设按时保质完成,总队将建设任务逐项细化并分解到各相关业务处室,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序时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10月17日,总队以省厅名义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交通警察执法站规划布建工作的通知》,明确一类站和二类站要严格按照《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和省公安厅《关于布建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建,规范执法站名称及标牌标识。要求2014年底一类站规划建设和改造任务要完成50%以上,2015年上半年,一类站全部建成投用,二类站规划建设和改造任务要完成50%以上,2015年底,市际站全部建成投用,2016年底,所有规划的三类站要全部建成投用。

三、全面掌握底数,积极主动协调

一是规范基础数据信息,对照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目标,对各类基础数据做了系统的摸排,形成了较全面的细项条目;对全省公路卡口、视频监控、重点路段、交警自建监控视频数量、重点数段光纤资源建设情况等基础数据进行统计,细化分解种类和细项,对各类需调研统计的报表设计统一样式,规范字段以及填表注意事项。二是全面排查交通安全设施,根据建设任务要求,结合隧道隐患排查整治和全省1118处路段整治工作要求,全面排查隐患公路的安全设施及监控设备,取得第一手资料,为防控体系建设奠定扎实基础。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走访省交通厅,对防控体系建设涉及交通部门的道路基础数据、监控设施、交通流量监测、重点车辆动态监控等数据共享方式,达成初步共识;主动会商无锡科研所,就交警指挥平台现状、职能定位、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沟通;主动协调省公安厅科通处,拟将省厅现有公安综合勤务平台、综合执法办案系统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现状、功能缺陷、模块改造升级,并与交警指挥平台进行对接;总队积极走访省数字办、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对防控体系建设涉及的共享道路基础数据、监控设施、交通流量监测、重点车辆动态监控数据进行交流,对共享方式进行初步研讨,商定了工作对接机制。同时,总队主动前往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无锡所),召集省内公路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专家,规划无线音视频及远程指挥调度、实时可视化调度、流媒体、联网平台、共享平台建设及“三网”数据交互等技术解决方案。

四、争取政府支持,统筹经费预算

制定《福建省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初步建设方案》,经省公安厅信息化专家评审,现已上报省政府立项,预算8339.43万元,计划于2015年完成;同时将《福建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报送省发改委,争取列入福建省“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

截至目前,全省已经规划交通警察执法站共76个(一类站26个,二类站50个),其中高速公路32个(一类站9个,二类站23个)由总队进行建设,现已建成5个,其余27个高速公路执法站及2个预开通路段站点的建设及运维费用拟全部纳入2015年总队经费预算。

江西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三年规划

一是明确“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先建高速、再建国省道”的建设思路,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分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两期建设。二是确定高速公路防控体系采取“共享建设监控系统,其他由运营商出资建设,总队购买服务”的建设模式。三是根据部局三年建设规划安排,6月底出台《江西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7月底制定《江西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二、突出实用原则,合理制定建设需求

按照满足实战实用原则,总队组织多次实地调研,制定一期建设需求。一是按照重点路段2KM/点,一般路段最少6KM/点的标准,建设覆盖全省4329公里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二是按照每个高速交警大队辖区双向各建一套卡口区间测速系统的标准,建设86套卡口区间测速系统。三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减速匝道、道路枢纽分岔口等重点路段设置62个事件检测点,建设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四是在重点路段(隧道、桥梁、互通立交等)的视频监控点、事件检测点位置配套设置76个语音提示点,建设语音提示系统。五是在总队和高速各支队建设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和视频共享中心,在各高速大队建设视频应用实战平台。

三、加强协调沟通,全力推进视频监控共享建设

总队多次与交通运输部门、公路经营单位协调沟通,达成了在省级平台对接共享高速公路监控设备的意见。省级平台对接后,总队平台可接入交通运输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935个路面监控、1000多个遂道监控和300多个收费站监控的视频信号,实现信息资源关联共享。

四、完善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

总队先后两次向省发改委汇报并申请立项,省发改委已受理并同意立项,目前总队正在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总队就加快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向厅党委作专题汇报,9月2日厅党委专门研究审议并原则同意总队的建设意见。为确保项目预算合理,总队与厅审计处多次沟通,对项目预算开展审计。

五、推进执法站建设,试点改革勤务模式

完成了全部42个省际口和106个省内主要出入口执法站的建设,另有6个执法站正在建设之中。选择总队直属二支队一大队作试点,在杭瑞高速九江段和长江二桥路段试点改革巡逻勤务,采用网上监控巡逻,民警驻点蹲守,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的新勤务模式,初步取得成效。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防控体系项目立项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立项审批。二是加快项目预算审计。力争12月完成审计,三家运营商根据预算审计结果完成方案设计并重新报价。三是加快推进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力争2014年12月份完成总队和支队两级平台设计方案,结合总队新指挥中心2015年10月份搬迁计划,争取2015年9月份完成平台建设。四是开展省级平台视频共享建设。与总队指挥平台建设同步进行,明年10月份完成与省交通运输厅的平台对接。五是加快完成交通执法站建设。没有完成和正在建设的交通执法站,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建设。建立交通执法站有关工作制度,研究建立加强交通执法站管理的长效机制。

河南

截至2014年11月7日,全省防控体系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元,共建成179个二级以上交警执法站,占规划建设总数91.7%;新建视频监控点1071个,建成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3216个;省、市际公路智能卡口系统213处;16个省辖市公安交警指挥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任务;新建、改建市(县)级交通管理指挥中心32处,总队交通监控指挥中心上报省发改委,已列入建设计划。据统计,自今年以来,全省交警系统依托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28191起、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49270起,检查客运车辆36万余辆、危化品运输车辆13万余辆。在亚信峰会、国庆节、十八届四中全会等交通安保工作中,与其它警种联勤联控,查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涉刑、涉稳案件。

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厅党委2014年整体工作进行部署。二是由省公安厅主要领导积极协调对接。三是从厅机关抽调领导干部,成立强有力的领导专班,专门负责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推进部署。

二、精心组织实施

围绕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怎么建”,河南总队一是广泛开展调研。一方面总队组织调研组,对全省交警部门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力求做到数据精准、情况详实,对资金来源、运行模式等进行科学论证。另一方面总队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出去,到山西、广东、浙江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学习。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总队制定完善工作方案,以省公安厅名义下发,确定努力方向、资金取向、发展步骤等核心问题,做到方案科学、可行,措施合理、有效。三是合理规划站点。根据全省道路情况,在全省规划选定了195个二级以上交警执法站(具体分类:一级站43个、二级站152个;省界57个、市界117个、重要节点31个;高速公路30个、国道72个、省道80个、其它道路13个),并出台了具体建设和考核验收标准。四是制定下发标准,做到全省交警指挥平台、公路监控系统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模块”。根据公安部统一标准,我省制定了《河南省省辖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任务(试行)》、《县级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任务(试行)》、《2014年至2016年全省高速公路公安智能卡口建设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地新建监控系统、平台参照规范执行,不符合标准的已建系统按照规范进行改造,逐步推动全省各类监控系统数据共享,整合统一。同时明确18个省辖市、108个县级公安交警指挥中心、指挥室建设任务和进度。五是结合省厅“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好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匹配对接。按照河南省公安厅《关于印发<2014年至2016年全省公安智能卡口建设规划>的通知》(豫公通〔2014〕10号)要求,我们借势发力,一方面充分利用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621处卡口,省界、市界、县界的国道、省道上的1649处智能卡口,狠抓了防控体系与之的配套衔接;另一方面,紧扣省厅规划,又重点规划384处省、市界智能卡口,配套执法站同步建设。六是加大投资规模和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本着属地投资、先重后轻和见效快的原则,以机动车查缉布控系统、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动态管控系统、交通管理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以及社会化服务系统为重点,优先选定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的12个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推进。

三、强化考评推进

一是出台了详细的考核标准。省厅专项行动办公室拿出30分的考核分值,对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列出进度,实行量化考核。二是实行领导分包、捆绑作业。省厅专门下发《关于打基础树形象防事故保畅通专项行动实行总队领导分包责任制的通知》,决定交警总队和高速交警总队班子成员分包各地市,就各地防控体系建设进行重点督导。对连续两个讲评季度省辖市公安局都在后三位的,省直管县(市)在后两位的,由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和省厅总队分包副总队长一起在当地作检讨性发言。三是严肃讲评制度。坚持一季一通报、一季一讲评。省厅专项办先后于2014年7月初和10月初组织工作组对各地交警指挥平台、公路卡口、交警执法站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和验收。四是狠抓常态督导。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4个常态督导组督导内容,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督促落实整改。同时,总队专项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针对一些阶段性的建设重点,采取实地督导、电话督促、对口帮扶等方式,加大对各单位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针对督导发现的一些经验做法、薄弱环节等,采取每月通报、简报刊发、进度展示等方式,督促推动各项建设任务有力、有序开展。

目前,河南省建成投入使用执法站179个,占规划数的91.7%。其中,省际执法站规划57个,建成投入使用51个,占89.4%;全省境内的9条国道、10余条主要省道实现了执法站的全覆盖;省内主要高速已建设卡口121套,后续75套卡口已完成招标采购等前期建设工作,即将进入项目施工;全省执法站共建成双向卡口系统458套,已经接入使用352套,占77%;具备缴纳罚款功能站数102个,占52.3%;具备可视化联络功能站数157个,占80.5%;全省高速公路、国道的省际执法站卡口系统基本实现了安装、接入、上传三个到位,新建视频监控点1071个,建成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3216个;高速公路智能卡口系统121处,省、市际公路智能卡口系统213处;13个省辖市本级和18个县(市)开通自助服务系统,共安装自助服务终端233台,实现自助缴费154台,共代收交通违法罚款51391笔,代收资金576万元;16个省辖市公安交警指挥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任务。

四、突出实战应用

立足建成的179个执法站、16个省辖市的交警指挥集成平台系统和1000余处视频监控系统,狠抓了实战应用练兵。一是出台了符合省情的《河南省交通警察执法站管理办法(试行)》,对全省执法站实行“站点分类、勤务分级、联勤联查”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交警执法站运行管理。二是从省厅财务拿出1000余万元,集中采购一批电脑、数码相机、酒精测试仪、测速设备、LED反光背心等执勤执法防护装备,为43个省际一级站、152个二级站补充补足执法装备。三是试点培育交警执法站信息平台的科技应用。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基础较好的洛阳、南阳、商丘等省辖市,重点培育交警执法站信息管理平台功能的应用,在三市实现了信息平台与公安交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国综合信息查询网的基础信息、被盗抢车辆库、在逃人员库、吸毒人员库等的数据共享。交警执法站可通过读卡器和条码枪对过往车辆、驾驶人和乘车人进行信息采集,进行实时比对,还可对所采集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建立电子台帐,存入系统备查询,实现执法站调度可视化、采集自动化、核查网络化、台帐电子化,使交警执法站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强化了实战演兵。亚信峰会、国庆节、专项行动节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全省交警系统依托已建成的51个省际、117个市际交警执法站和213个公路智能卡口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启动等级勤务,落实警力配置,严格落实各项查控措施,筑牢省际公路安全防控网络。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交警执法站建设。未完成的16个执法站,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强化实战应用。在专项行动第三个考评季(2014年11月至2015年元月),我们将加强培训同时,围绕实战应用,制定考核办法,重点考核“交警指挥平台、卡口系统、执法站布控”综合缉查布控功能的应用,并督促相关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的落实。三是继续推进公路卡口及交警指挥平台建设。按照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任务的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交警执法站卡口监控系统全部建成。

湖北

截至10月底,累计投入资金约1.8亿元,建成交通执法站63个,整合接入电子卡口763个、可变信息板390块,新建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329个、区间测速和执法管理设施117套,省际道路实现高清视频和电子卡口全覆盖。同时,总队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完成基础建设,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系统调试阶段,5个交警支队级监控指挥中心完成改造。2014年以来,全省交警依托公路防控体系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万余起,同时在各类协查工作中妥善处置涉疆、涉稳、涉枪、涉毒等各类案事件34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0余人(含网上逃犯10人),收缴毒品9000余克,查获盗抢车11台、枪支3支。在亚信峰会、青奥会、深化平安中国建设武汉会议等交通安保工作中,与治安、特警等联勤联控,查获了一批有影响的涉刑、涉稳案件。

工作总体情况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

一是明确“一号工程”。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全省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明确将建设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作为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一件大事”,确立“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地位,以省公安厅的名义下发《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分解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全省公安机关进行统一部署,把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与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铆合起来,借势发力,同步实施。总队成立了以厅巡视员、总队党委书记马国宪为组长,政委姚俊、副总队长黄玮华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体系建设工作专班,按照“一周一例会、一月一督导、一季一排名”的工作机制负责全省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全省各支、大队全部参照总队作法,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二是明确“两年建成”目标。按照部局《全国主干公路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要求,总队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压缩至两年基本完成,至2015年底前,全省国省道、高速公路等主干公路全面依托防控体系,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治理格局;2016年将结合我省新建、改建公路和村村通客运等惠民工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求,查漏补缺,完善提高。三是明确“三级负责”任务。根据部局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规划,结合我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分解方案,总队制定下发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三级联动、三级负责”的总体原则,将“三大建设,一项改革”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逐级分工。总队负责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统一开发机动车缉查布控应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勤务督察系统、交通指挥系统等软件,制定交警执法站、指挥中心勤务工作规范,以及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工作规范,同时争取省际卡口、执法站专项建设资金和装备补贴资金。市州支队负责市级指挥中心系统改造,整合各类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开发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落实公路交通监控、缉查布控等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推进和完善公路视频监控、缉查布控电子卡口、执法管理设施、LED信息发布等系统建设。县、市、区大队落实执法站建设和警力配置,推进辖区内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电子卡口、执法管理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建设。

二、试点先行,强力推进

一是抓试点,以点带面。将基础条件一般的荆门、孝感两个地市交警支队作为全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要求两地率先完成,并作为示范工程向全省推广,在资金和技术上总队予以全面支持。截止2014年9月,两地共投入2000余万,升级改造市级公安交警指挥中心2个、整合电子卡口120个、电子信息板12个、交警执法站22个。同时还将武汉市江夏区107国道云井山公安交警执法站等25个站点作为全省公安机关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示范单位的考核评比。至目前,全省共完成执法站建设63个,其中,省际49个,市际10个,县际4个,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二是抓难点,一包到底。总队对各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技术两大难题实行一包到底的原则。在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的基础上,今年又追加调控资金1780余万元,全部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对各地投入资金给予至少一半以上的补贴;另外是总队成立技术服务小分队,采取巡回蹲点和随叫随到的形式,为各地解决卡口整合、平台搭建、软件应用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三是抓落点,严格考核。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为依据,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综治考核,并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省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班和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分别将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公安机关重点工作年终考核排名;总队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任务作为今年各市州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在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上与交警支队长、政委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年终必须结硬帐。襄阳、宜昌等多市已经启动了2015年的项目计划。

三、精心研究,统一标准

总队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建设标准,即“执法站设置全省统一布局、执法站样式全省统一设计、执法站勤务全省统一规范、电子卡口建设全省统一标准、指挥中心建设统一功能集群”。一是全省主干公路统一规划布建交警执法站190个,其中,一级站点44个,二级站点49个,三级站点97个,省际49个,市际73个,县际68。二是根据公安部《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对全省一、二、三级公路交通警察执法站外观标识、建筑面积、内部结构以及照明、安全防护等配套设施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同时要求各地将执法站作为固定式营房建设列入市政建设规划,统筹道路、园林、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充分满足执勤民警工作生活需要。三是全省公路交警执法站按照“五位一体”职责落实警力配置和勤务制度。即:压降交通事故的工作站、加强秩序管理的工作站、预防打击犯罪的工作站、提供便民服务的工作站、展示交警形象的工作站。四是以公安厅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湖北省社会视频监控卡口系统建设规范》、《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信协议暂行规定》等指导性文件,作为新建监控、卡口系统及平台建设验收标准,对已建系统必须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改造,有效推动了全省各类监控系统功能统一及数据共享工作。五是根据规范实用的原则,结合部局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全省统一下发了《公安交警指挥中心建设指南》,同时对监控视频调度系统、音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警务督察系统进行了全省统一采购,确保了省、市、县等多级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扁平化指挥效果。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电子卡口布局调整工作。将无法满足缉查布控工作要求的卡口进行迁移改造。二是做好2015年建设经费预算工作。要求各地将指挥中心、监控系统、执法管理设施等建设纳入2015年信息化经费预算。三是完善指挥体系建设。推进全省指挥监控中心建设、支队指挥中心、大队指挥室建设,将缉查布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车辆定位系统、交通执法取证系统、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等接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现总队、支队指挥中心及大队指挥室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四是探索研究对应的勤务机制。在充分考虑警力资源、布控点位、辖区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全省公路交警执法站工作规范》。

湖南

工作总体情况

一、充分论证调研,谋划建设目标

全国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后,省公安厅、总队高度重视,汤向荣副厅长多次组织秩序、科技、后装等就交通防控体系的规划与落实开展专题研讨;总队3月份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4月中旬唐国栋总队长带领秩序、科技、后装及各地市州支队分管副支队长再次赴山西太原等地实地考察。7月10日,张剑飞副省长专门就全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听取了专门汇报,并提出了按照“使用效率高的先建,效率低的缓建”的分步走原则。工作小组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形成了《湖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明确了时间表与线路图。规划要求到2016年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监控设备实现全覆盖,平均高速公路40公里、国道60公里、省道80公里至少建设一处视频监控,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网平均20—30公里建设一处视频监控,实现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2013年下降10%以上,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重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力争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总体目标。

二、突出建设重点,完善防控体系

规划要求,突出“城区重点、严守卡口、突出干线”三个方面。一是以城市为核心点,建立各市州重环城市的交通安保防控区域,基础不完善的市州争取年内立项,来年启动,已经立项的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二是大力加强全省国省干道卡口建设,确保国省干道缉查布控点设施投入到位,实现联网,现全省级120个、市级165监控点已经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三是加快京港澳、沪昆、常张、长永的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交通防控体系的完善。8月初省政府召开了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会议,会后湖南总队与省交通厅高管局从8月中旬开始,就“京港澳、沪昆、长张、长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9月3日,张剑飞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交通、交警联席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湖南省京港澳、沪昆、长张、长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方案》文本,方案中包含交警建设经费5500万,全省9个省际卡口争取实现升级改造,现已经启动8个。

三、正在积极进行建设的工作

(一)推进省12122指挥中心的改造升级。湖南省“12122”指挥中心作为全省各级的指挥枢纽,由于多种原因,装备设施已经严重滞后于全省路网的同期建设,在应对重特大交通事故及突发状况时,难以确保在第一时间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为此湖南总队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财政专项,年内争取资金支持2200多万,启动了12122平台升级改造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近扫尾阶段,预计2015年春运期间将正式投入使用。

(二)搭建高速公路卡口监控系统及缉查布控联网平台。依据部局有关缉查布控建设的要求,湖南总队以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为突破口,迅速搭建全省公路卡口监控系统及缉查布控联网平台。2013年12月完成了《湖南省高速公路卡口监控系统及缉查布控联网平台》方案的编写;2014年3月前完成了立项;并于8月11日完成了全部的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建设,预计2014年12月份项目完成。根据湖南省高速公路信息规划建设要求,2013年12月完成了固定测速仪第一批(19个点位)的建设,2014年6月完成了固定测速仪第二批(48个点位)的建设。第三批固定测速仪(36个点位)的建设于8月完成了招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

(三)加快交警执法站建设。根据规划,全省各级公路交警执法站建设启动。环长沙周边的6个高速公路执法站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全省各级投资1000多万元拟兴建的50多个国省道、省际交警执法站已经启动,确保明年要完成规划建设和改造任务的50%以上的年度目标。

(四)推进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根据计划,2014年7月底,全省各地已经陆续完成省内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已建省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年内14个地市州已建市际、县际卡口设备的改造和接入工作将全部完成。各市州结合本地路网、交通流、执法站建设实际情况,以省市际、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立交、跨线桥为重点,加大卡口设备密度,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和各地市的布控包围圈。2014年,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省际卡口设备建设迅速推进,其中高速公路接入率达到100%,市际、县际卡口设备建设正处于调试阶段,有望实现接入率分别达到80%、70%的预期目标。

下一步重点工作

积极推动未完成的公路安全执法站点的建设工作,并在除国家高速外的其他高速公路主干道及复线的卡口建设上进行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包括国省道、县道在内的我省其他道路的缉查布控系统的建设工作也在2014年内完成各项建设目标。

广东

工作总体情况

一、组织全面调研,制定建设规划

2013年12月,总队主要领导亲自带领调研小组,深入高速公路沿线交警大队和服务区警务室,详细了解各地在指挥调度、勤务安排、事故处理、服务区警务建设、联勤机制建设、视频监控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为制定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规划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全省调研摸底的基础上,2014年1月,我省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全省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规划三年工作方案(2014—2016),并在征求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意见后正式实施。规划明确了智能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平台体系、网格化道路管理体系、快速协调指挥联动体系、严密高效勤务管控机制、交通信息收集研判及应用机制、诱导警示服务为主的全方位化交通安全宣传、加强和提升基层交通民警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等七大方面的建设任务,分为初步建设阶段(2014年1月至12月)、全部建成阶段(2015年1月至12月)、完善提升阶段(2016年1月至12月)等三个实施阶段,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在我省基本实现点线联控、巡逻监控结合、人防技防互补、严密高效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目标。

二、科学规范设点,夯实前沿阵地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队计划在全省13个省际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在交通流量大、治安复杂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警务室,并在高速公路拥堵路段和重要节点视情设置港湾式执勤点。通过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服务区警务室、港湾式执勤点的建设,进一步夯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前沿阵地,逐步编织一张布局合理、防控严密的全省高速公路查控网。

三、加强科技管控,创新警务机制

依托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总队完成备案全省卡口1126个,目前实现了涵盖全省9个省际地市共400多个卡口的过车数据接入上传,陆续将其余地市的卡口实时接入该系统中,并选择韶关、肇庆、梅州、潮州等4个省际地市先期开展假牌、套牌、事故逃逸、多次违法未处理车辆的查缉工作。此外,总队制定下发了《高速公路交警大队指挥室基本功能建设标准》,要求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建设指挥室应具备交通监控、执勤警车电子地图定位、指挥处警、交通信息发布等四项基本功能;交通视频监控覆盖里程达到所辖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每个巡逻中队至少有1辆安装GPS定位设备的巡逻警车,通过大队指挥室电脑能看到执勤警车在电子地图上的动态定位信息;每个巡逻中队应配备至少2台无线对讲通讯设备或移动警务终端,有效应用于指挥调度警力;用文字、视频截图、拍照等方式通过省局“广东道路交通信息集成与警务协作平台”发布交通事故、交通拥堵、施工占道的图文信息。目前,按照此项标准已完成18个高速公路大队和1个高速公路沿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室的验收工作。其余大队指挥室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将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中。届时,总队、支队、高速大队三级指挥系统将基本实现点对点的实时化、扁平化指挥,总队指挥中心将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部分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图像直接对接。

四、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2014年4月,总队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制定印发了《广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勤机制(试行)》,推动搭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合作平台。一是信息共享。交警部门利用路政巡逻车辆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及时收集、转递和发布路面交通信息。二是勤务联合。通过路政、交警等部门同车巡逻或交叉错峰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情况;利用服务区、警务室、固定执勤点、港湾式执勤点和收费站实行定点管控,快速出警。三是应急联动。在应急状态下,明确由交警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拯救、消防、救护、安监或当地政府等单位予以协助,由路政部门负责通知工程、养护部门等协助处理。四是执法互补。继续深化联勤内容,充分发挥交警、路政、综合行政执法的共同执法效用,进一步提升道路路面管控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联勤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有效解决目前警力不足问题,真正实现1加1大于2的工作效果。

广西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工作规划

一是力争将全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自治区发改委建设项目。黄济贤总队长先后2次组织与自治区发改委对接,商议我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立项事宜。目前,正在与自治区发改委协商,初步确定了执法站建设和平台搭建等为重点内容的防控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计划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同时申报资金,分五年建设投入,由自治区补助一部分,当地投入建设一部分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建设工作意见。二是落实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经费。总队已与自治区财政厅协商,初步达成了共识,正在以自治区公安厅名义向自治区财政厅申请建设全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三是专门下发了全区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全区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分工和工作要求,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

二、科学规划布点,构筑防控网络

2013年12月底,我局组织各地结合辖区道路情况和交通流量、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统筹确定了全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交通警察执法站站点布设规划,全区规划建设112个执法站,其中2014年要完成以省际执法站为重点的三年建设计划的30%以上执法站的建设,并将此纳入了全年公安交警工作绩效考核要求。目前,已经新建、改造建设执法站点26个。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9月5日,自治区公安厅下发《关于开展部分环桂公安检查站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通知》,决定投资300万,在桂林G72泉南高速桂湘检查站、梧州G80广昆高速大坡检查站、北海G75兰海高速桂海检查站、河池G75兰海高速桂黔六寨检查站、百色G78汕昆高速隆林平班检查站、柳州321国道良口检查站等6个基本具备建设条件的公安检查站按照统一标准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南宁市支队投入建设资金153万元,正在加紧准备建设南宁大塘执法站的监控卡口(视频监控、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柳州市支队柳江穿山和三江良口执法站已建设完成,执法站周边的高空监控点已安装完成并回传市交警支队,执法站配套报警卡口已安装完成,数据回传并存储在市交警支队。北海市支队今年准备完成兰海高速桂海执法站、国道209赤壁执法站、铁山港大道平阳执法站、资铁高速公路玉铁执法站等4个站的建设工作,目前4个执法站卡口建设、营房建设和场站监控已经完成。高速支队三年规划在辖区路段安装22个卡口,每个卡口间隔20公里左右,现已建设好的卡口有8个,均已接通线路使用。自投入使用以来,共破获毒品案2起,偷油案2起,套牌车15起,非法走私案2起。贺州市支队三年规划建设的6个执法站已经全部完成了卡口监控设备的安装。全区公路共设置227处固定和区间测速设备,2014年新增48处;公路设置固定式交通显示屏27处,2014年新增10处。

四、研发交通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建设交通集成指挥系统

目前,总队指挥中心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升级改造,具备指挥协调、电子监控、信息服务、警情研判、督查考核五大功能;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贵港、来宾、崇左、钦州、防城港市10个交警支队建有指挥中心。全国缉查布控系统总队平台、15个支队平台基本搭建完成;全区各类卡口、电警接入全国缉查布控系统553套,其中省际卡口12套,市际卡口27套,县际卡口99套;广西警务车辆GPS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完成,接入交警警务车辆2106辆;与广西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合作建设广西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基本建设完成,接入全区“两客一危”重点车辆28000余辆。监控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共协助相关部门查调交通路况和车辆信息64次,为南宁海关缉私局侦破重大走私汽车案、军队有关部门查缉假冒军车活动等提供重要视图证据,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积极投入实战,服务两会、世锦赛安保

两会、世锦赛期间,全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筑牢外围安保屏障”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公安检查站和交通警察执法站的职能作用,全面启动等级勤务,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迎“两会一节一赛”交通安全大整治。大整治期间,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是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两会一节一赛”各项交通安保任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已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30多万起,其中,查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180多万起。

存在问题

一是防控体系建设经费保障困难。按照我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建设经费缺口近6亿,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年内完成政府资金的投入和保障,难度较大。二是防控体系建设视频监控设备等的共享程度不高。虽然总队在高速公路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就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建设、光缆资源及硬件设施共享等问题进行协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公路运营公司多、杂等原因,各地普遍反映在协调本地公路交通视频监控设备资源共享中协调难度大,工作效果不理想。三是防控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从全区情况来看,部分支队、大队领导重视不够,存在观望或者等靠思想,个别地方进展缓慢,效果不够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经费保障工作力度,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各地层层抓好工作落实,全区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海南

工作总体情况

一、组织部署情况

2013年12月13日,陈鸿飞总队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海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总队交管处、高速公路支队、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及各市、县交警支队长、大队长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部局山西现场会精神,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作出具体部署,同时总队专题报省公安厅,省厅决定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之一。2014年5月29日厅党委会决定,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启动建设,2014年8 月21日,省发改委对省公安厅的《海南省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并通过,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省工信厅。2014年以来,陈鸿飞总队长、郭爱生副总队长多次召集总队交管处、综合处、指挥中心等相关部门召开推进会,就我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门研究,总队科技、交管部门多次与省厅科通处协调,就我省高速公路增设视频监控点位进行确认。2014年7月,总队制定下发了《海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明确了海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建设目标任务和建设计划。7月30日,总队召开全省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再次提出工作要求。

二、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情况

2012年7月,总队建成了省级交警系统指挥中心,启用了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已经整合环岛高速公路、海文高速公路监控设备信息,可实现对高速公路沿线交警支、大队的指挥。2013年底,总队将海口、三亚城市道路监控图像信息接入省级指挥中心。目前,海南省海口、三亚、琼海、文昌等市县已建设完成指挥中心。

三、高速公路交通监控设备建设情况

总队已相继完成了环岛高速公路(G98)、海文高速公路(G9811)监控系统建设。环岛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设备163套、卡口22个、测速抓拍点34个、交通显示屏6个。实现对高速公路超速、违停、逆行、倒车、大型货车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抓拍。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设备还将按照省公安厅的二期规划,在服务区、大型桥梁、隧道、长坡、多雾、事故多发等路段增加安装设置。

四、国省道交通监控设备建设情况

一是各市县公安、交警部门已自建卡口182个;二是省公安厅海岛型立体防控体系二期规划建设卡口471个(省厅一期已建成28个,二期未验收443个)。省公安厅二期规划建设的部分,总队已向省公安厅提出需求,待建成后将逐步实现市县现有和省厅二期建设可利用的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等设备纳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接入省级交警系统指挥监控中心。

五、公安交警执法站建设情况

海南省规划建设的37个公安交警执法站目前已有2个省际执法站、2个市县际执法站投入使用,剩余33个执法站的征地和建设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总队正在拟定《海南省道路交通安全交警执法站管理规定》,规范执法站工作职责、建设标准、勤务管理、监督管理等。

六、推进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改革情况

2014年4月底,我总队制定下发了《海南省公安交警部门实行国道交通安全管理联勤工作方案》,自6月1日起,国道223、224和225沿线各市县公安交警部门开展国道联勤工作,加强联勤监督,一定程度上缓解警力不足造成的见警率不高、管控不到位问题。随着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省高速公路联勤、国道联勤巡逻逐步向监控巡逻为主,路面巡逻、设置临时执勤点为辅的方式转变,逐步建立通过视频监控巡逻发现违法,执法站快速出警拦截、处理的勤务方式。

七、争取政府支持

海南省政府向各部门征求2015年为民办实事事项,总队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内容报省政府,争取纳入省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工作事项之一。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市县交警交通指挥中心(室)建设;二是整合我省交警系统现有的公路监控设备,接入总队指挥中心监控平台,安装查缉布控系统;三是抓紧制定公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站管理规定、市县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室)建设标准;四是推动公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站建设;五是跟踪省厅监控设备二期规划建设进度;六是协调省交通厅增建高速公路显示屏。

重庆

南川、彭水、合川、涪陵、云阳、奉节、綦江、双桥、忠县等区县已完成新建或改建执法站23个,其余132个执法站均已启动规划建设工作,其中95个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新建公路视频及卡口30余处,共享共用治安、交通、路政等部门视频监控及卡口200余处。

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部署

一是主动汇报策动。总队党委先后召专题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主动将全市公路防控体系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等,向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专题汇报,报请市公安局同意将公路防控体系视频、卡口建设纳入重庆市“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工程”(以下简称“应指工程”)统筹推进实施,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带队赴市公安局调研指导全市“应指”工程”建设进展并作出指示要求,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何挺分别于4月、8月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全市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部署会,就公路防控体系视频、卡口等建设工作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二是成立工作专班。总队成立由陈军总队长任组长的公路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分别下设两个专项办在科研处和事故支队,分别负责视频卡口、执法站软硬件建设等,进一步明确科研处、事故支队、指挥中心、秩序支队、警保处等部门职责任务,抽调专人办公。同时,全市39个支(大)队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搭建工作专班,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具体负责辖区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三是积极协调对接。针对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广,特别是全市公路防控体系视频、卡口建设依托全市“应指工程”建设的实际,主动与“应指办”对接,策动将公路防控体系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设纳入“应指工程”规划实施范围,同步推进,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加快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和卡口系统布建。同时,针对前期摸排的属于其他部门的300余处视频、卡口等现有设备资源,主动协调对接,积极争取共享、共用。

二、理清思路,制定三年建设规划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总队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3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期间,陈军总队长亲自带队多次深入彭水、南川、合川等区县实地调研,充分听取基层一线的意见和建议,统筹规划布局、切实强化顶层设计。二是细化推进措施。结合部局《三年规划》、全市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以及交通管理需要,制定下发《重庆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渝公交巡〔2014〕125号),三是明确建设标准。结合全市实际,明确提出了执法站“512”(即:国道平均50公里、省道平均100公里、县道平均200公里建设1个执法站)建设标准,以及交通监控设备“235”(即:国道平均20公里、省道平均30公里、县道平均50公里建设一处视频监控及电子卡口)建设标准,在总队的统筹规划下,全市39个区县积极调研、认真谋划布局,共规划布设了41个一级站、114个二级站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国道34个,省道98个,县道23个;需新建87个,改造68个)、1016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为骨架的公路防控网络,并按照先国省干线公路,后县乡公路的原则推动建设,逐步将公路防控网向农村道路延伸。

三、因地制宜,强化示范推进引领

一是实地踏勘论证。总队公路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于2014年7月3日至25日期间,分别深入南川、渝北、合川、彭水、云阳、巫溪、巫山、奉节8区县,对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实地踏勘了15个执法站,从站点设置布设、管控效果、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并按照示范站建设要“分片区、分情况”的要求,确定南川、合川、彭水、云阳、奉节5区县的9个执法站为全市先期推动建设示范站。二是对口帮扶指导。总队采取重点帮扶指导、定期跟踪督促等方式,督促指导各区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公路防控体系示范站建设。截止目前,南川、合川、彭水、奉节、云阳的9个示范站已全部完成改造、建设工作,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三是全市推广学习。总队拟于2015年初在建设起步早、推进力度大、成效较为明显的南川区召开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推进会,深入推进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四、加大投入,切实落实工作保障

总队已协调市级财政部门落实总队指挥中心改造、系统整合等公路防控体系市级层面建设经费1000余万元,同时,积极指导各区县支(大)队谋划、落实相关建设经费。各支(大)队结合辖区防控体系建设规划,认真谋划所需建设经费,主动协调属地“应指办”争取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软硬件建设经费投入,对“应指工程”无法覆盖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执法站软硬件建设经费,主动向属地公安局党委和财政部门专题汇报,通过区县政府投入以及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等渠道已另外再筹措建设经费近8000万元。南川、彭水等区县策动属地党委政府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应急保障工程,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推进建设工作。

五、多措并举,强化督促推动落实

一是强化督导考核。市公安局已将公路防控体系的执法站、视频监控及卡口建设任务纳入年度警种考核内容,同时,总队专门下发通知,已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总队4个常态督导组的重点督导内容,对各单位建设进度、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展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督促落实整改。二是定向补助激励。总队已落实500余万元的执法装备补助经费,并制定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执法装备补助办法》(渝公交巡〔2014〕220号),按照“建成一批、适当配备一批”的原则,对一些建设起步早、推进力度大、验收合格且管控效果较好的执法站,给予适当的执法装备经费补助,从而激发调动基层建设积极性。三是每月通报展示。制定《执法站建设进度展示表》,每月动态展示各地建设进展,针对督导发现的一些经验做法、薄弱环节等,采取每月通报、简报刊发、进度展示等方式,及时通报存在问题,督促针对性整改。

四川

工作总体情况

一、建立专班,落实责任

总队召开了行政办公会,作出专门安排。总队长叶建昆要求:一是要切实按照部局的规划和相关工作要求,抓好工作推进和落实;二是要紧密结合四川实际制定规划,具有基础性、现实性、操作性,分阶段逐步推进规划实施;三是抓住全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攻坚年契机,首先抓好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二期工程建设。明确由副总队长谭晓华负责,秩序处牵头,装财(科技)、办公室(指挥中心)、高速公路支队等确定专人,建立专班,负责研究编制规划。5月下旬,谭晓华副总队长召集专班会议,一是明确责任,秩序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装财处(科技)负责公路交通监控系统调查摸底,提出规划意见,办公室(指挥中心)会同装财处(科技)整合现有资源,提出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建设意见,高速支队负责配合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规划建设,秩序处负责对全省交通警察执法站布局进行梳理,提出布建充实意见,研究提出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改革意见。二是学习研究部局规划,准确把握部局提出的防控体系建设原则和相关工作要求,明确“三大建设、一项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工作、措施。

二、开展调研,摸排基础

一是对全省主干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区分省建、地方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公安统建、交警自建等不同情况。二是准确了解全省现有189个交通警察执法站设置情况,基本掌握各执法站的布站位置、警力配置、执法站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站房建设、功能设置、作用效果等具体情况。三是对全省现有公路卡口建设情况摸排,全省现有公路卡口772个接入缉查布控系统,完全发挥其作用。同时对卡口功能、运行、维护等情况进行梳理。四是收集掌握全省交警支队、大队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目前全省除甘孜州支队外,其余20个市(州)支队指挥中心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交警大队主要是以当地公安指挥中心为平台进行指挥运行。五是召开部份支队、大队有关人员座谈会,了解基层一线需求,听取防控体系规划、建设和管理维护以及执法站设置、勤务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三、编制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部局关于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结合省公安厅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编制“四川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按照省公安厅警务机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4+X体系构架,以“四大建设、一项改革”为重点。“四大建设”是扁平指挥系统建设,道路监控和缉查布控体系建设,警务、勤务、作战系统建设和交通综合执法站建设,“一项改革”是道路交通管理警务勤务机制改革。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一期工程,提升实战作用。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一期工程包括成(都)绵(阳)高速公路、成(都)雅(安)乐(山)高速公路和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共覆盖300公里,已于2013年建成。目前正在按照部局规划中的有关要求,对系统进行完善,使其进一步在实战中发挥作用。二是抓紧推进高速公路智能监控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包括京昆高速绵阳南至川陕交界处棋盘关段、京昆高速青龙至西昌段、沪蓉高速成都至川渝交界毕家坝段、厦蓉高速成都至隆昌段、渝昆高速隆昌至川渝交界渔箭段、成自泸高速成都至自贡段,共覆盖1350公里,作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重点工作之一,已完成建设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并上报省政府,力争尽快批准开工建设。三是2014年年底前完善交警执法站布建规划编制工作。对全省现有交警执法站分布进行梳理,在与公路交通监控系统设置对接基础上,依托全省大队、中队位置分布,统筹规划、科学布设交警执法站,并逐步开展建设和改造工作。

贵州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思路抢抓机遇,制定方案夯实基础

2014年以来,贵州总队在积极争取发改、财政部门支持,全面启动省公路路网区间测速和路网监控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按照部局三年建设规划要求,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4—2016),以“三大建设、一项改革”建设为抓手,初步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二、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全力构筑安防网络

根据部局统一部署,贵州省按照构筑环黔、环筑安保圈要求初步完成了全省现有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的布建工作,明确了省级、市级各类执法站的建设标准,对有固定房舍的执法站进行升级改造,接入公安网,安装缉查布控系统预警客户端,设置检查通道、免检通道,施划待检区、停车区,配备拦截设备,并按照地理位置、交通流量、工作要求等配备警力。目前,全省已有8个高速公路省际执法站全部投入使用;其余6个无固定营房的正在抓紧建设,年内所有省际执法站将全部投入运行。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经总队多方努力协调,省财政厅拨付专项资金1.07亿元启动的“贵州路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建设完成,设备范围覆盖我省兰海、沪昆、贵都、晴兴、贵毕、水黄、玉铜、迓大等公路,共有58套区间测速系统、70套可变限速牌系统、126套高清视频监控、86套高清固定雷达测速系统、79套气象能见度仪、89套卡口监控系统、9套LED信息发布显示屏、74套交通事件监测、5套路感监测设备。后端建设有1个省总队监控中心及6个支队分控中心,共计291台各类服务器。

同时,为实现各类公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共享共用,贵州总队积极与交通运输厅洽谈协作,全方位深化在监控、通信、数据传输等优势资源方面的共享与合作,实现了彼此资源及需求的全面互通,根据对方需求全面开放了接口,对应用平台进行相互授权,先后接入交通厅应急管理中心高速公路沿线、收费站广场、互通立交等视频信号1655路。在不断完善高速公路路网监控系统自建工作的基础上,已陆续接入全省公安“天网工程”视频信号11400余路,下步还将接入中石化贵州公司所有加油站的视频图像,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能力,服务公安阵控工作。为继续探索新形势下“警力无增长改善”等有效途径,总队还投入6700余万元启动了路网监控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使路网监控国省道覆盖率实现有力拓展。

四、加快指挥平台建设,提升智能交通效能

总队结合全省警务机制改革要求,建好一个大指挥平台,建立“网考”和“阳光警务”两大体系,重点治理农村、城市、高速“三大板块”,积极推动政府领导下的道路交通安全整体性治理一体化进程,运用好日常监督考核和行政问责这两个手段,加强组织、奖惩、经费三大保障,推进“整体性治理”理念。一是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相对稳定的道路交通管理专家团队,以大数据建设为支撑,建立一个集信息采集、研判、指挥、调度、决策、监管、应用为一体的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大指挥平台;二是积极依托路网系统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功能模块、挖掘系统潜力,逐步实现了对公路通行车辆的轨迹采集、全程监控,对重点违法行为自动抓拍、有效拦截,对交通事故及时发现定位、出警处置,对恶劣天气及时提示、快速应对,对重点和嫌疑车辆快速筛查、查缉布控等功能。目前,贵州总队指挥中心及四个市级指挥中心(贵阳支队、遵义支队、六盘水支队、总队高速支队)已建设完成,安顺、铜仁等市级指挥中心已开始筹建,将在2015年至2016年分别完成,盘县、印江、湄潭、威宁四个县级大队指挥中心已建设完成,剩余大队将根据逐步完成指挥中心(指挥室)的建设工作。公安部集成指挥平台将在贵州进行试点工作,总队集成指挥平台及外挂系统已开始建设,并围绕后期与部局指挥平台实现对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五、建立整体治理理念,提升公路管控手段

总队陆续出台了《贵州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勤务实施办法(试行)》、《贵州交警运用路网监控系统布控查缉“红眼客车”工作法》、《贵州省路网监控系统应用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旨在强化勤务管控效能的规范性文件,并委托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开发了“贵州省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统计研判平台”,为全省交管工作调研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打破了道路交通管理“孤岛现象”,解决了传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部门化和碎片化现象。

2014年5月份以来,贵州省公安厅党委成员、交警总队长王健伍带领党委成员一班人积极推进以公路防控体系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整体性治理顶层设计工作,与交通部门加强协调合作,建立了公安交警和交通运输的统一指挥和应急处置机制,为全省高速公路统一应急处置步调、统一治理安全隐患、统一治安防控体系、统一社会服务窗口夯实基础。

下一步重点工作

总队将继续以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各警种、交通运输部门、三大运营商、广电传媒集团、金融保险行业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整合社会分散情报及各业务部门的专业情报,逐步推进情报信息资源全警开放,逐步实现跨业务、跨警种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把传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的信息化“社会流”纳入管控,利用云计算、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预警发现、扁平化指挥、迅速出动处置的能力,全面推进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积极为全省构建“大公安”、“大交通”、“大安全”服务。

云南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工作规划

全省各级交管部门紧紧围绕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高速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工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着力推进道路交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努力推动交管工作取得新发展,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交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根据全国主干公路三年建设规划,总队出台了《云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3年的建设目标、任务作出了详细规划。

二、科学规划布点,构筑防控网络

总队按照交通流量、事故规律、违法特点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于3月制定下发了《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关于印发云南省交通警察执法站管理办法的通知》(云公交发〔2014〕30号),进一步规范执法站管理工作。在出国、出省、州市县交界、重点管控路段(点)、出入高速主要通道规划建设252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一类站22个,二类站63个。目前全省252个执法站已建成140个,并按要求配备必要的警力和警务装备。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2009年以来,在省政府及省公安厅安排部署下,全省开始实施高速高等级公路科技管控项目建设,5年来全省共投入5亿余元,建成了覆盖全省高速高等级公路及其出入口的全天候技术监控网络;完成了总队及17个支队共18个违法监控中心建设,并实现了互联互通;管控平台注册设备7688套,接入数据设备1236套,其中卡口设备106套,区间测速75套,闯红灯抓拍系统51套,视频监控系统578套,诱导屏9套,固定测速系统398套,大货车占道系统6套,气象设备1套,道路违停抓拍系统3套,手机交互基站8套,能见度仪1套,实现过车数据12.4亿条,违法数据4680万条,布控报警3.1万条,流量数据每5分钟一条。

四、研发交通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建设交通集成指挥系统

云南省高速高等级公路“科技管控项目”交通违法监控中心及管理系统建设于2010年1月启动建设,2011 年12月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每个监控中心硬件系统由10个子系统构成,即:大屏幕显示系统、视音频传输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视频交互系统、扩音系统、外网接收系统、内网互联系统、机房保障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软件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集成显示控制软件系统(包含流媒体软件、视频服务器管理系统)、屏幕控制软件系统、视频交互软件系统。指挥中心建设后,主要实现了以下目标:“看得见”、“查得清”、“呼得到”、“控得住”。同时为配合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的开展,已启动多个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2014年11月1日,云南省公安交通警察移动警务综合管理系统在九个支队的13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开展试点,提高对过往车辆检查核查的能力,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五、改革勤务模式,提升管控效能

随着全省科技管控项目的完成和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管理系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也取得较大的进步。首先,在预防交通事故上凸显了效果,切实提高了对路面秩序的管控能力。电子监控设备可对道路交通进行24小时全天候值守,从而拓展和延伸了管控的路段和时段,大大提高对路面交通违法行为的捕捉率和处罚率。其次,在打击违法犯罪上显示神威。尤其是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方面发挥了其特有的强大能量。自设备投入试运行以来,已在近10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1年7月以来,累计有云南省各地公安机关多位民警30余次到交警总队科技处调取各类过车数据,共计47万多条,其中反馈战果显示:有20余次调取的数据帮助各类入室盗窃、肇事逃逸、杀人案、抢劫等犯罪案件成功破案,并抓捕犯罪嫌疑人18人。这些数据在侦查破案和治安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三,为公安交管勤务创新奠定基础。高速交警支队、普洱交警支队等单位充分利用这些手段和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勤务模式,提高了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实现了从“拼体力”到“重智能”的转变。

六、积极投入实战,服务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2014年以来,全省已建成的交通警察执法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启动等级勤务,落实警力配置,严密各项交通、治安查控措施,筑牢公路安全防控网络。截至10月30日,全省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50余万起,其中无证驾驶7万余起,饮酒驾驶2506起,醉酒驾驶1799起,依法扣留机动车176894辆,其中,机动车16.3万辆,其它车辆1.3万辆;扣留驾驶证1.8万本,收缴非法装置247次,拖移机动车837辆,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交通执法站建设。力争未完成的执法站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交通警察执法站长效管理的相关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二是推进前端监控设备建设。三是推进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在总结试点云南省公安交通警察移动警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省交通安全综合管控服务平台研发工作。

西藏

工作总体情况

一、全区智能卡口系统和指挥中心建设情况

整个系统项目建设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完成立项工作,2015年上半年开始具体实施,建设周期分二期进行。

(一)第一期项目:环西藏、环边境和国省干道复杂路段智能卡口系统建设。争取2015年上半年开展第一期环西藏、环边境和国省干道复杂路段智能卡口建设,由公安厅交警总队联合各地、市交警支队开展第一期项目建设。为加快卡口建设速度,尽快投入应用,拟于前期先将卡口系统硬件设备暂时托管在公安厅中心机房,待交警总队视频指挥调度中心建成后,卡口系统软硬件设备整体迁入新机房。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第一期建设预算为2.06亿元左右,包含前端卡口设备、传输线路租赁费、电源系统、工程监理费、工程勘察设计费、安全接入平台和视频指挥中心软硬件等费用。

(二)第二期项目: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智能卡口系统及视频指挥调度中心建设。2016年由交警总队联合各地、市交警支队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2个月。第二期建设预算为3078万元左右,包含前端卡口设备、传输线路租赁费、电源系统、视频指挥调度中心基建费、工程监理费、工程勘察设计费等费用。“西藏自治区道路交通智能卡口系统及视频指挥调度中心”建设所需经费总预算为:2.37亿元左右。同时,今年以来,日喀则、山南、拉萨等地市逐步建设了地区的部分智能卡口系统,按照公安部交管局“边建设、边联网、边应用”的总体要求,我总队已开始规划建设全区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准备分步骤将各地市已建设的卡口系统接入全区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并与全国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二、全区交通安全检查站建设情况

总队结合西藏特殊地理环境和公路现状以及道路事故、违法行为发生的特点,按照交通流量规律变化,充分发挥与其它警种的协作、联动机制,以全区主要国省道为重点道路,建立设置环西藏、突出重点、市县交界、省际主要通道规划建设了100个公安检查站和71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其中一级检查站33个,二级检查站77个、三级检查站61个,其中33个一级检查站和77个二级检查站实现了“五有五通”,即有检查站房、有查控力量、有检查场地、有执勤装备、有高清监控,网络传输畅通、信息渠道畅通、通讯联络畅通、视频指挥畅通、查询系统畅通。

下步重点工作

一是向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加快对交通执法站改造以及智能卡口系统和视频指挥中心的建设步伐。二是对外与交通运输、公路建设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共建、共享、实行优势互补,有力推动站点、卡口的建设工作;对内整合各警种资源,对视频监控设备重新梳理、整合、改造,保证系统和信息数据库的完整对接。三是在建设中严把进度关和质量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全面掌握建设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应用工作顺利开展。

陕西

工作总体情况

一、深入调研理思路,精心规划定目标

刘玉虎副总队长组织人员对全省的交警、治安及交通运输部门、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各种监控设备、交通信息显示设备、测速设备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完成全省交通监控系统数量和点位的基础台账采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队确定了以连霍高速、福银高速、京昆高速陕西段和西安绕城高速为重点先建先用,全省分三年三个环节三个批次的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并研究制定了一个总方案《陕西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和三个子方案《全省卡口建设三年规划》、《全省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深化建设应用工作方案》,《2014年高速公路视频监控、测速设备、信息显示屏建设规划》,对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明责任,检查督导促推进

总队成立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杜清江总队长任组长、娄志刚政委任副组长,刘玉虎副总队长具体主抓。抽调专人组成专项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各相关处室根据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通力配合协作。各市支队按照总队要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为确保工作有效推进,总队于2014年5月21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了全省缉查布控系统深化建设应用工作部署会暨举办缉查布控系统培训班;10月27日再次召开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总队专项办每周召集相关处室开一次例会,汇总一周工作进度,督促落实工作任务。在总队网页建立专栏、刊发专刊,及时掌握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动态,总结推广经验。

三、省市协力谋突破,争取支持筹资金

由于公路防控体系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因此,总队和各市支队积极向省、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财政资金支持。2014年,陕西省用于公路防控体系建设资金为2378万元,相关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其中,总队申请专项补助资金1160万元,用于全省省际卡口改造和连霍高速公路卡口建设以及部分省际检查执法站专项补助;申请150万元用于连霍高速执法管理信息显示设备建设;指挥中心立项投资258余万元启动了总队过渡性指挥平台工程建设工作;筹集了810万元用于缉查布控系统省级平台建设和公安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大数据计算和全省缉查布控系统扩充版开发等项目。

四、加强队伍建平台,加大科技强指挥

2013年5月,总队抽调15人组建了省级交通指挥中心,按照《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和《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等标准,在指挥大厅建成了可以接入重点高速路段监控视频信号的信息显示系统。年初,对全省150辆高速公路巡逻警车加装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全省高速路面巡逻警车的指挥调度。在部局大力支持下,我省还先后筹措资金对作为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核心骨架的缉查布控系统进行了2次升级改造,并已经通过了部交管局无锡所技术审核。目前,我省公安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已经完成,项目建设资金已经全部到位。随部局总体工作逐步推进,我省将按照建设标准和接口规范进行建设,力争从2014年至2015年逐步实现公安、交通系统间横向和纵向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加快交通监控系统建设进度,总队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对全省高速公路竣工时期建设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宝鸡、安康、延安、榆林等高速大队已经分别完成2980路高速监控视频信号的接入和执法应用工作,总队指挥中心即将接入交通部门200路重点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信号,初步实现了公安、交通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信号资源共享,省、市分级接入预期计划。除此之外,为满足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各市高速大队还筹措资金先后建成76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五、立足实战抓应用,边建边用见实效

截至目前,在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方面,全省高速公路已自建各类测速监控系统88套,其中,连霍、包茂、京昆、青银、福银、沪陕、十天等7条国家重点高速路段共84套,宝汉、榆神高速各2套,基本达到平均30公里一套的建设目标。在连霍高速陕西段共建设有各类信息显示设备55套,平均6.7公里有一套信息显示设备。

在缉查布控系统建设方面,全省各市新建和经改造的道路卡口功能监控设备全部已接入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完成了重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部分城市干道及省、市、县三级卡口的建设。连霍高速、西安绕城高速现已建成我省缉查布控系统深化建设应用工作的示范路段。省、市两级的缉查布控平台也已得到2次升级改造,外挂软件也开发完毕即将投入应用。连霍高速已建并接入缉查布控系统卡口15处,省际卡口改造接入15处。全省共安装发布缉查布控系统核心版软件12套,共备案卡口723处,有数据上传卡口519处。今年通过辑查布控系统查获嫌疑车辆300车次,涉嫌套牌车辆1456车次,假牌车辆2845车次,逾期未检车辆16446车次;宝鸡市成功配合市局技侦支队破获“9·19”蒙面持刀抢劫案,咸阳市交警快速查获一辆被盗车辆。

在交警执法站建设方面,全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省际交警执法站(点)共41个。其中高速公路交警执法站(点)15个,国道交警执法站(点)10个,省道交警执法站(点)11个,县道交警执法站(点)5个。已建的执法站营房、岗亭均已按部局的要求,大部分规范设置了检查通道、免检通道。在施划的待检区、停车区内,摆放了警示、提示标志,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接通了公安网,并设置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初步完成在全省高速公路省际口和国省道省际口、省内的关键节点处构建管控网的任务。

甘肃

工作总体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

2013年11月21日,部局在山西召开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后,总队领导立即向主管厅领导专题做了汇报,印发了《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传达提纲》要求各支队贯彻落实,并召开专门会议传达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今年以来,厅党委两次会议听取总队防控体系建设汇报,总队党委把构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当作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统一思想,认清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基本含义、总体考虑、五项任务和具体要求;把握发展的契机,加快促进全省公安交管工作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二、认真探索构建

(一)学习先进经验。3月初,经省厅领导同意,总队组织18个交警支队支队长和总队业务处室负责人赴山西观摩学习,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理清我省在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使大家在思想认识上拔高,在工作思路上受启发,在工作安排中多谋划,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探索,为全面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打好基础。

(二)科学制定规划。总队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同步推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和综合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经两次征求各支队意见后,科学制定了《甘肃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和《2014年推进计划》。

(三)加快执法站规范化建设。总队于5月7日至9日分三片召开了执法站点布建工作会审会,听取各支队关于执法站点布建情况的汇报;会审执法站点布建的关联性、合理性;现场对会审通过的执法站点在警用地理信息地图上进行叠加;协调相邻支队、大队,相邻执法站点明确联勤措施。会议确定了全省34处省际执法站,并提出了建设要求;并鉴于我省国省道车流量小,警力少的实际情况,拟定根据国省道省际执法站的车流量确定勤务计划。截止目前,全省34处省际执法站已建固定营房11处,使用固定执法岗亭9处,在建固定营房7处(暂时用移动警务岗亭和租赁房屋),租赁房屋1处,使用移动警务岗亭6处,按标准4个省际执法站改造建设和施化待检车道。

(四)加快指挥中心和卡口建设。2012年2月,总队下发了《全省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我省共有交警大队135个,通过三年建设,全省100个交警大队完成了大队指挥中心初期建设目标,即电子监控设备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高速35个大队年底前由省厅统一建设支队、大队指挥中心综合电子显示屏;市州支队2015年完成支队指挥中心建设。

为了加快卡口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快我省省际执法站(点)卡口建设的通知》(甘公交传发〔2014〕219号),确定了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34个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卡口建设,2014年9月底完成并开通使用的,每处省际卡口(含道路视频监控及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补助20万元;年底完成并开通使用的,每处省际卡口补助15万元;年内未完成的,不再补助。现已完成6处卡口建设。并完成了警用地理信息关联和采集标注工作。

(五)推动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工作。甘肃省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平台建设采用部、省两级模式,并实现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公安交通管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关联。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甘肃省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目前,全省接入缉查布控系统的卡口963个(共享省厅治安卡口492个,共享高速公路收费站卡口98个,市州支队自建卡口373个),数据上传率为84.5%。年内将完成9处高速公路省际卡口建设、12个高速公路卡口和25个国省道省际卡口及3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卡口,至此全省卡口将达到1041个。由于我省经济基础薄弱,在执法站建设和卡口、指挥中心等硬件建设中欠账较大,暂时尚未开展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工作。10月23日,总队相关处室在白银进行了缉查布控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存在号牌识别率低、上传时效不稳定、布控预警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已要求各支队自检自查,加快改造,并邀请无锡科研所专家对系统布控预警等方面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

三、积极争取经费保障公路防控体系建设

2013年至今,总队投入1400余万元开展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为了做好明年的防控体系建设,总队向省厅专题上报了《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需求》,申请经费支持。同时,向省财政厅上报了纳入明年预算的10个项目经费3920万元待审批。

青海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工作规划

总队于6月6日制定了下发了《青海省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对三年的建设目标、思路、任务作出了详细规划,成立了以交警总队政委陈家林任组长,副总队长陶学斌、赵承敏任副组长的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班负责推进落实。制定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分工,将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

二、科学规划布点,构筑防控网络

总队按照交通流量、事故规律、违法特点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在环疆、环藏、市州县交界、出入高速主要通道规划了59个交通警察执法站,目前投入运行的环疆、环藏维稳检查站有5个,实现治安、交管的联合检查。11月11日,国道227线西宁市黑泉水库路交通检查站正式启用,采取以交警为主,巡警、武警为辅的联合执法方式,24小时不间断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对超员、超载超限、超速、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检查,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全省规划建设5个省际交通警察执法站,京藏高速马场垣公安交通警察执法站、G315茫崖公安交通安全检查执法站已基本建成;27个市州级交通警察执法站,27个县级执法站,其余执法站正在建设之中。目前,由省公安厅建设的31个高速公路卡口已全部接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系统。

四、路警联合指挥,提升管理水平

为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依据资源共享的原则,我省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成立“青海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支队路网监控指挥中心”。2014年11月11日高速交警正式入驻青海省高速管理局路网监控大厅,实现高速交警、高等级公路管理部门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第一时间掌握高速公路路况、气象、交通事故等信息,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协作、高效管理的工作格局。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紧密结合青海省公安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交通警察执法站建设。积极研究并借鉴外省交通警察执法站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的先进经验。二是推进与省交通运输厅的密切协作,利用全省国省道重点路段、桥梁、隧道等监控设施的建设,建立我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协作、高效管理的机制。三是推进各级交通集成指挥中心的建设。目前,青海省交通维稳指挥中心的建设正在有序开展,预计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

宁夏

工作总体情况

一、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工作规划

根据部局三年建设规划,总队出台了《全区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宁公交管发〔2014〕151号),对3年的建设目标、思路、任务作出了详细规划。

二、科学规划布点,构筑防控网络

2014年以来,总队深入全区高速公路、国省道,结合实际,在认真摸排、实地勘察、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全区省际执法站16个,县际执法站24个;交通示范创建公路执勤点7个。为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防控体系建设,全区各支队购置了移动警务车和警用巡逻摩托车配置基层大队,加强了主干道路交通管理,确保了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更科学、指挥更高效、反应更迅速、纠违更及时、服务更到位。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监控系统建设

目前,全区各地按照《自治区2013、2014年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任务书》规定要求,共投入建设资金2.1亿元(其中2014年60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多功能电子警察、超速监测系统、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系统、信号灯自适应等系统建设任务。宁夏境内京藏高速(G6)、福银高速(G70)、定武高速(G2012)、银巴高速(G33)、青银高速(G20)、定武高速、石银高速近1500公里已全部实现了单点和区间测速设备。

四、加快全区互联互通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建设进度

(一)全力推进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联网应用。一是根据实际需求,完成了缉查布控系统软、硬件设备系统的采购安装工作。二是加强培训,为推进全区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应用,2月27日,公安厅交管局组织举办了全区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应用培训及工作推进研讨会。三是以现有缉查布控系统为依托,完成对平台的升级优化,协调将全区治安部门建设的卡口接入平台,实现公路交通安全大联网、大管控。

(二)加强推进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及指挥中心(指挥室)的建设和改造。按照《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标准要求。一是抓好自治区公安交通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由公安厅交管局负责的自治区公安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已完成设计、监理、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光缆敷设引入、智能显示系统、弱电智能化建设的采购建设工作,11月份将进行集成平台、分析研判平台的采购建设任务,计划年底前投入试运行。二是明确标准要求,积极探索,在抓好银川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示范应用的同时,部署抓好其他四市公安交警系统交通管理指挥平台的改造及优化工作,为全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组织协调做好全区现有的交通监控设备的资源共享。组织完成了对全区交管部门建设的测速、监控、交通信息显示等设备进行摸底调查。注重做好对全区高速公路和主干公路监控设备的互通互联,进一步加快对重大交通警情的指挥协调和交通信息共享工作进度。

(四)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任务落实。按照《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自治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三年规划》和公安厅重点工作任务安排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2013年全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情况。一是下达了2014年年度任务书,明确了各地建设任务。二是召开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为提升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管理业务系统,有效解决现有科技设备硬件存储以及传统模式中数据分析、安全形势预判的瓶颈,最大限度的节省网络资源和存储及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公安厅交管局于4月25日召开了全区智能交通系统新技术研讨会,并在全区相关地市进行了测试。三是落实整改。在安排部署各地做好对2013年以来新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用的同时,按照上级有关视频监控联网设备国标化升级改造通知要求,针对各地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中所用设备不同程度`存在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问题,提出要求,明确整改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

五、改革勤务模式,提升管控效能

积极探索以视频监控巡逻为主,警力定点守候,就近快速出警的新型勤务模式。定期将存在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车辆信息导入缉查布控系统,由路面执勤巡逻民警进行拦查,通过不断改进公路巡逻方式,实现路面巡逻与监控巡逻结合,并逐步向监控巡逻为主的方式转变。实施公路勤务巡逻考核制度,科学划分日常警务责任区,定部门、定人、定车、定任务、定责任,并依托警综管理、警车警务管理等系统,建立路面勤务巡逻考核制度,提高民警上路巡逻、现场查纠、现场干预的工作效率及能力。进一步完善“5+2”、“白+黑”弹性工作制度和“3+N”交通违法行为常态严管机制,加大对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的常态化查处力度。

新疆

工作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以公安厅名义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区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公安厅成立了由王乐祥副厅长任组长,交警、治安、装财、科信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公路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交警总队,工作人员分别从交警、治安、装财、科信部门抽调,下设系统建设组和应用推广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当地建设和应用工作。

二、整体推进落实

针对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涉及到的软硬件设施,总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确定了146个交通警察执法站。在硬件建设上:将执法站布点、装备、建设、设警、勤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负责部门,下发了《公安交警交通安全检查执法站装备配备建议》、《公安交警交通安全检查执法站查控勤务模式》、《新疆公安交警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应用管理流程》,要求各地按照要求,科学合理布点设警、做好执法站硬件建设和装备配备工作。在软件建设上:一是加快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整合现有资源;二是加快交警总队(支、大队)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监控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覆盖面;三是加快缉查布控系统建设和推广,尽快完成联网改造,实现全国联网;四是研发客货运数据交换系统,逐步落实与运管部门车辆动态监管平台的联网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目前已完成客货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实现了总队与自治区运管局间的数据共享和实时交互;五是为建立健全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公安交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防控水平,进一步加强新疆交管部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管理工作,整合各类监控资源,确保系统布局合理、运管顺畅、保障有力、使用规范,新疆总队制定了《新疆公安机关交警系统分控中心工作指导意见》,现已下发各地征求修改意见。在中、长期目标上,新疆总队转发了部局《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要求各地落实责任、开展培训、组织演练、加强沟通、保障应用、报送信息,统筹推进,全力做好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及应用工作。

三、加强重点地区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新疆总队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稳定形势,确定反恐维稳形势严峻的伊犁、阿克苏、和田、喀什四个地区为重点地区着力加强和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已向公安厅党委提交专题报告,在伊犁、阿克苏、和田、喀什四个地区国省道和主要县乡道路建成闭合式视频监控网和44个大队指挥室建设,确保重点路段全覆盖。实现道路管控、及时处理和预防交通事故、道路执勤执法,对嫌疑车辆快时筛查、及时布控,实施对涉恐涉暴车辆拦截抓捕,实施交通管制,分流、疏导车辆等反恐维稳任务。目前已做出总计23664万元的项目方案报送公安厅党委会已审议通过,现已送往自治区审定。

四、全面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总队于2014年3月27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公安交警执法站建设和装备采购工作,按照《公安交警交通安全检查执法站装备配备建议》落实装备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按照《公安交警交通安全检查执法站查控勤务模式》要求,依托执法站按照分级提前开展勤务,熟悉勤务模式。恶劣天气、自然灾害、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要根据需要延长上勤时间或实行24小时勤务;加快缉查布控系统建设和推广工作。根据《新疆公安交警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应用管理流程》,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分解。提前对民警开展分级教育培训,加强流程演练,确保6月底系统建成即能投入正常使用,确保拦查安全、高效;依托公安交通指挥集成平台建设工作,采取边建设、边使用的方式,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监控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覆盖面,不断改进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提高违法实时干预能力,增强勤务针对性。

猜你喜欢

卡口总队全省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所有的“象”往之路
柳堡防疫卡口党旗飘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最广的变焦镜头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摄影信箱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