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春提早辣椒青秆还田试验研究

2015-12-12冯义

长江蔬菜 2015年8期
关键词:麻城市闷棚辣椒

冯义

(湖北麻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438300)

麻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全国有名的大棚辣椒种植大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8 671 hm2,其中大棚面积3 335 hm2,采用“春提早+秋延后”的栽培模式,一年种植两季辣椒。长期以来,辣椒罢园后所留下的秸秆残留量大,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田间地头到处堆放,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给下茬辣椒生产增加了病害威胁。为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病害的目的,2014年结合夏季大棚高温闷棚,开展大棚春提早辣椒青秆还田土壤消毒与改良试验,为麻城市及周边地区大棚春提早辣椒青秆处理提供借鉴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大棚春提早辣椒青秆。

1.2 试验地点

麻城市大棚辣椒生产核心示范区——宋埠镇彭店村。

1.3 茬口安排

麻城市大棚主要种植模式是春提早+秋延后,一年种两季辣椒。春提早辣椒:10月初播种,翌年2月初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上市,6月下旬罢园;秋延后辣椒:7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定植,9月中旬开始上市,12月中旬罢园。春提早辣椒罢园与秋延后辣椒定植之间有40~50 d的休耕时间,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传统的方法是深耕,利用高温和强日照炕地,近几年正在推广应用高温闷棚技术进行土壤消毒,即撒施石灰氮、深翻、灌足水、盖地膜、密闭大棚消毒。

1.4 试验方法

试验按照麻城市大棚辣椒生产正常季节和时间安排,6月下旬春提早辣椒开始罢园时,对辣椒青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秋延后辣椒栽培,调查各处理后,秋延后辣椒生长、病害、产量及效益情况。

1.5 试验设计

在彭店村随机选3个规格一致、前茬种植春提早辣椒的大棚,跨度8 m,长80 m,每个大棚采用四厢制,安装滴灌、防虫网和黄板。试验大棚采用统一集中的基质穴盘育苗,采取纵向和横向平分的办法,将每个大棚分成4个相同面积的小区,各小区随机安排各处理和对照,重复3次,共3个大棚。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A:辣椒青秆(旋耕粉碎)+石灰氮+菜籽饼;处理B:辣椒青秆(粉碎机粉碎)+石灰氮+菜籽饼;处理C:碎稻草(长3~5 cm)+石灰氮+菜籽饼;对照(CK):石灰氮+菜籽饼。

1.6 操作方法

①前期操作 于7月3~5日进行,各处理操作不同。处理A:用旋耕机直接将前茬(春提早)辣椒青秆打碎和翻耕入土。处理B:拔除辣椒青秆,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均匀撒回原地。处理C:拔除辣椒青秆,全部带出棚外掩埋处理,厢面撒施5 cm厚碎稻草。对照(CK):拔除辣椒青秆,全部带出棚外掩埋。

②中期操作 于7月5~6日,各处理撒施石灰氮50 kg/667 m2和菜籽饼200 kg/667 m2,深耕,清除地表面露出的根蔸,清沟作厢、铺滴灌管、浇透水(以地下25 cm处见湿为标准)后盖上地膜,然后密闭大棚膜进行高温闷棚。闷棚期间,如土壤湿度不够,采用滴灌补水,平行移动滴灌管,保持土壤湿度均衡。8月13日揭地膜和大棚裙膜通风,通风时间达到3 d以上。8月16日定植,每个处理定植700株,每棚共定植2 800株。

③后期操作 定植前大棚膜上加盖遮阳网,利于秧苗成活和生长。秧苗“缓青”后,即开始加大通风降温力度,喷施矮壮素防徒长。辣椒上市后,每隔7~10 d利用滴灌设备,结合灌溉施1次冲施肥。

表1 不同处理下秋延后辣椒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

1.7 测定项目与方法

①生长势 于植株封行前和封行后,目测植株长势。

②根结线虫病 盛果期(11月15~16日)采取5点取样法,每个点取20株,共100株,整株拔出,统计病株数并计算病情指数。

③疫病、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 盛果后期(11月17~18日)采取整棚调查的方法,统计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由于辣椒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一旦发生即导致整株萎蔫或枯死,因此,这3种病害未计算病情指数,本试验以整株(或一部分)萎蔫或枯死为发病标准计数,如果1株辣椒有多种土传病害导致萎蔫或枯死,归于最明显的1种病害,1株病株只计算1次。

④产量 根据各供试大棚农户记录提供的产量数据,统计各大棚总产量,折算667 m2产量,3次重复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下茬辣椒长势比较

植株封行前,处理A、B、C三者之间植株长势没有明显差距,但与CK比较,处理A、B、C株高高些,颜色绿些,长势好些。封行后,目测4个处理之间长势没有明显差异。

2.2 不同处理下下茬辣椒病害发生情况

①根结线虫病为害调查 从表1可见,处理A、B、C及对照(CK)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1.3%、1.0%和3.3%,病情指数分别为0.7、0.5、0.4和1.7,处理C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其次是处理B,对照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表明3个处理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都比对照好,其中处理C效果最好。

表2 不同处理下下茬辣椒主要土传病害发生情况

②疫病、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调查 从表2可见,3个处理对4种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都比对照好,处理C比处理A、B的防效要好,但差异不显著。

2.3 产量比较

从表3可见,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 从表4可见,处理A可节本增效133.8元,增加幅度达到1.16%,具有明显增收效果。处理B和处理C比对照收入有所减少,但不明显。

②社会效益 当前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而蔬菜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蔬菜种植上推广应用轻简栽培和机械化操作具有重大意义。辣椒青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实行辣椒青秆还田,每667 m2可还田转化青秆3 000 kg。

③生态效益 辣椒青秆需要晒干才能燃烧,因此,未还田辣椒青秆需要长时间的堆放,严重影响了农村村容和居住环境。若将秸秆晒干后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烟雾,严重污染空气。而将辣椒青秆还田,既可以改良土壤,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一举多得。

表3 不同处理对下茬辣椒产量的影响

表4 不同处理下下茬辣椒产量与效益比较

3 小结

结合高温闷棚,采用旋耕机将辣椒青秆还田,不但不会加重大棚辣椒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增加后茬辣椒产量,节省劳力,有效实现节本增效。另外,辣椒青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还能保护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因此,此项技术可在大棚辣椒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1]韦佩红.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5(6):15.

[2]许静,许文婷,许爱莲,等.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9(3):40-41.

猜你喜欢

麻城市闷棚辣椒
“闷棚”里面门道多
蔬菜大棚石灰氮高温闷棚技术
辣椒也疯狂
Teaching Plan Unit 1 The Art (Book 6)Reading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冰棒
跨越 麻城市住建工作发展解码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推进“五化同步”建设 麻城市黄土岗镇掠影
寿光地区日光温室干湿交替二次闷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