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对大白菜秋早5 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15-12-08李宁马金健惠麦侠鱼昭君张淑娟张鲁刚

长江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叶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球

李宁,马金健,惠麦侠,鱼昭君,张淑娟,张鲁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叶用蔬菜,耐贮运、营养丰富、种植简易、价格低廉,在我国“菜篮子”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白菜生产对播种期要求极为严格,已有研究表明,大白菜播种期的早晚,对其能否取得高产和稳产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1~3]。近年来,受持续高温干旱或连续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大白菜不能适期播种,最终不得不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晚播,结果导致其不结球或结球不紧实,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秋早50是2008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培育的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生育期为50 d左右,该品种具有外观美、商品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秋早50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旨在探明秋早50秋季生产最晚安全播期,为完善秋早50秋季配套栽培技术、以及为秋早50获得高产稳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秋早50,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白菜课题组提供。试验田块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大白菜制种田。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田进行。每年设3个播期处理,2012年的3个播种期分别为9月2日、9月7日、9月12日;2013年的3个播期分别为8月25日,8月30日,9月4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012年3次重复,2013年2次重复。小区面积9 m2,小区长6 m、宽1.5 m,行距为50 cm,株距为30 cm。采用平畦栽培、直播,播前畦面洒水,然后点播,每穴2~3粒种子,生育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按照大白菜常规生产管理进行。调查各播期大白菜主要生物学性状,包括球高、球径、球叶数、单球质量、叶球紧实度、生育期。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10株称取质量并取平均值,统计小区产量,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秋早50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秋早50的生育期逐渐延长,不同播期的生育期由64 d延长至78 d,8月25日播种的生育期最短,为64 d,9月12日播种的生育期最长,为78 d。随着播期推迟,极大延迟了采收的时间,9月7日播种采收期在11月20日,9月12日播种的采收期延迟至11月28日,此时,外界气温已经较低,不利于大白菜包心。

2.2 不同播期对秋早50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对秋早50的叶球高、球叶数和叶球紧实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上述测定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2013年不同播期下,秋早50的叶球高度和宽度、球叶数差异不大,叶球紧实度均可达到90%以上。2012年9月7日和9月12日播种的平均球叶数分别比9月2日播种的减少2.9片和3.3片,9月12日播种的叶球宽和结球紧实度相比前2个播期也明显下降,说明播种过晚,会造成叶球变小、球叶数少、包心不紧实。

2.3 不同播期对秋早50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处理的大白菜平均单球质量、667 m2产量差异显著。随着播期延迟,秋早50的产量逐渐下降,2012年9月2日播种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5 587.98 kg,9月12日播种的产量最低,667 m2产量2 727.29 kg;2013年8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 5 513.87 kg,9月4日播种的产量最低,667 m2产量4 535.60 kg。综合分析认为,播种过晚,尤其是9月7日以后播种,单球过小,导致产量大幅降低,因此,秋早50在9月4日前播种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

3 讨论与结论

在实际生产中,大白菜产量和采收上市的时间均是生产者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适期8月10日前后播种,秋早50的生育期为50~55 d,国庆节前后即可收获上市。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秋早50的生育期随之延长,生育期从8月25日播种的64 d延长至9月12日播种的78 d,采收期从10月27日延迟至11月28日,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播期推迟,气温下降,有效积温不够,植株生长缓慢。随着播期推迟,秋早50的叶球高、叶球宽、球叶数、叶球紧实度、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9月7日以后播种的,下降更为明显。因此,综合产量和采收期等因素,得出秋早50秋季晚播要有一定的限度,为了尽可能获得理想产量和比较好的种植效益,最晚安全播期不宜迟于9月4日。

大白菜栽培中影响产量的因素较多,除了播种期外,还受施肥水平、气候条件影响,如本试验中2012年9月2日播种的产量高于2013年8月25日和8月30日早播的,因此,对于同一品种选择安全播种期时,还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肥因素的影响。

表1 不同播期对秋早50生育期的影响

表2 不同播期对秋早50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 不同播期对秋早50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只针对秋早50极早熟品种进行了试验,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对秋延后安全播期的反应可能会有差异,需要进一步试验。

[1]罗猛.反季节结球白菜引种及播期研究[J].农技服务,2007,24(3):20.

[2]张鹤路,路翠玲,刘卫红.大白菜新品种郑早60与郑早55播期、密度、肥料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20.

[3]程智慧,张鲁刚,莫拉娜.“陕春白l号”大白菜地膜春栽苗龄和直播播期试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75-78.

猜你喜欢

叶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球
保康红豆杉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小孢子叶球和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不结球白菜与西洋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不同春化和授粉前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抽薹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春甘蓝品质性状与裂球性关系研究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