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中熟线椒新品种辣丰三号的选育

2015-12-08周群初李永红何青周志豪杨晓怀陈红娜

长江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疮痂商品性炭疽病

周群初 ,李永红 ,何青 ,周志豪 ,杨晓怀 ,陈红娜

(1.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518040;2.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

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已达125.1万hm2,在蔬菜中仅次于大白菜,居第二位,栽培辣椒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的重要致富门路。杂交辣椒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面积逐年增加,80%的鲜食菜椒已实现了杂种化。但目前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主要靠人工杂交制种,存在生产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保障等问题。而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则可以克服这一困难。我国对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较多,也选育出了一些组合,而三系杂种的育种研究相对较少。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对广东、湖南、山西、河北、陕西等地辣椒的调查,选育出了一个中熟、果面光滑、红果发亮而不发软、品质特优、耐储运、连续结果性特强的线椒新组合辣丰三号。

1 选育过程

辣丰三号是以M203-BY(6203)为母本、M203-HF(80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组合。

①母本选育 母本M203-BY(6203)是从中国台湾农友红丰404中发现的不育株,经5代回交选择育成的优良不育系。轮回亲本为红丰404,其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羊角形,果长约15.5 cm,果宽约2.0 cm,墨绿色,果面光滑,坐果性好,果实商品性及耐贮运能力好,且耐热、耐旱、抗病能力强。

M203-BY和M203-BC的选育过程如图1。从天然不育系×红丰404的F1中,筛选不育度最好的单株3株,同时选择3株经济性状和抗逆性好的红丰404为父本,进行双列测交,以此种方式对父、母本单株进行择优,加快选择进度,然后选取不育率最高的株系和相应轮回亲本;继续采用此方式进行回交,经过5代回交和选择育成了性状稳定的不育系M203-BY及其相应保持系M203-BC。在选择过程中,为了保证转育不育系的实用性,早期世代主要以不育性状选择为主,较高世代则以经济性状、抗性性状选择为主。

M203-BY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株高65 cm左右,开展度62 cm×55 cm,生长势强,中熟,第一雌花节位12节左右,花冠白色,花柱淡黄色,无花粉,果长15.5 cm,果宽2.0 cm,较抗病毒病、炭疽病,耐疫病、疮痂病,属胞质不育类型,不育率和不育度均可达100%。

②父本选育 父本M203-HF(8002)是从地方干椒品种中经多代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其生长势强,分枝性强,节较稀,节间长,果实长线形,淡绿色,果皮较皱,果实商品性好、肉薄、干物质含量高,辣味浓,结果集中,与母本杂交育性恢复好。

2005-2006年进行配组和组合力测定;2007-2008年开始分别在海南、长沙进行品比试验;2009-2010年进行了多点试验,各试点均表现丰产、稳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2011年在广东和湖南省等地的试种和生产示范试验也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从表1可知,2007年辣丰三号产量比对照品种湘辣四号增加25.7%,2008年产量比湘辣四号增加24.3%。

按照国家“辣(甜)椒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专题制定的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疫病的分级标准和抗病类型划分标准,辣丰三号对这4种病害均表现为抗病,湘辣四号对疮痂病、炭疽病表现为抗病,对病毒病和炭疽病表现为耐病,辣丰三号的综合抗病性比湘辣四号更强(表2)。

2.2 多点试验结果

图1 M203-BY和M203-BC选育经过

由表3可知,2009-2010年辣丰三号在浏阳、隆回、芷江、石门4个点的产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湘辣四号(CK)。2009年增产幅度在19.9%~27.3%,4点平均增产幅度23.2%;2010年增产幅度21.4%~25.0%,4点平均增产幅度23.7%。

2.3 生产示范试验

2009-2010 年委托浏阳市蔬菜所(6 670 m2)、隆回县蔬菜所(2 801.4 m2)、芷江县蔬菜所(3 335 m2)、石门县蔬菜所(3 668.5 m2)等单位安排了辣丰三号的生产示范试验,试验按当地丰产栽培水平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湘辣四号为对照。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表4),辣丰三号的平均 667 m2产量为 3 200~3 600 kg,比湘辣四号增产19.7%~26.1%,平均增产22.6%,667 m2平均产值为3 100~3 700元,平均每667 m2比湘辣四号增值1 125元。各试点均反映辣丰三号抗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疫病,耐热耐旱能力强,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好,结果能力强,果实外观漂亮,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农户及消费者喜爱。

表1 2007-2008年辣丰三号和湘辣四号产量比较

表2 2007-2008年辣丰三号田间发病情况

表3 2009-2010年辣丰三号线椒多点试验产量

表4 2009-2010年辣丰三号生产示范试验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辣丰三号中熟,植株生长势旺,分枝多,节间较短,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果,株高一般 55~65 cm,株幅 50~60 cm,果实细长、羊角形,前期果长22 cm,果径1.6 cm左右,单果质量22 g左右,果实光亮、顺直,果形整齐且美观,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颜色鲜亮且不变软。辣味较强且辣中带甜,口感好,食味极佳,且耐储运,商品性好,种植容易,适应性广,抗病,不易死苗,连续收获期长,产量高,一般667 m2产鲜椒4 000 kg以上。

4 栽培要点

宜育苗移栽,每667 m2需种量50 g,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辣椒苗定植。每667 m2种植2 800株左右。该品种因结果多,需肥量大,故必须重施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适时适量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前期一般不需追肥。在第一次果采收后,要适当追肥,每7 d左右,随水追施少量氮肥即可,每次每667 m2施尿素10 kg。田间水分不宜过多,在挂果前期注意防蚜虫,在挂果盛期注意重施追肥,每采收1次追肥1次,注意田间排水、防涝。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防止植株早衰。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尤其适应于山区、丘陵地区种植。

5 推广应用情况

辣丰三号自2010年示范推广开始,就受到众多生产者的喜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辣丰三号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6 690 hm2,已成为海南省琼海、万宁等地冬季主栽线椒品种之一。同时,又是广东粤西地区、贵州、湖南、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春夏露地主栽线椒品种。大规模测产结果表明,辣丰三号在华南地区667 m2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春夏露地栽培平均667 m2产量可达3 500 kg以上。辣丰三号的恢复率在99.9%以上,在各地均表现为果大、果长、果形直,肉厚耐贮运,红椒鲜艳,商品性好,销售价格较同类品种高出15%以上,特别是后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猜你喜欢

疮痂商品性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不同药剂配方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核桃新品种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炭疽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