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黄花菜生长和花蕾产量的影响

2015-12-08赵晓玲

长江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黄花菜花蕾株距

赵晓玲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Baroni)又名金针菜,是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多以花蕾干制品供食用。甘肃庆阳市是我国黄花菜主产区之一,最早人们在田间地头、地界边缘或中央、房前屋后进行零星栽培,近年来,推广集中连片栽培,栽培面积有增大的趋势。根据栽培经验,土壤水分含量是决定黄花菜生长发育以及花蕾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黄花菜鲜蕾产量影响较大。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黄花菜生长及花蕾产量的影响,为黄花菜栽培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进行。试验地地处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年降雨量560~680 mm,土壤为覆盖黑垆土,耕作层30 cm,自然风干,容重为 1.19 g/cm3,水解氮为 51.22 mg/kg,速效磷为1.32 mg/kg,速效钾为136 mg/kg,pH值为8.0。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4年生马莲黄花。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5种栽培方式,具体见表1,5个处理栽培密度均为每667 m25 000株,以等行距栽培Ⅱ(按0.6 m的等行距栽培,株距0.22 m)为对照(CK),在试验田中每个处理随机确定3个小区,小区面积9 m2。从黄花菜采收盛期开始,每5 d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1次,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含水量(%)=[(原土质量-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100%=(水的质量/烘干土质量)×100%,共测3次,计算平均值。每小区随机挂牌标记20株单株,统计每个花薹的花蕾数和落蕾率,测量叶长、叶宽、叶数、花薹高度、花蕾长和花蕾单质量,求平均值,全采收期分小区统计鲜花蕾的产量。试验数据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多重比较采用LSD法(最小显著差异法)。

表1 黄花菜的栽培方式及其编号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黄花菜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方式下,土壤含水量不同,总体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3.62%~39.13%;处理1、2、3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4、5,处理4、5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含水量以单垄栽培(处理1)最高,其次是窄行距0.4 m、宽行距1.2 m、株距0.17 m(处理 2)。

不同栽培方式对黄花菜生长的影响较大,各处理的叶长、叶宽、叶数和花薹高度总体均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分别增加3.44%~27.81% 、8.00% ~32.00% 、5.76% ~27.23%和 7.55%~23.19%;单垄栽培(处理1)边行优势最强,营养生长旺盛,总体生长最好,其次是宽窄行栽培Ⅰ和Ⅱ(处理 2、3),再次是等行距栽培Ⅰ和Ⅱ(处理 4、5)。栽培密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土壤含水量、黄花菜生长势总体表现为单垄栽培>宽窄行栽培>等行距栽培。集中连片采用宽窄行栽培,加大宽行距、缩小窄行距,有利于黄花菜生长;采用等行距栽培,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黄花菜生长。

2.2 栽培方式对黄花菜花蕾生长和鲜蕾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方式下,各处理黄花菜花蕾生长和产量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4花蕾数、花蕾长和花蕾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97%~58.09%、1.68%~15.13%和 9.09%~45.45%,落蕾率比对照降低了18.76%~39.82%,鲜花蕾比对照增产19.84%~70.63%。其中单垄栽培(处理1)花蕾数、花蕾长、花蕾质量和花蕾产量均最大,落蕾率最低,这是由于单垄栽培在地界或大田中央栽培了1垄黄花菜,边行优势强,黄花菜根系可以从较大土壤范围内吸收到水分,土壤含水量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是宽窄行栽培Ⅰ和Ⅱ(处理2、3),相较于窄行距 0.6 m、宽行距 1.0 m栽培(处理 3),窄行距0.4 m、宽行距1.2 m栽培(处理2)花蕾数多,落蕾率低,产量高;再次是等行距栽植Ⅰ和Ⅱ(处理4、5),相较于0.6 m的等行距栽植(处理 5),0.8 m的等行距栽植(处理4)花蕾数多,落蕾率低,产量高。

表2 栽培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黄花菜生长的影响

表3 栽培方式对花蕾生长和花蕾产量的影响

在黄花菜栽培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鲜花蕾产量顺序是:单垄栽植>宽窄行栽植>等行距栽植;采用宽窄行集中连片栽植,加大宽行距、缩小窄行距,有利于鲜花蕾产量的提高;等行距栽植,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鲜花蕾产量的提高。

3 结论

不同栽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黄花菜生长影响显著;对花蕾数、落蕾率和鲜蕾产量影响较大;对花蕾大小、单蕾质量影响较小。

在单位面积栽培密度相同、栽培方式不同的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黄花菜生长和鲜蕾产量表现顺序是:单垄栽植>宽窄行栽植>等行距栽植;利用土地边界或在大田中央垄栽黄花菜边行优势最强,产量最高;采用宽窄行集中连片栽植,加大宽行距、缩小窄行距,有利于黄花菜的生长和鲜花蕾产量的提高;采用等行距栽植,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有利于黄花菜的生长和鲜花蕾产量的提高。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栽植黄花菜,除利用土地边界或在大田中央进行单垄栽植外,还可以采用宽窄行集中连片栽植。在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的条件下,集中连片种植最适宜的栽植方式是窄行距0.4 m、宽行距1.2 m、株距0.17 m。

[1]赵晓玲.庆阳黄花菜优势产区区划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赵晓玲.陇东旱塬黄花菜抽薹期和结蕾期灌水量的研究[J].农技服务,2010,27(1):23-24.

[3]段金省,李宗龚,周忠文.保护地栽培对黄花菜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2):184-187.

[4]李善梅.黄花菜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114(5):86-87.

猜你喜欢

黄花菜花蕾株距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黄花菜“凉了”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健脑解郁黄花菜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我来了
巧解“植树问题”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